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第44讲 课型2:高考命题与题型方法研讨
——考情分析·考向研判·题型突破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年份·试题
考查内容
命题立意
命题规律
2017年
Ⅰ卷
现代中国工资改革
关注民生
1.考查内容几乎与教材无关。
2.贴近时代主题,关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如民生问题、民主法治建设、民族融合、宗族问题、反腐倡廉问题等。
3.材料较少,一般一到两个;设问形式较为固定单一,一般都是归纳特点,分析原因和意义等。
Ⅱ卷
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
城市规划与管理
Ⅲ卷
隋代法律改革
民主法治建设
2016年
Ⅰ卷
唐太宗谱牒改革
宗族世系对社会的影响
Ⅱ卷
清末军事改革
军队建设与近(现)代化
Ⅲ卷
孝文帝庙号改革
中华民族的融合与统一
2015年
Ⅰ卷
唐代币制改革
稳定货币金融
Ⅱ卷
清代养廉银制度改革
反腐倡廉
2014年
Ⅰ卷
汉魏时期的法律改革
民主法治建设
Ⅱ卷
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
关注民生
2013年
Ⅰ卷
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
对外开放、兼收并蓄
Ⅱ卷
唐朝两税法改革
民生问题与国家税制改革
视角1 关注民生的改革
当今社会,民生成了最流行、最关键的一个词。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与重视,已经不仅仅是民意的集中体现,而是成了决策层既定的发展基调。“民生”二字在中国已经演绎成为时下最流行、最得人心的话语,这当然是国家正在快速发展进步的显著标志。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以人为本,必须关注民生。只有关注民生才能重视民生,只有真正重视民生才能保障民生,只有在保障民生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改善民生。因此,政府有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之义务,有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之责任;学者也有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之道义,有研究民生和提供解决民生问题方案之责任。
例题1 (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45)
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
答案 (1)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
(2)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1982年”“1985年”“改变平均主义”“中央只管……单位”“其他……归省、自治区……管理”“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等从方法步骤、原则、管理办法、倾斜对象等方面概括。第(2)问,从旧有体制的革新、对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以及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
视角2 关注法治建设的改革
习近平强调,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深化改革。各地区各部门务必抓紧抓好,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是长效热点问题,高考命题注重对古代法律的考查,以期对当今社会的民主法治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例题2 (2017·课标全国Ⅲ,44)
材料 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 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
答案 (1)改变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2)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经验;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提供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信息“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可概括其特点是改变前代严刑峻法,减轻刑罚;据材料信息“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可概括其特点是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据材料信息“删繁就简……‘刑网简要,疏而不失’”可概括其特点是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
第(2)问,结合材料实行新法的背景,从法律的演变,法律对国家经济、人民生活的影响和对整个法律进程的作用等角度组织答案。
例题3 (2014·课标全国Ⅰ,45)
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 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 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答案 (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
(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加以分析。(1)问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如“行政法规……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而之前三国魏初多达906卷)”“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据此加以概括即可。(2)问提取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内容,结合儒学的发展说明其对法律的影响。
