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阶段检测试卷2(海安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2.doc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阶段检测试卷2(海安附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检测(二)‎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史官将宋徽宗列入负面教材,认为他应该为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负最大的责任。《宋史・徽宗本纪》的记载就是对宋徽宗的 ▲ :“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今日主流的历史研究者对宋徽宗的评价,基本也是持类似的观点。但另一方面,哪怕是那些对宋徽宗的治国理政很 ▲ 的人,也无法否认他在艺术领域的才华与成就。在当时,金国的皇帝章宗就是宋徽宗的粉丝,他的书法“悉效宣和字(瘦金体)”,他还刻意模仿徽宗的绘画偏好。而在今天,( ▲ )。‎ 传统史官秉承经史观念,强调修史的目的是“以史为鉴”,因此容易出现裁剪历史、以是非遮蔽史实、忽视历史丰富性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宋徽宗本人就是这种史笔的“牺牲品”。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汉学家伊沛霞女士的《宋徽宗》一书却 ▲ ,立足于史料,呈现了一个立体化而非脸谱化的宋徽宗形象,展现了一名“艺术家皇帝”的个人魅力,读来令人 ▲ 。伊沛霞女士凭借一种异于国内历史研究者的视角,利用西方学术背景来解读人物,她更对宋徽宗充满了“理解与同情”。这种解读有助于我们摆脱单一视角来看待这位个性鲜明的北宋君主。虽然伊沛霞对宋徽宗的某些辩解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但她对宋徽宗的整体还原还是成功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刊之论 不以为意 不落窠臼 拍案叫绝 B.盖棺论定 不以为然 不落窠臼 耳目一新 C.不刊之论 不以为然 别出心裁 拍案叫绝 D.盖棺论定 不以为意 别出心裁 耳目一新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徽宗的艺术魅力吸引很多文艺青年,他被亲切地称为“胖佶”。‎ B.徽宗被亲切地称为“胖佶”,他的艺术魅力吸引很多文艺青年。‎ C.很多文艺青年也被徽宗的艺术魅力吸引,亲切地称他为“胖佶”。‎ D.很多文艺青年亲切地称他为“胖佶”,被徽宗的艺术魅力吸引。‎ ‎3.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伊沛霞女士以一种异于国内历史研究者的视角,西方学术是她解读人物的背景,她更对宋徽充满了“理解与同情”。‎ B.伊沛霞女士利用西方学术背景,突破一种异于国内历史研究者的视角来解读人物,因此她对宋徽宗充满了“理解与同情”。‎ C.伊沛霞女士以一种异于国内历史研究者的视角,对宋徽宗充满了“理解与同情”,她是利用西方学术背景来解读人物的。‎ D.伊沛霞女士利用西方学术背景,以一种异于国内历史研究者的视角来解读人物,因此她对宋徽宗充满了“理解与同情”。‎ ‎4.下列关于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学校有“庠”“序”“太学”等,明清最高学府是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叫监生,教学人员称博士、助教等,主管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是教授。‎ B.合从:“从”通“纵”,与六国“连横”之策相对,是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C.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词很多,如:迁,调动官职,一般指降职;徙,一般的调动官职;改,改任官职;出,京官外调;乞骸骨,表请求退职;致仕,指退休。‎ D.“六部”,隋唐至清,中央行政机构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些部门各司其职,如礼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二、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陈寅恪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这表明学术研究还需借助于历史的想象力,但历史想象与艺术想象有所不同,我们切不可拿“想象”作“证据”,“误认天上的浮云为天际的树林”。