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期期中测试卷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期期中测试卷3.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期期中测试卷3》

共有 1 个子文件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期期中测试卷3》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期中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第一部分 (1~5题 20分)‎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崔颢的《黄鹤楼》中既融入了仙人乘鹤的传说,又描绘了黄鹤楼的近景的诗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D)(3分)‎ A.桅杆(wéi)  绯红(fēi)  畸形(qī)  眼花缭乱(liáo)‎ B.浩瀚(hàn) 娴熟(xián) 镌刻(juàn) 殚精竭虑(dān)‎ C.诘责(jié) 教诲(huì) 佃农(tián) 杳无消息(yǎo)‎ D.不辍(chuò) 滞留(zhì) 蒙昧(mèi) 鹤立鸡群(hè)‎ ‎(解析:A.“畸”应读作“jī”;B.“镌”应读作“juān”;C.“佃”应读作“diàn”。)‎ ‎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3分)‎ 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随着孙杨、宁泽涛等人的强势崛起,中国男子游泳项目的实力和过去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B.在夏天,因为棚顶是玻璃的,棚屋里面躁热得像温室。/近日,“伟人风范”“抗日烽火”和“爱国教育”等多条红色旅游线路吸引了众多游客。‎ C.母亲没有恢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的反感却更强烈了。/父母如果说错了,儿女应该委婉地向他们说明,但是心里还是要存着对父母的孝顺之心。‎ D.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奇岖、平庸,甚至粗鄙。/获奖后的莫言表现得极为平静和低调。‎ ‎(解析:B.“躁”应写作“燥”;C.“恢”应写作“灰”;D.“奇”应写作“崎”。)‎ ‎4.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①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出来的。②所谓的民族价值观一定不能有“钱”,一个只为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必须有精神。③就像一个人一样,____,给一个人一百万就富裕起来了。④但是,使一个人有文化、有气质是很难的。‎ ‎(1)第①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出来。(1分)‎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出来。(1分)‎ ‎(3)在第③句横线处补上一个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自然。(2分)‎ ‎5.学校准备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5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材料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2017年3月12日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去年最高法院会同多个部门实行信用惩戒,使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 材料二:信用,将成为人们的另一张“身份证”,但是,目前校园里还存在一些不诚信的现象。为加强诚信教育,某学校决定举办一系列诚信教育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1)学校要进行关于诚信的问卷调查,请你谈谈我们为什么要传递诚信这一道德正能量。(2分)‎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为人之道;一个人失去诚信,就会失信于人,难以在社会上立足;诚信是社会正常运转的根基:讲诚信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 ‎(2)调查发现,我们身边还存在一些不诚信的现象,请你以“做一个诚信的人”为主题发一条微博,向大家提出两点讲诚信的倡议。(2分)‎ ‎【示例】从小事做起,做一个诚信的人;信守诺言,做一个诚信的人;诚信是一种智慧,在生活中要进行正确的选择;恪守诚信要与尊重他人隐私结合等。‎ 第二部分 (6~20题 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7题。(5分)‎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6.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示的画面。(2分)‎ ‎【示例】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 A.“征蓬”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感情。“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来比喻漂泊不定的游子。‎ ‎ B.诗人以浓郁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C.颈联的“直”“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直”字于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于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D.尾联用典流露了诗人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燕然”两字中。‎ ‎(解析:B项诗人并没有用“浓郁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1题。(13分)‎ 愚溪诗序 柳宗元 灌水①之阳②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③。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④,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⑤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⑥,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咸以“愚”辱焉。