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课时 民族危机与晚清时期
的救亡运动
PART TWO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课时主题】
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西方各国向世界扩张步伐加快。它们奔走于世界各地,寻找商
业机会,掠夺资源,用坚船利炮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殖民统治。世界处于急剧动荡和变化之中。
当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的时候,中国则在封建社会的迟暮中步履蹒跚。面对历
史性的全球变局,清政府闭关锁国,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1840年,英国利用鸦片和炮舰首先打开中国国
门,逼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随后,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以武力入侵,相继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
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肆意劫掠。中国的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
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谱写了反侵略爱国运动的宏伟篇章。
面对国门洞开、内忧外患的动荡环境,洋务派和维新派分别从器物层面和制度层面挽救民族危亡。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一 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原因:英国为进一步对外扩张、侵占国外市场,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清朝的闭关
锁国政策和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顽强抵制了英国业产品的倾销。后来,英国商
人发现,从鸦片走私中可以牟取暴利,于是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2)鸦片流毒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要求禁烟,不久受命
担任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
(3)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
(4)虎门销烟的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
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
林则徐
(近代绘画)考点知识回扣
2.中英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借口):林则徐虎门销烟。
【特别提示】 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的既定方针,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即使中国没有进行
禁烟运动,英国的对华战争也不可避免。
(3)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正式爆发。结果:中国战败,1842年8月被迫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4)战败原因:英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强国;英国武器先进;清政府腐败落后。
(5)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最能反映战争目的)
②中国赔款2 100万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③割香港岛给英国;(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④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独立)考点知识回扣
【误区点拨】 虎门“销烟“而不是“烧烟”;《南京条约》赔款单位是西班牙银元而不是人民币元;条约中“
割香港岛给英国”而不是“割整个香港给英国”。
1842年8月29日,中英代表在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南京条约》的情景
(6)《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破坏了中国
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漩涡,中国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特别提示】 “半殖民地”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
殖民者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
导,但实际上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考点知识回扣
3.开眼看世界
(1)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编译了《四洲志》。
(2)魏源:编著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海国
图志》。魏源的思想是对闭关自守的传统观念的挑战。
(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意义:开启向西方学习的先河,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考点知识回扣
1.英法联军侵华
(1)根本原因:英国为扩大侵略权益。
(2)1856年10月,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炮轰广州,重新挑起战争。第二年,英国联合法国,
组成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3)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汉口、
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外国人可自由进入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外国商船可驶入长江各
口岸。
考点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考点知识回扣
2.火烧圆明园
(1)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
一次浩劫。
(2)咸丰帝逃到承德避暑山庄。奕与英、法两国签订《北
京条约》,标志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3)《北京条约》内容: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
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增加大量赔款。
焚烧后的圆明园残迹考点知识回扣
3.沙俄趁火打劫
(1)沙俄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
150多万平方千米。
(2)1858年签订的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广,达60多万平方千米。
(3)沙俄并未直接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却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
【特别提示】 近代最先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是英国,《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北京条约》割让九龙
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考点知识回扣
1.金田起义
(1)背景:鸦片战争后,家庭手工业逐渐破产,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
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1849年,广西又发生了饥荒。
(2)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率众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
”,建号“太平天国”。
(3)永安封王:太平天国建立后,洪秀全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
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由东王节制其他诸王。这起
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