这也是治学者应当牢记的“信条”。‎ 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李大钊说:“纵观人间的过去者便是历史,横观人间的现在者便是社会。”也就是说,要洞察现实的社会,就不能不研究过去的历史。胡适之则把这种认识的思路,比作“祖孙的方法”。这一方法从来不把事物看作一个孤立的东西,而把它视为“历史”的一个“中段”:“上头有他的祖父,下头有他的孙子。捉住了这两头,他再也逃不出去了。但历史也不是单纯事件的条块铺陈,它的背后还有“思想”,“有一个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它内在的“思想”,才能从一堆枯燥无生命的原材料中发现有血有肉的生命。事实上,对许多研究者来说,研究对象与他个人经历并无直接关系。研究政治史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政治家,如果没有历史想象力的参与,他们的研究工作可以说是难以开展的。‎ 历史想象应是“构造性”的。这一点和艺术想象确有相似之处。钱钟书也认为,“史学家追叙真人真事,每须遥体人情,悬想事势,设身局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庶几入情合理。盖于小说、剧本之臆造人物、虚构境地,不尽同而可相通”。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司马迁他在《史记》中创立的记史方法。比如刘邦之母大泽遇蛇、韩信下邳遇黄石公等,就具有艺术想象的意味。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们所赖以说明问题的一些“凭借”,如民族、国家、政党等,虽然是一种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但要把握它们,也要依赖于人的想象。按照安德森的话说叫作“想象的共同体”。比如,研究民族,即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员,也不可能认识他的全部同胞,或者和他们相遇,而是一种相互连接的意象让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 当然,历史想象也不可“天马行空”。这是它与艺术想象的不同点,柯林武德说:历史的想象是“一种经过训练的想象,其目的是寻求事实真相,而艺术家则是为想象而想象”。因此,治学者一定要将它限制在他所发现的材料上,避免添枝加叶,损害其真实性。他可以有深入而巧妙的推论,但必须时刻保持充分的自制力,以防止将事实纳入假想的框架。《红楼梦》研究中曾有过“索隐派”,他们借助离奇的想象,抓住书中的只言片语或某一个人物、情节,跟清代史事相比附,测字猜谜式地从中“索”出所“隐”的人和事来。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总之,治学者需有历史想象力,但不可以做“索隐派”,更不要去“影射史学”。 ‎ ‎ (摘编自周良书《治学需有历史想象力》)‎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真正理解古人的学说并评价其是非得失,需借助建立在实证之上的历史想象。‎ B.胡适“祖孙的方法”与李大钊将历史和社会相结合观察人间之法并无不同。‎ C.司马迁叙述某些事件时运用的记史方法,与文学创作的想象虚构有相似之处。‎ D.红学研究中的“索隐”抓住只言片语比附史事,添枝加叶,对治学是有害的。‎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先亮出自己的论点,然后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最后总结。‎ B.文章先论述治学须以历史学为根基,再具体分析历史想象的特点,逻辑清晰。‎ C.文章比较并分析了历史想象和艺术想象之间的相似和不同点,辨证色彩鲜明。‎ D.文章通过引述中西相关理论及名言,并结合典型事例阐释道理,颇具说服力。‎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者陈寅恪的历史想象力是经过训练养成的,因而其不像曹雪芹的艺术想象力那样无拘无束。‎ B.历史想象力有助于研究工作开展,我们只有通过“想象”,才能把握原材料背后的内在“思想”,有所发现。‎ C.“想象的共同体”借助相互连接的意象构成一个整体,失掉了想象力,也就不再是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了。‎ D.有深入而巧妙的推论,时刻保持充分的自制力,将事实纳入假想的框架中,这应成为治学者牢记的“信条”。‎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材料一:‎ ‎1987年,广东台山海域发现一条满载货物的古代沉船。这艘沉船被命名为“南海I号”。此后30多年,针对这条宋代沉船的考古工作一直持续。截至2019年3月,水下考古人员从沉船上陆续发掘出超过14万件各类文物。‎ ‎“南海I号”属于我国古代三大船型之一的“福船”类型;它是目前发现的年代较早的“福船”实物,其船体结构和建造手段为研究南宋时期的造船技术提供了珍贵资料。