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五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
高 三 历 史(文)
命题人、校对人:张友 李晨 2019 .10 .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某学者在其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出如下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A.王的出现 B.阶级的产生 C.世袭制的确立 D.早期国家的诞生
2.某学者认为:“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重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 …… 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由此看来,“古今社会之变”的直接原因是:
A.士族门第的兴起 B.选官制度的变革
C.专制等级制度的废除 D.贵族的衰败和平民地位的上升
3.《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东洞庭)编民亦苦田少,不得耕耨而食。并商游江南北,以通齐、楚、燕、豫,随处设肆,博锱铢于四方,以供吴之赋税,兼办徭役,好义急公。”材料主要表明:
A.当地人多地少,赋税沉重 B. 当地商业的发展已超过农业
C.商业是当地民众重要收入来源 D.当地商业活动注重社会公益
4.朱熹曾编著《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方面的习惯,都提出了道德性的行为规范。这一做法推动了儒学的:
A.政治化 B. 哲学化 C.宗教化 D. 世俗化
5.“公安三袁”和“临川四梦”是明代文学流变中的突出现象。湖北公安散文家袁氏三兄弟认为“出自性灵者为真诗”,应当“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江西临川人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则在其四大戏剧中质疑政治权力的意义,同情妇女的社会处境。这反映了明代文学
A. 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B. 追求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C. 开始宣传民主自由的启蒙思想 D. 男尊女卑的思想基础动摇
6.在雅典,“由于参加公民大会可以获得津贴,穷人因能得到补助而愿意从政”;“雅典各个阶层在公民大会所占的比例似乎是势均力敌”。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追求
A.独立自主 B.互相制约 C.广泛参与 D.公正自由
7.罗马法规定:“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下列对该规定的解读,正确的是:
A.保障了债务人的人身权利 B.公民的政治权利得到保护
C.不利于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8.新航路开辟以来,美洲的白银、非洲的劳动力、中国的丝绸茶叶以欧洲为中转站形成“大三角贸易”,中国成为当时经济贸易的中心区域之一,也是货币财富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但一切优势均未能涤荡旧的基础实现社会转型,其中最为主要的政治因素是:
A.“闭关禁海”政策压制了中外经济交流
B.“重农抑商”观念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
C.完善的专制集权制度对旧经济秩序强大的维护功能
D.牢固的自然经济结构阻碍了传统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9.下表是《世界经济千年史》中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表(单位:万人)
时间(年)
土著人口
白种人口
黑种人口
合计
1700
75.0
22.3
2.7
100.0
1820
32.5
788.4
177.2
998.1
1860
16.0
2724.0
400.0
3140.0
在这160年间,表中美国人口的变化趋势对美国而言:
A.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促进了美国的近代化
C.加剧了奴隶制度的矛盾 D.导致了南北战争的爆发
10.1870年至1913年,英国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从31.8%下跌到14%,失去了“世界工厂”的地位,德国则从13.2%上升到15.7%。由此可以推断:
A.德国社会制度比英国先进 B. 英国丧失了大量海外殖民地
C.德国已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D. 技术创新促进经济强劲发展
11.有学者指出:《权利法案》的“这些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直到19世纪后期确立起普选制时,才实现了这一目标。但是,1689年的这一法案却一劳永逸地确立了国会的最高权力”。这说明《权利法案》:
A.并没有使英国走上民主的道路
B.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
C.实现了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的平衡
D.改变了国家权力在国王和议会之间的分配格局
12.《邦联条例》规定,美国只是由13个独立国家结成的松散的联盟,即所谓“邦联”。国家不设总统,或其他名义的元首,只是由各州派2—7名代表组成邦联议会做为中央政府……但每项决定,都须经过9个以上的州同意才能生效。这说明当时美国政治体制的特征是:
A.各州相对独立,中央政府形同虚设 B.中央与地方权力平衡
C.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思想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13.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本质是
A.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刺激生产力 B.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系
C.利用国家力量扩大社会需求 D.以高度公有化直接过渡共产主义