考点三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
(现代雕塑)
《天朝田亩
制度》书影考点知识回扣
2.定都天京
(1)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在此定都,并改名“天京”。
(2)1853年冬,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
口平均分配土地。这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并没有
真正落实)
(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军事上重兵保卫天京,同时举行北伐和西征。1856
年上半年,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4)1859年冬,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制定了《资政新篇》。虽因缺乏付
诸实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没有实施,但它集中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
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道路的迫切愿望。 《资政新篇
》
书影考点知识回扣
3.天国悲歌
(1)1856年秋,天京事变发生,标志着太平天国从此由盛转衰。
(2)1864年,在李鸿章的淮军和曾国藩的湘军的围攻下,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特别提示】 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太平军北伐、西征,
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走向衰落。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性质: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4)意义:它建立了政权,提出了鲜明的纲领,坚持斗争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
在华势力。
(5)失败的原因:①没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②定都后领导人进取心衰退;③天京事变削弱了自身的实力;④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四 洋务运动
1.总理衙门的设立
(1)1861年1月,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由奕等王公大臣主持。
总理衙门正门
(2)最初负责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到开矿、筑路、办学等方面。
(3)意义:清政府有了专门的外交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考点知识回扣
2.创建近代军事工业
(1)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积极开展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建设近代国
防。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地主阶级洋务派)
【特别提示】 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
(2)军事工业
①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购买外国机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②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
(3)陆军逐步改用洋枪洋炮,采用洋操训练。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
海军,其中北洋海军实力是主力。考点知识回扣
3.近代民用工业的兴办
(1)19世纪70年代开始,洋务派又以“求富”为目的,兴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2)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矿务局(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
(3)随着洋务企业的开办,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沿海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
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也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机器生产。著名的有方举赞
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陈启源在南海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
(4)意义: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促进了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启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历程。洋务运动是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5)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学习西方技术,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汉阳铁厂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五 中日甲午战争
1.黄海海战
(1)1894年7月,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
迫应战。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史称“甲午战争”。
(2)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殉国。
2.中日《马关条约》
(1)日本攻陷辽东半岛,制造了旅顺大屠杀。1895年初,日军陆海两路夹攻
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
【特别提示】 清政府避战求和、避战保船是中日甲午战争战败的主要原
因;清政府腐朽落后是战败的根源。
邓世昌考点知识回扣
(2)《马关条约》
①时间:1895年4月。
②内容: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
口岸(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危害最大)
【图解记忆】 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③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考点知识回扣
3.瓜分中国的狂潮
(1)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
中国的野心。
(2)列强在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设立银行,兴修铁路,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展在
中国的经济势力。帝国主义各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建立“
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3)美国则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利益均沾。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
加深。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六 维新变法运动
1.公车上书
(1)背景:1895年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2)目的:救亡图存。
(3)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
(4)概况:康、梁等人联合1 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5)意义:这次上书没有达到目的,但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2.维新思潮的传播
(1)公车上书后,维新派人士在各地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开办学堂,培养人才,积极宣传
维新思想,一场以救亡图存为目标的维新变法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
(2)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译述《天演论》,把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
