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质检试题(人教版8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火箭发射 B.‎ ‎ 煤的燃烧 C.‎ ‎ 风力发电 D.‎ ‎ 酸雨腐蚀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 取用液体药品 C.‎ ‎ 称量食盐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3.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空隙 ‎4.房屋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主要目的是( )‎ A.隔绝空气 B.隔绝可燃物 C.改变可燃物性质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5.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6.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 A.测定气体的密度 B.伸入带火苗的木条 C.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7.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 B.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 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 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 ‎8.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 )‎ A.元素种类 B.原子的质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元素的化学性质 ‎9.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 A.电子总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10.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O+CCO+H2‎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 ‎11.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1)5个磷原子__________;‎ ‎(2)2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 ‎(3)三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______;‎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正五价__________; ‎ ‎(5)用作人工降雨致冷剂的是__________.‎ ‎12.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除去食盐水中混有的泥沙,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2)下列为净化水的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 A.吸附 B.蒸馏 C.过滤 D.静置沉淀 ‎(3)世博园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__________作用.‎ ‎(4)水既普通又珍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地球上总的水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淡水量少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1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重要的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H 氢 ‎1.008‎ ‎2He 氦 ‎4.003‎ ‎3Li 锂 ‎6.941‎ ‎4Be 铍 ‎9.012‎ ‎5B 硼 ‎10.81‎ ‎6C 碳 ‎12.01‎ ‎7N 氮 ‎14.01‎ ‎8O 氧 ‎16.00‎ ‎9F 氟 ‎19.00‎ ‎10Ne 氖 ‎20.18‎ ‎11Na 钠 ‎22.99‎ ‎12Mg 镁 ‎24.31‎ ‎13Al 铝 ‎26.98‎ ‎14Si 硅 ‎28.09‎ ‎15P 磷 ‎30.97‎ ‎16S 硫 ‎32.06‎ ‎17Cl 氯 ‎35.45‎ ‎18Ar 氩 ‎39.95‎ ‎19K 钾 ‎39.10‎ ‎20Ca 钙 ‎40.08‎ ‎…‎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 ‎(2)从上表中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由原子序数为11和17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善于总结和发现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请写出表中你发现的一条规律__________.‎ ‎14.请你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完成下列各题.‎ ‎(1)世博会已有千辆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行,其中部分公交车采用二甲醚(C2H6O)做燃料.二甲醚分子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 ‎(2)某化合物在纯氧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物质中__________.‎ A.只含有碳元素 ‎ B.只有氢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D.一定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3)黑火药点燃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S+3C K2S+3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4)如图给出的是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 ‎①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生成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 ‎②由此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a.原子种类 b.原子数目 c.分子种类 d.分子数目 e.元素种类 f.物质的总质量.‎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15.(14分)请结合如图中实验室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A中反应容器的名称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字母填代号),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__________.‎ ‎(3)若要制取CO2,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如果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端进入(填“b”或“c”).‎ ‎(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__________.‎ ‎16.根据初中化学知识,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小明根据所学内容,红磷、白磷、木炭、镁条都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但是哪种物质更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小明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问题】红磷、白磷、木炭、镁条几种物质,哪种更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①红磷、白磷对比情况 红磷 白磷 状态 暗红色固体 蜡状固体 有毒 燃烧温度 ‎240°C ‎40°C ‎②镁条可以与空气中多种物质反应,如N2、CO2等 ‎【探究过程】如图所示,按照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几种物质测定空气中O2含量的可行性.‎ ‎(1)红磷、白磷探究实验 小明认为选用红磷进行实验,其原因是_____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如图所示,将足量红磷放到燃烧匙中,点燃红磷,进行实验 ‎1.__________‎ ‎2.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 ‎__________‎ ‎(2)若将实验药品改为木炭,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不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 ‎(3)若将实验药品改为镁条,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观察到水倒吸入集气瓶大于.根据资料信息,小明知道镁条可以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进而影响反应结果.镁条与氮气反应可以生成氮化镁(Mg3N2)和碳,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探究结论】几种物质中,红磷是最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7.欲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合金.‎ ‎(2)取该合金的粉末26g加入该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g.