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感市2018-2019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湖北孝感市2018-2019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含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www.ks5u.com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 孝感市部分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联合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人:颜汉涢 审题人:曾庆蓉 ‎ (本试题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铭文记载:周恭王三年,贵族裘卫用玉器和礼服从贵族矩伯手里换得1300亩田,并通过执政大臣进行了授田仪式,办理了换田手续,刻于青铜器上作为凭证。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 )‎ A.宗法制得到有效巩固 B.井田制发生动摇 C.分封制得到有效巩固 D.封建土地私有制最终确立 ‎2. 战国时期,士人一旦受到国君赏识,便可提拔为国之重臣。魏文侯重用李悝、吴起,魏国首霸中原;燕昭王尊郭隗为师,用乐毅等士,燕国得以振兴。这类做法(  )‎ A.导致士人阶层掌控国政      B.改变了天下分裂的趋势 C.使世卿世禄制受到冲击      D.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3. 战国中期,诸侯国国君对各级官吏的报酬,一般不采取分封土地的办法,而给以一定数量的粮食或钱币;战国后期,诸侯国国君已普遍用玺、符作为凭证,用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调遣军队等。这说明战国中后期(  )‎ A.频繁的变革阻碍社会发展    B.儒家思想受到重视 C.专制集权制度已有所体现     D.井田制开始遭破坏 ‎4. 北魏至唐朝中叶,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这些土地的主要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服徭役、兵役。这一措施表明( )‎ A.统治者遏制土地兼并以巩固统治 B.封建国家政权失去地主阶级的支持 C.统治者废除了当时基本的土地制度 D.当时农民的负担比任何时候都要重 ‎5. 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归魏 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 A.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D.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6. 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  )‎ A.改变地方割据局面         B.削弱相权以加强君权 C.强化集体议事制度         D.分化事权以相互牵制 ‎7. 北宋朝廷尽收州县之财,州县日常开支全仰上司批拨。由于州县额定行政费用之外,所收赋税“不留盈余”。或者“水旱洊至,闾里萧然,农民菜色。而郡县且不能以赈救,而坐至流亡”。这说明了(  )‎ A.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划调整   B.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C.中央集权制阻碍社会进步      D.过分削弱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8. 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 A.强干弱枝 B.分散军权 C.重文轻武 D.守内虚外 ‎9. 范仲淹在《鉴于诏条部东十事》中说:“官壅于天下,民困予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结合材料判断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国家财政危机,促使人民生活富裕 B.缓解国家财政危机,富国强兵,维护北宋封建统治 C.巩固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的统治 D.适应士大夫呼吁改革的要求,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 ‎10. 免役法又名“募役法”、“雇役法”,是宋代王安石新法之一。该法废除原本百姓按户等轮 流到州县当差役的方法,改为当役者交纳役钱,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这一做法( )‎ A.彻底解决了北宋的财政危机 B.彻底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C.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D.改变了农业税征收标准 ‎11. 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这种变化有助于(  )‎ A.提高效率以适应现实需要      B.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 C.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       D.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 ‎12. 从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都创造了不同类型的辉煌灿烂的文明,这种不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理环境不同:中华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而希腊文明产生于蓝色的海洋 B.公民素质不同:古代中国人的参与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远远落后于古代希腊 C.经济制度不同:古代中国小农经济发达,而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 D.政治制度不同: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而古代希腊实行民主制度 ‎13. “(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 A. 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前提 B. 商业贸易中不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C. 