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生物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培优练习(带解析新人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七下生物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培优练习(带解析新人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一课三练·提能培优 知识点一 呼吸系统的组成 ‎1.下列哪项既是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又是组成消化系统的器官 (  )‎ A.口腔    B.鼻腔    C.咽    D.喉 ‎【解析】选C。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的组成又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由此可见,两者共有的器官是咽。‎ ‎2.(2017·益阳质检)某卫视热播节目“我是歌手”很受青少年喜爱。下列器官不会直接影响歌手发声的是 (  )‎ A.鼻 B.喉 C.肺 D.食道 ‎【解析】选D。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喉不但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食道属于消化系统,与发声没有关系。‎ ‎3.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序号代表的器官名称:‎ ‎[3]__________,[5]__________,‎ ‎[6]__________。‎ ‎(2)呼吸系统的起始器官是[ ]__________,其前部生有__________;内表面具有黏膜,可以分泌黏液,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 ‎(3)痰形成的部位是[ ]__________。‎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两点:(1)准确识图;(2)联想和记忆呼吸系统各器官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解析】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功能。(1)图中1为鼻,2为咽,3为喉,4为气管,5为支气管,6为肺。(2)呼吸系统的起始器官是鼻,鼻腔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3)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纤毛,纤毛向咽喉的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 答案:(1)喉 支气管 肺 ‎(2)[1]鼻 鼻毛 毛细血管 ‎(3)[4]气管 知识点二 呼吸道的作用 - 7 -‎ ‎4.(2017·杭州质检)下列哪项不是鼻腔的生理功能 (  )‎ A.清洁空气 B.湿润空气 C.温暖空气 D.气体交换的场所 ‎【解析】选D。本题考查鼻的结构及功能。鼻腔前部丛生鼻毛,鼻黏膜分泌黏液,且富含毛细血管,对吸入的气体起清洁、温暖和湿润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5.(2017·东营质检)下列关于呼吸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呼吸的主要器官 B.过滤全部有害物质 C.干燥和温暖气体 D.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解析】选D。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呼吸道的处理作用是有限的,因此呼吸道不能够清除空气中的所有有害物质;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6.人体呼吸道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下列能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的结构有 ‎ (  )‎ ‎①鼻毛 ②声带 ③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 ‎④鼻腔黏膜   ⑤会厌软骨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呼吸道的作用。①鼻毛位于鼻腔前部,可以阻挡灰尘,使吸入的气体变清洁;②声带位于喉部,两条,中间有空隙,呼吸时从肺部呼出的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③气管的内表面覆盖着有纤毛的黏膜可吸附外来的尘粒、细菌等,使外来气体变清洁;④鼻腔黏膜可分泌黏液,黏液可以使吸入的气体清洁、湿润;⑤会厌软骨是喉腔前上部的一块叶片状的软骨,它在吞咽食物和呼吸时起到“闸门”的作用,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7.对“痰”和“口水”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痰”和“口水”产生的部位相同 B.“痰”和“口水”所含的成分相同 C.“痰”是消化器官分泌的,而“口水”是呼吸器官产生的 D.“痰”内有灰尘和部分病菌,而“口水”中一般含有消化酶 ‎【解析】选D。气管壁上的纤毛向咽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灰尘、细菌送到咽部形成痰。口水是唾液,含有淀粉酶。‎ ‎1.(2017·德阳质检)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 - 7 -‎ A.发出声音的部位 B.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C.气体交换的场所 D.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解析】选C。喉是发出声音的部位;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肺由肺泡组成,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  )‎ ‎①口腔 ②鼻 ③咽 ④喉 ⑤气管 ⑥支气管 ⑦肺 A.①② B.③④ C.①⑦ D.②④‎ ‎【解析】选C。人体的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组成。‎ ‎【易错警示】不要误认为口腔也是呼吸道的器官。虽然用口腔也能完成呼吸,但口腔却不是呼吸道的组成部分,它属于消化道。‎ ‎ 【变式训练】‎ 下列器官既是呼吸的通道又是发声的器官的是 (  )‎ A.鼻腔        B.咽 C.喉 D.气管和支气管 ‎【解析】选C。本题考查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喉部有声带,也是发声的器官。‎ ‎3.大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受凉感冒时,会感到呼吸困难,其主要原因是 ‎ (  )‎ A.气管里黏膜分泌的黏液多,堵塞呼吸道 B.气管收缩,空气进出受阻 C.鼻黏膜分泌黏液过多,堵塞鼻腔 D.鼻黏膜充血肿胀,堵塞鼻腔 ‎【解析】选D。鼻腔内有鼻黏膜,密布毛细血管,对吸入的空气起温暖作用,当受凉感冒时,鼻黏膜内的毛细血管充血肿胀,堵塞鼻腔,影响了空气畅通进出呼吸道,因此使人感到呼吸困难。‎ ‎4.(2017·荆州质检)小刚在自学时,知道了人的鼻腔能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清洁、湿润,他列出了发挥这些功能的结构,请你帮他找出与此功能无关的结构是 (  )‎ A.鼻黏膜能分泌黏液 B.鼻黏膜内有嗅细胞 C.鼻腔内有鼻毛 D.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 7 -‎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呼吸道有关结构特点的理解。鼻腔的前部丛生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使吸入的空气清洁;鼻腔内表面的鼻黏膜可以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鼻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散发热量可以温暖吸入的冷空气。而嗅细胞与此功能无关。‎ ‎5.(2017·滨州质检)空气中PM2.5的含量是检测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经过鼻、咽、喉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还会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  )‎ A.肺泡、支气管、气管 B.气管、肺泡、支气管 C.支气管、肺泡、气管 D.气管、支气管、肺泡 ‎【解析】选D。