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热点难点突破专练(有解析共15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年高考政治热点难点突破专练(有解析共15套)》 共有 15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专题15 长效热点专题探究 ‎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独特、优良、营养、健康的绿色农产品也成了大众的追捧,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涌现了很多与盛立国一样的人才……‎ ‎“双辽玉米王”‎ ‎47岁的盛立国是土生土长的茂林镇新发村人,他卖过冰棍,收过破烂,当过装卸工,开过拖拉机。上世纪80年代末,十年九旱的茂林农民种地赚不到钱,纷纷撂荒土地,而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却越来越大。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盛立国心中生成:要是把土地连成片,用机械耕种,提升产品品质,肯定能行。他先后流转了近4万亩土地种粮,带动了4万多人受益。‎ 随着市场对玉米消费的规模持续扩大,盛立国一方面不断向专家讨教和学习,另一方面也在实验过程中艰难摸索,终于发明了“2比空”玉米种植新方法:种两垄空一垄,使得每亩玉米多收200多斤。他研发的“玉米高产种植方法”“粮食真空低温干燥塔”“齿式玉米切雄机”等多项技术和设备获得了国家专利,在提升玉米产量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玉米的质量。‎ 盛立国的不断探索奋斗,给农民、市场带来福音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许多荣誉: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全国十佳农民称号等。‎ 结合材料,从择业观或市场经济的角度论述:劳动者如何推进个人与行业协同发展。‎ 要求:阅读“双辽玉米王”的故事,运用相关知识概括劳动者推进个人与行业协同发展的两个条件,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答案】在经济发展、环境良好、个人生活水平提高的时代背景下,劳动者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把个人职业志向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从而推进个人与行业协同发展。‎ 劳动者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通过辛勤劳动推进个人与行业协同发展。在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职业发展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者通过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智力劳动的含量和科学技术含量,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从而在就业竞争和行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盛立国通过规模经营、专业学习和专利发明,在提高玉米产量质量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社会荣誉。‎ 劳动者通过把个人职业志向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从而推进个人与行业协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等资源由市场机制调节配置。一方面,劳动者要基于自身职业规划和兴趣特长选择职业方向;另一方面,劳动者也要全面分析市场和行业现状,充分把握产品市场信息,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形成适销对路,这样才能使个人和行业协同持续发展。盛立国基于兴趣和志向选择农业生产,并根据市场需求和导向创新研发,赢得市场。‎ 38‎ ‎2.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材料一:习近平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材料二: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探究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怎样通过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答案】(1)①引导学生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事物,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③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④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⑤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指引学生在奉献和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2)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教育将文化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8‎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创设良好的文化环境,引导学生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全面发展。‎ ‎③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通过教育,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创新创造活力。‎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3.2014-2017年“一带一路”中国企业影响力逐年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7)》‎ 38‎ 注: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还面临着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水平低、企业人才国际化水平不高、企业与国外非政府组织沟通能力弱、风险应对和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都对其影响力形成制约。‎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对外开放”相关知识,就助力中国企业提升其影响力的得分,提出措施并简要说明理由(至少两个方面)。‎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国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截至2016年底)。因此有人认为,企业要“走出去”,最根本的是要取决于国家政策的支持。‎ ‎(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据此简要评析上述观点。‎ ‎【答案】( 1) 答案示例:‎ 中国企业要提升其影响力的得分,需要 第一,坚持和完善互利共羸开放战略,提高企业人才国际化水平。 而互利共羸它有助于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企业要建立国际化经营理念,强化“高精尖”人才培养,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高国际综合竞争力。‎ 第二,坚持安全高效,提高企业风险应对和处置能力。 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速发展,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和联系日趋加强,从而加剧了各国经济安全的敏感度。因此企业要注意有关信息收集和研判,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和企业安全机制的建立。‎ 第三. 提高在地化意识,积极履行当地社会责任,打造具有包容多元文化的国际化企业。要积极学习及掌握当地的制度和文化,遵从当地法律和风俗习惯,主动融入当地文化。同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才能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和影响力。‎ ‎(评分说明:只要回答两个方面即可)‎ ‎( 2)答案示例:‎ 该观点是错误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虽然) 中国企业“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沿线 20 多个国家建设了 56 个经贸合作区国家是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所取得的,但促使中国企业“走出去”, 国家政策只是外因,它是事物变化的必要条件;而外因是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里中国企业自身努力发展是内因,这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因此,以上观点是错误的。企业要“走出去”,最根本的还是要取决企业自身努力发展。 换言之,需要企业自身发展和国家政策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 38‎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人工智能的兴起催生了一大批新的产品、服务和行业。如智能安防方面,海康威视的智能监控摄像头可对视频进行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目标属性提取,对车、人、危险物品等进行识别和风险预测;产品服务上,科大讯飞、旷视科技等智能技术型公司,为产业提供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制造方面,通过智能技术进行机器换人,实现质检、装配、上下料等操作的自动化,降低工厂的人力成本,“机器换人”成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吃了就走”的餐厅、对着音响叫外卖、“城市大脑”提供治堵方案……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城市运行、司法服务等领域广泛应用,科技创新正在颠覆我们对未来的想象。‎ 材料二 ‎2017年10月31曰,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赴浙江嘉兴瞻仰南湖红船,习近平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 38‎ 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回顾和重温是为了不忘初心,铭记使命,汲取动力,更好地再出发,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产党人应从红船中汲取永远奋斗的精神力量,让“红船精神”放射出灿烂的时代光芒。‎ ‎(1)请你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科技创新对个人消费发展的影响。‎ ‎(2)结合材料和政治生活知识,共产党人如何才能做到初心不变,让“红船精神”放射出灿烂的时代光芒。‎ ‎【答案】(1)科技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费成本,提高个人消费水平和质量;科技创新给劳动者带来新的挑战,改变就业结构,导致收入水平的变化,影响个人消费能力;科技创新不断更新产品,提供新的消费对象,改变消费方式;科技创新促使企业提供个性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有助于改善消费体验;科技创新创造出新的产品,带动新的产业,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为个人消费创造动力。‎ ‎(2)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做学习贯彻党章的表率;要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始终坚守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任答其中三点即可)‎ ‎(1)本题请考生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科技创新对个人消费发展的影响,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谈谈科技创新对个人消费发展的影响,属于影响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从生产决定消费角度进行说明。