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全套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全套

ID:233405

大小:13.61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9-12-2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全套 含期中期末试题 八上历史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答 案 1.下表是清朝爱国将领在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情况,从表中你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A) 时间 地点 人物 官职 1841 年 2 月 广州虎门 关天培 水师提督 1841 年 10 月 浙江定海 葛云飞 总兵 1841 年 10 月 浙江镇海 裕谦(蒙古族) 钦差大臣、两江总督 1842 年 6 月 上海吴淞 陈化成 江南提督 A.鸦片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B.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C.清政府求和签订不平等条约     D.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2017·鄂州)1842 年 8 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 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边的是(C) A.厦门  B.福州  C.上海  D.广州3.右图是近代某次侵华战争示意图。侵略军的暴行是(C) A.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C.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D.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口岸 4.《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A)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5.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 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 导致国力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C) A.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B.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C.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  D.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6.(2017·邵阳)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方案,右图是网友归纳的救国方案截图,虽不 是很准确,但有些道理。其中的“李鸿章说:我学”,是指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技术而开展(A)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林则徐说:我销 ◆洪秀全说:我反 ◆李鸿章说:我学 ◆康有为说:我变 ◆孙中山说:我革 7.据 1895 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 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D) A.清军的战斗力不强  B.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 C.清政府内部不团结  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 8.(2017·安徽)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 资+特权”。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D)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C.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9.(2016·重庆)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 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 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B)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10.(2017·益阳)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D)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澄清吏治  B.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 C.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  D.裁汰旧军,精练陆军,创建北洋海军 11.(2017·邵阳)“中国人口约为 4 亿 5 千万,列强要求中国赔款 4 亿 5 千万两白银,用意是每个中国 人都要向他们交纳 1 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 ”该材料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D)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对下列图示解读最为准确的是(A) A.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发展历程 C.中国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 确。正确的请在题号前括号中填写“T”,错误的填写“F”。) (F)13.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对中国 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T)14.“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T)15.19 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 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 争组织。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6 题 4 分,第 17 题 6 分,第 18 题 10 分,共 20 分。)16.(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年 份 1799 年 1820 年 1825 年 1830 年 1835 年 1838 年 数量(箱) 4 000 7 889 12 576 20 331 35 445 40 200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 (1)鸦片的输入,对中国有什么危害?(1 分) 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损害了人民身体健康。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它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2 分) 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3)当今世界毒品泛滥,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禁毒”工作刻不容缓。请你为我们的“禁毒”活动设 计一条宣传标语。(1 分) 珍爱健康,远离毒品。(要求语言简洁) 17.(6 分)1840 年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强盛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遭遇 了各种挫折,却仍然在孜孜以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 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19 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从 1898 年 6 月到 9 月, 光绪帝按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训练新式军队等。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说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哪些具有直接实用 价值的东西?(2 分) 自强,求富;采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建海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探索有什么积极作用?(2 分)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有利于社会进步。 (3)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有什么不同?(2 分) 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制度。 18.(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 1842 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 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摘自川教版《中国 历史》八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4 分) 《南京条约》。中英鸦片战争。(2)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2 分) 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材料二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2 分) 《马关条约》。该条约使我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材料二的条约签订以后的中国局势,下面的哪幅图片可以显示?(将字母填入括号内)(2 分)( B ) A B C 八上历史第三、四单元检测题 (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答案 1.(2016·来宾)“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 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价的人物是( A ) A.孙中山  B.洪秀全 C.康有为  D.毛泽东 2.1912 年 4 月 1 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宣布解职,此后统治中国的是( B ) A.清朝皇族内阁  B.北洋军阀政府 C.国民党政府  D.汉奸傀儡政府 3.(2016·包头)中山陵的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孙中山为“唤起民众”制定的革命纲 领,其核心是( C ) A.三民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4.1911 年 4 月,革命党人在黄兴带领下举行的起义是( B ) A.惠州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武昌起义  D.