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 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14.古代雅典不允许公民对城邦的利益漠不关心,规定:哲人和学者不能遁入山野隐居避世,必须到公民大会参加投票;任何公民不能拒绝担任官员;法律明确规定,发生政治争论时,公民不得中立,必须追随一派,反对一派,否则将予以严惩。由此可见,在古代雅典( )‎ A. 必须人人参政 B. 宣扬平等意识 C. 强调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强调依法治国 ‎15.随着雅典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公民大会会场、露天剧场、体育场、摔跤场、神庙、祭坛等规模巨大的公共建筑开始出现,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这些公共空间的出现(  )‎ A.加剧了公民的贫富分化       B.强化了公民的等级观念 C.抑制了公民的个性发展       D.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 ‎16. 有学者认为,希腊城邦不是由独立公民个人组成的,而是由公民所归属的氏族、胞族和部落组成;城邦不分大小强弱在宗教、法律、钱币、度量衡等方面享有高度的主权独立。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希腊城邦使公民个人缺乏独立性 B.民主政体是希腊城邦的共同选择 C.独立自主为希腊城邦营造了和平环境 D.希腊城邦是由一些公民共同体所组成 ‎17.梭伦在国家危亡之际被授予绝对的帝王权力,全国同胞都盼望他能接受,被他严词拒绝;华盛顿也严词拒绝了一些人让他担任君主的建议。这表明(  )‎ A.民主政治的环境决定了伟人的品格   B.伟人品德对民主政治形成有重要作用 C.伟人言行决定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D.梭伦与华盛顿对自己国家的贡献相同 ‎18. 在古希腊,克里斯提尼改革在将雅典城邦划分为十个部落的同时又给每个部落确定一位“名祖英雄”。这一举措意在(  )‎ A.确立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B.培养公民对共同体的认同感 C.提高雅典公民参政积极性       D.麻痹雅典公民以维护城邦制 ‎19. 雅典民主政体从梭伦时期开始到伯利克里时期完成,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最高权力和立法机构,五百人议事会成为最高行政机构,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构。这种权力的划分(  )‎ A.不利于雅典公民参与国家管理     B.呈现出三权分离的趋势 C.奠定了近代西方代议制的基础     D.激发了居民参政的热情 ‎20. 雅典所有公民都有资格担任法官,城邦将司法判决权赋予陪审法庭,陪审法庭合议决定最终判决,让公民成为司法审判的主体。这种做法( )‎ A.体现了司法主权在民的原则 B.使雅典公民成为法律专业人才 C.提高了雅典人参政的积极性 D.使雅典城邦开始成为公民团体 ‎21. 史载:公元前6世纪中叶,罗马第六代王塞尔维乌斯将原来按照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3个氏族部落分为4个城区部落和15(或16)个乡村部落,规定凡在地域部落登记入册的自由民都获得公民权。这一改革( )‎ A.增强了罗马国家公民的力量 B.吸收了雅典梭伦改革的精髓 C.是罗马国家法制建设的开端 D.刺激了罗马国家的对外扩张 ‎22.马丁·路德废除了教士的豁免权以及牧师、僧侣、修女不交纳赋税、不履行城市义务的权利,从而把他们纳入了正常的社会生活。通过培训市民出身的传教士进行布道,减少了圣礼和繁琐的宗教仪式,提高了传教的质量。这反映了德国宗教改革( )‎ A.破除了宗教思想对人们的束缚 B.倡导因行称义 C.适应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 D.宣扬理性主义 ‎23. 16世纪初,英王亨利八世刚刚即位时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曾得到基督教世界的君主 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金玫瑰”。但时隔不久,他就走上了公开对抗教廷和教皇的道路,英国国教替代了天主教在英国的地位。此举的影响是( )‎ A .使英国国教成为后来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B. 使英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C. 使英国民族意识增强、民族国家发展 D. 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24.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 )‎ A. 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B. 创造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 C. 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 D. 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 ‎25. 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百里认为: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 A. 智者运动 文艺复兴 B.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C.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D.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第1题16分,第2题20分,第3题14分,共50分)‎ ‎26.(1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秦国商鞅变法之后,毗邻的赵国又发生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当时实力稍逊的赵国夹在齐、秦两个大国之间,变法之后的秦国对东方正虎视眈眈;北方的楼烦、林胡和东胡等游牧部落也是赵国的重大威胁。面对这种不利的战略态势,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下达“胡服令”,将传统的大袖长袍改为胡人的小袖短褂,腰系皮带,下身长裤皮靴;同时模仿“三胡”骑兵的装备和训练方法,组建骑兵部队,取代春秋以来惯用的车兵和步兵。‎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商鞅变法类似于“对内改革”,而“胡服骑射”则类似于“对外开放”。