‎ ‎(2)本题要求考生从政治生活角度回答共产党人如何才能做到初心不变,让“红船精神”放射出灿烂的时代光芒,本题的知识苦范围是政治生活角度,问题指向是回答共产党人如何才能做到初心不变,让“红船精神”放射出灿烂的时代光芒,属于措施类主观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唯有不忘初心,方可赢得民心,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从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要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要始终坚守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带头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等方面来回答。‎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38‎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发展释放强劲动能,创造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的同时,也催生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网购、高铁、支付宝、共事单车。今天,由科技创新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有底气。但长期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备受诟病。‎ 相关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l5%左右。料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与发达国家60%到80%的水平相比相差甚远。中国企业产品合格率仅为70%,每年因不良产品造成的损失达2000多亿元,占到GDP的2%。‎ 科研“只开花,不结果”,是对科技创新的亵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简要概括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并结合材料,分析解决科研“只开花,不结果”问题对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答案】现状: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显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 作用:①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③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提供战略支撑。④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升产品竞争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⑤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解析】本题有两小问,首先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属于信息解读题。对于材料中的信息,考生一定要辩证的分析,首先要看到成果显著,还要看到与西方国家比,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制约作用。后一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分析解决科研“只开花,不结果”问题对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考生要把本题转化为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从消费水平、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开放水平等角度进行说明即可。‎ ‎6.‎ ‎(1)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38‎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意味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据此,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请指出专家建议中蕴含的《经济生活》知识。‎ 专家建议 ‎《经济生活》依据 建议1:要坚定不移防治污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响“蓝天保卫战”‎ A______________‎ 建议2: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要素投入,通过高质量的生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②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③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 ‎ ‎(2)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7.材料一 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都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般来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低端产品的市场将逐渐萎缩。‎ ‎(1)如图中正确反映收入与低端产品需求量变化关系的曲线是 ,请说明判断理由。‎ 材料二 当前,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有人认为,制造业更需要的是踏实专注的“工匠精神”。其实,“五联网+”与传统的“工匠精神”并不矛盾,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而且能够拉近用户和销造商的距离。从用户的需求、体验出发,继而提升技术水平和精准程度,产品的功能和质量都有可能跨出一大步。‎ 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如何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坚持“工匠精神”。‎ 38‎ ‎【答案】(1)Ll理由:①价格影响消费,在人们收入较低的情况下,低端产品因其价格优势需求量较大。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消费层次提升,对低端产品的需求会逐漸减少。‎ ‎(2)①抓住“互联网+”提供的机遇,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适应市场发展趋势不断推出高质量产品。②借助“互联网+”实现技术和管理的自主创新,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③借助“互联网+”关切用户需求和体验,形成良好口碑,树立企业信誉和形象,打造品牌。‎ ‎(2)中国的制造业企业如何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坚持“工匠精神”,考生可从中国制造企业应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借助“互联网+”实现技术和管理的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借助“互联网+”树立企业信誉和形象,打造品牌等角度进行说明。‎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更加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实际需要,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加有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新时代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论断的科学性,并简要说明这一论断的意义。‎ 38‎ ‎【答案】科学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更加强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成为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因素。意义:这一论断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我国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 据,有利干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第二小问是意义类试题,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我国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等知识回答。‎ ‎9.2017年2月5日,第14份聚焦“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成为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旨。‎ 材料一 这份中央一号文件在开始即单刀直入,直面问题。“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突出问题,以及随之而产生的“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成本攀升与价格低迷、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国内外价格倒挂”等矛盾,均直指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重点和难点。 ‎ 材料二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上述文件还指出: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力争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产生的“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来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38‎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方面应如何发挥作用。‎ ‎【答案】(1)①化解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的矛盾,政府应加强科技创新引领,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应坚持质量兴农,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发展高品质、更安全的现代化农业。②化解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的矛盾,政府应面向市场,引导农业,优化产品结构,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利用大数据为农业发展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引导农业拓展国际国内市场,为农业农村发展培育新动能。③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政府应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龙头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市场+农户等的成功对接,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2)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突出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 ‎②党应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政治领导,明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③党应坚持科学执政。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科学规划,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与时俱进,坚持新发展理念,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④党应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学生如从其他方面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此题以“三农”问题为背景,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的宏观调控、党的领导等相关知识。‎ 第(1)问要求“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产生的‘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来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属于措施类试题。