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西充县张澜学校教学质量期中监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命题:毕小会 审题:罗欣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挚友(zhì) 殷红(yān) 亘古(gèng) 扑朔迷离(shuò)
B.校对(jiào) 哺育(bǔ) 晌午(shǎng) 气冲斗牛(dòu)
C.祈祷(dǎo) 霹雳(nì) 默契(qì) 锲而不舍(qiè)
D.愧怍(zuò) 污秽(huì) 澎湃(pài) 鞠躬尽瘁(cu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锋芒毕露 妇如皆知 目不窥园 沥尽心血
B.深恶痛绝 浩浩荡荡 慷慨淋漓 大庭广众
C.诲人不倦 颠沛流离 仙露琼浆 微不足道
D.言外之意 以身作则 心有灵犀 悲天悯人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
A.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非常有人格魅力,他在篮球场上驰骋,带女儿吃刨冰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奥巴马还写过诗。
B.春晚之后,台湾魔术师刘谦的魔术被热衷解密的网友们炒得河翻水翻,但魔术真相仍是扑朔迷离。
C.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D.春天来了犯春困。这不,数学老师才讲一道题,我就心会神凝,一会儿就进入梦乡了。
4.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对这次考试充满了信心,”他对我说:“因为我准备得很充分。”
B.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史册上。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
D.“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C.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D.大家都应该从这次米脂恶性校园事件中汲取教训,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迁花十九年时间主编而成,它与《史记》合称中国的“史学双璧”。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B.《最后一课》是美国作家都德最为人称道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歌颂了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无比深挚的爱国之情。
C.《木兰诗》是我国东汉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描述了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D.辑录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等作品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散文集。
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世上多数的人认为它们“一无所有”,因为它们是“O”。
②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的枪声打破了中国在奥运上沉寂多年的“O”记录。
③从古至今,无论在自然科学上,还是在社会科学上,都曾经有过无数的“O”的空白。
④中国的原子武器,又是一片“O”的荒原,邓稼先的一声巨令,蘑菇云开起遮盖了这个“O”的荒原。
⑤也有不少的清醒者,看到了“O”的真谛,用自己的智慧,填满了一个又一个的“O”,圈入了无数充实的色彩。
A. ③⑤①④② B.③①⑤②④ C.①④③②⑤ D.①④②③⑤
8.选出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秋冬之际,树上的叶子落光,抬头就能看到高树顶上的许多鸟窝,宛如一个个黑色蘑菇。
②丝瓜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③新荷初露田田叶,垂柳始曳丝丝烟。
④我仿佛能看到富士山的雪峰,听到恒河里的涛声,闻到牛津的花香。
A.比喻 拟人 对偶 排比 B.比喻 排比 对偶 拟人
C.排比 对偶 比喻 拟人 D.拟人 排比 比喻 对偶
9.下列对网络流行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卖萌:装可爱。
B.正能量:泛指一切健康的、积极的东西。
C.土豪:原指在网络上无脑消费的人。现多用于讽刺那些有钱又很喜欢炫耀的人。
D.驴友:指不正当的朋友。
10.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A.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交两遍不成?”
B.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C.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
D.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
二、语言积累与运用(18分)
11.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9分,错字、漏字均不给分)
(1) ,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
(2) 杨花榆荚无才思, 。(《晚春》韩愈)
(3) 此夜曲中闻折柳,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4)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5) 《孙权劝学》中面对鲁肃的赞扬,吕蒙说:“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6) 木兰是位有血有肉的巾帼英雄形象,她既有着“ ,关山度若飞”的飒爽英姿,也不乏“当窗理云鬓, ”时流露出来的娇美风姿。《木兰诗》
(7)《爱莲说》中与孟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 。
(8)《逢入京使 》中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的句子是 , 。
(9)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
12、 古诗词鉴赏(4分)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本诗系作者从被贬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①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2分)
②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
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2分)
13、综合性学习(5分)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你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1)【集“孝”事】请收集一个孝亲故事。(1分)
(2)【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0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认识。(2分)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认识一:
认识二:
(3) 【说“孝”理】小明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小明?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40字左右)(2分)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又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现代文阅读理解(21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0分)
为爱挺直
郭华悦
①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②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
③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小罗锅”了。
④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
⑤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没过了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
⑥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四岁的女儿去幼儿园。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女儿惊叫了几声,他于是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迎风而来的寒风。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
⑦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他也终于明白,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
⑧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阵酸楚。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
14.第④段中说“他看到了希望”。他的希望是什么?(2分)
答:
15.第⑤段说母亲想看孙女却遭到他“不断推脱”。为什么他不断推脱?(2分)
答:
16.选文第⑦段中说“这样的戏,在他少年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在文中“这样的戏”具体指什么?(2分)
答: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7.第⑧段写到作者酸楚的心情。你认为接下来他会做什么 ?(2分)
答:
18.阅读选文后,你会为其精美的文题所折服,联系全文,说说选文标题好在哪里?(2分)
答: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9~23题。(11分)
香 伯
①香伯住在一幢很旧的老屋里。屋子坐落于一条很瘦的老街上。这间祖传的屋子砖瓦破落,屋内屋外的墙壁,全都被岁月的火把熏得灰黑灰黑的,尽管其貌不扬,可是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慕名而来。
②到老屋来的人,只有一个目的:买饼。
③香伯做的香饼,单是饼皮,便足以令人拍案叫绝:一层叠一层,脆而不碎,烤成很淡很淡的褐色,最上面的那一层,还俏皮地粘着几颗好似在跳舞的芝麻。充作饼馅的麦芽糖呢,软软甜甜且不说,最不可思议的是它不腻,不滞,不粘牙。
④香伯的一生,好像是为了做香饼而活的。
⑤他做饼的手艺,究竟是从哪里学来的,没人知道。我只记得,当我还在怡保育才小学读书时,便常常看到皮肤好像古铜一样闪闪发亮的香伯,把他做好的香饼放在纸箱里,用电单车载到菜市去卖。他的生意很好,才一盏茶工夫,便卖得清清光光了。
⑥一般人想吃香饼,总是顺口说道:“去中央市场找香伯买!”