镇南关起义 5.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A.按照三权分立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B.规定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 C.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  D.是中国第二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6.表格式归纳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C ) 阵  地 《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 旗  帜 民主、科学 代表人物 李鸿章、康有为、张謇 影  响 在中国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A.主要阵地  B.旗帜  C.代表人物  D.影响 7.(2017·重庆)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 5 月 2 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 生……5 月 3 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 B ) A.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      D.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8.(2017·江西)学生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话题展开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9.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 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 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 该走的道路是( D )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10.(2017·青岛)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漫画(右图)反 映的事件是( C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11.(2017·郴州)1923 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 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材料中所说的“世 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 B ) A.维新思想     B.马克思主义 C.三民主义   D.毛泽东思想 12.(2016·无锡)有人说:“1901 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 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 1921 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下列对于“1921 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所指的历史事件,表述正 确的是 ( D ) A.它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它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它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 确。正确的请在题号前括号中填写“T”,错误的填写“F”。)(T)13.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 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F)14.镇压护国运动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又下令解散国民党。 (T)15.1920 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接着,北 京、长沙、武昌等地也先后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6 题 4 分,第 17 题 6 分,第 18 题 10 分,共 20 分。) 16.(4 分)(2016·镇江)一场全国规模的革命想取得哪怕是部分的成功,都需要在人们面前提出一个与 以往不同并被众多人接受的新的理想和目标,使人们燃起新的希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宪, 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 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二 “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仅仅)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 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 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孙中山考察英国心得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 报》发刊词中将其基本精神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政府,扫除了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道路上这个巨大障碍, 而且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未曾有过的共和政体。这无疑是一个巨 大进步。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中孙中山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什么理想目标?(1 分) 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或民主共和制。 (2)在同盟会纲领中孙中山提出的核心理想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应的是三民主义中的哪一主义?(2 分) 目标:创立民国。主义:民权主义。 (3)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他的哪些理想目标?(1 分) 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或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17.(6 分)(2016·南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 19 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 19 世纪 60 年代清 朝官办的企业和 70 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 1914 年,增加到 100 万人以上。到 1919 年五四 运动前夕,已达 200 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 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6 月 3 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 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 条件。 ——《中国历史》 (1)材料一认为,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于何时?(1 分) 19 世纪中叶。 (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口号分别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归纳其主要影响。(2 分) 1915 年。民主、科学。解放了青年们的思想;启发青年们探索救国真理。 (3)五四运动爆发在何地?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6 月 3 日”前后,运动的主力分别是什么? (2 分) 北京。学生;工人。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1 分)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18.(10 分)近代前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是反对西洋 化、近代化的,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拳匪的惨败是极自然的。惨败代价足以证明我民族 要图生存绝不可以开倒车。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 民的方案。——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中的“拳匪运动”即“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是指哪一运动?为镇压这场运动,列强发动了 哪次战争?(2 分)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材料中的“第一、第二两个方案”分别指什么?第一方案的具体措施有哪些?第二方案的实施在思 想上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4 分) 第一,洋务运动。措施: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企业,筹建新式海军;兴办新式学堂,选送学生出 国留学。第二,戊戌变法。影响: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3)继前三个方案,材料中“孙中山的救国救民方案”可以视作我国近代史上第四个救国救民的方案。 据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救国救民方案的革命理论。概括说明这一理论的实践结果。(2 分) 理论:三民主义。结果: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 凯窃取了。 (4)材料中将前三个方案分别概括为“自强”、“变法”、“反动”,请你依照材料中前三个方案的概括 方法,用一个关键词概括第四个方案。(1 分) 民主、共和。 (5)根据上述几个方案,请归纳这些方案的共同主题。(1 分) 救国救民、爱国主义。 八上历史期中检测题 (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答案 1.(2016·随州)如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A)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武昌首义  D.义和团运动 2.(2017·重庆)“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 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材料描述的是(B) A.鸦片输入的危害  B.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C.中国边疆的危机  D.中日《马关条约》的后果 3.1856 年,英法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C) 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活动进行报复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镇压义和团运动 4.