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云南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云南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孟子这里所谓的“知人论世”,其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经文论家的发展,“知人论世”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知人论世法”,是一种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 ‎ ‎“知人”是指鉴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其基本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时,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清人黄子云认为,在吟咏之时,应先揣知作者当时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中也提出,不了解古人生活的时代,不可妄论古人的文辞;知其世,而不知古人的身处,也不可以遽论其文。王国维也认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由此看来,在教学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必要的背景简介不可少。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要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通过持续的背景简介,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 鲁迅在评论陶渊明时曾说,陶渊明固然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寄兴田园的篇章,却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愤世嫉俗的悲壮之歌;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同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朱熹也曾评论说,陶渊明的诗,众人皆说是平淡,据我看他自是豪放,但豪放得不易察觉,露出其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又如何写得出这样言语的诗句?由此看来,没有对作者及其时代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而是任意取舍,必定会影响到对其诗作的理解。‎ 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表面上写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忑不安,心理描绘惟妙惟肖,其人呼之欲出。而诗人的本意却是以此为喻,委婉试探自己的诗作合不合主考大人的评判标准。“洞房昨夜停红烛”喜举进士也,“待晓堂前拜舅姑”将见主考大人也,“妆罢低声问夫婿”以所作之诗请教于张籍也,“画眉深浅入时无”能否获主司之赏识也。张籍自是心领神会,于是用同样的手法做了巧妙的回答,《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前两句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质彬彬,自知文章写得好,但是还不够自信;后两句张籍对其所提问题做了肯定的回答,同时流露出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诗人作诗的本意。‎ ‎“知人论世”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对更深刻、更透彻的全面了解作者的创作本意和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下列关于“知人论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 “知人论世”就是要联系作家的生平遭际、思想为人和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等,来理解和评价诗歌。   B. “知人”是指对作者的身世、经历、写作动机等进行了解;“论世”是指考察文学作品内容时要考虑作者所处的时代。   C. “知人论世”语出《孟子》,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孟子所谓的“知人论世法”。   D. “知人论世”作为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广为人知,影响深远,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下列理解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王国维运用假设论证法指出,如果已经做到了知人论世,却还不能正确解读诗歌,这样的读者是很少的。   B. 清人黄子云、章学诚的论述,从正反两面对比论证了评论诗文必须先了解作者的身世处境和时代背景的观点。   C. 鲁迅和朱熹对陶渊明的评论,都指出其诗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有力地论证了“知人论世”的必要性。   D. 朱庆馀和张籍的献酬诗,极富生活气息,看似写闺情,实则另有深意,以此论证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作品相关背景知识的深入了解和正确把握。   B. 如果对作品任意取舍,不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其时代,就必定会影响到对其作品的理解。   C. 如果不用“知人论世法”进行赏析,那么《近试上张水部》一诗很可能被看成闺情诗。   D. 有了文学常识的积累,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能力,就构建起了文学史的框架。‎ ‎【答案】【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研读文本,①要找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和特征;②‎ 要放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③要把握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④要依据题干和选项找到信息所在的文本位置,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张冠李戴,不可无中生有,不可曲解原意等,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解答】 ABD均正确。 C.“即孟子所谓的‘知人论世法’”错误,“知人论世法”是后来的文论家提出来的,不是孟子。故C错误。 ​故选C。 2、【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论述方法和表达艺术的能力。这是近两年新增的考点。解答时,要立足文本,辨析正误。既要注意论点与论据的相关和统一,又要注意论证方法的类型、特点,防止张冠李戴。 【解答】 A.