视角3 稳定货币金融的改革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货币金融问题是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深化货币金融改革,保持中国货币金融秩序的有效稳定运行,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这种重大热点问题在高考历史命题中一定会有所体现。
例题4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45)
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
答案 (1)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
(2)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通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解析 第(1)问,可从材料中概括得出,从名称、样式、重量等角度解答。第(2)问,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币制统一、范式固定,结合所学知识可得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
题型1 概括类材料题的解法
题型特点
该题型问法较为单一,已经基本形成固定化的模式。一般呈现方式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某某改革的特点或者内容等。
真题典例 (2016·课标全国Ⅰ,45,节选)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方法突破
解答这类问题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整个试题,了解材料大概意思,通过材料出处弄清楚试题材料的时间。
如本题,通过快速阅读知道这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谱牒(与宗族相关)材料。然后此时思维就会首先向这个方向思考,进行大脑知识搜索。
第二步,仔细阅读设问,搞清楚设问的条件和要求。如本题是要求概括唐太宗谱牒改革的“内容”,不仅要根据材料回答,还要结合所学知识,也就是说要用到材料中没有的知识点。
第三步,带着问题细读材料。这个过程中,要把材料分层次,每个层次都一定会有一个要点,甚至每一句话都可能有一个要点。这时候,我们盯住的是一句话,不是一段话,仔细琢磨这句话,慢慢的就会品味出答案要点,即使和答案不一样,起码也接近了。如本题,唐太宗谱牒改革的内容在第二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从这一句话中就可以得出几个要点:“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意味着这是政府行为;“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这是指范围的扩大;“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这是指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题型2 分析类材料题的解法
题型特点
该题型问法也比较单一,模式也基本固定化。一般呈现方式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简析)某某改革的作用或者意义等。
真题典例 (2016·课标全国Ⅰ,45,节选)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方法突破
解答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根据第一问的答案思考作答,“作用”一般通过“内容”能够体现出来。如从“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可以得出“抑制旧士族的影响”。如通过“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可以得出“加强皇室地位”“有利于维护统一”等等。
参考答案 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针对训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建国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多年的时间里,清朝白银对制钱的比价一般在1 000文以下,1808年以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银钱比价持续上涨。银价的上涨意味着广大劳动者必须付出更多的铜钱(完税)……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鸦片战争后10年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更多的外国银元流入中国社会,外商趁机用成色较低的银元套购中国纹银运往国外,制成银元后返销中国牟取暴利。——摘编自许弘《近代中国银货币改革述论》
材料二 林则徐于1833年提出自铸银元。光绪初年,吉林省首先用机器试铸银币。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才获准在广东设造币厂。此后,湖北、江苏等省纷纷仿效。1905年,清政府开始全面进行货币改革,目的是统一银币。但由于本位币不定,引起了“两”“元”之争。焦点是用“两”还是用“元”,以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为代表的“一两”银币派认为各国应有自己的币制体系,中国不能亵渎国体而丧失主权……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自此,“两”“元”之争落下帷幕。……1911年,停止各省自由铸造,铸币权统归中央。……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灭亡,银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
——摘编自刘士刚《晚清的货币政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货币改革的特点并加以评价。