‎ ‎②请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014-2015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新中学九年级(下)质检化学试卷(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火箭发射 B.‎ ‎ 煤的燃烧 C.‎ ‎ 风力发电 D.‎ ‎ 酸雨腐蚀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火箭发射的过程中涉及到燃料的燃烧,燃料燃烧是化学变化,故A不只属于物理变化;‎ B、煤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故B不只属于物理变化;‎ C、风力发电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故C只属于物理变化.‎ D、酸雨中的显酸性的物质能和石雕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故D不只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 滴加液体 B.‎ ‎ 取用液体药品 C.‎ ‎ 称量食盐 D.‎ ‎ 检查装置气密性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瓶口没有紧挨,所示操作错误.‎ 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空隙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 ‎【分析】应用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这一基本特征解答此题.‎ ‎【解答】解:犬是一种嗅觉很灵敏的动物,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就更是了,它能嗅出毒品是因为构成毒品中的分子会运动到空气中.说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故选A.‎ ‎【点评】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微粒构成的且一般且有不同的气味,嗅觉灵敏的缉毒犬正是利用这一性质来嗅出毒品的.‎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4.房屋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主要目的是( )‎ A.隔绝空气 B.隔绝可燃物 C.改变可燃物性质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 ‎【分析】向燃烧物洒水用水带走燃烧物的热量,可以降低燃烧物温度,当温度低于着火点时,可燃物的燃烧就会熄灭,用水灭火的原理为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解答】解:A、用高压水枪喷水不能达到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离的目的,故不选;‎ B、用高压水枪喷水不能使可燃物撤离火灾现场,不是喷水灭火的目的;故不选;‎ C、用高压水枪喷水对可燃的性质没有丝毫的改变,如果可燃物能与水发生反应,喷水反而会造成更多麻烦.所以,喷水灭火的目的不是要改变可燃物的性质.故不选;‎ D、用高压水枪喷水,用水带走燃烧物的热量,可以降低燃烧物温度,当温度低于着火点时,可燃物的燃烧就会熄灭,用水灭火的原理为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故选.‎ 故选D ‎【点评】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而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5.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解答】解: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正确.‎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正确.‎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正确.‎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因为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而坚硬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铝和氧气的进一步反应,不是因为铝的性质比铁稳定,不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 A.测定气体的密度 B.伸入带火苗的木条 C.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 ‎【解答】解:A、三种气体密度不同,测三瓶气体的密度可以区别三种气体,但不是最简单方法,故A错误;‎ B、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燃烧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故B正确;‎ C、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为空气或氧气,无法区别三种气体,故C错误;‎ D、倒入紫色石蕊试液,使溶液变红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的为空气或氧气,无法区别三种气体,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7.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 B.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 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 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 ‎【分析】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 B、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判断;‎ 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解答】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一个虾青素分子含有的原子数为:40+52+4=96;故A错误;‎ B、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此可判断虾青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 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40+52+16×4=596;故C正确;‎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知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0):52:(16×4)=480:52:64=120:13:16;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物质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相对分子的质量的知识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到能力.‎ ‎8.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 )‎ A.元素种类 B.原子的质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 D.元素的化学性质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方法:小圆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进行解答.‎ ‎【解答】解: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可知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示可知: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因此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6;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故C符合题意;‎ D、元素的化学性质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因此元素的化学性质可确定,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9.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A.电子总数 B.中子数 C.质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考点】元素的概念. ‎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据此解答.‎ ‎【解答】解:元素的种类由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观察选项,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种类的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元素的概念进行.‎ ‎10.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O+CCO+H2‎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反应类型的判定. ‎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O+CCO+H2.‎ 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故A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物质,不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有单质碳参加反应,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一定改变,故C错误;‎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2O+CCO+H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 ‎11.