‎ ‎(节选自《古文观止》,略有改动)‎ ‎________________‎ ‎①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②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③潇水:在今湖南省道县北,因源出潇山,故称潇水。④以愚触罪:唐宪宗时,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革新政治失败,被贬永州。⑤家:居住。⑥龂(yín)龂然:形容争辩的样子。‎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 ‎(1)冉氏尝居也   尝:曾经 ‎(2)可以染也 以:用来 ‎(3)得其尤绝者家焉 绝:极 ‎(4)故姓是溪为冉溪 故:所以 ‎9.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 遂 负 土 累 石/塞 其 隘/为 愚 池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 ‎(2)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 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 ‎11.“是溪”“名莫能定”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当地居民有的称之为冉溪,有的称之为染溪,莫衷一是,争论不休。‎ 附参考译文:‎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有个姓冉的人曾经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作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按照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路,发现一个风景非常好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的旁边,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改名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山丘,叫作愚丘。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占为己有,称(它)为愚泉。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地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就称作愚沟。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岛。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 三、(秦皇岛海港区一模)阅读下文,回答12~14题。(10分)‎ 榜样是用来超越的 ‎①临近毕业季,中央美术学院又举办了毕业作品展。观展过程中,有人惊叹作品新奇,也有行家不客气地点评:看似新鲜,但不少作品处处留了下模仿的痕迹。‎ ‎②其实,在艺术领域,创作之初的模仿不可避免。学书法,绕不开颜柳欧赵,所谓“法帖”就是这个领域的入场券。欧洲印象派画家缔造“光影革命”前,几乎都是古典艺术大家的信徒。在其他领域亦是如此。社交网站“脸书”借鉴了Linkedln、Friendster等先驱;而苹果的用户界面,也借鉴了施乐帕克研究中心的理念技术。很多时候,模仿不失为一条通往创新的捷径。‎ ‎③但是,仅有模仿是不够的,要想超越榜样,还必须有创新的精神。齐白石57岁开始“衰年变法”,走出对前人的模仿,删繁就简“画吾自画”,从“形似”走向“不似之似”。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试图在美国再现意大利咖啡店,然而类似站着喝咖啡等诸多方式却水土不服,于是舒尔茨以意式风格融合美式休闲,完成了超越之路。如果一直在模仿,从来不创新,‎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让创新的精神在追随中消磨,就只会如齐白石所说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④要超越榜样,非得有敢于质疑的精神才行。__________________所有具有革命性的突破,都源于可贵的质疑精神,才有可能发力超越走在队伍前面的榜样。‎ ‎⑤要超越榜样,必须有创新专注力。德国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中国平均每100万人的专利数为501项,排名全球第十,正要从“模仿大国”转型为“创新大国”。华为公司2015年向苹果公司收取专利费的消息,可成为这一判断的注脚。华为公司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发,超过一半的华为员工从事研发工作。几年后,公司积累了大量的专利技术,最终达到了与通信行业的世界级大佬比肩的水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有人说,人类所有的发明,不过是对自然的模仿,如车轮之于圆木。然而,正是在模仿过程中的灵光一闪,超越榜样,才让人类文明步步前行。‎ ‎12.根据文意,将第⑤段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3分)‎ 找准创新的突破口,踏实做事,突破榜样的桎梏,才能超越榜样。‎ ‎1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选择最恰当的一则填入第④段横线处,并说明理由。(4分)‎ ‎【甲】腾讯总裁马化腾,创立公司之初,他学习最佳案例,然后超越他们。比如离线消息、QQ群、QQ表情等,不仅融合了前人的经验,更渗透了创新理念,使得公司获得了庞大的用户群,对稳固整个腾讯体系起到了关键作用。‎ ‎【乙】科学家们在研究光学的时候通常都会以牛顿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菲涅耳也曾是这一理论的跟随者,但几次光学研究的受阻,让他挣脱出来,推翻了牛顿的光微粒学说,从而解决了波衍射的问题,终于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乙】(1分)菲涅耳之所以能够解决波衍射的问题,就是因为他敢于质疑牛顿的光微粒学说。这个事例很好地证明了本段的分论点:要超越榜样,非得有敢于质疑的精神才行。(3分)‎ ‎14.请就本文的论点、论据或论证过程提出一个较有思维难度的问题,并作答。(3分)‎ ‎【示例】联系你的生活实际或阅读积累,谈谈你对“要超越榜样,必须有创新专注力”这句话的理解。(2分)答案略。(1分)‎ 四、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15~16题。(7分)‎ ‎ “剩余物资”——红军运输力所不及的物资——数量很大,就分配给当地穷人。红军在云南从有钱的火腿商那里没收了成千上万条火腿,农民们从好几里外赶来免费领一份,这是火腿史上的新鲜事儿。成吨的盐也是这样分配的。在贵州从地主官僚那里没收了许多养鸭场,红军就顿顿吃鸭,一直吃到——用他们的话来说——“吃厌为止”。他们从江西带着大量南京的钞票、银洋和自己的国家银行的银块,一路上凡是遇到贫困地区就用这些货币为他们购买所需的物资。地契都已焚毁,捐税也取消了,还给贫农发了武装。‎ ‎15.