答案 (1)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背景:鸦片输入,白银大量外流;社会矛盾尖锐;外商的不法行为加剧了国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2)特点:①铸币方式现代化(机器铸币);②由地方自铸到中央统一铸币;③伴随着文化和政治斗争;④实行铸币立法;⑤未真正实行。
评价:被动改革,未能使中国摆脱困境;是中国金融近代化的起步。
课时作业
1.(2017·宜昌优质高中合作体高三期末,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安史之乱以来,地方势力不断扩张。在穆宗时期,当时不申户口的州镇在原来15道 71州上的基础上,又增加了 6道97州,“郡邑官吏,皆自署置,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的现象普遍存在。中央要保证茶税征收的顺利进行,就离不开地方力量的支持。至开成元年(公元836年)宰相李石将山泽之利归于州县,由各州刺史任选官吏主管。据《册府元龟》载:“常州自开成元年七月二十六日敕以茶务委州县至年终所收以溢额五千六百六十九贯,比类盐场铁院正额原数加数倍以上,因此请求增加正额。”此后,各州县则以山泽之利归州县之便利,自植茶树以牟利。“举天下不过七万余缗,不能当一县之茶税。”
——据王晓燕、赵晓芳《唐代茶法考述》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石改革茶税的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李石改革茶税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答案 (1)背景:安史之乱后,地方势力不断扩展,中央政府权力削弱;中央赋税减少,财政困难。
(2)措施:茶税征收权委托给州县。
影响:扩大了中央财政收入;同时,赋予地方州县过大的经济自主权,增强了地方势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州县加重对农民的盘剥,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解析 (1)根据材料“自安史之乱以来,地方势力不断扩张”“在穆宗时期,当时不申户口的州镇在原来15道71州上的基础上,又增加了6道97州,‘郡邑官吏,皆自署置,户版不籍于天府,税赋不入于朝廷’的现象普遍存在”进行概括可知安史之乱后,地方势力不断扩展,中央政府权力削弱;中央赋税减少,财政困难。(2)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将山泽之利归于州县,由各州刺史任选官吏主管”可知茶税征收权委托给州县;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常州自开成元年七月二十六日敕以茶务委州县至年终所收以溢额五千六百六十九贯,比类盐场铁院正额原数加数倍以上,因此请求增加正额”可知增加了对农民的盘剥,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根据该措施实施的背景可知扩大了中央财政收入;同时,赋予地方州县过大的经济自主权,增强了地方势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2017·汕头高三期末,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金熙宗在位期间(1135~1150)对女真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废除“勃极烈制”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改用汉官三省六部制。这妥善解决了女真宗室大贵族与汉官制的矛盾。在地方官制改革方面,划全国为十九路,路下设府、州、县三级。天眷元年以京师号为上京,曰会宁府,改旧上京为北京,城分南、北,使皇帝、贵族、平民三者分地而居。天眷二年三月,命百官详定仪制,以后百官朝参,用汉式朝服。皇统五年(1145),又颁行《皇统新律》,“大抵皆依仿大宋,其间亦有创立者”,这是金代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为提高女真民族文化水平,金熙宗改进女真字,造“女真小字”,笔画较为简省。天眷元年正月,正式颁行。此外,金熙宗对各族文化兼容并蓄,尤其重视儒学,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这使金朝加速向封建化政权发展。
——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熙宗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熙宗改革的历史影响。
答案 (1)措施:废除旧有女真选官制度,采用三省六部制;改革地方官制;制定仪制,使用汉式朝服;颁布《皇统新律》这一成文法;对女真字进行改进;确立儒家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
(2)影响:服饰礼仪汉化,推动了民族交融;缓和了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效法汉制,促进女真社会由游牧社会向农业社会转变;重视儒家思想,提高了女真民族的文化水平;巩固了金朝的统治。
3.(2018·湖南高考考前演练三,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清两代,州县按官缺制度授官。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千差万别,州县官缺自然存在着肥美苦瘠之分。从清道光朝始,一些省陆续将辖区内条件恶劣的州县、佐杂之职设为苦缺,并上报中央获得正式批准。从道光二十三年到同治八年,山西省分期分批逐步报批了21个州县苦缺及十五个佐杂苦缺。河南省在道光二十一年时已有淇县、考城、信阳等地列入苦缺。道光七年,包世臣探讨如何治理山东省时曾言道:“……旧名七大苦缺,免派一切摊捐银两,仍每年每缺派邻县协济办公银二千两。”清政府从开始时的极力反对到后面的公开批准地方设立苦缺,实际上是对地方督抚人事权膨胀的一种迁就和默认,就全局看,设立苦缺仅是一种无奈的权宜性措施,非但无助于地方问题的根本解决,反而引发了地方候补试用官员的奔竞之势和地方吏治的进一步腐败。——摘编自王丽《清道光朝苦缺制度探微》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道光朝苦缺制度的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道光朝实行苦缺制度的原因。
答案 (1)特点:一般将条件恶劣的州县、佐杂之职设为苦缺(或在自然条件与社会环境较差的州县设置苦缺);苦缺州县享受免交摊捐、获得津贴等优惠政策;是清朝一种无奈的权宜性措施。
