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试题卷 第 1 页 共 8 页
2019 年 11 月
绵阳南山中学2019年秋季高2018级半期考化学试题
命题人:王小林 审题人:卿明华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
题)组成,共 7 页;答题卡共 2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清楚,
同时用 2B 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 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l 35.5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共 49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和判断不正确的是
A.日常生活中用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溶解油漆而不用水,利用相似相溶原理
B.生活中常用的肥皂和洗涤剂既含有亲水基团,也含有疏水基团
C.节日焰火与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无关
D.太阳能清洁无污染,但是能量密度低,成本偏高
2.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的电子气理论加以解释的是
A. 易导电 B. 易导热 C. 有延展性 D. 易锈蚀
3.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 5 个区,以下元素属于 s 区的是
A. Fe B. Mg C. Al D. Br
4.下列物质熔化或升华时,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与晶体硅相同的是
A. 碘升华 B. Mg 熔化 C. 蔗糖熔化 D. 碳化硅熔化
5.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确定该微粒为 Ne
B.对应元素一定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13 列
C.它的单质不可能是强还原剂高二化学试题卷 第 2 页 共 8 页
D.对应元素可能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6.用 VSEPR 模型预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其中正确的是
A.BeCl2 为 V 形 B.SO2 为直线形
C.PCl3 为正四面体形 D.CO 2-3 为平面三角形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 的电子式:
B.基态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表达式:
C.Zn2+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3s23p63d10
D.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 CH4 分子,也可以表示 CCl4 分子
8.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 8 电子结构的是
A.CO2 B.BF3 C.HClO D.NH3
二、选择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3 分,共 33 分)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肯定不同
B.白磷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键角为 109°28'
C.11 号到 18 号元素位于周期中同一周期,所以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
D.固态时能导电的晶体一定是金属晶体
10.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 16 g 氧原子的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的 Si-O 键的数目为 4NA
B.44g 干冰晶胞(如右图所示)含有的 CO2 分子数为 14NA
C. 标准状况下,22.4L HF 中含有 NA 个 HF 分子
D. S2 和 S8 的混合物共 64 g,其中所含硫原子数一定为 2NA
11.下列关于中和热测定实验的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以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B.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防止热量散失
C.应保证碱液稍过量以便于使酸充分反应
D.稀溶液中,1mol CH3COOH 与 1mol NaOH 充分反应放出的热少于 57.3kJ
12.下列有关比较不正确的是
A.熔点:Mg < Al B.晶格能:CaO > NaCl
C.晶体中阳离子配位数:CsCl-192. 9kJ·mol-1
D. CH3OH 转变成 H2 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1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原理、方法和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用红外光谱仪来测定分子的立体构型
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形成蓝色沉淀后再加入 NaOH 溶液,沉淀溶解,
得到深蓝色溶液
C.用 X-射线衍射实验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
D.向 I2 的 CCl4 溶液中加入浓 KI 水溶液,振荡试管,溶液紫色变浅,是由于在水溶液
中发生反应:I2+I—=I-
3
15.现有四种晶体,其离子排列方式如图所示,其中化学式正确的是
A B C D
16.下列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表所示(其中只有 W、Y、Z 为同周期元素)
元素 X W Y Z R
原子半径(pm) 37 64 66 70 154
主要化合价 +1 -1 -2 +5、-3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负性大小顺序为:W>Y>Z
B.X、Y、Z 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其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
C.Z 的最高价含氧酸中含有两个非羟基氧
AB2 EF XY3Z AB3高二化学试题卷 第 4 页 共 8 页
D.R 元素可与 Y 形成既含非极性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稀溶液中,1molH2SO4(aq)与 1molBa(OH)2 (aq)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B.乙炔(C2H2)的燃烧热为 1299.6 kJ·mol-1,则
2C2H2(g)+5O2(g)=4CO2(g)+2H2O(g) 的ΔH=-2 599.2 kJ·mol-1
C.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粉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更多
D.中和热化学方程式为: H+(l) + OH—(l) = H2O (l) ΔH=-57.3KJ/mol
18.一种叠氮桥基配位化合物 C 的合成方法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态 Br 价电子排布式为 3d104s24p5 B.NaN3 中 N -
3 立体构型为 V 形
C.物质 C 中氮原子杂化形式有 sp2、sp3 D.CH3OH 是手性分子
19.已知:As(s)+ 3
2 H2(g)+2O2(g)===H3AsO4(s) ΔH1 ; H2(g)+ 1
2 O2(g)===H2O(l) ΔH2
2As(s)+ 5
2 O2(g)===As2O5(s) ΔH3 , 则反应 As2O5(s)+3H2O(l)===2H3AsO4(s)的ΔH 为
A.2ΔH1 -ΔH3 -3ΔH2 B. ΔH3+ 3ΔH2-2ΔH1