“运用假设论证法”错误,此处没有假设论证;王国维的话的意思是不能解读的诗歌很少,而不是人少。故A错误。 BCD均正确。 ​故选A。 3、【分析】 ‎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先要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再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最后通过文中不同观点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答】 ABC均正确。 D.转述错误, 逻辑混乱,原文说“通过持续的背景简介,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中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故D错误。 ​故选D。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斯人独憔悴 迟子建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当然也未能免俗。‎ 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写下层人的生活的。这一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 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那里有我的外婆和外祖父,他们曾经给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我现在还常常回忆起当年讲故事的情景来。‎ 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生活太单调,他们疲惫的呵欠声常常同日头一起落山。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消遣了。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它叫傻子,后来我把它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和这条狗一起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 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而又奇诡、光怪陆离的故事。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色的晚霞的时候,我仿佛在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的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 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 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的计划。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达到从一个宏观领域的高度去把握和观照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 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么我的艺术生命也就终止了。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 但我仍要孜孜以求那辉煌。不管它最终实现与否。‎ 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静峰寺山上,我看见了弘一法师的手书遗言:“悲欣交集”四个字。据说,他的出家一直是个谜,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门外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他也不动一丝恻隐之情。我以为他伟大。而他临终的遗言却使我对他的伟大产生了怀疑。因为真正的出家人,无所谓悲,无所谓喜,而他生命之终极之时,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可见凡心难泯,他未能来一个彻底的超脱留与后人传说。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认为他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便在于他把自己难以超拔的心态毫不保留地馈予人间,还给人间一个真实。他便是不朽的了。‎ 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留给人间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闻名世界。他一生中唯独喜欢咖啡。每逢写作之时,他总要把咖啡壶放在写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饮下去。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 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 ‎(选自《姹紫嫣红开遍》,有删改)‎ ‎4、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在偏远的山村长大,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发了她创作的灵感。    B.“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生动地写出了质朴的民间故事动人心脾的艺术感染力。    C.弘一法师的临终遗言表明他尚且无法超越自己,更何况一般人,作者借弘一法师的例子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    D.本文回顾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经历,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与销蚀的过程,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5、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6分) 6、文章为什么以“斯人独憔悴”为题目?请结合文本加以探析。(6分) 【解析】4、本题主要考查对散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基本能力。C.“旨在宽慰苦闷的自己”不当,弘一法师之例强调即使不能自我超越,真实展现人生也是伟大的。 ‎ ‎5、本题考查对关键句的理解能力。答题时,抓住关键词或短语,分点作答。如果涉及到表现手法,需要分析手法运用的效果。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等,以“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精神生活”的富足与丰盈,以“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表现体力的“渐渐衰竭”。 6、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能力。