考生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知识范围界定“经济生活知识”,其次要明确实施主体“政府”,不能从农民、企业角度分析。再次要明确要解决的矛盾问题“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库存高企与销售不畅”“小生产与大市场”,然后针对每个具体的矛盾提出针对性措施即可。‎ ‎10.2017年12月18日至20日,中央中共、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明确要求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 38‎ ‎ 农业农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来看,城乡发展不平衡,已成为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融合发展的短板。实施乡村一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一手使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和政策体系。‎ 材料二 2017年11月2日,吉林省委巴音朝鲁到松原市围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调研。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吉林面对村庄进行综合整治,建设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严格执行“河长制”,加强对环境的监管,让生态环境更优美;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关系,入驻多家企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效。‎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并结合材料说明吉林省是如何推动乡村整形发展的。‎ ‎(2)运用“政党”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一,说明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发挥领导作用?‎ ‎【答案】(1)必要性: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②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措施:‎ ‎①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乡村。‎ ‎②运用行政等手段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执行“河长制”,加强对生产环境的监管。‎ ‎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的潜能,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④发展农村企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每点2分,共8分)‎ ‎(“贯彻科学发展观”)可酌情给1分,总分不超过8分 ‎(2)①发挥党总搅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融合发展的要求完善体制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②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实施振兴乡村战略。(如答“科学发展观”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酌情采1分)‎ ‎③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动员全党社会力量,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党始终关注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如答“科学执政”酌情给1分)‎ 38‎ 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等角度进行回答。吉林省是如何推动乡村整形发展的,考生可从吉林省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吉林省运用行政等手段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加强对生产环境的监管;吉林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的潜能;吉林省发展农村企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角度进行说明。‎ ‎(2)回答本题,考生可从中国共产党应发挥党总搅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关注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增效等角度进行说明。‎ ‎11.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同时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谈谈保证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给我们的启示。‎ ‎(2)从国有经济的角度说明推进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性。‎ ‎【答案】(1)启示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推进国有企业混改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支配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有利于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交叉持股、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8‎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一 2015-2018年全球和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及增长趋势 相关资料 部分讨论结果展示 十九大代表湖南永州市委书记李晖说,今年湖南省第一部城市公园法、永州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永州市公园广场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由于在立法过程中做到了立法公开全面化、征求意见常态化、参与形式多样化、民意采纳刚性化,真正做到了为人民立法,法规一公布就得到了市民的衷心拥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各项事业全面进步,2016年,西藏生产总值达1150.07亿元,比2012年增长51.7%。”西藏自治区主席齐扎拉表示,“这些成就是党中央坚强领导、强力推动取得的,完全归功于党中央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的正确指引。‎ 观点一: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依法治国。‎ 观点二: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 ‎(注: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显示,2016年在国内工业机器人销售占比上,国内机器人企业份额19%,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预计2017年国产销售占比有望突破23%。)‎ 材料二 38‎ ‎ 2017年8月,中国电子协会发布《2017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报告要求助推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进一步完善政府扶持体系,加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对机器人核心技术的投入。切实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型人才教育培养机制,建立机器人行业亟需的多层次、多类型技能人才体系。同时,为了防止各地开花,小、散、弱的低水平重复竞争,要实施各省市差别化机器人产业发展指南,统筹规划,科学发展。‎ 材料三 面临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人口红利下降等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作出总体部署,要求到2020年实现工业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工人使用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150台/万人,而工业发达国家机器人密度普遍超过200台/万人。对此,有人担心,“机器换人”可能引发失业,尤其是重复性、机械性的初级劳动者率先受到冲击,人们将丧失劳动的权利,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就业竞争更激烈。也有人担心,部分制造业工种被机器人取代,引发的失业潮将对现行的《劳动法》、《合同法》的适用性和保护性形成挑战。‎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以上措施对我国工业机器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意义。‎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人大和政府应如何妥善解决“机器换人”引发的担忧。‎ ‎【答案】(1)信息:图表反映从2015-2018年全球和中国的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额均在增长,中国市场自2015年-2016年快速增长后逐步趋于平缓,但平均增长率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迅速、市场潜力大。但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占比偏低,说明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 意义:①有利于增加国产企业自主研发投入,加快攻克核心零部件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推进人才培养新模式有利于为企业培养从研发、生产、维护的多层次应用型人才,为机器人产业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③有利于企业间通过联合重组、合资合作等方式优势互补差别化市场布局,优化产品结构,增加有效供给,提高经济效益 ‎(2)①人大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变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机器换人过程中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②政府要妥善处理好失业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对人民负责。 ③政府加强社会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失业职工基本生活兜底。④政府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在规划“机器代人”的同时,以各种就业优先政策,帮助失业职工转岗再就业。 ⑤政府履行文化建设的职能,通过职业教育、岗位培训等方式提高失业职工的素质和技能,为职工重新择业或自主创业创造条件)‎ 38‎ 并注意图表中数据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做到“横比、纵比、综合比”,横比找差距,综比看变化,表间找关系,然后透过现象提炼本质。根据图表及注释看出,图表反映从2015-2018年全球和中国的工业机器人的销售额均在增长,中国市场自2015年-2016年快速增长后逐步趋于平缓,但平均增长率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增长迅速、市场潜力大。但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占比偏低,说明国产工业机器人的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第二小问是意义类试题。意义类的解答题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有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语言组织要落脚在“有利于”“促进”“增强”“巩固”等句型。解答本题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和具有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运用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企业兼并和联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知识分析。