(2017·郴州)李鸿章在上海联合洋枪队镇压太平军时,感叹西方国家“大炮之精纯,子弹之细巧, 器械之鲜明……实非中国所能及。”材料反映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 (C) A.民主思想    B.政治制度    C.军事技术    D.风俗习惯 5.(2016·山西)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 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压的印度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 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C.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D.民族工业曲折艰难 6.(2017·河南)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 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C)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A)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公车上书 打破了清朝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B 百日维新 挽救了民族危亡 C 《定国是诏》颁布 标志着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8.如图为《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创作根植于(D)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导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C) A.护国运动的开展和胜利  B.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坚决斗争 C.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  D.袁世凯失去帝国主义的支持 10.(2015·济南)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四幅图片,判断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C) A.侵略与反抗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近代化探索   D.伟大的抗日战争 11.(2017·鄂州)1919 年 6 月的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巴黎和会与其说引起了中国学生的争取国权 运动,不如说它是近代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人说“不”的国际会议。这主要是因为(B) A.巴黎和会促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B.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C.五四运动迫使北洋政府废除了“二十一条”  D.中国在巴黎和会上收回了山东主权12.(2015·黔东南)如图是 1921 年 7 月,停泊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它见证了(D) A.戊戌变法的失败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成立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 确。正确的请在题号前括号中填写“T”,错误的填写“F”。) (T)13.《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 上也没有实行。 (F)14.武昌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 民的斗志。 (F)15.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 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6 题 4 分,第 17 题 6 分,第 18 题 10 分,共 20 分。) 16.(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材料三 曾国藩说:“购买外洋船炮并进行仿造,是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 (1)图一显示的是一场战争的形势局部图,写出该战争的名称。(1 分) 鸦片战争。 (2)图二所示为圆明园被焚毁后的一处残迹,该残迹是哪些人造成的结果?(1 分) 英法联军。 (3)曾国藩的话,表明他决心投身于一场什么运动?材料一、二所示事件与曾国藩从事的运动之间存在 着怎样的历史关系?(2 分) 洋务运动。因果关系(或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均战败,显示了洋枪洋炮的厉害,洋务派认识到要抵御外国 侵略,就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17.(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 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之间不再称“老爷”“大人”,而是改称“先 生”“同志”,男子剪掉辫子,女子不再缠足。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 “中国革命成功了,我 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进攻。——《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的内容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怎样的变化?(1 分)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引起材料二中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中的青年认为“中国革命成功了” ,但也有 人认为“中国革命失败了”,请你就其中的一种观点说出两点理由。(3 分) 辛亥革命。赞同“中国革命成功了”的理由: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任答 2 点即可)。赞同“中 国革命失败了”的理由: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性质,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虽然成立了中华民国,但是北洋 军阀实行的是封建独裁统治,中华民国名不副实。(任答 2 点即可)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在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2 分) 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8.(10 分)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 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器物之路】 材料一 19 世纪 60 年代,洋务派采用西方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著名的有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等。这些企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分配给军队。19 世纪 70 年代,洋务派创办了另一批 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他们希望通过创办这类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同外国人竞争,“分 洋商之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 60 年代和 70 年代创办的企业有什么不同?器物探索之路有何意义?(2 分) 60 年代:军事企业;70 年代:民用企业;意义:引进先进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人才, 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制度变革】 材料二 1895 年,北京 1000 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 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孙中山(2)材料二中“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材料三中的“革命”有何历史贡献?为什么孙中山还说“革命 尚未成功”?(3 分) 戊戌变法;贡献: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或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辛亥革命没有改变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遭遇。 【思想解放】 材料四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 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 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3)为了改变中国人的思想,知识分子掀起了什么运动?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和国际新形势的出现,他 们宣传的思想又有了什么新发展?(2 分) 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 【新的征程】 材料五 1921 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带领中国人民经过 28 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建立新中国,并逐步走 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3 分) 先进思想的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八上历史第五、六单元检测题 (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答 案 1.在中国近代,国共曾有过兄弟般的合作。下列图片对应的历史事件中能体现这种合作的有(C)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遵义会议) 2.1926 年开始的北伐战争迅速由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 军歌,你认为最合适的歌词是(C) A.张灯又结彩,红色政权建起来  B.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C.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  D.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3.(2017·邵阳)周恩来、贺龙等领导的南昌起义爆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 争的开始。这一历史事件距今(C) A.70 周年     B.80 周年       C.90 周年     D.100 周年 4.(2017·盐城)如图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间轴。其中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形成于(B) A.A  B.B  C.C  D.D 5.