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1)5个磷原子5P;‎ ‎(2)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3)三个过氧化氢分子3H2O2;‎ ‎(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正五价2O5; ‎ ‎(5)用作人工降雨致冷剂的是CO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4)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5)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5个磷原子表示为:5P.‎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碳酸根离子可表示为:2CO32﹣.‎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过氧化氢分子可表示为:3H2O2.‎ ‎(4)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正五价可表示为:2O5.‎ ‎(5)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其化学式为:CO2.‎ 故答案为:(1)5P;(2)2CO32﹣;(3)3H2O2;(4)2O5;(5)CO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除去食盐水中混有的泥沙,操作方法是过滤 ‎(2)下列为净化水的操作,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B.‎ A.吸附 B.蒸馏 C.过滤 D.静置沉淀 ‎(3)世博园直饮水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4)水既普通又珍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正确的是ABC.‎ A.地球上总的水量多,淡水少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淡水量少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纯净水多,水溶液少.‎ ‎【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资源状况;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蒸馏得到的水中不含有其他的杂质,净化程度最高,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地球上水量多,但是淡水少,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生活中的水多是溶液.‎ ‎【解答】解:(1)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所以本题答案为:过滤;‎ ‎(2)蒸馏得到的水中不含有其他的杂质,净化程度最高,所以本题答案为:B;‎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本题答案为:吸附;‎ ‎(4)A、地球上总的水量多,淡水少,故A描述正确;‎ B、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淡水量少,故B描述正确;‎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故C描述正确;‎ D、生活中的水多是溶液,故D描述错误;‎ 所以本题答案为:ABC.‎ ‎【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重要的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H 氢 ‎1.008‎ ‎2He 氦 ‎4.003‎ ‎3Li 锂 ‎6.941‎ ‎4Be 铍 ‎9.012‎ ‎5B 硼 ‎10.81‎ ‎6C 碳 ‎12.01‎ ‎7N 氮 ‎14.01‎ ‎8O 氧 ‎16.00‎ ‎9F 氟 ‎19.00‎ ‎10Ne 氖 ‎20.18‎ ‎11Na 钠 ‎22.99‎ ‎12Mg 镁 ‎24.31‎ ‎13Al 铝 ‎26.98‎ ‎14Si 硅 ‎28.09‎ ‎15P 磷 ‎30.97‎ ‎16S 硫 ‎32.06‎ ‎17Cl 氯 ‎35.45‎ ‎18Ar 氩 ‎39.95‎ ‎19K 钾 ‎39.10‎ ‎20Ca 钙 ‎40.08‎ ‎…‎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氧元素).‎ ‎(2)从上表中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它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由原子序数为11和17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 ‎(4)善于总结和发现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途径,请写出表中你发现的一条规律质子数依次递增或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元素的简单分类;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1)根据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进行判断;‎ ‎(2)从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以及属于金属还是非金属元素;‎ ‎(3)利用元素的化合价写物质的化学式;‎ ‎(4)依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解决.‎ ‎【解答】解:(1)根据元素在地壳中含量进行判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2)从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以为:24.31,由其汉语名称“镁”,可知其为金属元素;‎ ‎(3)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钠,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氯.所以它们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为NaCl;‎ ‎(4)依据元素周期表的特点解决,例如:质子数依次递增或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故答案为:(1)O(氧元素);‎ ‎(2)24.31,金属;‎ ‎(3)NaCl;‎ ‎(4)质子数依次递增或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他答案合理给分)‎ ‎【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元素的简单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14.请你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完成下列各题.‎ ‎(1)世博会已有千辆新能源汽车投入运行,其中部分公交车采用二甲醚(C2H6O)做燃料.二甲醚分子中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6:1.‎ ‎(2)某化合物在纯氧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物质中C.‎ A.只含有碳元素 ‎ B.只有氢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 D.一定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3)黑火药点燃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S+3C K2S+3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N2.‎ ‎(4)如图给出的是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的分子种类.‎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①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和生成的质量比为8:23.‎ ‎②由此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abef(填数字序号).‎ a.原子种类 b.原子数目 c.分子种类 d.分子数目 e.元素种类 f.物质的总质量.‎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1)利用化学式的含义进行解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判断;‎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判断;‎ ‎(4)①由分子构成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中指定物质的质量比;‎ ‎②以不变应万变,在化学反应中记住这些肯定不变的吧: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原子的种类、原子的质量、原子的数目.