‎ ‎(2)本题考查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设问指向人大和政府应如何妥善解决“机器换人”引发的担忧。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主体是人大和政府,调动运用各自的地位和职权等知识回答。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切实履行职能,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对人民负责为原则;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妥善解决“机器换人”引发的担忧进行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1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小米:以互联网+带动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 在“创新驱动发展”已经以文件形式被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创新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新增长点、企业发展的新动能。‎ 小米多年来坚持以互联网+带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将互联网的效率和体验优势赋能到制造业领域,并探索出品质为先、重视核心技术创新、重视设计、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模式提升商业效率等发展思路,提高产品供给质量。2017年小米突破了手机芯片的核心技术 ,成为了世界第四家拥有自主研发芯片能力的手机公司。数据显示,2016 年,小米获得了 2895 项专有技术授权(其中一 半是国际发明专利),其提交专有技术申请的技术领域涵盖了手机操作、数字传输、图像处理及无线通信网络等方面。‎ 此外,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运用,将供给侧与消费者紧密连接,做到互通互联、实时互动,激发消费活力。小米独创的商业模式对自身发展带来了巨大贡献。在复制小米模式的89家小米生态链企业中已经诞生了小米移动电源、小米手环等销量过千万级的爆品。目前,小米投资的生态链企业有16家年销售额过亿元,4家估值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 结合材料,从经济发展方式或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论述科技创新是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注: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它是衡量区域科技竞争实力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性指标 。(中国统计年鉴)‎ 要求:‎ 38‎ ‎(1)运用相关知识概括科技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两个作用,联系论题,形成总论点;‎ ‎(2)理论论证中论题、总论点、分论点内在逻辑一致,论述逻辑较准确、连贯、完整;‎ ‎(3)概括地引用“小米:以互联网+带动中国制造业升级转型”故事进行事实论证,以充分支持分论点;‎ ‎(4)准确使用思想政治 +带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将互联网的效率和体验优势赋能到制造业领域,并探索出品质为先、重视核心技术创新、重视设计、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新零售模式提升商业效率等发展思路,提高产品供给质量。‎ ‎14.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就必须走一条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材料一 我国快递业伴随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包装产生的海量垃圾和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大众期待绿色可循环物流方式。瓦楞纸价格上涨引发纸箱涨价,成本压力剧增。今年“双十一”,某电商平台创新推出了“共享快递盒”,即可展开、折叠、重复使用的轻便塑胶箱。单个制作成本为25 元,预计使用寿命可达1000 次以上,单次使用成本仅需0.025 元。目前,更轻便、环保、耐摔的升级版正在加紧研发中。该电商平台表示,如果电商行业都加入此野共享快递盒计划冶,集众人之力,一年可省下近46.3 个小兴安岭的树木。‎ 材料二 郑州市为更好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推出了“郑州环保有奖举报微信服务号”,首创了“微信举报发红包”方式,受到公众欢迎,市民纷纷点赞。以下是“有奖举报微信服务号”的一些介绍:‎ 市民需关注“郑州环保有奖举报微信服务号”,完成信息、实名注册(姓名、手机号、短信验证码是必填项目),仔细阅读举报说明,真实举报。可通过上传照片、发送视频,尽可能提供准确而详细的证据或线索,以便调查取证。‎ 38‎ 平台将污染进行分类,市民只需对照清单就能对扬尘、工业、燃煤、挥发性有机物、机动车尾气等不同种类的污染进行投诉。受理后,由相关部门在3 个工作日内调查处理,并在平台公布处理结果。‎ 平台对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举报经核实后,会根据举报线索兑付500 元、1000 元、5000 元现金奖励,其中500 元、1000 元奖金通过微信红包的形式,发放到举报人的微信账号。‎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共享快递盒出现的原因及其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微信举报发红包”方式会被大家点赞。‎ ‎【答案】(1)原因:纸箱价格上涨使传统快递盒成本增加,快递企业希望寻找可替代的环保 包装盒;企业 承担环保责任的自觉意识有所提高;包装行业研发创新给予的技术支持。‎ 积极作用:有利于降低快递业包装成本,增加收益;推动快递业转型升级,带动包装生产相关产业的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此方式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条便捷有序的参与渠道,注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了市民参与的积极性,能更好地配合和监督相关部门开展环境污 染治理工作,提高了工 作的针对性、时效性。‎ 快递企业希望寻找可替代的环保 包装盒;企业承担环保责任的自觉意识有所提高;包装行业研发创新给予的技术支持。其积极作用方面主要可以从降低快递业包装成本,增加收益;推动快递业转型升级,带动包装生产相关产业的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本题第二问要求考生从政治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微信举报发红包”方式会被大家点赞。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解析试题。解答此类题目,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第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作答即可。故本题可以从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条便捷有序的参与渠道,提高了市民参与的积极性,能更好地配合和监督相关部门开展环境污 染治理工作,提高了工 作的针对性、时效性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即可。‎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受到空前重视,文化系统担负着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的重任!‎ 十八大以来,文化部等五部委在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文化系统采取多种举措,扎实推进,各地共开展创作采风和结对帮扶活动9500余项,参与的艺术工作者近10万人次。‎ 38‎ 几年来,文化系统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通过多种惠民措施,让人民群众共享艺术发展成果。据统计,2013年至2016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观众人数、演出收入逐年增加,总体上看,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1)运用经济知识分析我国在文化发展中是如何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关系的。‎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在推进文化建设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3)“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文化工作者才能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说明原因。‎ ‎【答案】(1)①政府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引导文化系统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②我国文化系统根据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创作主旋律、正能量的文化产品,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③文化系统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从而实现经济效益。④文化系统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实现社会效益,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2)①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管理和服务作用。有关部委在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加强了对文化建设的管理。②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关部委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文化发展方向,发展了文化事业。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求真务实。有关部委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使文化建设服务于人民的需要。④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有关部委决定在文艺界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做到了科学决策,扎实推进文化建设。‎ ‎(3)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可以为文化工作者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更加充足的条件,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只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艺作品。‎ ‎【解析】本题以我国的文化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政府职能、政府工作的原则、科学民主决策、文化创新的途径、文化创新的主体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 38‎ ‎(2)政府在推进文化建设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考生可从政府加强了对文化建设的管理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引导了文化发展方向,发展了文化事业;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使文化建设服务于人民的需要;政府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有关部委决定在文艺界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做到了科学决策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3)回答本题,考生可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可以更好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只有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艺作品等角度进行说明。