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考试时间:90 分钟 总分:100 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 60 分)
一、选择题。(1-10 每小题 1 分,11-35 每小题 2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除哪项外,均是细胞统一性的表现:( )
A. 都以 DNA 作为遗传物质
B. 都含有脂质、蛋白质、核糖体
C. 一般都以 ATP 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D. 组成细胞的元素种类和含量基本相同
2.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
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
C.RNA、DNA D.DNA、蛋白质
3.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X、Y 代表元素,a、b、
c 是组成 A、B、C 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 d 或 e 表示。据图分析
正确 的是( )
A. X 为 N、P 元素,a、b 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B. 绿藻细胞内单体结构 d 的种类有 8 种,蓝藻细胞中 d 的种类有 4 种
C. 人体细胞中不能合成所有种类的 e,而植物细胞一般可以合成所有种类的 e
D. A、B 的多样性由 d 中的 n 充分体现,C 的多样性由 e 中的 R 充分体现
4.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空间结构被破坏,则其功能丧失
B.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细菌的遗传物质只有 DNA
C. 拟核中的 DNA 不会和蛋白质结合
D. 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5.肾上腺皮质产生的醛甾酮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激素,它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后与细胞
内受体结合,结合物进入细胞核,启动相关核基因的表达生成醛甾酮诱导蛋白(AIP),AIP
可通过促进细胞呼吸,促进细胞 ATP 的产生,以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肾小管腔中 Na+的重
吸收。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醛甾酮在肾上腺皮质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
B. 醛甾酮的作用过程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C. 醛甾酮-受体结合物进入细胞核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D. 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重吸收 Na+
6.在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 ( )
A. 都可以观察到核糖体
B. 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
C. 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可以调节反光镜
D. 在换用高倍镜之后,只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7.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血红蛋白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某些蛋白质分子能参与血红蛋白分子的形成和水解过程
B.将血红蛋白分子溶于生理盐水中能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
C.高温能使血红蛋白分子的空间结构变的舒展、松散
D.血红蛋白分子发生氨基酸替换可能会影响其生理功能
8、植物在受伤时会释放系统素(一种由 20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与受体结合后能活化蛋白
酶抑制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阻止害虫取食和
病原菌繁殖。下列关于系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内含 20 个肽键的系统素是一种信号传递分子
B.系统素遇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会产生紫色反应
C.系统素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的基因的表达
D.系统素相当于植物体内的“抗体”,能与外来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9、用高浓度的尿素溶液处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
链(称为“变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自发地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称为“复性”),
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这说明( )
A.尿素与肽酶的作用结果相似
B.氨基酸数量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蛋白质在尿素溶液中的溶解度低
D.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该反应是否完成
10、关于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酵母菌和乳酸菌都能进行无氧呼吸 B.酵母菌有线粒体,而乳酸菌无线粒体
C.酵母菌具有细胞核,而乳酸菌具有拟核 D.溶菌酶能破坏酵母菌和乳酸菌的细胞壁
11、下列关于无机盐和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某些无机盐是组成 ATP 和 RNA 的必需成分
B.由氨基酸形成多肽时,生成物 H2O 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无机盐与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有关,与传递兴奋无关
D.水既是细胞代谢所需要的原料,同时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
1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酶体、液泡、中心体都是含有磷脂的细胞器
B. 内质网既能参与蛋白质、脂质的合成,还能参与物质的运输
C. 膜蛋白不属于分泌蛋白,因此其形成与内质网、高尔基体无关
D. 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13、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加快物质运输
B.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蛋白质、脂肪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在清水中涨破后,可通过离心获得细胞膜
14、ATP 合酶是合成 ATP 所需的催化酶,分子结构由凸出于膜外的亲水性头部和嵌入膜内的
疏水性尾部组成。当 H+顺浓度梯度穿过 ATP 合酶,使 ADP 与 Pi 形成 ATP。下列关于ATP 合
酶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可推测原核生物的细胞内没有 ATP 合酶
B.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上有 ATP 合酶
C.ATP 合酶既具有催化作用,也具有运输作用
D.ATP 合酶催化 ADP 和 Pi 形成 ATP 需要温和的条件
15、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探索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最初通过对现象的推理分析得出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B.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为静态的结构
C.流动镶嵌模型认为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D.三层结构模型和流动镶嵌模型都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16、下图表示各种膜的组成成分含量。图示不能说明的是( )
A.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B.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与膜的功能有关
C.膜的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数量越少
D.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重要作用
17、如图表示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下列属于图
示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膝跳反射时,传入神经元引起传出神经元兴奋
B.受精作用时,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C.甲状腺细胞对垂体细胞分泌 TSH 的反馈调节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18、图示为某生物的细胞核及相关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物为动物或低等植物
B.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的通道,具有选择性
C.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同时,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也随之解旋
D.细胞骨架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19、下列关于细胞质壁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都能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
B.动物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根本原因是不具有半透膜
C.一定浓度的甘油溶液可以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D.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20、下表中有关科学家获得研究成果所用的研究方法不匹配的是( )
选项 科学家 研究成果 研究方法
A 施旺和施莱登 细胞学说 调查法
B 摩尔根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实验和假说—演绎法
C 沃森和克里克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物理模型构建法
D 卡尔文 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转移途径 同位素标记法
A. A B. B C. C D. D
21、寨卡(Zika)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行传播,导致婴儿患上“小头症”,
其模式图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 M 蛋白、E 蛋白二聚体经过酶解后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均相同
B. 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尿嘧啶和腺嘌呤等化合物
C. 寨卡病毒的 RNA 分子和 DNA 分子均可以作为其遗传物质
D. 寨卡病毒体内的水是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其含量不断变化
22.细胞自噬通过溶酶体途径对细胞内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或入侵的病原
体进行降解并回收利用,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溶酶体发挥作用主要依赖其内的多种水解酶
②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③细胞自噬过程需要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④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⑤溶酶体和高尔基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
⑥自噬体内降解前后的物质或结构都是废物
⑦自噬体的形成可能与内质网等细胞器有关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⑦
23、下图所示为甘蔗一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中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B. 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
C. 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
D. 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就会增加
24、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线粒体 DNA 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线粒体 DNA 受损伤,对神经细胞
吸收 K+没有影响
B.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C.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时消耗能量,因此胰岛素出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
D.对离体培养的小肠上皮细胞进行紫外线处理,结果吸收甘氨酸的功能丧失,最可能的原
因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结构发生变化
25、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释放二氧化碳与吸收氧气的物质的量(或体积)之比叫作呼吸熵,
如图表示玉米种子萌发时呼吸熵的变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第 10~20 d 中呼吸熵逐渐降低,呼吸底物可能还有脂肪
B.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根据呼吸熵的大小可推断出呼吸底物
C.同等质量的花生种子比玉米种子的呼吸熵高
D.环境中的氧气浓度也会影响呼吸熵的变化
26、下列关于 ATP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和 ATP 的含量都较多
B.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均只有少部分储存在 ATP 中
C. 细胞内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D. 一分子 ATP 水解掉
两个磷酸基团后即成
为组成 RNA 的基本单
位之一
27、下面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方式及其产物,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 甲装置可用于探究呼吸作用是否产生热量
B. 乙装置有色液滴向左移动,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有氧呼吸
C. 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种子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 C02
D. 三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28、在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淀粉溶液和等量的淀粉酶溶液,在不同的温
度条件下(均低于最适温度)反应,产物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三支试管随着反应的进行,酶促反应速率均不断下降
B.甲、乙、丙三支试管所处的温度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