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大联考 2019-2020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
历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读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代分封下的各诸侯国,治国理念有很大的不同,如齐国太公望是“尊贤尚功”,鲁国周公旦则是“亲亲上 恩”。这说明,分封
A.阻碍了宗法制的推行 B.有利于地方区域开发
C.导致了地方管理混乱 D.削弱了中央集权统治
2.1950年发掘的战国魏墓,出土了 70多件铁制兵器和90多件铁制生产工具,其中铁农具有犁、铧、锄、铲、 镰等。赵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该遗址中全部出土的铁、石、蚌工具的65%。这反映出
A.铁农具在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B.铁器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C.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巳确立 D.小农经济的地位日益重要
3.东汉时,多数刺史办公地与所在郡郡守的办公地并不统一,如扬州刺史的办公地虽设在九江郡,但办公点在历阳,而九江郡郡守办公点在阴陵。这一设置方式
A.意在缓和刺史与郡守矛盾 B.提高了对地方的监察效率
C.防止了刺史插手地方政务 D.便于发挥刺史的监察作用
4. 表1
时间
六朝
初唐
盛唐
中晚唐
户均赋税
0.2
4.7
6.9
7.4
表1为六朝和唐代江南地区户均赋税量表(单位:唐匹绢)。据此可知,江南地区
A.是国家财税主要来源区域 B.对国家经济影响力提高
C.重视对纺织品原料的种植 D.成为了国家经济的重心
5.宋代实行“陛辞”制度,一些由皇帝直接任命的知州、知府、监司(通判)等在离京赴任时,需当面向皇帝辞 行,并借此征询皇帝的理政意见。这表明,“陛辞”制度
A.提升了地方官员的职权 B.旨在防止官员滋生腐败
C.有利于中央政令的推行 D.强化了对地方行政监察
6.据记载,明代北京崇文门的税额仅2万两,清代乾隆年间将崇文门税收定额为10万两,每年实征税额达 到20-30余万两。这一变化表明
A.北京商业都会地位增强 B.清政府强化了抑商政策
C.清代城乡贸易空前繁荣 D.民间商业发展日趋艰难
7.1860年,英国人额尔金在《访问中国及日本报告》中写道:“在华北(实际上应是上海),英国棉布是可能 找到的最无价值的东西,比寻常的包装材料一-杭州粗棉布——还要便宜和无用。”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英国经济侵略方式已经落伍 B.中国民众自觉抵制商品倾销
C.洋务运动成功收回部分利权 D.传统经济对外来商品的抵制
8.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下令私购米粮出洋,本为条约所禁。现闻日本有在上海等处买米之说,著严饬 江海关道认真稽查,严禁内地米粮一概不准出洋。”由此可知,清政府的“禁米出洋”
A.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 B.恪守了传统的战争策略
C.配合了对日战争的需要 D.缺乏对国际法规的运用
9.1905年,山东招远金矿公司人不敷出,向清政府山东矿务局请求借款,该局即“特为详请抚帅(山东巡 抚),准拨万金,以保华商,’。这表明
A.地方官府借机控制民营企业 B.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C.民营企业注重创新经营方式 D.官商合办企业得到一定发展
10.据记载,1912年中华民国国会选举所登记的选民共有4 000多万人,比1909年清末新政时咨议局选举时的170多万人增加了 24倍以上。这一变化反映了
A.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转型 B.民众的民主权力得到保障
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D.国人对民主范式认同提高
11.图1是晚清画报中的《女学堂》插图。这反映出,当时画报
A.倡导了社会新的风气 B.加速了社会信息传播
C.宣扬了男女政治平等 D.促进了政府教育改革
12.英国记者贝特兰在《不可征服的人们》一书中写道:“这里,‘特区(陕甘宁边区)’和以前的‘苏区’相 比……不再歧视地主,也不没收他们的财产。”由此可知,当时“特区”
A.纠正了苏区时的“左”倾思想 B.积极响应政府全民抗战号召
C.实行了团结抗战的民主政策 D.致力于国共合作抗战的实现
13.据统计,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经政协全体会议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制定或批准的法律、法令 达50件之多。这表明
A.人民政协成为唯一的立法机关 B.人民政协代行着人大职权
C.中央人民政府决议需政协批准 D.新中国立法程序日趋完善
14.图2是1960—1962年中国零售商品物价总指数统计图(以1950年价格为100)。由此可知,当时
A.我国工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B. “大跃进”剌激了消费
C.经济调整压缩了商品供应 D.商品供销存在着脱节
15.1969年8月,某西方报刊在《美国与中国调情:为什么罗杰斯宣扬对中国的友谊》中评论了“美国对北京 的姿态、罗杰斯(美国国务卿)在他旅行的每一站中对中国的评论以及对‘友谊'一词的慷慨使用,这一 切都是史无前例的。”这一评论说明
A.美国完全改变了对华政策 B.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善
C.美国放弃了对华敌对态度 D.中美外交关系缓和实现
16.1978年,全国职工发放的奖金总额为10. 8亿元,1984年达到了 185. 8亿元,以至于国家下发正式文件 制止国有企业多发奖金。这一现象表明
A.企业职工生产积极性提高 B.国有企业改制取得初步成效
C.国有企业自主权得到规范 D.国有企业经济负担日益加重
17.梭伦在国家官员选举资格方面做出了新规定,使得非贵族的公民也有机会能够参与国家高级官吏如执 政官的担任。这是因为“新规定”
A.明确了以财产决定政治权利 B.赋予了广大贫民执政的权力
C.实现了雅典平民的政治平等 D.规范了国家官员选举的程序
18.据记载,1498 ¥以前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港口装载香料时,多会出现因货太多而资金不够的现象,而 到1504年到东地中海港口的货船几乎已无货可装了。这一现象反映出
A.商业危机开始出现 B.新航路急需要开辟
C.商业革命已经发生 D.货币短缺日益严重
1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就政治色彩而论,与东欧及东南欧的绝对专制独裁体制相比,不失“现代民主 政治”的色彩。这因为该“宪法”规定
A.帝国议会由民选产生 B.宰相由联邦议会产生
