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贵阳市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贵州贵阳市2019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1. 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 氧化物 B. 化合物 C. 金属或合金 D. 非金属 2.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下面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 A. 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 B. 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 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 D. 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 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 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 B. 用适量稀盐酸溶液可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 C. 将生锈的铁制品投入足量稀盐酸中长时间浸泡,除去铁锈 D. 用紫色石蕊试液可以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5. 如表是部分食物的pH,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食物 苹果汁 葡萄汁 牛奶 鸡蛋清 pH ‎2.9~3.3‎ ‎3.5~4.5‎ ‎6.3~6.6‎ ‎7.6~8.0‎ A. 苹果汁和葡萄汁显酸性 B. 牛奶和鸡蛋淸显碱性 C. 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D.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喝苹果汁 6. 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铁 B. b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银、硝酸亚铁和硝酸锌 C. c点所得固体为银、铁和锌 D. d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锌 ‎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7. 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8‎ ‎ 36.0‎ ‎ 36.3‎ ‎ 36.6‎ ‎ 碳酸钠 ‎ 12.2‎ ‎ 21.8‎ ‎ 39.7‎ ‎ 53.2‎ ‎①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g.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100g的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9‎ ‎③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______. (2)将足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如图是实验过程生成气体或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0分)‎ 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性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2)生活中能很容易辨别出铜丝,依据的是______,金属都可拉成丝状,利用了金属______。 (3)汽车轮穀一般用铝合金材料而不用普通钢材的原因是______。如图金属应用的实例,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______(填序号)。 (4)考古工作者发现铁制的出土文物往往锈蚀严重,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接触。用一氧化碳和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3O4)炼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即可留下红色的印迹,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 人类社会离不开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化学学科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重要成员。金属性质的研究和应用能够让金属资源更好的为我们创造绚丽多彩的世界。 (1)举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或合金______。 (2)①将一定量的铁和锌投入稀盐酸中,写出所有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②对实验所得溶液进行成分分析,若只有一种溶质,则溶质成分为______,理由:______。‎ 3. 将8g氧化铜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3.0分)‎ 9‎ 1.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该图1回答问题: (1)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______(填“甲”或者“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______。 (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如图实验(图2)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_。 ③两种物质溶解度关系为乙>甲时的温度为t,由图可知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2.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X______,Y______。 (2)CO2的制取方法有多种,若用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为______;若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小海同学在装置B中加入1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①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②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涛同学提出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将制取的装置B换为上图中的装置______; 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如果把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克。‎ 3. 化学反应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从能量角度去认识化学变化是认识化学的重 手段。实验用品: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量筒、温度计。 实验一:配制100mL 10%的盐酸(密度为1.05g/mL) 实验步骤: (1‎ 9‎ ‎)计算:需要37%的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mL(精确到0.01mL,下同):需要蒸馏水的体积为______mL(水的密度为10g/mL) (2)量取浓盐酸和蒸馏水 (3)混合配制 实验二: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室温下),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如下:‎ ‎ 加入盐酸的体积(V)mL ‎ 0‎ ‎ 2‎ ‎ 4‎ ‎ 6‎ ‎8‎ ‎ 10‎ ‎ 12‎ ‎ 14‎ ‎ 16‎ ‎ 18‎ ‎20‎ ‎ 溶液温度变化(△t)℃‎ ‎△t1‎ ‎ 5.2‎ ‎ 9.6‎ ‎ 12.0‎ ‎ 16.0‎ ‎ 18.2‎ ‎16.7‎ ‎15.7‎ ‎ 14.7‎ ‎ 13.7‎ ‎ 12.9‎ ‎①表中△t1的值为______。