一年级语文下册9《夜色》课件教案练习(共22套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一年级语文下册9《夜色》课件教案练习(共22套新人教版)》 共有 2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夜色》‎ 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则涉及思想感情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或小组)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设计思路说明 创设情境:出示夜晚的图片,师生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夜晚吗?(预设:喜欢、不喜欢)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指名说,初步激发学生对夜晚的认知与体验)点评,导入新课学习——夜色朦胧,让人感觉神秘莫测,同时又蕴含着不一样的美,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中小朋友的步伐,去探寻神秘的夜色,感受夜色的美好吧!‎ 启发思考:朗读儿歌,教师出示本课学习任务,引导发学生合作思考:1.出示生字词,请学生注音并准确识读;2.品读第一节,探究相关问题;3.品读第二节,探究相关问题;4.比较“我”前后的变化并探究原因。‎ 自主(或小组)探究:自主探究,或同桌之间讨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理解儿歌内容,体会情感变化。‎ 协作交流:1.朗读课文,感受“我”对于夜色的情感变化;2.说一说自己学习课文之后的收获与感受。‎ 总结提高:教师总结点评,指导学生完成生字词书写练习。 ‎ 教材分析 ‎《夜色》是一首儿歌,采用第一人称,写“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很怕黑。后来“我”和爸爸出去散步,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从此不再怕黑了。儿歌正是捕捉到孩子们怕黑的心理,以打动儿童心扉的文字,呼唤着孩子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儿歌分两个自然小节,整篇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充满童趣。‎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准确识读“胆”、“敢”、“往”等12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色”、“外”、“看”等7个生字;‎ 4‎ ‎2.通顺、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诵读与自主合作探究,理解“我”对于夜色的前后认知有何不同,并理解心理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克服对夜的恐惧,发现并感受夜色的美好,热爱自然与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准确识读12个生字,正确规范书写7个汉字。‎ ‎【教学难点】‎ 理解“我”对于夜色的前后认知有何不同,并理解心理变化的原因。‎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纸质词卡;‎ ‎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师生谈话:(出示夜色图片)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夜晚吗?(预设:喜欢、不喜欢)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指名说)‎ 导入新课:夜色朦胧,让人感觉神秘莫测,同时又蕴含着不一样的美,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中小朋友的步伐,去探寻神秘的夜色,感受夜色的美好吧!(板书课题:夜色)‎ 二、启发思考 ‎1.教师范读儿歌,指名读,齐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与情感。‎ ‎2.过渡,出示问题:‎ ‎(1)给生字注音。‎ ‎(2)品读第一节,思考以下问题:a.从前的“我”是什么样的?b.妈妈是怎么做的?她为什么这么做?c.“我”的心理改变了吗?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3)品读第二节,思考以下问题:a.爸爸是怎么做的?b.真正的夜色是什么样的?c.“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4)“我”心理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三、自主(或小组)探究 4‎ ‎1.给生字注音。‎ ‎(1)出示生字: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 ‎(2)学生结合课文注音,自主标注(指名说);‎ ‎(3)出示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品读第一节,思考探究。‎ ‎(1)出示第一节课文,指名范读,全班齐读;‎ ‎(2)出示问题1:从前的“我”是什么样的?(指名说,明确:胆子很小,怕黑。)‎ ‎(3)出示问题2:妈妈是怎么做的?她为什么要这么做?(指名说,明确:讲故事,帮我克服怕黑的心理,抓住“勇敢的故事”。)‎ ‎(4)出示问题3:“我”的心理改变了吗?你是怎么读出来的?(指名说,明确:没有,抓住“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5)指名读课文,读出“我”怕黑的心理。‎ ‎3.品读第二节,思考探究。‎ ‎(1)出示第二节课文,指名范读,全班齐读;‎ ‎(2)出示问题1:爸爸是怎么做的?一开始“我”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指名说,明确:拉我去散步,抓住“偏要”理解“我”当时的心情,排斥、紧张、害怕。)‎ ‎(3)出示问题2:真实的夜色是什么样的?(指名说,明确:像白天一样美,抓住“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来理解。)‎ ‎(4)出示问题3:“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是怎么读出来的?(指名说,明确:不再怕黑(喜欢夜色),抓住最后两句理解。)‎ ‎(5)齐读课文,读出“我”对夜色的喜爱。‎ ‎4.“我”心理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谈论探究,指名说)‎ 以前:害怕黑夜;现在:喜爱夜色。‎ 因为以前胆小,一到天黑就不敢往窗外瞧,更不敢走进黑夜,后来爸爸硬拉着“我”去散步,“我”发现了夜晚与白天一样美,从此克服了恐惧心理,喜欢上了夜色。‎ 四、协作交流 ‎1.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我”对于夜色的情感变化;‎ ‎2.交流讨论:说一说自己学习课文之后的收获与感受。(从小朋友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五、总结提高 ‎1.教师总结,结束课文学习;‎ 4‎ ‎2.生字词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色、外、看、爸、晚、笑、再,学生辨识字形特征;‎ ‎(2)出示生字卡,教师点拨识读、组词,示范书写;‎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反思 略。‎ 4‎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