从“南海I号”的船体结构和船中瓷器情况来看,该船极可能是从泉州港始发,目的地有可能是东南亚、南亚、西亚,甚至东非沿海这些地区,而对沉船上那些具有域外风格金器的产地研究或许能为解开这一谜团提供重要线索。‎ ‎“南海I号”沉船由于受到海洋生物、非法盗捞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采用原址保护的方式并不适宜;沉船海域几乎为零的能见度和复杂海况又使得以水下考古方式进行的原地发掘无法科学实施。面对这一难题,中国水下考古专家创造性地扩“整体打捞”的方案,把沉船、船载文物以及沉船周围的泥沙按照原状固定在特定的钢结构箱体内,将分散、易碎的文物一体化、一次性吊浮起运,并迁移到可人为控制的新环境中,进行后期室内发掘和异地保护。“南海I号”,沉船整体打捞和迁移式保护是我国海洋打捞和水下考古技术相结合的一次重大创新性实践,在水下考古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摘编自魏峻《开启中国水下考古新航程》)‎ 材料二:‎ 随着世界航海事业的飞速发展,水下的文化遗产开始得到不断的开发,同时也受到严重的破坏。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应根据国法则和条例,出台相关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法律条文,并制定相关的规范政策。因此,世界上9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参与制定,并于2001年11月2日通过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 ‎《公约》强调的基本原则有:‎ ‎(一)为全人类利益。水下文化遗产属于全人类,各个国家都要对其进行保护。‎ ‎(二)原址保护。鼓励人们以负责的和非闯入的方式进入仍在水下的文化遗产,以对其进行考察或建立档案资料,人们的这些活动不应该妨碍对于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在允许或进行任何开发水下文化遗产的活动之前,就地保护应作为首选。‎ ‎(三)不应该对水下文化遗产进行以交易和投机为目的的商业开发。‎ ‎(四)合作共享。在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方面相互合作帮助,有可能的话,也应在对这种遗产的调查、挖掘、记录、保存、研究和展出等方面开展协作。‎ ‎(摘编自万晓晨《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国际法原则的应用探析》)‎ 材料三:‎ ‎1985年初,英国人米歇尔·哈彻在南中国海域打捞了一艘我国古代沉船“泰兴号”,船上满载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出于“物以稀为贵”的想法,哈彻砸碎了其中60 多万件,将剩下的交给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拍卖行。那次专场拍卖,共计出现15万件瓷器、125块金锭。国家文物局得到中国瓷器将被拍卖的消息时,曾经试图阻止,惜未成功。于是,文物局委派专家携3万美元赶赴荷兰进行回购。但高出起拍价十倍的成交价让我们在拍卖之时根本无力举牌,最终黯然归国。随后“发展水下考古研究”的建议提交给了国家文物局。1987年,我国成立了第一个从事水下考古研究的专业机构——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水下考古学研究室,之后培养了第一批水下考古队员,为我国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孙行之《中国水下考古25年》)‎ ‎8.根据《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确立的基本原则,对下列事例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为避免外在因素的影响,“南海I号”沉船被迁移到新环境中保护和研究,这并没有违背“原址保护”原则。‎ B.英国人哈彻打捞古“泰兴号”沉船的瓷器,大量破坏并对剩余瓷器委托拍卖,这不符合“为全人类利益”的原则。‎ C.某影像公司拍摄水下遗址,制成纪录片发行出售并获利,按照禁止商业开发的原则,这种行为应当一律制止。‎ D.美、英、法、加签署《皇家游轮泰坦尼克号沉船协定》,共同保护沉船纪念地,这是“合作共享”原则的体现。‎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30多年前中国水下考古专家就对“南海I号”提出“整体打捞”的方案,并一直持续进行这项工作,最终成功。‎ B.面对水下的文化遗产不断受到破坏的情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许多国家制定了公约,中国也参与其中。‎ C.“泰兴号”被盗捞,文物被毁坏、拍卖;文物局阻止拍卖未果,回购失败。这促使水下考古研究提上日程。