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③当加入盐酸的体积为10mL时,所得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 ④根据上表分析,加入盐酸的体积在0~10mL,溶液温度变化的趋势及其原因是______。 ⑤其他条件不变,若改用20%的盐酸进行滴加,结合对上述曲线的分析,大胆猜想新曲线最高点的位置(不考虑溶液密度和比热容的变化及热量散失等影响因素)‎ 9‎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是对资源的节约,同时也起到了保护环境的作用,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金属或金属的合金加以回收利用。 故选:C。 生活中的金属制品很多,铁锅铜线是它们中的两种,而易拉罐多数属于铝的合金,它们都属于金属或金属的合金. 此题是金属的回收与利用的考查题,此类制品的回收可归为一类,其依据是它们都属于金属或金属的合金.‎ ‎2.【答案】D 【解析】‎ 解:A、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是利用铁能将位于其后的银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是利用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用金、银制首饰是利用这两种金属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氧气反应的性质,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是利用其密度小、易于加工等性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及其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 解: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故错误;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正确; C、长期放置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酒精,故错误; 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错误; 故选:B。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据此分析判断. 掌握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一定无色,且最常用的溶剂是水,但不一定都是水,并能灵活分析,比较基础.‎ ‎4.【答案】A 【解析】‎ 解: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且利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该选项说法正确; B、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用稀盐酸除去铁中的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将生锈的铁制品投入足量稀盐酸中长时间浸泡,除去铁锈后,铁继续和稀盐酸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 9‎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热; 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显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答案】B 【解析】‎ 解:A、苹果汁、葡萄汁的pH都小于7,都显酸性,故说法正确; B、牛奶的pH小于7,显酸性,鸡蛋清的pH大于7,显碱性,故说法错误; C、苹果汁、葡萄汁的pH都小于7,都显酸性,但苹果汁的pH更小,酸性更强,故说法正确; D、因为苹果汁、葡萄汁的pH都小于7,都显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和苹果汁,故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解答. 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6.【答案】D 【解析】‎ 解:A、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把硝酸银反应完了,再与硝酸亚铁反应,a点是锌与一部分硝酸银反应,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所以所得固体只有银,故A错; B、b点是锌与硝酸银刚好反应完,所以溶液中含有没反应的硝酸亚铁和反应生成的硝酸锌,不含有硝酸银,故B错; C、c点是锌与硝酸亚铁刚好反应完,锌先与硝酸银反应,把硝酸银反应完了,再与硝酸亚铁反应,所得固体是置换出来的铁和银,不存在锌粉,故C错; D、d点是加入的锌粉过量,所以硝酸银、硝酸亚铁都被锌反应完,溶液中只有硝酸锌,故D正确。 故选:D。 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把硝酸银反应完了,再与硝酸亚铁反应,a点是锌与一部分硝酸银反应,b点是锌与硝酸银刚好反应完,c点是锌与硝酸亚铁刚好反应完,d点是加入的锌粉过量,再进一步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将一种金属加入混合溶液中,金属先与排在最后的盐溶液反应。‎ ‎7.【答案】36.6   增大   饱和溶液   23.1%   碳酸钠饱和溶液   Fe+2HCl=FeCl2+H2↑   AC 【解析】‎ 解:(1)由表格可知,①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g;故填:36.6; ②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8g,也就是在该温度下的100g水中最多溶解碳酸钠21.8g,此时加入30g不能完全溶解,形成了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39.7g,完全溶解了,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3.1%;故填:增大;饱和溶液;23.1%; ③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该温度下,溶解度小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小,故填:碳酸钠饱和溶液;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而铜与稀盐酸不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气的质量增加,当铁完全反应后,氢气的质量不再改变;‎ 9‎ 随着铁的反应,金属混合物的质量不断减小,当铁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是铜.故填:Fe+2HCl=FeCl2+H2↑;AC. (1)根据表格中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来分析解答; (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反应过程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以及有关溶液的计算,还考查了金属的活动性,难度不大.‎ ‎8.【答案】含碳量不同   铜是红色固体   延展性   铝合金耐腐蚀性更强   B   与水和氧气   Fe3O4+4CO‎-‎高温3Fe+4CO2   Fe+CuSO4=FeSO4+Cu 【解析】‎ 解:(1)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性能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故填:含碳量不同。 (2)生活中能很容易辨别出铜丝,依据的是铜是红色固体,金属都可拉成丝状,利用了金属延展性。 故填:铜是红色固体;延展性。 (3)汽车轮穀一般用铝合金材料而不用普通钢材的原因是铝合金耐腐蚀性更强; 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用作电热壶。 故填:铝合金耐腐蚀性更强;B。 (4)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接触; 高温条件下四氧化三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3O4+4CO3Fe+4CO2。 故填:与水和氧气;Fe3O4+4CO3Fe+4CO2。 (5)工人师傅切割铁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在铁板上画线即可留下红色的印迹,此过程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故填:Fe+CuSO4═FeSO4+Cu。 