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答题思路归纳
一.找说明对象:
1.题目即对象。如《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等。
2.看第一段或者找中心句,说明对象就在其中。
二.找说明对象的特征:
1.在首段或者尾段中找总结性的语句。2.根据文章结构找分写部分的关键句。
三.说明方法及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
列图表、引用等
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
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列数字: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
本质、更概括地揭示 xx 的特征或事理。
作诠释: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
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引用: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引用应用在文章开头,还起
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顺序及作用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
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整体到局部一
一介绍说明。
五. 句子里的加点词能否去掉或者能否置换的问题。
答题思路:(1)不可以(2)原词(或者所在句子)的意思(3)所
换词语的意思(4)换了词语后意思变成了……不符合实际。(5)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严密性)、科学性晨钟暮鼓:
一、水常常表现为液态。“常常”有什么作用?
常常:指通常情况下,起限制作用;说明水在大多数时间表现为液态,但
不排除特殊情况;“常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
1、 在调查中尚未发现大面积野生存活的“加拿大黄花”。“大面积一词有什么
作用?”
2、 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往往”一词什么作用?
二、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一词能否去掉?
①不能②“几乎”差不多的意思,说明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不排除有
的地方没有,③如果去掉就变成了石拱桥到处都有,不符合实际,所以不
能去掉。④“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
3、 资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之一”能否去掉,为什
么?
三、通过非并网技术使风电快速进入高耗能产业,使“垃圾电”变成“黄金电”。
这句话中的“黄金电”有什么作用?
答:“黄金电”用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非并网技术将使风电产生巨
大的效益变得像黄金一样宝贵。
四、松鼠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
东西。这句话中的“好像”有什么作用?
答:“好像”表示猜测,并非肯定。说明松鼠白天不出来的原因可能不只是害怕
强烈的日光,“好像”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严密性。
汇总答案 1、①“大面积”是指大范围,在范围上起限制作用,②说明不排除小范围内生长
“加拿大黄花”的情况,与实际相符。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2、①“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②说明了天上的薄云大多预示着天气晴朗,但也不排除特
殊情况。③“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3、①不能②“之一”是其中一个的意思,是指资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诸多环境问题中的一
个,除此之外人类还面临其他问题③如果去掉就变成了资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唯一一个最严
重的问题,与实际不符。所以,不能去掉。④“之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