‎ D.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很多,而没有自己的水下考古队伍是原因之一。‎ ‎10.“南海I号”的成功打捞和发掘研究有何意义?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淑英和淑华在觉民的房里读英文,陈先生在旁边听她们自己诵读。淑英在诵读的时候忽然听见她父亲克明的鞋底声,克明从窗下走过往外面去了,她心里陡然一惊,略略停了一下,又继续读下去。但是克明的脚步声又渐渐地近了,显然他走到中途又转身回来。她一面读书一面听那鞋底声,声音愈来愈近,克明的脚似乎踏上了石阶,她吃惊地抬头看门外。‎ 他就站在门口,板起脸向淑英吩咐道:“二女,你跟我去,我有话说。”淑英害怕地答应了一声,立刻拿起书跟着克明走出房去。克明引着淑英往他的书房走去,一路上他不说一句话,这沉闷的等待使淑英心里非常难过,但是她没有勇气来打破沉默,低着头在阴暗的灯光下慢慢地移动脚步,心里盘算应对的言语。‎ 克明在写字台前面那把有椅垫的藤椅上坐下,淑英就站在写字台旁边。克明忽然正言厉色地责斥道:“我说过不准你读英文,你居然不听我的话,你年纪也不小了,还不学点规矩,现在虽说不比从前,然而男女究竟有别,你‘老人公’是当代宏儒,又是省城有名律师。我跟他常常见面,也很谈得来。我们的事务所又设在一个地方。我们家里的事情难保不传到他的耳朵里去。他平日很称羡我们高家的家风,如果他知道你天天跟年轻男人在一起读什么英文,他就会看轻我,说我没有家教,说你失了大家闺范,我万不能丢这个脸,从明天起如果再去,我就不要你做我的女儿。" “陈先生教我读书,这也是寻常的事情,还有三妹在一起“ "淑英气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克明不等淑英说完话,忽然把手在桌上一拍,恼怒地喝道:“我问你究竟听不听我的话?”‎ 随后高声吩咐仆从道:“去把大少爷立刻请来。‎ 觉新走进克明的书房,恭敬地站在克明的面前。克明微微点一点头,正言厉色地说:“我嘱咐你,我不准二女再跟陈先生读英文。你去说一声,请他以后不要理二女,他的束修我按月照数送给他。”觉新恭敬地应了一声:“是”。“大哥,你不要去对陈先生说,人家也要面子。”淑英忽然抬起头呜咽地央求道。‎ ‎“你还要袒护他。你连我也反对起来了。”克明气得脸色大变,喘吁吁地指着淑英骂道。‎ ‎“大哥……"淑英忽然哭着唤道,也不说什么便掉转身子急急地走出房去了。‎ 克明又对觉新说道:“二女下定的日期我已经看好了,冬月初十,是个好日子,陈家要明年春天接人,我也答应了。”‎ 觉新回到自己的房间,发现众人还在那里等他,他们恳切地问起淑英的消息,觉新把他所知道的一切完全告诉了他们。‎ ‎“那么我们应该动手了,就用觉慧离家的办法。"觉民果断地说。“是的,再不能迟疑了。”琴会意地点头答道。‎ 两天后,琴便邀淑英到她的家里去玩。琴把他们制定的计划详细地对淑英说了。这份离家计划把潜伏在淑英心里的阴云完全驱散了,给她种植了一个坚强的信念。‎ 回到家后,已经晚上九点多了,淑英走进克明的书房,给克明请了一个安。克明埋着头正在读《春秋左传》,他抬起脸瞪了她一眼,冷冷地责斥道:“你去看看现在几点钟了?你记不记得你将来要做陈家的媳妇?陈家是最讲究规矩的,你应当小心,下次你出门去再这样晚回来,我就吩咐你妈,不给你进屋,听见没有?”淑英并不分辩,只是静静地听着,她走出房门抬起头来,两眼充满了泪水,她再也控制不住,就让泪珠一颗接连一颗地流下她的脸颊,她并没有悲哀,她有的只是气愤。‎ ‎“二哥,我再住不下去了,我一天也住不下去了。”淑英走进觉民的房间。‎ ‎“我想好了,后天早晨就安排你走。”觉民说道。‎ 淑英沉吟一下,过后毅然答道:“后天早晨,我记得。”她抬起头勇敢地望着觉民微微一笑。她的眼睛里还有泪珠在发亮。‎ 第二年的春天终于来了,大地渐渐地变了颜色。春天带来的是生命,是欢乐,是花香,是鸟鸣,是温暖,是新绿,以及别的许多许多的东西。‎ 一天午后,琴在家里接到淑英从上海寄来的信:……春天又来了。可是只有在这一个春天我才真正觉得快乐,我现在是自由的了,连眼前的景物也变了一种样子,我想起从前的一切仿佛在做梦一般,姐姐,我真高兴,我想告诉你:春天是我们的……读完信,抬起头来,两手托着腮痴痴地望着窗外,窗外一片阳光,一群蜜蜂在盛开的桃花周围飞舞,一阵风轻轻吹过,几片花瓣随着风飘落下来,一只小鸟从树枝上飞走了。鸟在飞,花在飞,蜜蜂在飞,琴的思想也跟着飞起来,这思想飞得远远的,飞到了上海,飞到了淑英的身边。“春天是我们的。”琴亲切地低声念着,她忽然微微地笑了。‎ ‎(有删改)‎ 注:①老人公,川渝一带的方言,指女性的公公。②下定:旧式婚姻定婚时男方给女方聘礼。‎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反复提到“鞋底声”这一细节,营造了紧张的氛围,表现了淑英对克明的畏惧,又透露出克明对淑英的不满。‎ B.小说表现了淑英由害怕、气愤到坚定、欣喜的情感变化,生动细腻地刻画了一位少女与封建家庭决裂时的心路历程。‎ C.克明严厉斥责淑英,根本原因是淑英不听自己劝阻,执意跟陈先生读英文,致使人们对淑英说三道四,有辱高家的家风。‎ D.小说结尾处运用蜜蜂、花瓣、小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自由欢快的春景图,烘托人物心情,深化了文章主旨。