⑦他姓什么,没人探问;他名唤什么人,没人关心;只是人人都喜欢他卖的香饼,所以,顺理成因地唤他“香伯”。
⑧八岁那年,我随同父亲举家南迁,到新加坡落叶生根。香伯,就像是现实生活里的许许多多小人物一般,慢慢地从我生活的画面淡出了。
⑨长大结婚以后,婆家在怡保,自此以后,回返怡保省亲变成了常年事务。
⑩有一回,一名姻亲送了一包香饼到婆家来给我,说:“你尝尝,特地订的。那老头,生意真好,脾气可大呢,一面做饼,一面骂人!”
⑪我拿起了一个香饼,无意识地看。半圆形的香饼,呈淡淡的褐色,薄薄脆脆的饼皮,层层相叠。咬一大口,那薄若寒蝉的饼皮,依然一层一层若即若离地叠在一块儿。饼内的麦芽糖,不腻,不滞,不粘牙。
⑫我那份意愿,死亡了的记忆,立刻霍地复活了。
⑬“做饼的人可是香伯?”对方一点头,我立刻便央她带我去看。
⑭香伯早已不在菜市摆卖香饼了,他成日成夜地窝在老屋里烤饼。烤好的饼放在铁皮桶内,每桶十斤。凡是上门买饼的,必须拨电话预订。香伯屋里放了一块大大的黑板,黑板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订购者的姓名和订购的数量,凡是不曾预先订购而贸然摸上门去的,香伯一概不应酬。除此以外,也将饼批发给附近的杂货店,不过他有个凡人皆知的怪脾气:向他领货的人必须将香饼在同一天内卖完,借此以确保香饼的新鲜度。
⑮有时,他心血来潮,还会“微服出游”,查看别人有没有把他的饼卖完,倘若卖不完,下回去领货时,他便会让你领教领教他那好像石头一般又冷又硬的臭脾气。有人劝他把这种家庭式的香饼制作业机械化、企业化,他一口回绝。理由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机械死板板,硬邦邦,做出来的饼一个个好像穿上制服的木乃伊,连味道都带着机器那一股冰冷生硬的味儿!”
⑯有人见他孑然一身,怕他孤独终老,劝他寻个伴儿。他倒是听了,一寻便是两个,不过呢,寻来的不是老婆,而是徒弟。他收了两个年幼失学的少年做徒弟,三个人“生死与共”地窝在老屋里做饼。可叹的是,徒弟们学得了三分功夫便以为自己是无可匹敌的“香饼大王”了,居然另起炉灶,自设分号。那些识货的人,不肯随意“屈就”,依然回返老屋找香伯。然而,许多没有尝过香伯“原装货”的,却傻傻地把“鱼目”当“珍珠”。两个小徒弟违背道义的做法大大地伤了香伯的心,原本孤僻沉默的他,变得更加古怪寡言了。他发誓此生不再收徒,所以,在暮年,一个人留在老屋里苦苦拼搏。
⑰姻亲带我到老屋去,远远地,便闻到了烤饼的香味。
⑱屋里,打着赤膊的香伯,正把搅好的麦芽糖放入擀好的饼皮。他的神情,是那样地专注,是那样地虔诚,好似他做的是惊世骇俗的艺术品,是举世无双的雕刻品。
⑲夕阳透过色漆剥落的木窗斜斜地照了进来,浸在金色余晖里的香伯,像是一枚熟透了的柿子。尽管这枚表皮起皱、黑斑丛生的柿子已不再新鲜,可是,那种源于内心的坚守精神,却使这枚行将腐化的柿子在这所光线暗淡的老屋里,焕发着一种炫人的亮光……
19.香伯有哪些“怪脾气”?(3分)
20.第③段中加点词“俏皮”“跳舞”好在哪里?(2分)
21.从修辞角度看,第⑯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2分)
22.谈谈你对第⑲段画线句的理解。(2分)
23.如果你是香伯的徒弟,你会怎么做?(2分)
四、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24—27题(11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2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4分)
①谈笑有鸿儒 ②草色入帘青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④视其友
2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 )(1分)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2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27.[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2分)
五、 作文(50分,含书写5分)
请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1.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心里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让;在别人触犯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请以“我学会了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给人以褒奖,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掌声就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 请以“掌声”为话题,可写你的体验和见闻,也可写你的见闻和认识,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作文一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⑤字数不少于600字。
⑥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