‎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材料一 十九大报告提及“生态文明”12次,“美丽”8次,“绿色”15次。这是对今后工作的指导,也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近年来,居民环保意识提高,简约、适度、低碳的生活方式渐成常态,随着需求增加和扶持力度加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健康发展;随着污染排放标准提高、污染惩戒力度加强、环保信用评价机制健全,水质、土壤、大气污染得到控制和修复;随着我国与世界联系的日趋紧密,环保事业引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制度和人才。近年来,多地实施的环保禁产制度遏制了污染。但也出现了“一关了之”现象。对此,相关部门强调,对涉及污染的企业要分类处理。‎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原因,并分析材料中是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 乡村是农耕经济的裁体,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中华五千年文明之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但如何留住独特的田园牧歌.防止乡村景观“城市化”、乡村建筑“西洋化”、乡村生活“空心化”呢?有专家建议,在风貌塑造上留住乡村的“形”,在文化传承上留住乡村的“魂”,在宜居宜业上留住乡村的“人”,才能使城镇化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现代化成为有根的现代化。‎ 38‎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请你就如何落实专家建议提出具体措施。‎ ‎【答案】(1)原因: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措施:①运用经济手段,发挥财政作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环保产业发展。②运用行政手段,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准入门槛。③运用法律手段、信用制度等,规范市场经济秩序。④坚持“引进来”,更好地发挥国际资源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作用。⑤宏观调控要做到科学有效,对污染企业分类处理,不搞“一刀切”。(若回答“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引导资源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流动”可酌情给分。)‎ ‎(2)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要加大对乡村文化中房屋居所、劳动T具、生活器具、服饰等乡村文化的外形风貌的保护,从而留住乡村的“形”;②对乡村的风俗习惯、乡风民约、乡村特有的语言、乡村艺术等具有特色的非物质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增强乡村居民的归属感,从而留住乡村的“魂”;③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提高乡村经济水平,吸引村民回乡创业或就业,从而留住乡村的“人”;④在城镇化进程中,要重视对乡村文化的继承发展和研究,使城镇化和现代化成为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和现代化。‎ 38‎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请就落实专家建议提出具体措施,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知识,问题指向是就落实专家建议提出具体措施,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二中专家的建议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吸引农民回乡创业,为传承乡村文化奠定经济基础;加大对乡村风貌的保护,为乡村文化传承提供物质载体;挖掘开发乡村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孕育乡村独特气质和特色等方面来回答。‎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修改,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2017年9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启动宪法修改工作,对宪法适时作出必要修改。11月13日,党中央发出征求对修改宪法部分内容意见的通知,请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在精心组织讨论、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宪法修改建议。2018年1月18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1月29日至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二次会议,讨论了中央修宪建议。经会议审议和表决,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概括材料所体现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并说明在宪法修改过程中党和全国人大是怎样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 ‎【答案】关系: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 怎样: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党中央发出征求意见通知体现了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十九届二中全会通过《建议》体现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十二届人大常委会讨论中央修宪建议体现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通过修正案草案体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决定将草案提请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体现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改案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解析】此题以我国修宪为背景材料,考查《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设问要求“概括材料所体现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并说明在宪法修改过程中党和全国人大是怎样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设置有两个问题,即“概括材料所体现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说明在宪法修改过程中党和全国人大是怎样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分别属于体现类试题和措施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为“政治生活”的知识。然后结合材料分别对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对于第一个问题,结合材料分别答出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即可。对于第二个问题,考生要注意分别从党和人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党的角度可从征求意见到《建议》出台来进行分析;人大角度则从《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起草到最后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最后通过的过程来进行分析。‎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38‎ 党的十九大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其中包括,“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这一重要论述,深刻反映了国家安全环境深刻变化和时代发展对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和多次边境自卫作战,从依法履行香港、澳门防务职责到有效应对国家安全面临的各种威胁,从坚决打击一切形式的分裂破坏活动,到积极参与对外军事交流合作和联合国维和行动,人民军队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 现在我国正处在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越发展壮大,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会越大,面临的外部风险就会越多,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绕不过去的门槛。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当前我们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意义。‎ ‎【答案】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巩固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有利于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面对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快推进强军事业,发挥人民军队的战略支撑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2018年3月25日至28 目,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对我国进行非正式访问。中国一直秉承着中朝两国相互尊重、彼此平等的理念,始终尊重朝鲜人民的政治选择,尊重朝鲜的自力更生精神,坚决反对一些国家干涉朝鲜国家制度的企图。两国友好的基础十分深厚,彼此发展友好合作可谓天空海阔。‎ 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其基本内容包括什么?‎ ‎【答案】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基本内容包括: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38‎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基本方略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立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又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追求;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和核心要义;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依然是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基本方略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旨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基本方略贯穿“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立场”的理由。‎ ‎【答案】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是党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要求;是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基本方略贯穿“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立场”的理由。‎ 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立场,是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可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执政理念等方面,说明提出这一政治立场的理由。‎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月18日至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党中央决定用一次全会专门讨论宪法修改问题,充分表明党中央对这次宪法修改的高度重视。