‎ ‎12.本文是长篇小说《春》的节选,请结合文本分析“春”的多重含义。(6分)‎ ‎13.小说没有交代淑英逃离家庭的具体过程,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3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一)‎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二)‎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疠,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1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B. 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C. 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D. 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1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益发兵诣赵 益:增加 B.秦王必解 解:懈怠 ‎ C.今智伯知我 知:知遇 D.襄子如厕,心动 动:惊动 ‎ ‎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燕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逃脱后,改变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 ‎ B.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的才能,于是特别赦免了他的罪行,后来熏瞎了他的眼睛,留在身边击筑。 ‎ C. 赵襄子虽最痛恨智伯,但却有感于豫让对故主智伯的忠诚,把扮作受刑奴隶试图为智伯报仇的豫让放走了。‎ D. 豫让的朋友劝他去委身侍奉襄子,并借机刺杀,被豫让拒绝了。豫让认为若是做了别人的臣子,就应该忠心事主。‎ ‎17.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4分)‎ ‎(2)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4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8~19题。‎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1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独处客馆,一个“闭”字锁住了馆门,也锁住了词人的心。春寒料峭,杜鹃悲啼,斜阳渐沉,这所有景物触动了词人一腔身世凄凉之感。‎ B.一个“砌”字把不可言传的抽象的微妙的感情,变为具体形象的东西,同时也使人想象词人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的城墙那般沉重坚实而无法消解。‎ C.“楼台”“津渡”“桃源”都是清冷孤寂生活的象征,表现的是词人被贬后感到美好的生活已消失,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惆怅之情和前途茫然之感。‎ D.“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写词人遭遇贬官,精神至感痛苦,所以朋友的礼物和书信不仅没让他感到高兴,反而更引发了他思乡怀旧的离愁别绪。‎ ‎19.此词末两句曾令苏轼击节赞叹,竟书于扇面。这两句究竟好在何处?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 ”一句为女主人的出场安排了一个独特的背景;“ ▲ ”一句有反衬意,给她哀怨的心绪添上了几分酸楚和难堪。(温庭筠《菩萨蛮》)‎ ‎(2)词人因反对变法受到排挤打击,仕途坎坷,遭际不幸,转徙外地,备尝艰辛,“ ▲ , ▲ ”两句可见其生活之蹭蹬与心境之凄凉。(苏轼《江城子》)‎ ‎(3)上片“ ▲ ”句和下片的“ ▲ ”句之间通过一个共同意象的作为感情纽带,让作者由描写眼前之景自然地过渡到抒发思乡之情。(周邦彦《苏幕遮》)‎ 四、整本书阅读(10分)‎ ‎21.《红楼梦》中女子众多,遭际不一,形象各异。《红楼梦》回目名中多有涉及,比如:‎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贾宝玉亲近金钏惹王夫人恼怒,打了金钏一巴掌,还扬言要撵走她,金钏含愤忍辱,投井自杀。‎ 请仿照这则例子,从下列回目名中任选三则并指出其人其事。(6分)‎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情切切良宵花解语/黄金莺巧结梅花络/鸳鸯女誓绝鸳鸯偶/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22.