因此“胡服骑射”不单是服饰文化和军事改革,它更使人们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打击了“先王之道不可变”的保守思想,缩短了胡人和华夏族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促进了二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为以后的民族大融合和国家大统一奠定了心理基础。‎ ‎——摘编自杨波《商鞅变法和“胡服骑射”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 ‎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在军事领域的改革成效是立竿见影的,他在最短时间内“头疼治头,脚疼治脚”,扭转了赵国处处被动挨打的局面,解决了赵国周边的国家安全危机,同时也拓土开疆千里。虽然赵国的变革有成效,但比起当时的诸候国来说,却东边不如齐国富饶,西边不如秦国变法深刻。相比秦国商鞅变法,则与赵国“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纯军事领域的变革大为不同。商鞅变法抓住了富国强兵的根本就是人力物力财力,他通过变革废除了与当时不适应的春秋旧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推动了秦国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发展,真正实现了富国强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意义,并指出相对于商鞅变法,赵武灵王改革的不足之处。(10分)‎ ‎27.(2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方官制,隋以前极为紊乱。机构重叠,滥立名目,南朝且置有侨州郡县,形成了“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造成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的状况。由于官吏冗多,耗费国家大量资财,出现了“资费日多”,“租调岁减”的局面。583年,隋文帝废去郡这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一些州县,裁汰一批冗官,节约了封建政府开支,加强了行政效率。‎ ‎——朱绍侯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中央设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以尚书令、纳言、内史令为长官,行使宰相职能,辅助皇帝处理全国事务。内史省负责起草并宣行皇帝的制诏;门下省负责审查内史省起草的制诏和尚书省拟制的奏抄;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其下设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后改称刑部)、度支(后改称民部)、工部六部。‎ 对前代八十一条死罪、一五零条流罪、千余条徒、杖等酷刑以及灭族等都一概废止。同时,又减轻了许多法律的内容,对犯人处置采取审慎态度。‎ 隋初,在北齐、北周均田制的基础上,继续实行均田制,规定:丁男、中男受露田(种植五谷)80亩,永业田20亩,妇女受露田40亩,奴婢5口给1亩。永业田不归还,露田在受田者死后归还。对一般农民,采取轻徭薄赋鼓励农桑的政策,对于豪强贵族兼并土地的行为则给予打击,以保障农民的正常生产。‎ ‎——摘编自《隋文帝改革》‎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隋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文帝改革的重大影响。(8分)‎ ‎28.(14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绝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请依次指出。(12分)它们共同的精神是什么?(2分)‎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孝感市普通高中联考协作体 期中联合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1——5BCCAC 6——10DDCBC 11——15ACDCD ‎16——20DBBBA 21——25ACCAB 二、 材料分析题 ‎26.(1)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单独回答“商鞅变法的影响”给1分);赵国面临齐国、秦国和少数民族的威胁,需变法强国;赵国北邻三胡,便于学习少数民族。(任答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2)意义:增强了赵国的军事实力,使赵国成为诸侯国中的强国;推动了服饰文化的变革;冲击了传统保守观念,起到了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打破了华夷观念,促进了华夏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国家统一。(任答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 赵武灵王改革的不足之处:商鞅变法是全面的、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改革,措施涉及社会多个方面,而且进行了根本变革,经济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击了贵族政治,建立了官僚政治。(2分)而赵武灵王改革仅局限于军事方面,其服饰改革也是为军事服务。(2分)‎ ‎27.(1)政治上:改革中央官制,确立三省六部制;改革地方机构,将州、郡、县三级改并为州、县二级;整顿官僚机构,裁汰冗官;修订法律;经济上:颁布均田令;减轻赋税;打击豪强,抑制土地兼并。(每点2分,答出其中6点即可得12分)‎ ‎(2)政治方面: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加强了君主专制;通过改革地方机构和打击豪强的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整顿官僚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经济方面: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扩大了耕地面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每点2分,共8分)‎ ‎28.条件: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丰厚;(4分)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对其进行精神控制和经济掠夺,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激起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4分)‎ 共同精神:人文主义。(2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