‎ 38‎ 这次宪法修改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贯彻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确保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注重从宪法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上思考问题,做到既顺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保持宪法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 结合材料,说明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并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宪法修改中发挥的作用。‎ ‎【答案】关系:①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是由中共中央提出来的,体现了依法治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②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本次宪法修改有助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地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 措施:①宪法修改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②宪法修改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确保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践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③宪法修改既顺应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又遵循宪法法律发展规律,体现了党坚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推进信息服务惠及全民。依托移动互联网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国家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在保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推动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利用,优先推进民生保障服务领域政府数据库向社会开放。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重点推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交通、旅游、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公安、司法等便民服务,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各级党政机关积极运用移动新媒体发布政务信息,提高信息公开、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 38‎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推进信息服务惠民的合理性。‎ ‎【答案】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政府推进信息服务惠民是由国家的国家性质决定的。②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利于保障民生。③政府履行社会建设职能,促进移动互联网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为民服务能力。④推动电子政务建设,实行政务信息公开,便于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7年12月18日一-2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5年来,我们坚持现大势、谋全局、干实事,成功驾驭了我国经济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会议强调,要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适应我同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拉,相机快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倒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越思雄,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政府应如何履行职能完成经济工作目标。‎ ‎【答案】政府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确履行政府经济职能,尊重市场规律,科学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发挥市场调解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勇于实践,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38‎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政府应如何履行职能完成经济工作目标。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说明要坚持党的领导;要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大局,把握规律说明要正确履行政府经济职能,尊重市场规律;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辉政府作用,坚决扫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说明要发挥市场调解和社会管理的职能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坚持适应我同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拉,相机快择,开准药方,把推进供给倒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说明要,科学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越思雄,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说明要勇于实践,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发展。‎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我国形成了人大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国家机关格局,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国家监察委员会产生过程 时间 内容 ‎2017年10月18日 十九大报告提出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 ‎2018年3月11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专门增写监察委员会一节,确立监察委员会作为国家机构的宪法地位。 ‎ ‎2018年3月20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2018年3月21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分别经表决,任命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和委员。‎ 结合材料,说明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产生过程是如何体现依宪治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大力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答案】体现:①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组建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的建议,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②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重要体现。③宪法确立监察委员会的宪法地位,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国家监察法,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国家监察委员会成员,使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有宪有据。 ‎ 原因: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推进监察体制改革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从严治党。③制约与监督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有利于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我国权力监督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解析】此题以国家监察委员会产生过程作为背景材料,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考查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性质与宗旨、制约与监督权力的关键、人民代表大 38‎ 会的职权等相关知识。此题要求结合材料,说明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产生过程是如何体现依宪治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大力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从知识范围看,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从设问的指向性看,此题一共两小问。第一小问要求说明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产生过程是如何体现依宪治国,属于体现类的主观试题;第二小问要求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大力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属于原因类的主观试题。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第一小问: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组建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的建议,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重要体现;宪法确立监察委员会的宪法地位,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国家监察法,全国人大常委会任命国家监察委员会成员,使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于宪有据。第二小问: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推进监察体制改革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从严治党;制约与监督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监察委员会与党的纪委合署办公,有利于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我国权力监督体系,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2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我国的国家制度决定了我们不能落下每一个贫困地区及贫困户,只有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才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脱贫工作无小事,它直接影响到贫困地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这需要我们全党全国及全社会高度重视,真抓实干。