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山西沁县中学)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2019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带答案山西沁县中学)》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沁县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 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人:卫树鹏)‎ 第I卷(选择题60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30个小题共60分)‎ ‎1.一份文件的签订“标志着国际和平主义浪潮顶峰时期的到来”,但随即被视为“一纸空文”,不到20年又成为“构筑国际法的基石”。该文件最可能是:‎ A.《凡尔赛和约》 B.《洛迦诺公约》 C.《非战公约》 D.《波茨坦公告》‎ ‎2.1955年12月27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给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信中表示:“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当然是艾森豪威尔总统和我极为重视的一种趋势”,“美国准备对任何旨在进一步加强欧洲一体化的有益建议表示欢迎”。美国的这一表态:‎ A.对欧共同体的作用估计过高 B.出于全球战略需要的考虑 C.有利于推进德国统一进程 D.忽视了苏联对欧洲一体化的敌视 ‎3.斯大林说:“这次战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过去不同:无论谁占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对这句话的内涵,理解准确的是:‎ ‎①二战实质上是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 ②二战后美苏推行各自的社会制度 ‎③二战后美苏对抗的根源是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 ‎④二战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都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断扩大并达到最大规模,这两次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 A.受绥靖政策的影响 B.法西斯军队发动突然袭击 C.直接决定了法西斯同盟失败的命运 D.法西斯国家撕毁互不侵犯条约,不宣而战 ‎5.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关于这两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在战争后建立起来的 B.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 C.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D.没有进步作用 ‎6.1936年,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购买武器,但国联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件事表明:‎ ‎①德日在国联中起操纵作用 ②英法等大国纵容意大利的侵略 ‎③国际形势有利于意大利的侵略 ④国联制裁侵略、维护和平的宗旨具有虚伪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1942年2月,美国给中国巨额贷款5亿美元,超过了1937年到1941年7月贷款总数的两倍,而且未规定利率、偿还期、担保及借款用途。美国大力加强对中国援助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坚持抗日,对打击法西斯发挥着重要作用 ‎ B.中国取得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 C.建立战后中美关系,维护美国的远东利益 ‎ D.美国企图通过经济援助,分割中国领土 ‎8.绥靖政策是盛行20世纪30年代的一种重要政策,下列内容不能体现其实质的是:‎ A.英法在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中国、西班牙等国家中表现出的纵容或不干涉政策 B.美国面对法西斯侵略表现出的“中立”政策 C.慕尼黑阴谋和后来出现的“静坐”战争 D.苏联推行的中立自保政策 ‎9.在纳粹德国入侵苏联的当天,丘吉尔表示:“我只有一个目的,打败希特勒,我的生活为此也简单得多了。假如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会在议会中为魔鬼说上几句好话。”丘吉尔的这一主张产生的影响是:‎ A.建立了欧洲集体安全体系 B.促进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C.由绥靖政策变为积极抵抗 D.推动《慕尼黑协定》签署 ‎10.非洲独立解放运动先驱、几内亚第一任总统艾哈迈德·塞古·杜尔曾经说:“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这一口号清楚地表明了当今时代的一个矛盾和问题——( )正在一个在其他方面均日趋统一的世界中迅速发展。这个问题也可直接归因于欧洲的影响,因为( )起源于欧洲,并随着欧洲的扩张而传播到全世界。括号中省略的最有可能是:‎ A.民主主义 B.资本主义 C.全球化 D.民族主义 ‎11.1943年初,原来倾向于德国的土耳其、伊朗等国都纷纷表态,表示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同时,很多国家加入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反法西斯联盟的正义性 B.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局 C.美国的参战增强了世界人民的信心 D.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12.“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K.M.潘尼卡界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依据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局限在欧洲范围内进行 B.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 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是主要的分赃国 D.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13.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所说的话:‎ 甲:“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 乙:“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儿!”‎ 丙:“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 丁:“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①甲是美国的打算 ②乙是英国的打算 ③丙是英国的打算 ④丁是德国的打算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帝国主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实质是:‎ A.惩罚和削弱战败国 B.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C.稳定政局维护世界和平 D.调整战胜国在东、西方的关系 ‎15.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43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蒋介石、宋美龄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开罗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会看到:‎ A.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B.斯大林率领苏联代表团参加会议 C.签署了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的文件 D.杜鲁门总统代表美国签字 ‎16. 一战中各种新式武器纷纷亮相战场。英国首次使用右图中的武器是在:‎ 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日德兰海战 ‎17.“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C.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 D.许多现代先进科技与二战密切相关 ‎18.有人说在日本崛起过程中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现代化历程,一次来自内部自发,一次来自于外部强力。其中,与第二次密切相关的是:‎ A.列强战舰厉兵秣马逼迫开关 B.中国是列强全球扩张主方向 C.美国对日从打压削弱到扶植 D.计划经济体制在欧亚的延伸 ‎19. 20世纪三十年代有一场战争被人们称为“小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B.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 C.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 D.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20.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政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形成以美苏“冷战”为特征的两极格局 ‎ B.美国资本加强对西欧与日本的渗透 C.联合国由超级大国控制的局面逐渐发生变化 D.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各国空前发展 ‎21.从整体发展角度看,巴黎和会上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的有益于人类 社会整体发展的决策是:‎ A.在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中,出现了倡导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B.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欧洲建立新国家 C.对殖民地的“委任统治” ‎ D.