14.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15.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基于此,苏联政府采取的行动是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给予企业一定的自主权
16.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
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
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
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被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表明
A.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潮流 B.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
C.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D.私人经济依附于国家
18.1947年6月,美国启动马歇尔计划,并宣布欢迎苏联以及东欧国家加入。苏联最初对此表现出谨慎的兴趣,而后却采取了抵制立场并禁止东欧各国加入。对苏联态度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A.社会主义国家统一市场己形成 B.马歇尔计划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C.美苏由战时同盟走向相互争霸 D.西欧各国强烈反对苏联加入马歇尔计划
19.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宣言中经济部分的章节超过了政治部分,此后的各次首脑会议,经济问题被列为重要议程,并为此专门发表宣言。其主要目的是
A. 结束政治领域的奋斗目标 B.致力于构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C.阻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顺应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世界潮流
20.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在1960年提出著名的“特里芬悖论”,它是指如下两难局面:一方面,美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是其他各国储备资产的来源,若美国停止不平衡,势必减少他国的流动性储备;但另一方面,若美国长期不消减国际收支逆差,又会使其他国家对美元的信心下降,因而争相拿本国的美元储备兑换美国政府的黄金。这里特里芬悖论指出的问题意味着
A.美国清偿能力和机制与国际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信心之间存在根本性矛盾
B.美国经济实力愈是强大,该悖论指出的矛盾愈是突出
C.美国享受美元特权是无需支付成本的
D.布雷顿森林体系在19世纪70年代的解体意味着美国金融霸权的终结
21.下图是名为《老大的位置众人抢》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名存实亡 B. 国际贸易规模的进一步萎缩
C. 日本经济崛起冲击美国霸主地位 D. 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22. 下表为主要西方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贸易进出口占全球比重变化。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出口(占全球出口的%)
进口(占全球进口的%)
国家年份
1963年
1995年
国家年份
1963年
1995年
美国
17.4
12.4
美国
8.6
16.0
联邦德国/德国
15.6
12.3
联邦德国/德国
6.2
8.5
日本
6.1
11.6
日本
4.6
5.6
法国
7.0
6.0
法国
4.7
5.5
意大利
4.7
5.6
意大利
1.9
4.7
英国
11.4
5.4
英国
4.1
3.5
加拿大
2.6
3.3
加拿大
5.0
3.6
合计
64.8
56.6
合计
35.0
47.4
A. 西方七国集团的工业优势不复存在
B. 全球工业化的格局发生了一定变化
C. 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了显著成就
D. 各国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缩小
23.在相对论创立之初,反对之声不绝于耳,爱因斯坦也因此遭受过无数的责难与屈辱。这主要是因为相对论
A.创立者声名不显 B.超越多数人认知
C.没有形成系统性 D. 与经典力学相悖
24.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与华兹华斯的作品风格相近的是
A.《唐璜》 B.《等待戈多》 C.《百年孤独》 D.《人间喜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纽约人口超过了英国的工业中心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的总和。同时,“恶行、犯罪和疾病已进入了城市。”一些学者提出大型城市公园将会促进各阶层间的交流与融合。纽约商人也需要通过建设城市公园促进地产升值。1853年纽约州议会决定在市中心曼哈顿岛兴建中央公园。1873年该公园最终建成,面积340公项,占150个街区。中央公园的景观虽然都是人工创作,但与自然环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田园牧歌式的草地、风景如画的灌木丛、高低起伏的小山丘和平静如水的湖面,使人们在繁杂的城市空间中拥有了一处宁静、自然、惬意的休闲之所。纽约中央公园开创了城市公园的先河,美国由此掀起了城市公园运动。
——据[美]兰克维奇《纽约简史》等
材料二 二战后,随着城市郊区化,纽约中央公园出现危机。尤其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垃圾、涂鸦、高犯罪率等恶化了公园的环境。20世纪80年代以来,复兴中央公园运动兴起。新成立的中央公园管理委员会与纽约市政府联合,开始了长期合作。通过实施复兴计划,对公园内重要的景观进行恢复和改造,并部署骑警加强巡逻。公园管理委员会迄今为止共投入了接近3亿美元来复兴公园。这些资金大都来自个人和公司的捐助。时至今日,中央公园拥有2.6万棵树,275种鸟类等,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多达2500万人次。公园逐步成为曼哈顿的绿肺,起着自然生态保护区和天然调节器的功能,是城市中各种野生动物最后的栖息地。
