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次作业检测语文试题卷
一、书写(3 分)
二、积累(14 分)
1.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4 分)
今天
太阳的 □ 目的光芒
把我们从绝望的睡眠里刺醒了
也从那遮掩着无限痛苦的迷雾里
刺醒了我们的城市和村庄
也从那隐( bì ) 着无边忧郁的烟雾里
刺醒了我们的田野,河流和山峦
我们仰起了沉重的头( lú )
从濡湿的地面
一致地
向高空呼嚷
“看我们
我们
笑得像太阳!”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
隐( bì ) ▲ 头(lú) ▲
(2)加点字“嚷”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1 分) ( ▲ )
A. rang B. rang
(3)填入文中□的字正确的一项是(1 分) ( ▲ )
A. 炫 B. 眩
2. 古诗文名句默写。(8 分)
(1)秋草独寻人去后,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 ▲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 ▲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欧阳修《醉翁亭记》)
(5)杜甫一生颠沛流离。联系《月夜忆舍弟》,写出诗中情景交融,抒写诗人思念家乡之情
的连续的两句诗: ▲ , ▲ 。
(6)温庭筠《商山早行》中“ ▲ , ▲ ”两句全部由名词
构成,蕴含六种景物,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
3. 某景区有一副楹联,上联为:雅集鸿文传百代。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它的下联。( ▲ )
(2 分)
A.至乐无声唯孝悌 B.流觞韵事足千秋
C.来听渔鼓唱前朝 D.愿无忘名士风流
三、阅读(48 分)
(一)名著阅读(8 分)
4. 20 世纪 30 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
▲ 和 ▲ 。(2 分)
5. 读艾青的诗完成表格。(6 分)读诗
方法
艾青诗歌的
艺术特色
例句
阅读思考
和收获
方法一:
注 意 诗
歌 表 现
形式
【特色一】
散文化自由化
的诗情律动
《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
而我,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
语。/当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时,/在
山腰里,田野上,/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
年前更要亲密!/这,这是为你,静静的睡着
的大堰河/所不知道的啊!大堰河,今天,你
的乳儿是在狱里,/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呈给你拥抱过
我的直伸着的手,/呈给你吻过我的唇,/呈
给你泥黑的温柔的脸颜,/呈给你养育了我的
乳房,/呈给你的儿子们,我的兄弟们,/呈
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
们的儿子,/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
大堰河。/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
了的/你的儿子/我敬你/爱你!
探究艾青诗歌
在表现形式上
的特点:尽情的
呼告、肆意的铺
排、长短错落的
诗行、不求整齐
划一的诗节,是
一种散文化的
自由体诗,在奔
放与约束之间
取得协调,完美
体现了艾青的
自由诗体风格。
方法二:
品 味 诗
歌语言
【特色二】
有“诗中有画”
的特点,重视
印象在艺术创
造中的作用,
有独特的艾青
的 “ 光 ”
和
“色”
《刈草的孩子》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刈草的孩子无声地
刈草,/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
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在草丛里我
们只看见:/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和
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1)品味画线
句子共同的表
达效果。(2 分)
▲
方法三:
把 握 诗
歌意象
【特色三】
擅长借助意象
来表达爱国主
义的主题,具
有独特的意象
美
《黎明》(节选)
黎明/为了你的到来/我愿站在山坡上/像欢迎
/从田野那边疾奔而来的少女/向你张开双臂
——/因为你/你有她的纯真的微笑/和那使
我迷恋的草野的清芬
( 2 ) 理 解
意象“黎明”的
含义。(2 分)
▲
方法四:
体 味 诗
歌情感
【特色四】
具有忧郁的情
绪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四次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
封锁着中国呀……
(3)体味诗人
在此诗句中的
情感。(2 分)
▲
(二)现代文阅读(13 分)
谢道韫:从《三字经》里走来
①1600 年前,她出生在东晋谢家。陈郡谢家与琅琊王家齐名,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
缨之族,合称“王谢”。“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他们。②《世说新语》记载:有一年冬天,谢安给几个孩子上课,他望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
随口问道:“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朗抢先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安还没有来得及
评价,一旁的谢道韫不慌不忙站起来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因此被人们称赞为
“咏絮之才”。
③转眼间,谢道韫到了出嫁的年龄,谢安把目光投向了能与谢家平起平坐的琅琊王家。
都说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命运的走向却往往不遂人心愿。虽说王羲之书法独步天下,