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PM2.5颗粒经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然后进入肺,在肺泡中进行气体交换,PM2.5颗粒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周围血液,D正确。‎ ‎6.(2017·南京质检)冬天,教室若长时间不开窗,很多学生就会感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因为教室内 (  )‎ A.温度太高 B.氧气浓度太高 C.二氧化碳浓度太高,导致缺氧 D.病毒和细菌太多 ‎【解析】选C。教室若长时间不开窗通风,会使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导致缺氧,影响学生的正常呼吸,所以会出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缺氧症状。‎ ‎7.患了流行性感冒的人痰比较多,你认为他们的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痰中含有细菌,不能随地吐痰 B.可以把痰直接吐到痰盂中 C.可以将痰吐在纸巾上扔到垃圾桶中 D.为了避免痰中的细菌进入环境可以将痰咽下 ‎【解析】选D。气管内壁上的纤毛向咽喉的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形成痰,并通过咳嗽排出体外。患有流感的病人的痰中含有很多的病毒,所以,为了减少传染病的发生,不能随地吐痰,但也不能把痰咽下,那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正确的做法是把痰吐到指定的痰盂或垃圾桶中。‎ ‎8.(2017·泰州质检)感冒了会感到鼻塞,闻不到食物的香味,这是因为 (  )‎ A.病菌侵犯,味觉失灵 B.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嗅细胞接触不到气味的刺激 C.病毒过多,鼻腔堵塞 - 7 -‎ D.病毒阻挡,空气通过量少 ‎【解析】选B。鼻腔黏膜内的嗅细胞能感受各种气味。人感冒后,由于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使嗅细胞接触不到气味的刺激,所以闻不到食物的香味。‎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当发生沙尘暴时,要戴口罩以减少尘埃的吸入 B.在剧毒的环境中,人们应戴防毒面具 C.尘肺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D.尘肺是长期在粉尘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 ‎【解析】选C。尘肺是长期在粉尘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过多的尘粒无法被呼吸道清理干净,慢慢在肺内沉积造成尘肺,尘肺严重影响人的正常呼吸,使患者感到胸闷、呼吸困难,严重时危及生命。恶心、呕吐是食物中毒出现的症状。‎ ‎10.如图为吞咽与呼吸关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__,‎ C__________,D__________。‎ ‎(2)当人吞咽时,[ ]______就像一个盖子一样盖住________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 ]________。因此我们要养成“食不言”的行为习惯。‎ ‎(3)喉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发声。‎ ‎(4)如果这是一位成年人的喉部侧面图,请你猜测,这是男性还是女性,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结合图考查吞咽与呼吸的关系。‎ ‎(1)图中A是软腭,B是咽,C是会厌软骨,D是食道,E是气管。‎ ‎(2)吞咽时,会厌软骨就像一个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3)喉部两侧有声带,呼吸时,两条声带是分开的,当两条声带拉紧,中间的空隙缩小时,从肺部呼出的气流振动声带而发声。‎ ‎(4)该成年人是女性,因为由题图可观察出其颈部喉结不明显。‎ 答案:(1)软腭 咽 会厌软骨 食道 ‎(2)[C]会厌软骨 喉 [E]气管 ‎(3)声带 (4)女性,因为喉结不明显 ‎11.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中学的同学在某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 - 7 -‎ 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车 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 ‎(车流量大)‎ 中午(车 流量小)‎ 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在该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______________,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的同学将处理后的数据绘制成柱状图(如下图),请你将表格中“下班时段”的数据也进行相应处理,并用柱状图在下图中表示。‎ ‎(4)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城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进行各组不同时间段的空气中PM2.5含量比较分析。‎ ‎【解析】本题通过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的关系,考查对照实验的设计和分析。(1)根据表格设计,可以看出同学们是把采样时段作为变量,以分析不同时段车流量对PM2.5的影响。(2)为了减少对照实验中的偶然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一般要取各组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3)绘制柱状图时,首先要确定横坐标的位置,再确定该位点纵坐标的位置,下班时段的三组数据平均值是(97+98+99)/3=98。(4)根据表格数据,可以发现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呈正相关,即车流量越大,PM2.5浓度越高。(5)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减少机动车流量可以降低PM2.5的浓度,因此要少开私家车,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等,以减少车流量。‎ - 7 -‎ 答案:(1)变量 (2)求平均值 ‎(3)‎ ‎(4)越高 (5)合理即可,如少开车等 ‎1.(2017·德州学业考)2017年冬天,德州市多次出现雾霾天气,PM 2.5指数“爆表”(PM 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是衡量空气质量的指标之一)。PM 2.5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影响是 (  )‎ A.诱发消化系统疾病 B.损害呼吸系统 C.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 D.损害循环系统 ‎【解析】选B。PM 2.5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被认为是雾霾天气最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它们能够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泡,直接对呼吸系统造成危害。故选B。‎ ‎2.(2017·青岛学业考)通常情况下,人体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 ‎ (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 ③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④嗅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刺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本题考查鼻腔对吸入气体的处理。鼻腔的前部丛生鼻毛,能够阻挡吸入的灰尘等异物;鼻黏膜分泌黏液,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异物并湿润干燥的空气,使吸入空气变得清洁和湿润;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吸入的空气;鼻黏膜中的嗅细胞是嗅觉感受器,能够接受气味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与嗅觉形成有关,与吸入空气的处理无关;故A正确。‎ - 7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