——据[加]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后期纽约中央公园的特点,并简析其兴建的作用。(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纽约中央公园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0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纽约中央公园的兴衰给我国城市建设提供的经验教训(5分)
26.(12分)19世纪,中、英两个女人的沧桑时代,截然相反的治国之路。慈禧太后与维多利亚女王,一位是东方帝国的太后,一位是“日不落帝国”的女王,这两位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人,却在踏进十九世纪的门槛时遭逢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维多利亚女王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年5月24日—1901年1月22日)。1836年,年仅18岁的维多利亚继位,在位64年,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她从丈夫那里学到“阴谋、收买、强权、先下手为强、武力侵占”等谋略。1857年,一场设计巧妙的阴谋使英国获得了苏伊士运河的控股权;第二年,在大英帝国沿海殖民地的版图中又增加了印度——帝国王冠上的一颗明珠……形成了“日不落帝国”。维多利亚在位期间,英国在经济、科学、文学、艺术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史称“维多利亚时代”。
材料二:慈禧太后 Empress Dowager Cixi(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17岁被选秀入宫,27岁垂帘听政,执政48年。三度垂帘听政、两决皇储、乾纲独断、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老佛爷”。慈禧太后重用李鸿章等汉臣开办洋务运动,庚子后“新政”废科举、倡新式教育,禁止妇女缠足等。慈禧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变动的格局,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等,治理国家的难度要远超历代的帝王。慈禧皇太后的选择,一直是以妇人之短见议和与接受耻辱,多次恶化了近代中国的前途。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两个女人时代的看法。(12分)
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人赵翼在其著作的“魏孝文迁洛”条中指出:“盖(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
材料二:魏孝文帝重视南朝文化,积极模拟和取鉴,无论在文学艺术,还是在经史学术的风格上,都表现出某种南朝化的倾向,进而开启了南学北输的时代文化趋势,影响尤为深远。
——《略论北魏孝文帝之文化修养及其表现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赵翼认为北魏迁都洛阳的原因是什么?迁都与魏孝文帝的个人素质有何关系?(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魏孝文帝重视南朝文化的表现。(6分)
(3)“南学北输的时代文化趋势”的出现说明了什么?(3分)
高三历史10月月考答案:2019.10.9
DBCDA CACBD BAACD ACBBA DBBA
25.(25分)
(1)特点:政府主导兴建;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融合;位于城市中心,规模较大;兼具政治、经济、文化、休闲等公共服务功能(提供城市公共生活空间)。(4分,任答两点即可)
作用:适应了美国城市化高速发展(城市人口猛增)的需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城市病(或满足了市民对自然环境和城市公共生活的需求);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增强了纽约城市环境效应;推动了城市公园运动兴起。(6分,任答三点即可)
(2)新变化:有了专业保护和运营机构;治安管理得以强化;吸纳公众资金,对景观进行保护性开发;发展旅游产业等新业态;生态功能更加突出。(6分,任答三点即可)
原因:复兴中心城市的需要;政府引导和民间投资的共同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彰显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4分,任答两点即可)
(3)城市建设应坚持以民众为中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城市建设应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做好景观的传承与保护性开发。(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每点2分,任答两点5分)
26.(12分)
参考答案一:能对材料进行抽象提炼,并结合材料进行论述。(10——12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抽象视角,如政治制度与女性执政的不同结果。论述:论述充分;论述较充分。叙述:叙述完整流畅形成结构。
答案二:能在多个线索或材料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对此作出解释。(5分——9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充分,运用较充分。视角:从两个以上角度展开分析,如两位女性政治家重视现代化,两位女性政治家不同的执政效果等。
论述:论述充分;运用不够充分。叙述:叙述形成结构;叙述连贯流畅。
答案三:使用多个线索或材料,进行单一维度的解释。(2——4分)
材料与史实:运用较多材料;运用较少材料。视角:提炼出一个视角。如注重实力扩展与注重内政控制的不同,或其他一个角度。叙述:叙述完整流畅,仅能列举。
答案四:找到一个线索或材料即得出结论。(1——2分)
其他答案: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0分)
27.(1)学习汉族先进文化,革除鲜卑陋俗。(3分)孝文帝个人喜爱汉族文化,具有较高的汉文化素质,这是迁都的重要因素。(3分)
(2)积极学习汉族文艺及经史著作;改易风俗;参考汉制,改革北魏官制;改革土地制度,推行均田制。(6分,答出三点即可)
(3)说明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融合。(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