‎ ‎【解答】解:‎ ‎(1)由二甲醚的化学式C2H6O可知,C、H、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6:1;‎ ‎(2)已知“某化合物在纯氧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因为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C、H、O三种元素,所以反应物中也应该有这三种元素,又知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故生成物中的氧元素可能来自氧气,故可判断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3)已知“黑火药点燃时发生如下反应:2KNO3+S+3C K2S+3CO2↑+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一起来数一数原子的数目,看一看元素的种类,你会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N2;‎ ‎(4)①图示为NO和O2反应生成N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反应中即为O2与即为NO2,二者的质量比=32:(2×46)=8:23;‎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中记住这些肯定不变的吧: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原子的种类、原子的质量、原子的数目,故一定不变的是abef.‎ 故答案为:(1)2:6:1;(2)C;(3)N2;(4)①8:23;②abef.‎ ‎【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15.(14分)请结合如图中实验室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1)写出图A中反应容器的名称试管.‎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字母填代号),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若要制取CO2,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如果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b端进入(填“b”或“c”).‎ ‎(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直接写出仪器的名称;‎ ‎(2)根据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注意事项,结合高锰酸钾的状态及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 ‎(3)根据B装置中仪器的特点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完成该题的解答,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C装置是一种类似于启普发生器的装置,故可以参照启普发生器的优点来解答该题.‎ ‎【解答】解:(1)图A中反应容器的名称是试管;‎ ‎(2)高锰酸钾是固体,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加热,所以应该选择A装置来作为发生装置;在加入高锰酸钾之前要保证装置的气密性是良好的,所以必须先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长颈漏斗的作用就是方便向锥形瓶中加入稀盐酸的,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在用E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时应该从b管进入;‎ ‎(4)在装置C中加入了多孔隔板,可以通过弹簧夹来控制反应,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开始或终止实验.‎ 故答案为:(1)试管;‎ ‎(2)A;检查气密性;‎ ‎(3)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b;‎ ‎(4)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点评】能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能够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来选择合适的收集方法,难度不大.‎ ‎16.根据初中化学知识,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小明根据所学内容,红磷、白磷、木炭、镁条都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但是哪种物质更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小明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问题】红磷、白磷、木炭、镁条几种物质,哪种更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①红磷、白磷对比情况 红磷 白磷 状态 暗红色固体 蜡状固体 有毒 燃烧温度 ‎240°C ‎40°C ‎②镁条可以与空气中多种物质反应,如N2、CO2等 ‎【探究过程】如图所示,按照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几种物质测定空气中O2含量的可行性.‎ ‎(1)红磷、白磷探究实验 小明认为选用红磷进行实验,其原因是磷无毒,白磷有毒.‎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如图所示,将足量红磷放到燃烧匙中,点燃红磷,进行实验 ‎1.产生黄色火焰,冒出大量白烟,瓶壁有热感 空气中氧气约占 ‎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2.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 ‎(2)若将实验药品改为木炭,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不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C和O2反应生成CO2,反应前后集气瓶内气体体积不.‎ ‎(3)若将实验药品改为镁条,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观察到水倒吸入集气瓶大于.根据资料信息,小明知道镁条可以与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进而影响反应结果.镁条与氮气反应可以生成氮化镁(Mg3N2)和碳,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Mg+N2Mg3N2.‎ ‎【探究结论】几种物质中,红磷是最适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根据红磷和白磷的毒性选择药品;填写实验报告时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和瓶内压强的改变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注意反应条件;‎ ‎(2)根据碳和氧气反应后生成物的状态和瓶内压强的改变分析;‎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依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完成.‎ ‎【解答】解:(1)选用红磷进行实验的原因是白磷有毒,红磷无毒;红磷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冒白烟,反应停止后冷却,打开止水夹,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 的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产生黄色火焰,冒出大量白烟,瓶壁有热感;.‎ 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1/5.‎ 空气中氧气约占 ‎ ‎(2)若将实验药品改为木炭,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不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C和O2反应生成CO2,二氧化碳是气体,使反应前后集气瓶内气体体积不变,压强就不变,故水不能倒吸.‎ 故答案为:(3)镁条与氮气反应可以生成氮化镁(Mg3N2);‎ 故答案为:(1)红磷无毒,白磷有毒;‎ ‎(2)C和O2反应生成CO2,反应前后集气瓶内气体体积不变;‎ ‎(3)3Mg+N2Mg3N2‎ ‎【点评】解决探究性实验题要过“三关”,即:审题观,要做到看清题中所讲的化学过程、看清题设条件、看清要解决的问题;分析观,想化学过程所涉及的化学概念和所用的化学原理、想所给条件与所求问题的关系、想有无隐含条件及题目考查的内容;解答观,根据题意和条件,选择最佳的答题方法,实验验证所选取的试剂要易得,操作要简单,现象要明显,结论要可靠.‎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7.欲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的质量分数的是Cu﹣Zn合金.‎ ‎(2)取该合金的粉末26g加入该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生成气体的质量为0.2g.‎ ‎②请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 ‎【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1)两种金属中一种金属的活动性比氢强,一种金属的活动性比氢弱,只有满足此条件才能测定出金属的质量分数.‎ ‎(2)根据氢气的质量求出锌的质量,再用合金质量减去锌的质量即为铜的质量;再用合金中铜的质量除以合金的质量乘以百分之百既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铜的活动性比氢弱,不与稀酸发生反应,锌的活动性比氢强,能与稀酸发生反应,因而铜锌合金能测定出铜的质量分数;而银的活动性比氢弱,也不与稀酸发生反应,因而铜银合金不能测定出铜的质量分数.‎ 故答案为:Cu~Zn ‎(2)①由图示可知,生成气体的质量为0.2g; 故答案为:0.2g.‎ ‎②设: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 ‎ Zn+H2SO4=ZnSO4+H2↑‎ ‎65 2 ‎ x 0.2g x=6.5g 合金中铜的质量为:26g﹣6.5g=19.5g 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100%=75% ‎ 答: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75%.‎ ‎【点评】稀硫酸是混合物,其溶质是硫酸,在做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不能把稀硫酸的质量当成反应物的质量直接代入计算.‎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