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级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C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论述类文本
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有这样几点设题: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
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C 项,偷换概念。
引用句表述的是“人名文化”避讳的基本原则,而不是“姓名文化”,事实上姓是可以相同
的。故选 C
2、C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这种题学生必须养成一种
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 细比
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A.“我们源于上古的 5000 多个姓氏”曲解原意, 原文第 2
段的表述是“在我们的 5000 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B.“人名文化比 姓氏文化历
史更悠久”夸大其词,原文第 5 段的表述为“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 久”。D.从原文
第 6 段可知。“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只是“家讳”,并不包括“社
会避讳”。故选 C。
3、B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原文内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每一个选项的内容都来自原文,只有找
到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间,然后从关键词、关键语句等入手,将选项的表述与原文加以比较,
辨析其细微差别。B 项,无中生有。由“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 30 个这一现象”不能
得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这一结论。故选 B
4.B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
赏,恰当的一项”,要求选出“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
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A 项,“当面赖账”错误,选项分析不准确,从文中来
看,老板是关机不现身;C 项,“两人一夜都沉浸在美梦中”。D、“两次细节描写表现出
了山桃一样的心理世界”错,也不全是自信性格。故选 B 项。
5. ①二娃、由山桃与他们的老板角色转换,伙计转换成老板,老板转换成伙计:②二娃与山桃,
由伙计、同事的角鱼关系转换成夫妻角色关系;③不讲诚信者终究会转换成失败者,诚实讲信
用者终究会成为成功者。(每答一点得 2 分,共 6 分)6. ①这样写能使情节更加曲折动人,增添小说的波折性;②这样写能回扣标题,完成二娃与老
板之间的角色转换③这样写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烘托二娃不计前嫌的博大胸怀;④这样写能启
发读者思考,能更好地深化主题,宣传正能量,为读者树立学习的榜样。(每答一点得 2 分,答
三点即可,共 6 分)
7、B “在探测到出现高频低幅的脑波时唤醒睡眠者” 错。
8、D
“在这万物互联的时代,正在成为下一次热潮的引爆点” 错,原文则是一种推测。
9、①智能手环通过传感器的 数据实现监测功能。②智能手环外观越来越时尚,功能更加强
大。③ 智能手环行业市场遇冷,期待下一次热潮。
10.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般应注意: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
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本题结合上下文,通览全句,在
整体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人物、事件及关键词判断。根据前面语境“安南行营郭逵、赵
卨离以兵十万伐交阯”,“行”前面的主语应该是军队,故军队不能“病死”,而是军队“行及长
沙”,士兵“病死相属”,所以排除 A、C 项。“辑睦”,意思是“和睦”,而“育”是人名“范育”,
根据语境分析,“疏其不便”是“范育”,“(郭)逵”与“(赵)卨”不和睦,故排除 D 项。本句
意思是:军队行到长沙,就病死很多人,郭逵与赵卨二人又不和睦,范育上书讲明不利之处,
朝廷没有听从。很久以后,任河中府知府,调往凤翔,以直龙图阁的身份出镇秦州。故选 B
项。
11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回答此类题目,必须熟记文学
常识的主要内容,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解答此类题目,
还可以结合该词语所在的语段及具体语境分析。D 项,赠,是指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
官爵。文中是指给范育追封官爵。故选 D 项。
12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考生应找出
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从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来看,这类题目常涉及人
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
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解答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切忌张冠李戴,
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C 项,“李定犯罪被罢免,他受牵连而被免掉御史之职”错误,应是因弹劾李定而被免掉御史之职;文中并没提到李定犯罪被罢免。故选 C 项。
13(1)现在我方看到好处就发动战争,在刚与敌方讲和之后,又自己另立边界,不也应感到
惭愧吗!