(2017·郴州)1934 年 11 月 6 日的晚上,三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的徐解秀家, 四个人盖着她床上的一块烂棉絮和一条女红军自带的棉被。第二天红军要开拔了,三位女红军把她们仅有 的一条棉被剪了一半给徐解秀……这感人的故事发生在(B) A.北伐战争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6.(2017·岳阳)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岳阳市某校今年的夏令营活 动选择了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D) A.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      B.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C.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D.转危为安 生死攸关 7.(2017·重庆)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C)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②叶挺独立团夺取汀泗桥 ③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④红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8.(2016·河北)为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一首题为《冬夜题□□□□》的诗写道:“古都兵变动天寒, 化作长城碧血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和肝。八年烽火山河破,三载硝烟宪政残。青史每翻常滴 泪,何时两岸结新欢。”“□□□□”应是(B)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9.(2017·潍坊)右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作者主张(C) A.开展游击战  B.片面抗战 C.全民族抗战  D.消极抗战 10.(2017·河北)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 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 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C)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国公约》的签署 C.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1.(2017·威海)下图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发行的,以百 团大战纪念馆为背景的邮票。“百团大战”是(A) A.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B.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胜利 C.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标志D.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 12.(2017·青岛)2016 年 9 月 18 日,“九一八事变”发生 85 周年之际,全国多地举行主题活动,提醒 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十四年抗战其实并不像抗日神剧里那样简单,血肉筑长城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关于抗日战争胜利原因表述正确的有(A) ①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  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③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  ④国民党政府始终如一的积极抗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 确。正确的请在题号前括号中填写“T”,错误的填写“F”。) (F)13.1928 年底,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至此,南京政府实现了国家的 真正统一。 (T)14.1931 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T)15.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 斗方向。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6 题 4 分,第 17 题 6 分,第 18 题 10 分,共 20 分。) 16.(4 分)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哪所军校?(1 分) 黄埔军校。 (2)图二是国民革命时期哪次战争的胜利进军形势图?这次战争的首要打击对象是谁?(2 分)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形势图)。吴佩孚。(若学生答北洋军阀或将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都列出,也可 给分)(3)请说说图一与图二之间有什么联系?(1 分) 黄埔军校培养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 17.(6 分)(2017·益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博古等人在红军长征出发前,既不做深入细致的政治动员,也不做长途行军作战的准备。他 们把突围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动,行动缓慢,始终摆脱不了敌人。 材料三 红军连续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人员折损过半,只剩 3 万多人。红一方面军原 来准备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蒋介石调集重兵布成口袋阵,企图一举消灭红军。 材料四 草地位于川陕甘边界,绵延几百千米,到处是野草丛生的沼泽和散发出腐臭味的黑色泥潭。 行人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其中,无法生还。红军靠挖野菜、草根,甚至杀军马或煮皮带充饥,常常背靠背 宿营,互相取暖;手挽手行进,趟过泥沼。就这样,红军历尽艰难,走出了草地。红军将士穿着单衣,踏 着没膝的积雪,顶着怒吼的狂风,以无比坚强的意志和团结互助的精神战胜了风雪,翻越了夹金山。 (1)用图中字母回答:(3 分) ①1935 年 1 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地点:__B__。 ②红一方面军与陕甘根据地的红军会师的地点:__E__。 ③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__D__。 (2)据材料二、三、四,分别概括指出红军长征过程中遇到的艰难险阻。(2 分) 材料二:“左”倾路线的错误指挥;材料三:敌军的围追堵截;材料四:严酷的自然环境。 (3)以上材料折射出长征精神的哪些内涵?(1 分)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勇往直前、英勇奋斗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 团结互助的协作 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等。 18.(10 分)(2017·长沙)2017 年 1 月 3 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 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s\do5(图二)) 材料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1935 年《风云儿女》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中国抗战进程中处于什么地位?图二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事件所建 的纪念馆?(2 分) 抗战开始的标志;南京大屠杀。 (2)《义勇军进行曲》发表后,为促成中国人民“万众一心”抵抗日本侵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哪一主 张?全民族抗战开始后,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哪次?这些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抗击日本侵 略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 分)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百团大战;中流砥柱。 (3)中国在 1942 年 1 月 1 日与苏美等国共同建立起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这说明了什么?(2 分)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综上,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你得到哪些启示?(3 分) 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 生存与发展的挑战。人类在对付共同的敌人时,应该联合起来团结作战(最大的启示);发展经济增强综合 国力,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合作等。八上历史第七、八单元检测题 (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答 案 1.(2017 年·娄底)“愿所有的人从这张照片上能够理解和体会,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们的国家处 在十字路口,处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定胜败的斗争的严峻时刻。我们的党和毛主席为国家和人民作出 了怎样的贡献!”这幅照片应拍摄于(C) A.开遵义会议时  B.红军到达陕北时 C.去重庆谈判时  D.政协会议召开时 2.(2016·山西)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赢得了全国民 众的认可。解放区“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让农民无偿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土地,使共产党赢得了农民 的衷心拥护。这段话主要揭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C) A.发生背景  B.发展历程  C.胜利原因  D.历史意义 3.右图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转战陕北,其直接结果是(B)A.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C.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D.“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4.毛泽东在《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中指出:“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 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军事行动是(C)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B.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解放军发动战略大决战 5.