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专题(三) 中外经济发展史
课内提分练习
1.[2018·达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重温中外历史上各国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政策调整概况表(节选)
实行时间
农村政策
主要内容
重要影响
1950年—1952年
进行土地改革
①
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
1953年—1956年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978年以来
②
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材料二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关于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具有人身自由,包括有权离开土地,有权拥有财产,有权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立约等活动;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奴,不能禁止农奴结婚,也不能干涉农奴的家庭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授予农奴的份地,在法律上仍是地主的财产,农奴只有“永久使用”权。
材料三 美国政府与农民签订合同,国家给农民适当的补贴,让农民缩减耕地和屠宰牲畜。在《农业调整法》(1933年5月通过)生效的头一年,屠宰了二千三百万头牛,六百四十万头猪,减少了三百万公顷小麦和四百万公顷棉花播种面积。法案实施后,农产品价格回升到1909年—1914年农业繁荣时期的水平。
——摘编自李纯武《简明世界通史》
(1)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政策调整概况表(节选)不完善,结合所学知识,请在①处填上土改后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在②处补充相应的农村政策。
(2)根据材料二回答:1861年改革,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直接解决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需的什么问题?
4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农业进行调整采取的措施及特点。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2.[2018·重庆B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值得注意的是,宋朝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这场革命的根源可以在中国经济生产率的明显增长中找到。技术的稳步发展提高了传统工业的产量。同样,水稻早熟品种的引进,使作物在过去只能一季一熟的地方达到一季两熟,从而促进了农业发展。贸易量也随着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而上升。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普及型汽车——T型车。在组装T型车的过程中,福特使用复合的装配台,每个装配台都有不同的任务,每个工人只需熟悉掌握一个装配任务,这使工人完成一个任务的时间从8小时30分降低到2分30秒。紧接着他又创造性地使用了移动装配线,以节省工人们在装配台前移动的时间,组装一辆汽车所耗费的人工下降了88%,这使得T型车比别人几乎便宜了一半。
——摘编自杜君立《历史的细节》
材料三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首先是思想上要变革。在落后的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看不到时间的价值。在市场经济时期,经济、科技发展的速度加快,时间成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更是人在时间利用上的竞争。深圳的崛起,中国的崛起就是例证。
——摘编自罗勇琼《对“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再认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朝发生“商业革命”的根源。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江西地区在手工业领域反映这一根源的
4
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T型车”是哪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并概括福特公司组织生产“T型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深圳崛起的原因。
(4)综上,谈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参考答案
4
1.(1)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劳动力问题。
(3)措施:缩减农产品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或鼓励农民减产并给予补贴)。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4)农业政策的调整要符合国情(或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或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农业发展政策)。
2.(1)根源:中国经济生产率明显增长。表现: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2)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实行流水线作业。
(3)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深圳是最早的经济特区;转变了思想观念,利用好了时间。
(4)发展经济要提高效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