生铁含碳量是2%-4.3%,钢含碳量是0.03%-2%; 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铁和水、氧气同时接触容易生锈; 高温条件下四氧化三铁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答案】钢   Fe+2HCl=FeCl2+H2↑,Zn+2HCl=ZnCl2+H2↑   ZnCl2   锌比铁活泼,锌能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而铁不能和氯化锌反应 【解析】‎ 解:(1)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或合金:钢、生铁、铝合金、黄铜等。 故填:钢。 (2)①将一定量的铁和锌投入稀盐酸中,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Zn+2HCl═ZnCl2+H2↑。 故填:Fe+2HCl═FeCl2+H2↑,Zn+2HCl═ZnCl2+H2↑。 ②对实验所得溶液进行成分分析,若只有一种溶质,则溶质成分为ZnCl2,理由:锌比铁活泼,锌能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而铁不能和氯化锌反应。 故填:ZnCl2;锌比铁活泼,锌能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而铁不能和氯化锌 9‎ 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0.【答案】解: 设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CuO+2HCl=CuCl2+H2O 80       73 8g      100gx ‎80‎‎73‎=‎8g‎100gx x=7.3% 答: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解析】‎ ‎ 根据氧化铜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盐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11.【答案】t1   乙   降温结晶   大于   B   甲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   0<t<t1℃ 【解析】‎ 解:(1)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因为它们在该温度下有交点;故答案为:t1;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答案为: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因为乙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比甲小;故答案为:大于; (5)图2中,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B,因为C、D中都有固体剩余;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我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甲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③两种物质溶解度关系为乙>甲时的温度为t,由图可知t的取值范围是0<t<t1℃;故答案为:①B;②甲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③0<t<t1℃;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1)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5)图2中,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B,因为C、D中都有固体剩余;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我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甲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③两种物质溶解度关系为乙>甲时的温度为t,由图可知t的取值范围是0<t<t1℃。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结晶的方法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9‎ ‎12.【答案】分液漏斗   集气瓶   A   D   CaCO3+2HCl=CaCl2+H2O+CO2↑   a   C   25 【解析】‎ 解:(1)要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X是分液漏斗,Y是集气瓶; (2)用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来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体加热制取气体,气体发生装置应该选择A;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故选择装置D;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①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用装置F来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短管(a端)进入,水从长管(b端)排出; ②要控制产生氧气的速率,可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即将装置B改为装置C;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则50g×15%=(50g+x)×10%,x=25g。 故答案为: (1)分液漏斗;集气瓶;(2)A;D;CaCO3+2HCl=CaCl2+H2O+CO2↑;(3)①a;②C;25。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制取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确定收集方法;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来分析书写方程式; (3)①根据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来分析; ②根据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滴加液体试剂的速率来分析; ③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分析。 本道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要求学生要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的依据掌握熟练。‎ ‎13.【答案】24.05ml   76.62   0   NaOH+HCl=NaCl+H2O   NaCl   溶液的温度不断升高,其原因是中和反应时放热反应 【解析】‎ 解:实验一: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有37%×m×1.18g/mL=100mL×10%×1.05g/mL,m=24.05ml;水的质量等于100ml×1.05g/mL-24.05mL×1.18g/mL=76.62g,则水的体积=76.62ml÷1.g/mL=76.62ml 实验二:①反应还没进行,溶液的温度不变,所以是0 ②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③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无论反应过量还是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都会有氯化钠 ④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加入盐酸的体积在0~10mL,溶液的温度一直在增加,原因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放出了热量,故填:溶液的温度不断升高,其原因是中和反应时放热反应 ⑤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浓度加倍溶质不变,体积应该减半 实验一根据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质量等于体积乘以密度解答 实验二:①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解答 ③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有氯化钠生成分析 ‎ 9‎ ‎④根据表中数据和中和反应放热分析解答 ⑤根据盐酸的浓度加倍,因此体积应该减半分析 溶液的稀释,只要抓住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即可进行溶质和溶剂度质量的计算,中和反应时放热的反应 9‎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