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贝努小行星被科学家认为是来自太阳系形成最早的“时间胶囊”,因为它含有
水冰及有机质。2016 年 9 月 8 日,美国 NASA 发射探测器 OSIRIS—Rex,计划用
七年的时间前往贝努“挖石头”并带回地球,希望发现与生命起源有关的线索。
下图为“太阳系八颗行星示意图”。据此完成 1~3 题。
1.贝努小行星位于( )
A.b、c 之间 B.c、d 之间 C.d、e 之间 D.e、f 之间
2.前往贝努的探测器 OSIRIS—Rex 会脱离(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3.液态水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稳定的太阳光照
C.适宜的体积和质量 D.适中的日地距离
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下图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
阳能屋顶。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余下的电能送入电网。据此回答 4~5
题:
4.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生物出 B.水体的运动 C.风的形成 D.火山的喷发
5.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
A.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D.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证实,太阳在 2017 年 9 月 6 日晚连续爆发两次“闪
焰”(太阳耀斑大爆炸),其爆炸等级打破 12 年来的观测纪录,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
流抛射(CME)。专家表示此次 CME 抛射的粒子流会抵达地球并造成较大影响。据
此回答 6~8 题: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闪焰”发生于光球层 B.“闪焰”发生时,CME 格外强烈
C.CME 发生于色球层 D.CME 发生地温度低于“闪焰”发生地
7.若 2017~2018 年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段,则上一个高峰年段约是( )
A.2005~2006 年 B.2006~2007 年
C.2007~2008 年 D.2008~2009 年
8.“闪焰”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包括( )
A.我国北方极光绚烂 B.许多地区短波通信中断
C.国内手机通话中断 D.全球多地出现降水高峰
读下面光照图,回答 9~10 题。
9.若此时北京时间为 9 时,则 A 地经度为( )
A.60°W B.60°E C.30°W D.30°E
10.此时,赤道上东半球范围内处于夜晚的那一段经度差( )
A.小于 90° B.大于 90° C.等于 90 ° D.等于 180°
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一
昼长最小值)。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 11~13 题。
甲 乙 丙 丁
昼长差 0 5 小时 30 分 13 小时 56 分 24 小时11.四地中属于寒带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2.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丁丙甲乙 D.丁丙乙甲
13.乙地的昼长最小值是( )
A.9 小时 15 分 B.8 小时 35 分
C.10 小时 25 分 D.14 小时 45 分
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回答 14~15 题。
14.下列四地中地方时相同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甲、丁 D.丙、丁
15.乙地日落地方时大约为( )
A.18 时 B.17 时 C.16 时 D.15 时
二,综合题
16.下图是“从极点上空看到的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每空两分)(1)此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 A、B、C、D 四点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点,地方时为 6 时的是
________点。
(3)A 点的昼长是________小时,日落时间是______时。
17.读全球昼夜分布图(图中斜线部分为黑夜),已知图中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是
图示相邻两条经线的中点,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若此日过后北极圈内的极昼范围减小,那么太阳直射点应在_____半球,并
向_____移动。
(2)M 地的昼长为_____小时,日出时间为_____。
(3)此时全球新旧两天的比例是_______。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D A B B B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A B B
二.综合题
16.(20 分)
(1)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23.5°N~90°N)
(2) B C
(3) 18 21
17: (1) 北 南
(2) 16 4 时
(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