中国。他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物,而且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
才能“自强保种”。
(3)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了论战,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在中国迅速传播开
来。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成为许多人的信念,极大地促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考点知识回扣
3.“百日维新”
(1)变法开始:1898年6月,农历戊戌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令,标志着变法开始。
(2)变法内容:①经济上,发展农工商业;
②军事上,训练新式陆海军;
③政治上,开放言论,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④文化教育上,创办报刊,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特别提示】 维新派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而不是“废除科举制度”,它是废除科举考试
中呆板的文体形式,直至1905年,清政府才下令废除科举制。
(3)变法结果: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除保留京师大学堂
外,新政诏令全被废除。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人被捕牺牲。变法持续103天,最终失败,因
此又称“百日维新”。
(4)变法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5)变法影响: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6)失败原因:①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强烈反对;②维新派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③
脱离人民群众(或缺乏群众基础)。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七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1)背景: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
(2)地点:山东、直隶等地。
(3)1900年春,山东、直隶境内的义和团挥旗北上,逼近北京。清政府感到难以镇压,被迫采取招抚政策,义
和团迅速控制京津地区,“扶清灭洋”逐渐成为义和团的行动纲领。
2.抗击八国联军
(1)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义和团运动的迅速发展,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权益。
(2)时间:1900年6月。
(3)侵略者:俄、英、美、日、德、法、意、奥。
(4)主要战斗:义和团民和清军在廊坊、杨村等地阻击敌人。
(5)结果: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6)评价:义和团运动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列强压迫的反抗精神,但义和团的蒙昧迷信及其笼统
排外倾向,留下了深刻教训。考点知识回扣
3.《辛丑条约》
(1)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俄、英、美、日、德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内容: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
为“使馆界”,界内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拆毁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
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辛丑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一副沉重枷锁。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
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统治中国的工具。
【特别提示】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更强
的冲击和更大的灾难;中日甲午战争暴露了中国的虚弱,《马关条约》的签订极大地刺激了列强掀起瓜
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重难拓展
拓展一 近代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
战争 原因 时间 挑起国 主要事件 条约 影响
鸦片
战争
为了打开中国
市场,推销工业
品,掠夺工业原
料
1840-
1842年 英国
虎门销烟、关天培
虎门抗战、三元里人
民抗英、英军占领香
港岛、南京议和
《南京条约
》及其附件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第二次
鸦片战争
为进一步扩大
侵略权益
1856-
1860年
英国、
法国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
园、强签不平等条约
;沙俄侵占我国北方
领土达150多万平方
千米
《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瑷珲条约
》等条约
列强攫取了更多的侵略权益,中国的
门户被进一步打开
中日
甲午
战争
日本制定了以
朝鲜为跳板向中
国扩张的计划
1894-
1895年 日本
黄海海战、攻陷大
连、旅顺惨案、威海
卫战役等
《马关条约》
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社会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的
迅速发展,直接
威胁到帝国主义
在华的侵略权益
1900-
1901年
英、美、
俄、日、
法、德、
意、奥
廊坊阻击战、天津
抗战、列强洗劫北京
城等
《辛丑条约》
惊人的天价赔款和严重的主权沦
丧,使国家和民族蒙受了巨大的灾难
,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感悟 近代前期几次侵华战争相同的结果都是中国战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其根本原因是清政府腐朽落后,对外
妥协;帝国主义实力强大重难拓展
拓展二 晚清时期的抗争与救亡图存
阶
级 事件 背景
主张、
口号、
纲领
活动 结果 影响 失败原因
农
民
起
义
太平天国
运动
列强侵略
加深;清政府
的黑暗统治;
自然灾害
《天朝田
亩制度》
金田起义、永
安建制;定都天京
;北伐、西征
被中外反
动势力联合
绞杀
严重动摇了
清朝的统治,对
中国近代产生
了深远影响
由于农民阶级不是
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缺乏强有力的领导
核心;都被中外反动
势力联合绞杀
义和团
运动
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反
教会斗争兴
起
扶清
灭洋
赵三多率众
攻打教堂;廊坊、
天津等地抗战
被中外反
动势力联合
绞杀
客观上打乱
了列强瓜分中
国的狂妄计划重难拓展
地
主
阶
级
洋务运动
两次鸦片
战争后陷入
内外交困
先后以
“自强
”“求富
”为口号
创办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新式
海军等
没有使中
国富强起来;
北洋海军全
军覆没
刺激了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
的产生和发展,
从而开启了中
国的近代化
只单纯地学习西
方先进技术,没有触
动封建统治根基
资
产
阶
级
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
后,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
学习西
方
政治制度,
实行君主
立宪
创办报刊、
学会、学堂、
百日维新
变法运动
被镇压
开启制度改
革和思想启蒙
先河
改革触犯了顽固
派的利益,遭到了强
烈反对而受阻
结论 不触动封建统治根基的自救运动无法实现“自强”和“求富”的目标;不推翻腐朽的封建统治,资产阶
级改良道路在中国就行不通
(续表)重难拓展
拓展三 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继续:(1)根本目的: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工业原料。
(2)性质: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扩大:(1)侵略的国家:英国→英法。
(2)侵略的时间:2年→4年。
(3)开放的通商口岸:南方沿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并深入内地。
(4)签订条约的列强:英、法、美→英、法、美、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