标题常见的作用,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具有象征意义;语带双关;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吸引读者兴趣等。答题时,可从内容和结构进行思考,分点作答。此外标题需要结合本义和比喻义等分析。“斯人独憔悴”中“斯人”突出强调的是文学创作者,“憔悴”则是写出了文学创作过程充满着艰辛,标题“斯人独憔悴”直接鲜明揭示出文本主旨,使得主旨更为深刻,同时引用杜甫的诗句,使得文本更具文采,增强美感。 答案: 4、C ‎ ‎5、作者以“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精神生活”的富足与丰盈,以“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日”表现体力的“渐渐衰竭”,表明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获得精神富足的同时也失去了健康的身体;突出了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销蚀的过程。 6、①内容上:以此为题统领全文。“斯人”指文学创作者,“憔悴”是指文学创作的艰辛,自我超越的艰难,文学创作不只是自我完善也是自我销蚀。标题凸显了文章主旨。②形式上:引杜甫诗句为题,更具文采,更有文化意蕴。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12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月19日《舌尖上的中国3》播出当晚的几十分钟内,消费者在网上就将他们库存的2000多口铁锅抢光了。短短数日内,更有数十万口锅的订单砸向他们,其中一半订单来自海外。 ‎ 章丘铁锅“同盛永”传承人之一刘紫木介绍,据《章丘文史集萃》记载,“同盛永”手工锻打的铁锅因工艺精湛、深浅合适、翻炒顺手,享有“锻打三万六千锤,勺底铮明颜色白”的美誉。‎ 章丘铁锅刷爆朋友圈后,位于济南宽厚里的“同盛永”铁锅线下体验店,每天都人头攒动。在章丘区的“臻三环”“同盛永”铁锅加工厂,很多参观和咨询购买者甚至不远数百里,专门赶来领略章丘铁锅的加工工艺,并期望觅得一口锅。‎ 在刘紫木看来,章丘铁锅此次走红有点喜忧参半。他高兴的是,手工技艺得到了关注,匠人得到了尊重,章丘铁锅也更具名气,而他担忧的是由于技艺的复杂性,手工锤打的铁锅生产量有限,市场难免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 ‎(摘自光明网《“章丘铁锅”热卖断货》,有删改。)‎ 材料二 ‎ ‎ ‎2015年中国民间手工艺品行业区域分布图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部署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工艺”一词在古代典籍中常与工、巧、艺等词相关联。《说文解字》指出,“工,巧也,匠也,善其事也。凡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皆谓之工”。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工艺一词是指营造器物的手工艺。中国的传统工艺是古人在数千年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生活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在工业社会,曾经服务百姓生活的一些传统工艺因各种原因退出历史舞台,但传统工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属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当代社会传承和振兴传统工艺意义深远。‎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王宏飞、巫建。)‎ 材料四  从莱比锡向南,有一个别称为“真正的手艺”的德国古老小城,它就是普劳恩。小城保留着上百种古老手艺,最出名的非普劳恩花边刺绣莫属。它已成为当今世界奢侈花边刺绣的代名词。甚至,连默克尔总理也为它作免费宣传。‎ 普劳恩位于萨克森州南端。在小城内行走,《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到,几乎每家每户的窗户上都挂着普劳恩花边刺绣:有的是小城景色,有的是花鸟,还有的图案是山水美景……走进居民家里,桌布、窗帘、服装、小挂饰等,也不乏普劳恩花边刺绣。‎ 小城还有一家成立于1984年的博物馆,展示了普劳恩花边刺绣600年的历史轨迹。博物馆分为两个展览室。第一展室里,可以领略普劳恩花边刺绣各个时期的样品。第二个展室则展示了制作普劳恩花边刺绣的技术。‎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章丘铁锅,从默默无闻到一夜爆红,除了《舌尖上的中国3》播出带来的广告效应外,自身过硬的品质也是关键。     B. 2015年中国民间手工艺品行业区域分布图,反映出手工艺品行业分布数量的多少与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成正比。     C. 随着《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蕴含文化价值、实践经验、思想智慧的传统工艺或将得到传承与振兴。     D. 有600年历史轨迹的普劳恩花边刺绣,是经数百年培育、积淀,植根于深厚文化传统土壤的德国工匠精神的缩影。‎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章丘铁锅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保护章丘铁锅,实际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国家出台《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将从根本上消除中国民间手工艺品行业区域分布十分不均的现象。 C. 在当代社会,传承和振兴一些曾经服务百姓生活、后因各种原因退出历史舞台的传统工艺,意义深远。 D. 从章丘“同盛永”铁锅加工厂到德国普劳恩花边刺绣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传统手工艺的发展需要宣传。‎ ‎9、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传承和振兴中国传统工艺可以采取哪些举措。(6分)‎ ‎【答案】7、B ‎8、B ‎9、​①传统工艺从业者要转变意识,适应时代,运用多种手段去宣扬中国传统工艺;②‎ 国家要保护中国传统工艺,打击鱼目混珠的行为;③加大对民间手工艺品行业分布较少地区的挖掘力度;④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划;⑤向传统工艺保护较好的国家学习。‎ ‎【解析】​7、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梳理的能力。答题时在理解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寻找在文中的对应内容,然后比较辨析,最后做出判断。错误的设置,有的是对内容筛选的错误,有的是对文中信息概括的错误,一定要静下心来,判断时要仔细认真。B项,“与地区经济的发达程度成正比”分析错误,从材料中可知不一定成正比,如东北比西北经济发达,但分布数量反而少一些。故选B。 8、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答题时在理解和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前提下,寻找在文中的对应内容,然后比较辨析,最后做出判断。错误的设置,有的是对内容筛选的错误,有的是对文中信息概括的错误,一定要静下心来,判断时要仔细认真。