‎ 结合材料,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认真解读我国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要求。‎ ‎【答案】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搞好精准扶贫工作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基本国情决定的。 ‎ ‎②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搞好精准扶贫工作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体现。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能为贫困地区人民实现当家主权利提供物质保障,维护贫困地区人民的利益。 ‎ ‎③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有利于依法保障贫困地区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38‎ ‎【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认真解读我国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要求。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并准确把握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要求照哦过的有效信息点,然后分别与基础理论相对应作答。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可考虑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国家制度决定了我们不能落下每一个贫困地区及贫困户,只有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才能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可考虑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脱贫工作无小事,它直接影响到贫困地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可考虑有利于依法保障贫困地区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走共同富裕道路、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26.材料一 2018年3月20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闭幕。①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监察法③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④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三个报告⑤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材料二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要更好地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 对宪法进行修改,是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这次宪法修改工作,充分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法理基础、实践基础和社会基础。‎ ‎(1)材料一中人大的主要议程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2)结合材料二,说明宪法修改,是如何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 ‎【答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体现: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国人大依法行使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和立法权,保证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管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38‎ ‎②会议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产生其他国家机关由它等,说明全国人大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2)①坚持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执行宪法,领导人民捍卫宪法尊严,同时,宪法也为坚持党的领导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②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确保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全国人大完成对宪法做出修改,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③坚定不移地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体现的党的依法执政。此次宪法修改,注重从宪法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上思考解决问题,维护宪法权威性,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27.材料一、2017年9月27日,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在京召开。电视纪录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奏响改革强音;图书《习近平讲故事》描绘精彩中国;电影《战狼2》燃爆爱国热情等等。67部群众喜闻乐见的获奖作品,集中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战线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材料二、消费观体现了人们的文化素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行动。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1)结合材料一,说明优秀的文艺作品在塑造人生中的积极作用。‎ ‎(2)结合材料二,就创建绿色学校,给出两条建议。‎ 38‎ ‎【答案】(1)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彰显了信仰之美、崇高之美,有利于传承真善美。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弘扬了主旋律、传播了正能量,给人以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人们投身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些优秀的文艺作品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9分,每要点3分)‎ ‎(2)可从学校或者学生怎么做方面,任写两条,言之有理即可给分。(4分,每要点2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美丽中国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 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谋划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的工作,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变化。‎ 曾经,我们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甚至将环保视为经济发展的“累赘”。如今,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普遍共识。价值理念的“绿色革命”是影响最为深元的变化,也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动力。‎ 五年来,我国新造人工林增长了21.3%,人工林总面积居全球之首;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实现了由“沙进绿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1)分析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有哪些重要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从政治角度说明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的原因。‎ ‎(3)从文化角度说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对美丽中国建设的作用。‎ ‎【答案】(1)①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有利于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②有利于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④有利于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民生。(从转变发展理念、或者从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等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38‎ ‎(2)①中国共产党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进美丽中国建设。②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谋划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的工作,促进了美丽中国建设。③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了美丽中国建设。④我国人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砥砺奋进,从根本上推动了美丽中国建设。‎ ‎(3)①文化对政治、经济有重大影响。绿色发展理念是先进文化,能够推动美丽中国建设。②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方向保证。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会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从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④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使人们的价值理念发生“绿色革命”,能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从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角度,或者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角度回答,分析正确,可给分。)‎ ‎(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的原因,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角度,问题指向是说明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的原因,属于原因、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作用、科学执政、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科学发展观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3)本题要求考生从文化角度说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对美丽中国建设的作用,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问题指向是说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对美丽中国建设的作用,属于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文化对政治、经济有重大影响、文化的力量、文化对人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角度来分析说明。‎ ‎29.