(2 那些拿着兵器的宫廷侍卫,都陈列在大殿下面,没有秦王的命令不能上殿。
参考译文:
范育字巽之,考中进士,任径阳令。因奉养父母告假回乡,跟随张载求学。有人举荐他,
皇帝召见,任命为崇文校书、监察御史里行。
出使河东,批评韩绛修筑啰兀二寨:“开始从外州稍远边城前后调集三十万民夫,辽州最
为偏僻穷困,上等人家还要出夫四百三十四,雇金共计三千缗,下等人家要出十六人,雇金
一百缗。运输所经二十二驿,宣抚司不预先告知时间,转运使临时督办,致使百姓全都破产,
上下无人敢说实话。唯有辽州太守李宏能够斟酌使用民力,运输不误期限,只因为申诉实情,
反而受到审问定罪。希望宽恕被弹劾的官员,那些粮草运输在途中的就地接收,使已穷乏的
人民都能受到皇帝的恩泽。”神宗全都听从。因为弹劾李定隐匿亲亡不服丧,被免掉御史,
任检正中书户房,他坚决推辞,于是任韩城县知县。
诏令前往鄜延商议划定边界,范育说:“保卫边疆不如坚守条约,坚守条约不如示以诚信。
以前的边界很严,一旦条约撕毁发生战争,战士失败在前,耕种的人侵凌在后,所以说边界
壕沟不足以依靠。议定边界的使臣刚离开而军事就会兴起。金帛早上送去而战争傍晚就爆发,
所以坚守条约也靠不住。现在我方看到好处就发动战争,在刚与敌方讲和之后,又自己另立
边界,不也应感到惭愧吗!”安南行营郭逵、赵卨拥兵十万讨伐交阯,军队行到长沙,就病
死很多人,郭逵与赵卨二人又不和睦,范育上书讲明不利之处,朝廷没有听从。很久以后,
任河中府知府,调往凤翔,以直龙图阁的身份出镇秦州。
元祐初年,朝廷召他担任太常少卿,改任光禄卿、枢密都承旨。刘安世揭发他对妻女管
教不严,出朝任熙州知州。当时朝廷正在讨论放弃质孤、胜如两处城堡,范育争论道:“熙
河以兰州为要塞,而这两堡是兰州的屏障。放弃两堡那么兰州就有危险,兰州有危险那么熙
河就会有腰背受敌之忧了。”又请求在李诺平、汝遮川筑城,说:“这就是赵充国屯田古榆塞
的所在。”没有答复。入朝任给事中、户部侍郎,去世。高宗绍兴年间,采用了他反对弃地
和筑两城的策略,赠宝文阁学士。
14.B .试题分析 :“首联点题”错误,虽然跟题目都有“八月十五”但这是回忆,点题的应
该是颔联。
15.试题分析 :诗歌前两联通过今昔对比来表达情感,(2 分)诗人将往年中秋所在地点与今年中秋所在地点、往年的乐游之景与今年的冷清之景等进行对比,(2 分)表达了诗人的
思乡之情以及遭贬谪的孤寂和凄苦之情。
16、(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2)粪土当年万户侯
(3)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17 D( A.“伴随”和“使
得”误用,导致主语残缺。B.“问题”应为“受到关注”,搭配不当;C.搭配不当,是“发
展壮大”使得“问题凸显和受到关注”。)18. C(承接上文,主语应为“外卖”,强调“外
卖”需要“食安”守门员,排除 A 和 B,D 项关联词使用错误。)19.B(不可或缺,指非常
重要,无法替代或缺少的,稍微缺少一点点都不可以。比喻一点也不能缺少。司空见惯,看
得多了,不足为奇。后不接宾语。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义不容辞,道
义上不允许推辞。前者偏重于职责所需不能推卸;后者偏重在道义上难以推托。迫在眉睫,
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迫不及待,形容心情十分急切。前者表示没时间了,是一种
客观上的紧迫,后者表示急切心情,是主观心里所想。一览无遗,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
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
味;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前者突出“无余”,没有遗漏,后者突出“了然”,看清楚了。)
20.(考虑春节、端午、中秋顺序及节气特点,词性与平仄)
③迎新春前程似锦 ④贺佳节事业辉煌
⑥芳草美人屈子赋 ②冰心洁玉大夫诗
⑤地得清秋一半好 ①窗含明月十分圆
21.示例:客服收到买家提出赠品要求后,如果符合赠品规则,可直接在订单备注添加赠品;
如果不符合,则须提交上级审批,审批通过后在订单备注添加赠品,如审批未通过要即时回
复买家。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图文转换的题目主要是概括图文反应的内容,针
对反应的内容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类型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解答
本题需认真阅读题干,然后观察流程图,明确流程图的流程卖家提出赠品要求——赠品规则
——不符合的提交审批——上级审批——通过(未通过)——订单备注添加赠品(回复买家)。
根据流程中的程序结合流程图中的箭头直线进行介绍,最后尽量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要
注意内容得当,语言连贯。
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