C.国家体制实行联邦制 D.皇帝对帝国议会负责
20.巴黎公社成立后,不仅实行了普遍的选举制度,且在选举权方面也没有剥夺敌对者的选举权利要是你 们(敌对者)别有信念,尽可以投空白票以示抗议,这也属于公民的义务”。这说明,巴黎公社
A.缺乏对敌人的防范意识 B.很好地落实了民主原则
C.严格要求公民履行义务 D.完全抛弃了旧民主形式
21.图3是19世纪末美国公司化运动中被合并公司的数量统计图。这一现象
A.导致了美国经济走向衰退 B.表明了政府支持公司重组
C.推动了美国工业化的完成 D.适应了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22.1924年5月,苏联将对农民征收的实物税全部改为征收货币税,国家所需粮食和农副产品
一律通过市场收购。这一举措
A.促进了商品市场活跃 B.减轻了广大农民负担
C.提髙了政府财政收人 D.保障了工业建设资金
23.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不结盟国家的态度和政策,由“不承认这些国家真正是不结盟的国家”到“接受 不与美国结盟,并帮助它们实现经济发展”。这一变化说明
A.不结盟国家开始倒向美国 B.美国的对外战略有所收缩
C.美苏争霸的态势走向缓和 D.不结盟国家的影响力增强
24.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政府以“人民享受拥有资本的民主权利”为目标,提出建立“大众资本主义” 和“股东社会”。这表明,当时英国政府
A.强化了对社会经济的干预 B.深受凯恩斯理论的影响
C.意欲增强市场自由化发展 D.借鉴了罗斯福施政理念
25.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美国影视公司拍摄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影片一 时风靡全球,以致“中国人在电影院花钱看老外拍的中国故事”。这一现象
A.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 B.得益于美国资本对外扩张
C.说明中国经济影响力提高 D.反映了区域经济壁垒消除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曾经存在各种选拔人才的标准,或以血统,或以军功,或以赀财,或以德行,或以才干等。但是不容否认,除夏商周时期是以血缘为唯一标准外,其余的大部分时期,德与才都是文官选拔标准的主旋律。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入宋,连工商杂员子弟亦被允许报考,甚至僧侣道士也能前来应试。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后,英、美等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迫使政府必须增 加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需要增设一些新的社会管理机构和一大批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管理人员 参与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旧有的人事任用制度造成了结党营私、任人唯亲、贪污腐化、效率低下等弊端,不利于迅速发展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西方各国在借鉴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 文官考试录用制度。
——摘编自姚琦《略论西方主要国家文官考试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美国家确立文官考试制度的原因。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中 西方文官选拔制度对国家政治影响的相似之处。(8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I4分)
材料一法国工业革命比英国晚半个世纪,工业上大大落后于英国。为保护本国工业发展,法国坚持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保护工业,而且保护农业。1816年到1836年的历次关税税则都制定高额关税税率。在高额关税保护下,法国工业于19世纪前期逐渐发达起来。从19世纪中期开始,逐步降低税率。1860年,法国与英国签订《科伯登一谢瓦里埃条约》,这使得法国放弃了高额关税政策。
——摘编自刘燕玉《贸易保护主义的演变及对中国外贸的启示》
材料二
——摘编自王永起《浅析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曲折发展与海关税率的变化(1840—193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法国关税政策的变化及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843年前后中国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变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法两国关税变化的不同影响。(8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二战后,欧洲受到来自外部的和内部的双重威胁,需要寻求克服内部长期纷争、实现和平发展和自强的道路。欧洲人通过反思历史,决心摒弃极端的民族主义。一些人主张欧洲决不能在民族主权的基础上重建,而必须走一体化道路,建立欧洲联邦。“欧洲意识”由精英们的思想和计划变成了制度 化的存在,即欧洲一体化的实施,建立了具有超国家权力的共同体机构。
——摘编自黄正柏《论欧洲认同和欧洲一体化中的认同问题》
材料二 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过渡。欧 盟在国际舞台上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欧盟成员国通过多边对话和谈判协商的方式解决冲突,通过制度化和机制化的外交战略开启欧洲的和平时代。
——摘编自陈海燕《欧盟多边主义:理念、实践及对中欧关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欧洲意识”成为制度化存在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盟推行多边主义的特点和主要影响。(6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注: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和港澳台及外商直接投资经济。
——摘编自董志凯《新中国50年所有制结构的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知识,对表格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