根据《呐喊》内容,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人物。(4分)‎ ‎(1) ▲ 从城里发财回来,大名从“浅闺”传到“深闺”里去了。‎ ‎(2) ▲ 不加入“索薪”行列,认为索薪欠斟酌,太嚷嚷,而一旦经济拮据,他也赞同索薪了。‎ ‎(3)清王朝的天下是大家的,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针锋相对,这句话反映了 ▲ 思想中的民主性和民族性。‎ ‎(4) ▲ 伸开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单四嫂子暗地纳罕,心里计算:宝儿该有活命了。‎ 五、写作(60分)‎ ‎23.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边界意识大致可分为三种: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意识、人与事之间的边界意识、事与事之间的边界意识。了解人与人之间的边界,能让自己和他人和谐相处,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了解人与事之间的边界,能让你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大提高你的做事效率。了解事与事之间的边界,能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真相,不会因为无知而妄想,也能反过来重新认识最真实的自己。‎ ‎1.B(盖棺论定: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做出结论。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根据语境,第一空应填在徽宗死后人们对徽宗所下的结论,所以应填“‎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盖棺论定”。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第二空强调的是不认同徽宗的理政才能,应填“不以为然”。不落窠臼:指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第三空写伊沛霞与传统史官观点不同,脱离了“以史为鉴”的窠臼,故而填“不落窠臼”。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拍案叫绝:形容非常赞赏。第四空形容伊沛霞的作品与众不同,人们看了感到新鲜,而不是赞赏她写得出色,所以应填“耳目一新”。)‎ ‎2.C(括号前面的句子陈述的是徽宗在当时受到人们喜爱的情况,主语应为其他人,而AB两项陈述对象为徽宗,故而排除AB项。D项不符合两个分句的逻辑关系,故而排除D项。)‎ ‎3.D(A项“西方学术”是主语暗换,B项“突破”和“视角”动宾不当,C项分句逻辑关系不当。)‎ ‎4.D(A项,“主管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是教授”错误,主管国子监的教育行政长官是祭酒。教授是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的学官。B项,合从:从通“纵”,与秦国“连横”之策相对,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C项,“迁,……一般指降职”不正确,“迁”一般指升职。)‎ ‎5. B(“并无不同”错误,李大钊的观点只涉及人间的“过去”和“现在”,胡适“祖孙的方法”则涉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二者有区别。)‎ ‎6. A (“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最后总结”错误,应当是“总分结构”,全文最后一句是对最后一段的总结。) ‎ ‎7.B( A于文无据。C“失掉了想象力,也就不再是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了”错误,曲解文意,原文说“如民族、国家、政党等,虽然是一种历史的具体的‘存在’,但要把握他们,也要依赖于人的想象”,可见“存在”先于“想象”,而“想象”只是为了“把握(想象共同体)”。D“将事实纳入假想的框架中”错误,曲解文意,原文是“以防止将事实纳入假想的框架”。)‎ ‎8.C(曲解文意,表述绝对。某影像公司拍摄水下遗址,制成纪录片发行出售并获利,这种行为并不是文物交易,也不是投机行为,不能一律禁止。)‎ ‎9. A(曲解文意。从材料一可知,“1987年,广东台山海域发现一条满载货物的古代沉船”,“此后30多年,针对这条宋代沉船的考古工作一直持续”,可推知“30多年前中国水下考古专家就对‘南海I号’提出‘整体打捞’的方案”理解错误。) ‎ ‎10.①发现许多有重大价值的文物,为研究古代造船和航海情况提供珍贵资料和线索。②海洋打捞和水下考古相结合,开创考古整体打捞和迁移式保护方法,贡献水下考古智慧。