B项,“将从根本上消除中国民间手工艺品行业区域分布十分不均的现象”错误,这一计划的实施可以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但“从根本上消除”说法绝对。故选B。 ‎ ‎9、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做此题的答题步骤为:认真审题,弄清楚问的是什么;根据问题筛选相应的答题范围;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合并组合或归纳概括;根据题目要求,对整合的信息,用自己的话组织成答案。本题的答案从原文看主要集中在材料三和四,将这两则材料的重点部分分条概括出来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议,世江东大族。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还吴。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     会稽太守淳于式表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逊后诣都,言次,称式佳吏,权曰:“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逊对曰:“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听,不可长也。”权曰:“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 黄武元年,刘备率大军来向西界,权命逊为大都督,督朱然、潘璋等五万人拒之。备从巫峡、‎ 建平连围至夷陵界,立数十屯,先遣吴班将数千人于平地立营,欲以挑战。诸将皆欲击之,逊曰:“此必有谲,且观之。”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其后,逊上疏欲击备,诸将并曰:“攻备当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衔持经七八月,其诸要害皆以固守,击之必无利矣。”逊曰:“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犄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营,不利。诸将皆曰:“空杀兵耳。”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破其四十馀营。备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备因夜遁,驿人断后,仅得入白帝城。‎ ‎ 初,孙桓别讨备前锋于夷道,为备所围,求救于逊。逊曰:“未可。”诸将曰:“孙安东公族,见围已困,奈何不救?”逊曰:“安东得士众心,城牢粮足,无可忧也。待吾计展,欲不救安东,安 东自解。”及方略大施,备果奔溃。桓后见逊曰:“前实怨不见救,定至今日,乃知调度自有方耳。”加拜逊辅国将军,领。荆州牧,即改封江陵侯。 (节选自《三国志•陆逊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B.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C.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D.备知其计不可/乃引伏兵八千/从谷中出/逊曰/所以不听诸君/击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幕府,本指将帅在外的营帐,后亦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仕幕府,指在文武官署中担任一定官职,做军政大吏的佐助人员。     B.“出”,指官员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出”一般指贬官,有时也指平调。古人一般以出任京官为荣。‎ C.“诣都”,是到京城,到朝廷的意思,和它同义的词还有“诣阙”、“谒阙”。“诣阙上书”指越级上书中央司法机关申冤。‎ D.“领”即加封、兼任,是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或官职较高的官员兼任级别较低的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陆逊少年不幸,年轻有为。陆逊年少时失去父亲,跟随堂祖父陆康长大,二十一岁就到孙权的幕府中做官,历任东西曹令史。‎ B.陆逊一心为国,不计私仇。会稽太守淳于式上奏章揭发陆逊非法掠夺百姓,而来陆逊却在孙权面前称赞他是好官。因为陆逊认为淳于式是为民着想,且互相诋毁的风气不可助长。‎ C.陆逊胸有谋略,坚持己见。刘备派吴班带人挑战。吴将都想要迎击刘备,陆逊认为必定有诈,没有出战,使刘备的计策失败。等时机成熟,才火烧了刘备四十余营,大获全胜。‎ D.陆逊用兵奇巧,调度有方。在与刘备的作战中,在对方军队疲惫,士气沮丧时才寻找战机出战;在孙桓被围求救时,陆逊观测到孙桓得人心,城牢粮足,不需要去救,就能解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县连年亢旱,逊开仓谷以振贫民,劝督农桑,百姓蒙赖。 ②初,孙桓别讨备前锋于夷道,为备所围,求救于逊。‎ ‎【解析】10、‎ B.翻译:刘备知道他的计策无法实现,就率领八千伏兵,从谷中出来。陆逊说:“我之所以不听从诸位攻打吴班,是揣测他们一定有诡诈的缘故。”“知”的宾语是“其计不可”,即“自己的计策不可行”。“其计不可”一句,“其计”是“不可”主语,中间不可停顿,排除AC.“诸君击班者”是“不听”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故选B。  11、D.“领”指兼任,官职较高的官员兼任较为低级别的官职,没有“加封”的意思。  12、D.“不需要去救,就能解围”错,原文“待吾计展,欲不救安东,安 东自解”,等到我的计策实施,即使不去救安东,安东就会自己解围。 ‎ ‎①振,赈济;劝,勉励督促;农桑,种田养桑。译为:海昌县连年大旱,陆逊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勉励督促百姓种田养桑,百姓得到依赖。     ②别,分被;为……所被;“求救于逊”,状语后置句,应为“于逊求救”,向陆逊求救。译为:起初,孙桓分率士兵去夷道讨伐刘备的前锋部队,被刘备包围,向陆逊求救。  答案:  10、B  11、D  12、D  13、 ①海昌县连年大旱,陆逊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勉励督促百姓种田养桑,百姓得到依赖。      ②起初,孙桓分率士兵去夷道讨伐刘备的前锋部队,被刘备包围,向陆逊求救。  ‎ ‎【参考译文】      陆逊字伯言,是吴郡吴县人。他原名陆议,世代为江东大族。陆逊很小就死了父亲,跟随堂祖父庐江太守陆康到他的任所生活。袁术与陆康有矛盾,准备进击陆康,陆康便让陆逊和亲眷们回吴县。孙权做将军,陆逊二十一岁,就开始在孙权将军府中任职,历任东西曹令史,外出任海昌屯田都尉,同时兼管县令职务。海昌县连年大旱,陆逊打开粮仓赈济灾民,勉励督促百姓种田养蝉,百姓得到依赖。      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揭发陆逊非法掠夺百姓,骚扰当地。陆逊后来到都城,和孙权说话中间,称赞淳于式是好官,孙权说:“他告你你却推荐他,为什么呢?”陆逊回答说:“淳于式是想要休养百姓,因此告我的状。如果我再说他的坏话来扰乱您的视听,这种风气不可助长。”孙权说:“这实在是忠厚长者之事,只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罢了。”  ‎ ‎    黄武元年,刘备率大军来攻打西部边界,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朱然、潘璋等五万人抗击刘备。