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下列化学学习的特点一般不通过实验探究来进行的是( )
A.关注物质的用途
B.关注物质的变化
C.关注物质的性质
D.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和现象
2.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3.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燃烧过程中蜡烛熔化
B.产物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
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熄灭产生的白烟在空气中扩散
4.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 _______________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不溶于水。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图),约1 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______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_______________。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将一张滤纸迅速平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约1 s后取下,发现滤纸上留下明显有焦痕的圆圈,圆圈中心正好是灯芯部位,该实验表明( )
3
A.火焰不同部位温度相同
B.酒精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C.圆圈焦痕部位火焰温度最高
D.探究火焰不同部位温度的方法只有这一种方法
6.下列实验中,可能观察不到实验现象的是( )
A B C D
7.1860年,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在为少年儿童
所做的化学讲座中,用蜡烛和玻璃导管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子母火焰”实验,如图。
①他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插入蜡烛火焰(母火焰)的中心部位后,把燃着的火柴放在导管另一端的尖嘴处,发现尖嘴处也出现了火焰(子火焰)。
②他用湿冷的毛巾包住导管,发现子火焰熄灭。
③拿下导管去掉毛巾,发现导管内壁附有冷凝的固体。
请根据以上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导管内冷凝的固体的主要成分应该是_________。
(2)子火焰中的可燃物是__________,蜡烛能产生“子母火焰”这一现象是由石蜡的性质决定的。其中,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有两点:
一是做该实验时,玻璃导管不宜过长,否则不能产生子火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玻璃导管必须插入母火焰的焰心处,若是插到外焰中也不能产生子火焰,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 A
2. B
3
3. C
4.(1)浮于水面上 小
(2)外焰、内焰、焰心 a 外焰
(3)水雾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水和二氧化碳
5. C 【解析】 烧焦部位的火焰温度肯定比其他部位的温度高,故A错误,C正确;只通过题目中的信息无法确定酒精的燃烧产物,B错误;探究火焰温度的方法很多,比如可平放一根火柴梗,然后观察现象,D错误。
6. B 【解析】 虽然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但由于含量较低,故空气不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 (1)石蜡
(2)石蜡蒸气 石蜡具有可燃性 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较低
(3)石蜡蒸气在较长的导管中冷凝为固态
母火焰的外焰部分石蜡燃烧充分,无石蜡蒸气导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