上面这段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美国(国籍)记者埃德加·斯诺。(3分)‎ ‎16.文中红军的“剩余物资”是怎样得来的?他们又是如何对待这些“剩余物资”的?(4分)‎ ‎【示例】红军的“剩余物资”主要是从当地有钱的商人或地主官僚那里没收来的。(2分)他们将这些“剩余物资”一是分配给当地穷人,二是为贫困地区的百姓购买他们所需的物资。(2分)‎ 五、阅读下文,回答17~20 题。(15分)‎ 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 季羡林 ‎①难道人到了晚年就只剩下回忆了吗?我不甘心承认这个事实,但又不能不承认。我现在就是回忆多于前瞻。过去六七十年不大容易想到的师友,现在却频来入梦。‎ ‎②其中我想得最多的是董秋芳先生。‎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③董先生是我在济南高中时的国文教员,笔名冬芬。在课堂上,他出作文题目很特别,往往只在黑板上大书“随便写来”四个字,意思自然是,我们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丝毫不受约束,有绝对的写作自由。‎ ‎④我就利用这个自由写了一些自己愿意写的东西。我从小学经过初中到高中前半,写的都是文言文;现在一旦改变,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适应。原因是我看了大量的白话旧小说,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品,鲁迅、胡适、周作人、郭沫若、郁达夫、茅盾、巴金等人的小说和散文几乎读遍了,自己动手写白话文,颇为得心应手,仿佛从来就写白话文似的。‎ ‎⑤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在无意识中形成了自己对写文章的一套看法。这套看法的最初根源似乎是来自旧文学,从庄子、孟子、史记,中间经过唐宋八大家,一直到明末的公安派和竟陵派,清代的桐城派,都给了我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灵感。这些大家时代不同,风格迥异,但是却有不少共同之处。根据我的归纳,可以归为三点:第一,感情必须充沛真挚;第二,遣词造句必须简练、优美、生动;第三,整篇布局必须紧凑、浑成。三者缺一,就不是一篇好文章。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更是至关重要。后来读了一些英国名家的散文,我也发现了同样的规律。我有时甚至想到,写文章应当像谱乐曲一样,有一个主旋律,辅之以一些小的旋律,前后照应,左右辅助,要在纷纭变化中有统一,在统一中有错综复杂,关键在于有节奏。‎ ‎⑥我这些想法形成于不知不觉之中,自己并没有清醒的意识。它也流露于不知不觉之中,自己也没有清醒的意识。有一次,在董先生的作文课堂上,我在“随便写来”的启迪下,写了一篇记述我回故乡奔母丧的悲痛心情的作文。感情真挚,自不待言。在谋篇布局方面却没有意识到有什么特殊之处。作文本发下来了,却使我大吃一惊。董先生在作文本每一页上面的空白处都写了一些批注,不少地方有这样的话:“一处节奏”“又一处节奏”等。我真是如拨开云雾见青天:“这真是我写的作文吗?”这真是我的作文,不容否认。“我为什么没有感到有什么节奏呢?”这也是事实,不容否认。我的苦心孤诣连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的,却为董先生和盘托出。知己之感,油然而生。这决定了我一生的活动。从那以后,六十年来,我从事研究的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与文章写作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感情一受到剧烈的震动,所谓“心血来潮”,则立即拿起笔来,写点什么。至今已到垂暮之年,仍然是积习难除,锲而不舍。这同董先生的影响是绝对分不开的。我对董先生的知己之感,将伴我终生了。‎ ‎⑦高中毕业以后,到北京来念了四年大学,又回到母校济南高中教了一年国文,然后在欧洲呆了将近十一年,1946年才回到祖国。在这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内,我一直没有同董秋芳老师通过信,也完全不知道他的情况。五十年代初,在民盟的一次会上,完全出我意料,我竟见到了董先生,看那样子,他已垂垂老矣。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也非常激动。但是我平生有一个弱点:不善于表露自己的感情。董先生看来也是如此。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揣着一把火,表面上却颇淡漠,大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之概了。‎ ‎17.文章写“我”与董秋芳先生的交往,分别详写和略写了哪些事?这样选材有什么作用?(5分)‎ 详写:“我”在董秋芳先生的作文课上写的一篇文章得到董先生的批注和表扬,使“我”油然而生知己之感并终身受益;(2分)略写:二十多年后“我”与董先生在民盟会议上的相遇。(1分)这样选材,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表现了董先生独特的作文教学方式对“我”的重大影响,以及“我”对董先生深深的怀念之情。(2分)‎ ‎18.说说你对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内容的理解。(3分)‎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揣着一把火,表面上却颇淡漠,大有君子之交淡如水之概了 ‎“心里揣着一把火”指“我”和董先生相见时内心的激动,(1分)“君子之交淡如水”指“我”和董先生之间纯净淡泊的交情,(1分)表现了“我”对董先生的尊敬之情。(1分)‎ ‎19.将第②段合并到第①段的结尾好不好?为什么?(3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不好。(1分)第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单独成段,突出强调了董先生在“我”心目中的重要性。如果合并,表达效果就会大大削弱。(2分)‎ ‎20.你赞同董秋芳先生“随便写来”的作文教学方式吗?请说明理由。(4分)‎ ‎【示例一】赞同。(1分)“随便写来”的意思是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学生的写作思维不受限制,有绝对的写作自由。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抒发真实情感。(3分) 【示例二】不赞同。(1分)“随便写来”不提写作要求,任学生自由发挥,学生写出来的内容可能杂乱无章,中心不明确,不利于大多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3分)‎ 第三部分 (21题 50分)‎ ‎21.亲情,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匹名贵的丝绸,细腻光滑……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长者对幼者的疼爱……‎ 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500。‎ 作文略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