刘备从巫峡、建平连接营盘到夷陵界,建立了几十个军屯,先派吴班带领几千人在平地设立营寨,想要挑战。诸将都想要迎击刘备,陆逊说:“蜀军这举动必定有诈,暂且看看再说。”刘备知道他的计策无法实现,就率领八千伏兵,从谷中出来。陆逊说:“我之所以不听从诸位攻打吴班,是揣测他们一定有诡诈的缘故。”后来,陆逊上疏想要攻打刘备。众将领都说:“攻打刘备应在开始时,如今竟让他深入五六百里,相互对峙已有七八月,他的各要害都防守严密,攻打他必定没有收益。”陆逊说:“刘备是个狡猾的敌人,经历的事很多,他的军队刚集结时,他考虑周密用心专一,不能触犯他。现在他驻军长久,没有占到我们的便宜,军队疲惫,士气沮丧,无计可施,夹击此敌,正在今日。”于是先攻打一个营寨,没有取胜。众将领都说:“这是白白让士兵送死罢了。”陆逊说:“我已经知道攻破他们的办法。”于是就命令士兵各拿一把茅草,用火攻攻破他。顷刻之间火势形成,破蜀军四十多个营寨。刘备登上马鞍山,环绕自己陈列军队。陆逊命令诸军从四面进攻,于是刘备军队土崩瓦解,死者有几万人。刘备于是连夜逃走,驿站的人断后,才逃到了白帝城。  ‎ ‎    起初,孙桓分率士兵去夷道讨伐刘备的前锋部队,被刘备包围,向陆逊求救。陆逊说:“不行。”众将领说:“孙安东是公族,受到包围处境困顿,怎能不救援?”陆逊说:“安东很得将士的人心,城池牢固,粮食充足,不值得担忧。等到我的计策实施,即使不去救安东,安东就会自己解围。”等到陆逊谋略全部实施,刘备果然溃败逃散。孙桓后来见到陆逊说:“先前我的确怨恨你不来救我,等到今天,才知道你的调度自有方略。”加授陆逊为辅国将军,兼任荆州牧,当即改封他为江陵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4、15题。 ‎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 ‎【注】貔虎:貔和虎。亦泛指猛兽。‎ 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运用对偶手法,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贴切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貔虎”比喻勇猛的军队。    B.“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诗句写出了由三国至今,改朝换代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历史的往事、风流人物也随着滚滚长江水而流逝,即事悟理。    C.“杨柳为谁春,摇金缕”与 姜夔的《扬州慢》结尾处“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都用写哀景抒发悲情的手法 。    D.本词上片末尾句使用了过渡,“卷长波、一鼓困曹瞒”传神地写出曹军崩溃之快周瑜取胜之速,用“今如许?”转折一问,将目击伤心的国事全融入问中。‎ ‎“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6分)‎ ‎【答案】14、C  C以乐景衬哀情。‎ ‎15、比喻、拟人、夸张。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 【解析】15、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类题的答题步骤: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③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两句,用精工的对偶句,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贴切地描绘出吴蜀联军的高昂士气,写出了火攻曹军时的翻江倒海之势。“貔虎”本指猛兽,比喻勇猛的军队。可据此概括作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苏轼的《定风波》中,“             ”一句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中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             。”表现了词人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仕路蹭蹬,壮怀未酬,顿觉年华易逝。‎ ‎(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             ,             ”两句表现了词人对时光易逝、美好不长存的感叹。‎ ‎(4)柳永的《雨铃霖》中“             ,             ”两句写留恋之情,描摹了离别的男女牵着手,眼看着眼,因悲伤说不出话来的情状。‎ 答案:16、(1)也无风雨也无晴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 ‎        青山倚碧海,朋自远方来。6月的青岛,花木葱茏,生机勃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领导人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黄海之滨,共商合作大计。6月10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大范围会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他强调,尽管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涌现,但捍卫和平的力量终将战胜破坏和平的势力,安全稳定是          ;尽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但“地球村”的世界决定了各国日益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是           ;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           ,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习主席在讲话中宣布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从设立300亿元人民币等值专项贷款到建设中国一一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从继续举行“和平使命”等联合反恐演习到中方为各方培训数千名人员,中国贡献为上合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习主席          的判断,务实亲和的倡议,赢得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认同。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青岛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更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 B. 青岛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更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 C. 青岛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中国的行动力更被见证 D. 