儿子个个风流儒雅,器宇轩昂,但谢道韫的夫婿凝之却略显愚钝。她与他的精神世界不在一
个层次,她是一朵立于寒风中灿灿的梅花,衣袂飘飘,青丝飞扬,骨子里透出一股淡淡的傲
气;而他,是一棵躲在秋风里瑟瑟发抖的老槐,资质平平,皱褶里藏着迂腐和平庸。谢道韫
很失望,“大薄凝之”。尽管对丈夫的畏畏缩缩不太满意,但她还是恪尽妇道,该干嘛干嘛。
④尽显魏晋风流的王家,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地。许多文人、官宦、书画名流都喜欢在他
们家诗酒唱和,谈玄论辩,兰亭集会。谢道韫很是喜欢这样的场合,虽不能抛头露面,坐在
帘后听他们思辨,也是一种享受。有一次,谢道韫听到小叔子献之与客人辩论,竟然被大家
说的理屈词穷。帘后的谢道韫坐不住了,她遣婢女出去,“欲为小郎解围”。一言既出,语
惊四座,纷纷为她鼓起掌来。她在屏后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讲得入情入理,环
环相扣,宾客们被她驳得哑口无言,甘拜下风。
⑤读书多的人,通身带着一股书卷气,慧黠幽默,清雅睿智,在俗世纷扰中自成一方天
地,挡也挡不住熠熠闪烁的光辉。
⑥日子就这样在精彩与无奈间切换着,一天天过去了。
⑦晋安帝隆安三年,孙恩叛乱,会稽被围,城中大乱。作为会稽最高领导的王凝之,并
不急着派兵,而是在府中设坛祭神,祈祷神灵保佑。任她磨破嘴皮子,他依然不为所动。后
来城破兵败,王凝之被砍了脑袋,他们的儿子也被杀。谢道韫横刀在手,抱着年幼的外孙,
杀出重围,终因寡不敌众,“手杀数人,乃被虏”。孙恩要杀她,谢道韫神态淡定,气势凛
然,那是知识与智慧的沉淀,是深入到骨子里的高贵。孙恩胆怯了,他对才女谢道韫以礼相
待, 护送其返回会稽。
⑧战乱平息后,家园残破,物是人非,谢道韫把家里收拾干净,在堂上拉一素帘,传道、
授业、解惑,受益学子不计其数。
⑨谢道韫最令人钦佩的,不是美貌,也不是文采,而是那种任波澜起伏宠辱不惊的淡定。
这位魏晋才女,用一生阐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含义。
⑩“若有诗书藏在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⑪那个读书多的女孩,被后人写进了《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
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作者:孟庆果,选自《散文百家》2019.02,有删改)
6. 第⑥段加点词语各指什么内容? (2 分)
“精彩”是指: ▲
“无奈”是指: ▲
7. 研读文章第⑧段,谈谈坐在素帘后的谢道韫此时的心境。(2 分)
8. 结合文中描写谢道韫的事件,在下面《三字经》空白处续写两句。谢道韫,能咏吟,
▲ , ▲ 。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2 分)
9. (1)文中多次运用对比手法表现谢道韫的才情与性格,请任选一处赏析。(2 分)
(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第⑤段。(2 分)
10. 现代国学大师余嘉锡先生曾评价谢道韫,说她“以一女子而有林下之风,足见其为女中
名士”。请结合本文,说说你对“林下之风”的理解。(3 分)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 分)网红店走红
〖材料一〗 什么是网红店?就是网红开的店,其实说白了,就是有一定用户量的人开的店。
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颜值高,可能是产品风格独特颜值高,也可能是
店铺的装修精美,主题鲜明。这种店通过颜值高的产品或店铺吸引顾客,从而促进消费。网
红店的目标受众大多都是年轻人,无论是网红还是网红店,都可以说是年轻人追捧下的产物,
所以,网红店呈现的也就是一种年轻化的状态。常见的网红店,采取的营销方式要么是饥饿
营销,要么就是红人代言营销。饥饿营销的话,就是制造出供不应求的现象,在提升产品形
象同时,然后增加销量,实现盈利,据说不少的网红店都曾雇人排队。制造火爆的假象。红
人代言营销的话,无非也就是吸引红人的粉丝消费,通过网络上扩大营销力,最终实现盈利。
然而,近几年,很多的网红店都是红极一时,然后都迅速地走向了衰败。
〖材料二〗 两家网红奶茶店——喜茶和奈雪の茶调查分析表
〖材料三〗 无论什么东西,和“网红”两字粘在一起,气氛就变得微妙起来,繁华商场里、
老旧小区里装修风格骤然一变,独特、精致的“网红店铺”门前排着的长长队伍更是令人费
解,比起“什么样的美食值得等上几个小时”这种问题,网红店本身就很迷。店里入座率、
翻台率都不高,浪费率倒是很高,大多数人因为一句“据说是网红店”进门,点几份造型奇
特的招牌美食,吃前先拍照,尝上一小口就开始 P 图两小时。“打卡”也是一个日新月异的
词,最开始被人用来形容跟旅行团出游,导游赶着游客们逛景点,游客们根本来不及享受好
风景,拍了照就得走。如今是到著名景点、网红店铺拍照证明自己到此一游的意思。
为何人们热衷于打造网红品牌。网红店有个特质。就是面向的都是年轻人群。而年轻人
想要追寻网红店的一个原因就是猎奇。有顾客说:“跟朋友在一起以前聊衣服、聊化妆品,
觉得新品牌新的流行趋势时髦,现在网红店也是一种流行呀。也会互相推荐。如果自己能在
朋友圈第一个发出网红店打卡图,可以证明自己是个社交很强的人,经常聚会外出,知道最新鲜的事物。
〖材料四〗网红店可能会有两大“死因”。许多网红店都是因为出色的营销而爆红网络,还
有一些网红店是由于品牌概念而被大众熟知。但营销推广对于品牌建设更多是锦上添花。背
后还是需要强大的产品力做支撑,如果没有足够的产品力,便无法形成复购,把持续的生意
做成一次性生意。多数明星开的餐饮网红店都存在产品力不够的问题,比如据称韩寒开的
“很高兴遇见你”、孟非的小面馆……消费者一直都有名不副实的吐槽,大部分明星网红店
都以失败告终。网红店短期爆红可以让品牌快速扩张,但快速扩张后对于餐饮行业,其供应
链的管控、店员的培训管理、店铺的运营都会有不小的压力、这些供应链及运营的问题其实
都是餐饮行业常见问题。只是大部分网店往往是营销导向,容易低估供应链及店铺运营难度,
忽略行业本质,房租、食材、人工成本高居不下,最后只能关门大吉。
11. 阅读“材料二”,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喜茶店铺广州客流量全国领先,深圳紧随其后;深圳市奈雪の茶客流量在全国一枝独秀。
B.两家奶茶店在南方很受欢迎,但在北方客流量普遍遇冷。
C.两家茶品牌的女性爱好者较多,女性占比高达 58.26%。
D.16~25 岁年龄段人群是喜茶和奈雪の茶人群主力军,占比超过五成。
12. 阅读“材料一”,总结概括网红店的特点。(3 分)
13. 结合“材料三”,请探究网红店走红的原因。(2 分)
14. 你认为网红店有哪些利弊,结合文章内容谈一谈。(3 分)
(四)古诗文阅读(17 分)