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又结合了中国人民长期实践经验和实现中国梦的发展需要;它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产生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38‎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报告用“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的知识,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2)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就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几点合理化的建议。‎ ‎【答案】(1)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又结合了中国人民长期实践经验和实现中国梦的发展需要。‎ ‎②文化创新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要虚心向人民群众 页在网上宣传;进行形式多样的文艺创作。‎ ‎(2)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平“语”近人》的成功之处给我们在“文化创新”方面哪些启示。‎ 从材料可以看出,精选的总书记用典,是党的领导核心与普通百姓的贴心话、连心语,切近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亲近中华历史文化,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时代精神,这些典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融合,把严肃的理论思想转化为亲民的大众语言。可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从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等方面创新、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方面,谈谈《平“语”近人》的成功之处给我们在“文化创新”方面的启示。‎ ‎(3)《平“语”近人一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通俗传播。本题要求请你就如何通俗地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三条建议。‎ 38‎ 建议要围绕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从怎么做上下功夫。可从通俗易懂的宣讲、图文并茂地制作宣传、利用大众媒体、进行文化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议。 ‎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材料一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比较突出,必须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材料二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A村在发展乡村文化中,坚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动员村民参与到乡村文化共建、共管、共享的建设中去,以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打造一个有着村民自己“乡村魂”的特色文化品牌,并通过旅游进行传播,使乡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1)请结合材料一,运用主要矛盾的原理,说明贯彻新发展理念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总结A村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3)乡村文化兴盛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请你为乡村文化兴盛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两个方面。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可以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强广大农民获得感;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时代的文化。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与实施,客观上要求繁荣发展乡村文化,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发挥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作用,通过村民参与乡村文化的共建共管共享,推动当地乡村文化振兴。正确处理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村民在文化建设中,既重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又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打造并传播“乡村魂”特色文化品牌,彰显社会主流价值。‎ ‎(3)示例: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 38‎ ‎(3)乡村文化兴盛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请你为乡村文化兴盛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这类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考生发表不同的看法,鼓励创造性思维,考查考生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革命文物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力量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探索多种途径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革命旧址的保护利用工程中,财政累计投入数亿元实施革命旧址的修缮养护;瑞金等地的“革命旧址+特色乡镇”“革命旧址+休闲农业”模式,有效地保护了革命文物,还带动了周边旅游;井冈山等多地的革命博物馆融通多媒体资源,推进“互联网+”革命文物的展示宣传,传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 ‎2018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提出要扎实推进革命文物工作,深化革命文物价值挖掘阐释传播,进一步发挥革命文物服务大局、资政育人和推动发展的独特作用。‎ ‎(1)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革命文物所蕴含的当代价值。‎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让革命文物“活起来”。‎ ‎(3)班级举行“学习革命精神,成为时代新人”主题班会,请列举三个发言要点,每点10-30个字。‎ 38‎ ‎【答案】(1)社会意识从根本上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革命文化是中国伟大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宝贵的社会精神财富,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于新的内涵,能够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2)参考答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发挥革命文化服务群众的独特作用;加强革命遗址的修缮养护,保存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借助现代科技和传媒手段,创新革命文物传播方式,推动革命文化传播;促进革命文化与地方经济发展相交融,推动革命文物价值挖掘和利用创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提供政策支持,助力传承革命文化。‎ ‎(3)答案示例:‎ 坚定理想信念,磨砺坚强意志;‎ 弘扬核心价值,牢记为国为民;‎ ‎【解析】‎ ‎(1)本题要求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革命文物所蕴含的当代价值。‎ 从材料可以看出,革命文物是革命文化的物质载体,革命文化是中国伟大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宝贵的社会精神财富,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于新的内涵,能够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革命文物所蕴含的当代价值。‎ ‎(3)班级举行“学习革命精神,成为时代新人”主题班会,本题要求请列举三个发言要点。‎ 发言要点要围绕主题,从学习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等角度,按照字数要求列举发言要点。‎ ‎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38‎ 材料一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回应时代呼声而形成的新思想,必然会成为反映该时代本质特征的理论飞跃;从一个时代向新时代跃升之际而形成的新思想,则会成为划时代的理论飞跃。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中国迈进了新时代,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材料二 2017年10月31日,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 内涵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的红船精神源于历史,它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吮吸着中华文化的丰富营养而成长壮大;它跨越时空,贯穿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始终,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进入新时代,它被注入新的内涵、得到新的阐释,它永远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说明党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2)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红船精神”为什么能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3)运用人生价值的相关知识就如何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提出两条建议。‎ ‎【答案】‎ ‎(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迈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推动着党不断探索,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真理,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敢于创新,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发展自己的指导思想,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 ‎(2)①红船精神是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它体现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之中,是中华儿女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 ‎②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新民主主革命时期产生的红船精神是这个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③红船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它被注入新的内涵、得到新的阐释,使我们能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与不竭动力,它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38‎ ‎(3)例1: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红船精神。‎ ‎ 例2: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8‎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