(2017·青岛)《毛泽东选集》中收录了一封电报,摘抄如下:“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 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 “为了歼灭这些敌人”进行的战役的影响是(A) A.解放了东北全境    B.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C.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D.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6.(2016·来宾)平津战役前,著名建筑史学家梁思成曾十分担心北平文物和古城墙毁于战火,但事实 上它们最终几乎完好无损地得以保存。这主要是由于(A) A.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  B.解放军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 C.北平人民群众的全力保护  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不战而退 7.(2016·宿迁)板书是浓缩的教学案,如图的板书设计,该课题应是(C) 课题:__________________ 转战陕北―→千里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8.(2017·重庆)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是《历史为什么选择中国共产党》一书的部分目录, 按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是(C) ①红旗飘扬井冈山 ②为全民族抗战而斗争 ③南湖红船风雨中起航 ④新中国的曙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9.(2016·陕西)右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 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D)A.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B.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C.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D.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10.(2016·玉林 崇左)煤气灯刚在上海租界出现之时,很多人以为这种自来火是“地火”,都不敢赤足 行走在煤气公司附近的道路上。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C) A.煤气灯阻碍了人们出行  B.煤气灯使用率普遍不高 C.人们对新技术认识不足  D.上海租界管理戒备森严 11.(2017·泰安)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曲折中艰难发展。下列属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的是(D) ①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②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③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沿海沿江大城市比较发 达  ④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2015·淮安)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和文化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关于以下三幅图 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图一反映的是创办于北京的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B.图二反映的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C.图三反映的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D.三幅图都反映了历史的进步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 确。正确的请在题号前括号中填写“T”,错误的填写“F”。) (F)13.1949 年 4 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占领重庆,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 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T)14.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F)15.中华书局、新华书店、生活书店等,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 开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6 题 4 分,第 17 题 6 分,第 18 题 10 分,共 20 分。)16.(4 分)(河北中考)图一、图二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个历史事件。请结合图片内容,回 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图二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2 分) 图一反映的是西安事变;图二反映的是重庆谈判。 (2)上述两个“一致”达成后的落实情况如何?其落实情况对中华民族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 分) 落实情况:图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建立,国共联合抗日(或全民族抗战局面逐步形成,国共联合 抗日);图二:蒋介石撕毁协定,并发动了内战。 影响: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1946 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 17.(6 分)(2017·杭州)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 曲可歌可泣的史诗。 材料一 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 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通电全国,高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 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王栓林《中国现代史》上册 材料三 (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说:“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 这个‘把’……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 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1)材料一“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其中的第一次“战斗”是指哪件事情?简述该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 上的地位。(2 分) 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支军 队。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一主张?这一主张促成的结果是什么?(2 分) 全民族抗战;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3)材料三“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是指哪一事件?简述其战略意义。(2 分)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18.(10 分)(2016·江苏盐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 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 世纪 60、70 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资产 阶级力量逐步壮大。他们试图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期待以政治近代化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材料三 1894 年农历甲午年,这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迟,颐和园条条垂杨秃枝在寒风中颤抖。年逾不惑、 踌躇满志的张謇成为全国惊羡的新科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然而他却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 人生道路,出于对国家权利丧失的愤慨,1896 年他毅然弃官返乡兴办实业。——《古老中国的发展传奇》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提出的口号。(2 分) “自强”“求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19 世纪初康有为、孙中山、胡适等资产阶级代表为改变封建专 制制度,实现政治近代化所做出的主要努力。(3 分) 康有为与梁启超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即戊戌变法;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 制;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謇兴办的实业名称。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怎 样的价值追求?(3 分) 大生纱厂;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弃个人功名利禄的爱国情怀(或实业救国)。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工业化和民主化最终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何在?(2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 八上历史期末检测题 (考试时间:60 分钟 满分: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 目要求。)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答 案 1.(2017·苏州)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 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2.(2016·西宁)“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 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C) 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甲午战争期间 3.(2017·成都)1896 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 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B)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2016·泰安)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C)   A.