【甲】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①微雨里,建业②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③深不见,浦④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⑤。
【注释】①楚江:指长江。②建业:今江苏南京。③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④浦:近岸
的水面。⑤散丝:雨丝。
15. 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 ) (2 分)
A.古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
发了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B.从景物状态看,动与静相结合。例如颔联中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
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
C.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背景空阔;海门深,浦树远,背景深远。整个画面
富有立体感。
D.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
交织起来,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
E.从情感表达看,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
达出了内心的忧伤。
16. 请赏析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3 分)
【乙】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嘻!微斯人,吾谁与归?【丙】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①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②,为术甚备,
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
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
新敖仓③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
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
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④,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
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殍殣(piáo jǐn):饿死的人。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
吃。③敖仓:粮仓。④晏然:安宁的样子。
17. 下面句子中划横线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 分)
A.或异二者之为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B.然则何时而乐也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C.以惠贫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D.好为佛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
18.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
19.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
既 已 恤 饥 因 之 以 成 就 民 利 此 先 生 之 美 泽 也
20. 依据选文,回答问题。(4 分)
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
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 A , A ”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
的实际行动里,【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 B ”和“ C ”两项
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A 处请用【乙】文语句回答,B、C 两处请用【丙】
文语句回答。)
四、写作(55 分)
21. 下面是新华网《议起来》栏目的一次活动,请参与讨论,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8 分)
【议题】南京小学生尤逸轩的作文《藏在角落里的我》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一股清流”。
她写道“自己长大后想当木匠”“也许我并不需要考哈佛北大,只要快乐就好”。
【议起来】有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木匠也光荣;但也有人认为应该从小树立远大
理想。对此,你怎么看?
【留言区】
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语言文明,表达得体;③120 字左右。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 分)
由蝌蚪到青蛙,褪掉尾巴,才能长大。
从蝌蚪到青蛙,可能转身并不需要华丽,但一定需要彻底。
即使能生活在岸上,也不要永远留在岸上;即使能生活在水里,也不要永远留在水里。
冬天来了,它也需要蜷伏一个冬季;但春天来了,它一定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②不少于 600 字;
③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④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就读学校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