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22.1935年英德两国签订《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舰队的总吨位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的45%。如果形势需要,德国要建立超过这一比例的潜水艇,应事先通知英国政府。据此规定可以推断:‎ ‎①华盛顿体系遭到破坏 ②德国法西斯意图扩军备战 ‎③绥靖政策初见端倪 ④帝国主义国家既争夺又勾结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吴建民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讲道:弱国当然是没有外交的……但是并不等于国家不是很强的时候,外交官就不能发挥作用。你看顾维均在1919年的时候,中国是弱国,五个代表,跑了四个,就他一个,没有任何指示,他拒签《凡尔赛条约》,我觉得中国人要很好地研究一下。吴教授要我们研究的是: ‎ A.吸取弱国无外交的历史教训 ‎ B.强调当今社会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重要性 C.顾维均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 D.认识近代幻想依靠帝国主义来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是不可能的 ‎24.美国之所以挑起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原因是:‎ ‎①美国视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其称霸计划的障碍 ‎②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③二战后美苏两国对外战略矛盾对立 ‎④苏联采取霸权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的发表:‎ A.标志着中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表明中国的抗战从此得到美英等国的援助 C.从国际法角度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地位 D.表明中国抗日战争正式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26.1941 年 6 月 22 日,丘吉尔在一次演讲中说:“在过去 25 年中,再没有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的反对共产主义了。我不会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所有这一切与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相比都黯然失色了”这一“情景”指:‎ A. 敦刻尔克大撤退 B.苏德战争爆发. ‎ C.珍珠港事件 D.中途岛海战 ‎27.不列颠之战时,在大火冲天的伦敦,英国人表现出非常幽默的一面。一家被炸得七零八落的餐馆的门上,“照常营业”的招牌依然在诱惑着顾客。英国妇女们响应丘吉尔的号召,积极参加各行各业的劳动。这说明了:‎ A.英国人唯利是图 B.部分英国人没有爱国心 C.英国人士气高涨 D.英国人对战争置若罔闻 ‎28.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对这段对话理解最正确的是:‎ A.大国领袖分割了未来的世界 B.罗斯福的野心最大 C.英国企图恢复旧日霸主地位 D.大国争霸的企图显现 ‎29.学者茨威格在《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一文中指出:“ 在凡尔赛达成的和平曾被 威尔逊梦想为是整体的和平与持久的和平,其实不然,它是不完全的和平。”以下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列强继续争夺世界霸权 B.各国矛盾没有根本上解决 C.国际联盟维护和平作用有限 D.美国国会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下图的①②③④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以下关于四次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B.②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 C.③决定在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D.④就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 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 二、材料分析题(3个题共40分):‎ ‎31.(本题12分)进入20世纪,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中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亲历者。请回答:(1)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有什么不同?(8分)‎ ‎(2)结合史实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国际地位的影响有什么不同?(4分)‎ ‎32.(本题14分)‎ 材料 :1948年,汤因比撰文指出,“欧洲(在此实际指西欧)的衰落毋庸置疑”而“欧洲以外的地区正在崛起”。汤因比所指的“欧洲以外的地区”既包括冷战中对抗的两极——美国与苏联,也包括亚非拉等当时已经或者正在摆脱西欧殖民统治的广大地区。他认识到不仅从长远看和平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在短期内,冷战不会结束,为一场类似两次世界大战的军事对抗也不会发生。他认为二战的特点之一是其“毁灭性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大”。‎ ‎“现代战争的坏性更大,不仅对参战的士兵,而且对平民都有很大影响。这会使人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争取和平”,“在战争这种制度的背后,存在着这样一种设想,就是认为交战国必有一方胜利,一方失败,而战胜国从胜利中所得到的利益一定比付出的多。这种企图往往是隐藏在背后的。实际上,战争往往给胜利者一方也带来破坏。至于核战争,胜利的一方是不存在的,无论你付出多高的代价。这种推测将会打消各国发动战争的合理动机。”‎ ‎——摘编自王薇、王黎《阿诺德・J・汤因比论二战的影响与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的危害(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谈谈你的看法(10分)。‎ ‎33.(本题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历史的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 材料二 “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大国之谜,无疑是一个多解的答案。”“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 ‎——以上材料均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哪个国家的兴衰最能说明“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一意逞雄的国家……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结合史实加以说明。(6分)‎ ‎(2)某学校一学生研究小组计划对大国崛起的历史进行进一步探究,请你为他们确定一个探究主题。(2分)‎ ‎(3)联系当今中国的崛起,谈谈你对大国崛起的看法。(6分)‎ 沁县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30个小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B B D B A D B D B B C B C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C B A A B C C C B C D D C 二、材料分析题(3个题共40分):‎ ‎31.‎ ‎(1)第一世界大战的中心在欧洲,中国远离战场,仅仅派遣劳工赴欧洲,是配角;(4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牵制着主要的日军。(4分)‎ ‎(2)一战后,巴黎和会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华盛顿会议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分)二战后,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有所提高。(2分)‎ ‎32.(1)危害: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给各参战国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给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心灵伤害;浪费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力。(4分)‎ ‎(2)看法: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反对霸权主义;加强国际合作;应通过和平谈判,友好协商解决国际社会矛盾和争端。(10分)‎ 阅卷说明:(2)题属于运用层面的要求,有一定开放性,紧扣材料主题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回答即可。如: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反对霸权主义;加强国际间合作;努力使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格局全球化等。‎ ‎33.(1)国家:德国。(2分)建立世界秩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由于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要求在世界范围内重划势力范围,与英国等矛盾尖锐,积极组建以它为首的三国同盟(1分),并最终于1914年7月向英国为首的协约国开战(1分)。最终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战败投降,并遭受宰割(2分)。‎ ‎(2)大国崛起的经验(或途径、教训等)。(2分)‎ ‎(3)立足经济发展,走和平发展之路;不要把本国意志强加于他国,更不要穷兵黩武;切记多行不义必自毙(6分)。‎ 阅卷说明:第(2)(3)问具有一定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便可得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