青岛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中国的思想力更被见证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人心所向   众望所归    东山再起    登高望远 B. 人心向背    大势所趋    东山再起    居高临下 C. 人心所向    大势所趋    沉渣泛起    登高望远 D. 人心向背    众望所归    沉渣泛起    居高临下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我们就能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 B. 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C. 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D. 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 ‎【答案】‎ ‎17、B ‎18、C ‎19、A ‎【解析】17、 【分析】 此题考查补充句子的能力。要紧密结合上下语境。连贯即句与句的组合衔接恰当,要兼顾话题,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 【解答】 A句子顺序不当,“更”表示与上句构成递进关系,“中国的思想力”与“中国的行动力”互换。故A错误。 B正确。 C偷换主语,“见证”的主语是“青岛”,“中国的行动力”是见证的宾语。故C错误。 D句子顺序不当,“更”表示与上句构成递进关系,“中国的思想力”与“中国的行动力”互换,“见证”的主语是“青岛”,“中国的思想力力”是见证的宾语。故D错误。故选B。 18、 【分析】 ‎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要熟记成语含义,结合语境准确辨。做好本题既需要熟练掌握成语的意义、感情色彩、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又要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解答】 人心所向: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人心向背:指人民大众的拥护或反对。此处指安全稳定是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故选用“人心所向”。 大势所趋:整个形势发展的趋向。众望所归:形容某人威望很高,受到大家敬仰和信赖。此处指合作共赢是发展的趋向,故选用“大势所趋”。 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沉渣泛起:比喻已经绝迹了的腐朽、陈旧事物又重新出现。此处指绝迹的论调又重新出现,故选用“沉渣泛起”。 居高临下: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极为有利。登高望远: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此处指判断目光远大,故选用“登高望远”。 故C正确。   ABD错误。    故选C。 19、【分析】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 【解答】A正确。 ‎ B“把握和认识”语序不当,应先“认识”再“把握”;“发挥”与“上海精神”,动宾搭配不当,应“弘扬”。故B错误。 C“把握和认识”语序不当,应先“认识”再“把握”;“化解”与“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动宾搭配不当,应“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故C错误。 D“发挥”与“上海精神”,动宾搭配不当,应“弘扬”;“化解”与“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动宾搭配不当,应“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故D错误。 ​故选A。 20、下面是“马”字的演化过程,请仔细观察,简要说说汉字的演变规律。(4分) ‎ ‎【答案】​从图中可知,汉字的演变规律是由形象到抽象,由繁到简,直到最后彻底符号化,笔画由早期的直笔圆笔逐渐变得笔画匀称、线条统一。‎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汉字字形的演化规律的能力。回答此题,应仔细观察题中所给图片,找出其中的规律,并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本题中,通过不同时期“马”字的写法可以看出,从最初的象形文字到最后的简化字,汉字经历了一个有形象到具体的过程。故答案为:​由形象到抽象,由繁到简,直到最后彻底符号化,笔画由早期的直笔圆笔逐渐变得笔画匀称、线条统一。‎ ‎21、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每处不超过8个字。 (5分)‎ ‎【答案】①农历五月初五②起源③别称④习俗⑤影响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和把握文化常识的能力。首先要读清图示的标题注释,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找出图示中每一个重点环节,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句子的“主干”;带箭头的横线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按照箭头方向用文字转述出来。注意,这类题目解答时用词一定要简洁、通顺、准确。①应填端午节的具体时间,农历五月初五;②说明端午节的起源;③是端午节的各种别称;④是端午节的习俗;⑤是端午节对世界的影响。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2019年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筑就了共和国的红色基因;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五四”精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他们的精神风貌记录在我们读过的很多文学作品中:《沁园春·长沙》《记念刘和珍君》《家》《青春之歌》《红岩》《谁是最可爱的人》《平凡的世界》……‎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以上材料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以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这种形式,是通过材料考查学生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这类作文在命题上,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此则材料中论及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五四”精神,这种精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可以选择其中一种精神品质重点阐述,也可以综合论述“五四”精神的时代意义。参考立意:读红色经典,传“五四”精神;践行“五四”精神,实现时代梦想;不忘先烈,不忘“五四”精神……‎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