(2)原因:道光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地方治理成本和难度加大;苛捐杂税繁多,贫瘠州县难以承受沉重的赋税负担;卖官鬻爵,吏治腐败;清朝候补官员数量庞大;地方督抚人事权膨胀等。(任答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1)根据材料“从清道光朝始,一些省陆续将辖区内条件恶劣的州县、佐杂之职设为苦缺,并上报中央获得正式批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可知,道光朝一般将条件恶劣的州县、佐杂之职设为苦缺;根据材料“旧名七大苦缺,免派一切摊捐银两,仍每年每缺派邻县协济办公银二千两”可知,道光朝的苦缺州县享受免交摊捐、获得津贴等优惠政策;根据材料“清政府从开始时的极力反对到后面的公开批准地方设立苦缺,实际上是对地方督抚人事权膨胀的一种迁就和默认,就全局看,设立苦缺仅是一种无奈的权宜性措施”可知,道光朝苦缺制度的设置也是清朝一种无奈的权宜性措施。(2)该问主要需结合所学知识尤其是近代前后清王朝的社会背景进行作答:道光时期社会矛盾尖锐,地方治理成本和难度加大;苛捐杂税繁多,贫瘠州县难以承受沉重的赋税负担;卖官鬻爵,吏治腐败;清朝候补官员数量庞大;地方督抚人事权膨胀等。
4.(2017·云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4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卷烟税在世界各国均为优质税源,莫不带来巨额收入。卷烟作为消费品在近代以来输入中国,最初数量甚微,海关也未将烟草列入独立税种。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以进口烟草为在华洋人日用品为由,将其划入免税之列。而北洋时期,占据国内大半卷烟市场的英美烟公司担负中央正税不过7.5%,再加上英美烟公司经常通过一次性购买卷烟税印花或包税的手段减免部分税款,其实际税负只有2.5%~3%。……而当时最大的民族烟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其原料进口时除纳进口正税及子口半税外,产品销往各地仍需缴纳“营业、畅销、厘金、杂捐、附加等税”,“负担即重,成本加多,虽出品优美,诚难与外贸竞卖”。除中央正税外,各省地方政府间有征收销场、落地等税,但征收标准也轻重多寡,各不相同,设置税率之标准亦不一致,或以容器为准,或以货量为准,或以货品为准,或以卖价为准,或以商铺为准,卷烟税制极其混乱。1915年5月,北洋政府为统一卷烟税制,扩充财源,决定实施烟草专卖。中央又将田赋、盐课、关税、厘金、烟税、印花税、契税等十七项优良税源列为中央税,仅将田赋附加税、牲畜税、粮米捐、戏捐、车捐等杂税杂捐划给地方,造成“国重省轻”的失衡局面。北洋时期,地方多为军阀主政,除教育、实业等消耗外,巨额军费成为重中之重,地方财政常常捉襟见肘。加之派系林立,政争激烈,内阁更迭频繁,由于出身与所属派系不同,各自主政时期财政整理目的和政策大相径庭。
——摘编自王强《北洋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卷烟税纠纷》
(1)根据材料,概括北洋时期中国卷烟税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时期中国税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答案 (1)特点:华洋税负不均;卷烟税制由混乱到统一;中央与地方税权失衡。
(2)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制;军阀割据和派系斗争的影响(或缺乏稳定的政治环境);缺乏民主政治的保障;国家财政体制混乱导致统一税制缺失;中央与地方税权分配失衡。
5.(2018·河南八市高三第一次测评,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争的惨败使清政府认识到教育不兴与国力日衰的关系,开始注重国民教育的发展。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其中《学务纲要》提出“初等小学堂为养正始基,各国均认为义务教育。东西各国政令凡小儿及就学之年而不入小学者,罪其父母,名为强迫教育”。在学费方面“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此项学堂,国家不收学费,以示国民教育,国家认为义务之本意”。此后各地普遍设蒙小学堂,推行义务教育。1906年学部咨行各省推行义务教育并颁行《强迫教育章程》,名为强迫但实施的弹性较大。1911年学部召开中央教育会议,决议《试办义务教育章程》,规定义务教育的年限为4年,并提出国库补助义务教育经费的办法。可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这个章程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材料二 日本政府将发展国民教育作为使国家兴盛的首要措施。1871年明治政府组建学制调查研究委员会草拟《学制》,1886年明治政府以敕令的形式颁布《小学校令》,推行4年制义务教育,家长依据规定支付儿童的学费。此后日本学龄儿童的入学率有较大地提升,特别是女子教育。1899年10月明治政府颁行《小学教育费国库补助法》,对小学教育费进行补助。1900年《小学校令》将义务教育年限统一为4年并免去了小学学费,从法律上实现了免费的义务教育。到1907年《小学校令》颁行的时候,义务教育的年限被延长至6年。得力的政策使这一阶段义务教育的就学率有较大提升,到1911年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的就学率达到98.2%。为适应义务教育规模扩大后的师资需求,明治政府从扩大师范教育规模;增加法制和实业教育的内容;对师范教育进行部分升级;确立新的师范教育体制四方面改革扩充师范教育,为义务教育提供师资保障。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梁雯娟《清末新政与明治维新时期普及义务教育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中日两国义务教育的异同。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义务教育改革夭折的原因。
答案 (1)同:均通过法律形式发展教育;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异:日本,义务教育年限长;注重师资培养;取得成功。
中国,义务教育年限短;最终夭折。
(2)原因:清王朝的覆灭;列强侵略;社会动荡;清政府被迫进行,无改革决心;教育经费紧张。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