③保护了我国历史文物,避免了历史无奈的重演。‎ ‎(回答“南海I号”的成功打捞和发掘研究有何意义,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需要找出与题干相关的语句:“截至2019年3月,水下考古人员从沉船上陆续发掘出超过14万件各类文物”,“实物,其船体结构和建造手段为研究南宋时期的造船技术提供了珍贵资料”,“沉船整体打捞和迁移式保护是我国海洋打捞和水下考古技术相结合的一次重大创新性实践,在水下考古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1987年,我国成立了第一个从事水下考古研究的专业机构——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水下考古学研究室,之后培养了第一批水下考古队员,为我国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由以上分析提取要点作答即可。)‎ ‎11.C (“根本原因”理解错误。联系原文看,根本原因是克明要维护封建秩序。另外“人们对淑英说三道四,有辱高家的家风”也不是事实。)‎ ‎12. ①自然的春天。这样的春天鸟鸣花香,充满生机。②淑英的“春天”。她挣脱了封建家庭的束缚,获得了快乐和自由。③追求进步的青年人的“春天”。一代青年人对自由、快乐、美好的人生充满希望。 ‎ ‎(题干要求结合文本分析“春"的多重含义,答题时首先要弄清楚“春”的原意,然后结合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文章主旨和表现手法等分析它的语境义或深层含义,整理作答。“春”,本意是春天,从倒数两段看,“第二年的春天终于来了,大地渐渐地变了颜色。春天带来的是生命,是欢乐,是花香,是鸟鸣,是温暖,是新绿,以及别的许多许多的东西”“窗外一片阳光,一群蜜蜂在盛开的桃花周围飞舞,一阵风轻轻吹过,几片花瓣随着风飘落下来,一只小鸟从树枝上飞走了。鸟在飞,花在飞,蜜蜂在飞”,这是自然的春天,这样的春天鸟鸣花香,充满生机。从“琴在家里接到淑英从上海寄来的信:……春天又来了。可是只有在这一个春天我才真正觉得快乐,我现在是自由的了,连眼前的景物也变了一种样子,我想起从前的一切仿佛在做梦一般,姐姐,我真高兴,我想告诉你:春天是我们的……”看,“春”是淑英的“春天”,是她人生的春天。她挣脱了封建家庭的束缚,获得了快乐和自由。从“‘春天是我们的。’琴亲切地低声念着,她忽然微微地笑了”看,这个“春”不是某一个人的“春”,是追求进步的青年人的“春天”,寓意着一代青年人对自由、快乐、美好的人生充满希望。) ‎ ‎13. ①使行文更简洁。前面已经交代了采用觉慧离家的办法,不必赘述。②使情节更紧凑集中。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③突出主题。省略掉逃离家庭的过程,集中描写离家前和离家后的画面,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凸显主题。④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采用蒙太奇式手法,有意制造“留白”,给读者留下更多的审美想象。‎ ‎(“小说没有交代淑英逃离家庭的具体过程”,这涉及剪裁处理,联系前文看,上文已经交代了觉慧离家的办法,“‘那么我们应该动手了,就用觉慧离家的办法。’觉民果断地说。‘是的,再不能迟疑了。’琴会意地点头答道。”这里如果再说就会显得啰嗦。除了叙述没有太大必要外,还可以使后面情节更集中,在表现主题上,更让我们注意到离家前和离家后的画面的不同,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从表达效果上看,略写,是留白,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回味的空间,增加小说的审美趣味。)‎ ‎14. D(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15. B(解,解兵)‎ ‎16. B(只是特别赦免了他的死罪)‎ ‎17.(1)高渐离拿出他行装中匣里的筑和他的好衣服,恢复本来面目,再走回堂前来。所有在座的客人,都很惊讶,走下堂来和他以平等的礼节相见,把他当成上宾。‎ ‎(2)赵襄子亲近宠信你了,你便可做你想做的事,难道不是更容易吗?为什么竟要残害身体,丑化形貌,想用这样的办法报复襄子,不是很困难吗?‎ ‎(译文)‎ ‎(一)‎ 于是秦王大怒,加派军队到赵国去,命令王翦的军队去讨伐燕国。十月,攻陷了燕都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带着他们所有的精锐部队,向东逃到辽东固守着。秦将李信追击燕王很迫急,代王嘉便写信给燕王喜说:“秦国所以特别迫急地追击燕国,就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如今假使您真能杀了太子丹献给秦王,秦王必定解兵退去,而燕国还可以侥幸不至于灭亡。”后来,李信紧追太子丹,太子丹藏匿在衍水这地方,燕王便派人斩了太子丹,想把他献给秦国。秦国又进兵攻击他。