C. ΔH3 + 3ΔH2- 2ΔH1 D. 2ΔH1-3ΔH2-ΔH3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1 分)
三、(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8 分)
20.(8 分)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化学计量
数相同)分别为ΔH1、ΔH2,ΔH1________ΔH2(填“>”“<”或“=”,下同)。
(2)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ΔH 的大小:ΔH1________ΔH2。
① 4P(白磷,s)+5O2(g)=2P2O5(s) ΔH1
② 4P(红磷,s)+5O2(g)=2P2O5(s) ΔH2
(3)将 X 分别装入有水的锥形瓶里,立即塞紧带 U 形管的塞子,发现 U 形管内滴
有红墨水的水面呈现如图所示状态。
CH3O
H
A B C高二化学试题卷 第 5 页 共 8 页
①若 X 为金属氧化物,现象如图一所示,X 可能是____(填化学式)。
②若如图二所示,以下选项中与其能量变化相同的是______。
A. CO 还原 CuO 的反应
B.CaCO3 的分解反应
C.Al 和 Fe2O3 的反应
(4)已知拆开 1mol H—H 键、1mol N—H 键、1mol N≡N 键需要的能量分别是 436 kJ、
391 kJ、946 kJ,则 N2 与 H2 反应生成 NH3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H2(g)+ 1
2 O2(g)==H2O(1) ΔH1=-286 kJ·mol-1
H2(g)+O2(g)==H2O2(l) ΔH2=-188 kJ·mol-1
过氧化氢分解反应 2H2O2(1)==2H2O(l)+O2(g)的ΔH=_________kJ·mol-1。
四、(本小题包括 3 小题,共 43 分)
21.(16 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实验:
Ⅰ.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仪器 A 的名称 ,仪器 D 的作用是 ;
(2)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 A 中加浓盐酸,B 中加 KMnO4 (KMnO4 与浓盐
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
①C 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混合溶液 的现象,即可证明
②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 溶液吸收尾气;
③请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氯、溴、碘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
II.验证同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1)将钠、镁、铝各 1mol 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结果: 与
盐酸反应最剧烈,它的晶体堆积模型如图所示: 其配位数为高二化学试题卷 第 6 页 共 8 页
(2)资料显示:钠、镁、铝都可以用于制备储氢的金属氢化物,Na[AlH4]是一种
良好的储氢材料,与水反应能产生氢气:
①Na[AlH4]中阴离子的中心原子 Al 的杂化形式为_____;
②Na[AlH4]中,存在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 B.σ键 C.π键 D.氢键
(3)查阅有关氯化铝的一些资料,得到如下一些信息:①将氯化铝加热,在 180℃
时开始升华;②在 2.02×105Pa 条件下,氯化铝的熔点为 190℃;③在 500K 和 1.01×105Pa
时,它的蒸气密度(换算成标准状况时)是氢气密度的 133.5 倍;④氯化铝的结构中含有配
位键。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资料猜测氯化铝是 (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②通过计算确定氯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
③用无水氯化铝进行实验时,发现它在潮湿空气中强烈地“发烟”。进一步查阅资表明,
其原因是氯化铝与空气中的水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④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氯化铝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22. (17 分)X、Y、Z、W、M 五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前四周期,它们的核
电荷数依次增大,相关信息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X、Y、Z、W、M 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1)Z、W 相比,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
(2)Y 和 Z 形成的化合物 YZ2 的分子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分子中含
键数目与π
键数目之比为 ,写出与化合物 YZ 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_____________;
(3)X 和 Z 组成的化合物 X2Z, 固态时密度比液态时小,原因是 ,
X 和 Z 组成的另一种化合物,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它的电子式
元素 相关信息
X 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Y 原子核外有 6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Z 非金属元素,基态原子的 s 轨道的电子总数与 p 轨道的电子总数相同
W 主族元素,与 Z 原子的价电子数相同
M ⅠB 族,其单质常用作导线高二化学试题卷 第 7 页 共 8 页
x
yz
A
B
C
D
是 ;
(4)M 与 Z 组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下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5)基态 M 原子的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M 的晶体晶胞结构如上
图所示,它的晶胞堆积模型是 堆积,若 M 晶体的晶胞边长为 a cm,则该晶
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g·cm-3(阿伏伽德罗常数用 NA 表示);
(6)Y 的其中一种单质的晶胞排列方式如下图所示:
①每个晶胞平均占有____个 Y 原子;
②其中原子坐标参数 A 为(0,0,0);B 为(0,1
2
,1
2
);C 为(1
2
,1
2
,0),则 D 原子的
坐标参数为 ;
③已知该晶胞的边长为 a cm,则最近的两个 Y 原子(Y 原子看成等径的刚性小球)
间的距离(原子核间距)为 cm。
23.(10 分)硫及其化合物有许多用途,相关物质的物理常数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_________形。
(2)SO2气体易溶于水的原因是 。
(3)S8是 晶体,该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为 ;
S8 FeS2 SO2 SO3
熔点/℃ 115.2 >600
(分解)
−75.5 16.8
沸点/℃ 444.6 −10.0 45.0
Z
M高二化学试题卷 第 8 页 共 8 页
(4)气态三氧化硫以单分子形式存在,是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5)FeS2晶体的晶胞如下图所示:
① FeS2中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②一个 2
2S 周围离它最近的Fe2+有 个;
③若晶胞边长为a nm,晶胞中Fe2+位于 2
2S 所形成的正八面体空隙的体心,该正八面
体的边长为 nm,一个晶胞中含有 个这样的八面体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