虎门销烟  B.圆明园遗迹 C.侵略者坐上清朝皇帝的宝座 D.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5.戊戌 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孤军奋战,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最终失败,这从根本上说是因为(B) A.中国人民觉悟程度太低  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 C.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  D.中国自然经济残余的影响 6.(2017 年·滨州)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 12 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 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船中继 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A)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C.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7.(2017·呼和浩特)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上的这三幅浮雕反映的史实依次是(A) A.南昌起义、五四运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B.五四运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南昌起义 C.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D.南昌起义、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五四运动 8.(2016·菏泽)国民党要员郝柏村回忆到:“以武力营救蒋委员长的军事行动,幸赖蒋夫人大智、大 仁、大勇的人格,使蒋委员长平安脱险,并停止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十年内战。”他描述的事件是(B)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9.(2017·孝感)2014 年 9 月 1 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 300 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如图为该名录 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C) A.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C.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0.(2014·镇江)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D)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2017·徐州)学习历史要求我们思考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获得合理的历史解释。下列因果关系对 应正确的是(C) 选项 因 果 A 南昌起义爆发 清王朝土崩瓦解 B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东北三省完全沦陷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中国民族工业处于崩溃边缘 A.A  B.B  C.C  D.D 12.(2016·潍坊)《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 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C) A.大众传媒的普及  B.男女实现了平等  C.西方思想的影响   D.封建思想的根除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 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史实或史论是否正 确。正确的请在题号前括号中填写“T”,错误的填写“F”。) (T)13.《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 3 000 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T)14.1911 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 是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F)15.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然后挥师北进, 渡过金沙江,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6 题 4 分,第 17 题 6 分,第 18 题 10 分,共 20 分。) 16.(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图一 鸦片战争穿鼻海战  图二 甲午战争黄海激战 图三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材料二 17 世纪后期至 18 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 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 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 100 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 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 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其中任意一幅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2 分) 图__一__(填写图片编号)——《__南京__条约》(或图二——《马关条约》;图三——《辛丑条约》) (2)19 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 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1 分) 人物:邓世昌。事例: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或 1894 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将士与日舰展开激战, 最后壮烈牺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1 分) 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17.(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 年 1 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 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 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 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 1936 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 1 800 余次,毙伤日军、 伪军 2 万多人,拔掉据点 2 000 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 1.7 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 山的 500 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2 分) 办学方针: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 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2 分) 合作原因: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 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2 分) 百团大战;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18.(10 分)(2016·资阳)李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设计历史板报,请你参与完成。 栏目一:举步维艰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   图二 汉阳铁厂 图三 京师同文馆   图四 北洋水师 (1)图一至图四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指出反映了该历史事件 的什么活动,并简述活动的理由。(4 分) 事件:洋务运动;活动及理由(以下四项任意一项即可):图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为摆脱困 境,强兵富国,以“自强”为口号,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图二:创办近代民用工业;洋务运动后期,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和燃料等的 不足,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开办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推动中国工业的近代化。图三:创办新式学 堂;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1862 年成立京师同文馆,培养近代外交和翻译人才,推动中 国教育的近代化。图四:创办海军;为了增强海军军事力量,从 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 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推动中国海军的近代化。 栏目二:柳暗花明 (2)阅读图五及其材料,指出这一伟大人物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奋斗目 标是否实现,为什么?(4 分) 途径:广泛发动民众进行斗争;联合可以团结的国家和民族共同奋斗。没有实现。辛亥革命后,袁世 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仍然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 压迫。直至孙中山逝世,“中国之自由平等”仍没有实现。 栏目三:旭日东升陈独秀 1902 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1907 年赴法国考察研究 蔡元培 1902 年赴日本考察  1907 年赴德国访问 1912 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 1910 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 1913 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 1902 年留学日本 (3)根据栏目三的材料,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概括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 作用。(2 分) 原因:出国留学或考察,受西方文化影响;作用:他们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思想近代化。

资料: 8611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