五年后,秦国终于灭了燕国,活捉了燕王喜。‎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第二年,秦国兼并了天下,建立了皇帝的尊号。于是秦国就追缉太子丹、荆轲的门客党徒,全都四散逃亡。高渐离改变姓名,给人家做佣工,躲藏在宋子县。时间一久,觉得做工太苦,听见主人厅堂上有客人在击筑,便徘徊着舍不得离开。常常出言说:“他这里击得好,那里击得不好。”听差的因此告诉主人说:“那个佣工竟然懂得音乐,私下批评好坏。”那家主人便叫他到堂上击筑,所有在座的宾客都称赞他击得好,赐给他酒喝。高渐离自己想,长久以来隐姓埋名,穷困寒酸,没有终了的时候,便辞退下去,拿出他行装中匣里的筑和他的好衣服,恢复本来面目,再走回堂前来。所有在座的客人,都很惊讶,走下堂来和他以平等的礼节相见,把他当成上宾。请他击筑唱歌,客人们没有不流着眼泪离开的。宋子县的人轮流用客礼款待他,后来被秦始皇听见了。秦始皇召见他,人们有认识他的,就说:“这是高渐离。”秦始皇爱惜他擅长击筑,对完全赦免他感到为难,就弄瞎他的眼睛。叫他击筑,没有一次不夸他好的。从此渐渐和他接近,高渐离便把铅块藏进筑里,等到进宫靠近秦始皇的时候,他就举起筑来扑打秦始皇,却没打中。于是秦始皇便杀死了高渐离,以后终身不再接近诸侯国的人。‎ ‎(二)‎ 豫让,是晋国人,从前曾经先后臣事范氏和中行氏,但并没有什么名声。他离开之后去替智伯做事,智伯很宠信他。等到智伯攻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联合起来,灭了智伯。灭智伯之后,他们就三分智伯的土地。赵襄子最恨智伯,所以漆了智伯的头颅,当作酒器。豫让逃到山中,自己这样说道;“唉!士人当为知已的人献出生命,女人当为爱已的人修饰容貌。现在智伯知遇我,我必须为他报仇而死,来报答他对我的厚爱,那么我的魂魄才可以不愧对他。”于是他使改换姓名,扮作一个犯罪受刑的奴隶,进入赵襄子宫里,在厕所中做涂饰粉刷的工作。身上暗藏着短剑,想乘机刺杀赵襄子。襄子到厕所来,突然心惊肉跳,就命左右捉住审问那涂饰厕所的奴隶,知道就是豫让,他身内藏着短剑,说要为智伯报仇,赵襄子左右的人都要杀他,襄子却说:“他是个有义气的人,我以后留意避开他就是了。况且智伯死了以后,没有后代,他的臣子想为他报仇,这是天下的贤能之士呀!”结果放他走了。‎ ‎  过了不久,豫让又涂漆使身体长满恶疮,吞炭使声音变得沙哑,让自己的形状不能被人辨认出来。他在市上行走求乞,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走去见他友人,他友人辨认出是他,说:“你不是豫让吗?”豫让说:“我是的,”他友人为他流泪说:“以你的才能,委身去侍奉襄子为臣,襄子必定会亲近宠信你的。亲近宠信你了,你便可做你想做的事,难道不是更容易吗?为什么竟要残害身体,丑化形貌,想用这样的办法报复襄子,不是很困难吗?”豫让说:“既然已经委身事人,还想杀他,这便是存了不忠心来侍奉他的君王。我这样做虽然很困难,但(是)(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想用我的行为)使天下后世那些做臣子却怀有二心来服侍他们的君主的人感到羞愧啊。”‎ ‎18.C(“楼台”“津渡”“桃源”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 ‎19.①采用了拟人手法,由于分别加入了“幸自”和“为谁”两个字,使山水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②采用了象征手法,本应环绕郴山,而却离乡背井“流下潇湘去”的郴江之水,象征了作者本想为国效力,如今却离乡远谪的深长怨恨。③无理而妙,江水东流本是自然现象,怨其“流下潇湘”是为无理,但又巧妙地写出了诗人离乡远谪的凄苦心情(或“对美好事物不能保有而为命运所播弄的悲哀”)。‎ ‎(如答“反问”、“反诘”或“诘问”也可。每点3分)‎ ‎20.(1)小山重叠金明灭 双双金鹧鸪(2)尘满面,鬓如霜(3)一一风荷举 梦入芙蓉浦 ‎21.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晴雯。宝玉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任凭她将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了。晴雯撕扇子表现了她娇媚、任性、好胜要强但又不失少女羞涩的爽直性格。情切切良宵花解语:花袭人以赎身吓唬宝玉,然后三下规箴。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宝玉请莺儿为自个儿打梅花络,莺儿乐为其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贾赦看上了鸳鸯,鸳鸯便拉着哥嫂回贾母的话,表明自己宁死也不做小妾,还铰了头发。慕雅女雅集苦吟诗:香菱拜林黛玉为师,先读诗,有了心得,便开始学写诗,日夜相继,呕心沥血。(言之成理即可)‎ ‎22.(1)阿Q(2)方玄绰(3)夏瑜(4)何小仙 ‎23.略。‎ 天添资源网 http://www.ttzyw.com/‎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