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江苏省无锡市2019-2020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学科 说明:(1)试卷满分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2)请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礼的实质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孤立的一个人,不会发生礼的问题,只有在与他人 相处、交往和比较时,才会发生礼的要求和行为。礼仪本身是有差等的,不可能做到互相对 等,那就要从内心情感和交往形式上去寻求互相对等的因素,孟子指出:“恭敬之心,礼 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内心情感的对等表现为恭敬;交往形式的对等表现为辞让, 从而使人们自觉自愿地践行礼的要求和规范。 所谓恭敬,“在貌为恭,在心为敬”,分别属于容貌和内心情感的范畴。然而,对于同 一践礼主体而言,无论是貌恭还是心敬,都只能在主体与客体的交往中呈现出来,都是主体 指向客体的行为。面貌与内心是统一的,内心敬重,面貌总会好看;内心鄙弃,容貌就会不 那么好看。恭敬名为两个概念,实为一个内容,那就是敬的感情,即发自内心的尊敬和敬重。 孔子十分重视敬在礼行为中的意义,他从人与禽兽之别的角度,指出为孝必敬,“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重视祭礼和丧礼,却更在乎敬的 内涵,《礼记·檀弓》记载弟子子路的回忆,“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 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不若礼不足敬有余也”。孔子甚至认 为,敬是为政之本,在各种礼仪中,敬的情感最为重要,而国君的婚礼又最能体现敬的情感。 国君亲迎新娘,既是爱慕又是敬重,把这种爱与敬的感情推而广之,就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所谓辞让,亦称退让,“应进而迁曰退,应受而推曰让”。辞让是与恭敬紧密相连的德 性行为,其本质是厚人薄己、尊人卑己。这在礼的迎送、授受仪式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具体 为“三揖三让”。“揖”是拱手致意,展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关注,“三揖”是凡入门将 右曲揖、北面揖、当碑揖。“三让”是凡升阶,宾主尊卑相同时,一同升阶;宾主尊卑不同 时,则尊者先升。“三揖”作为迎送规定,有利于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三让”并不改变 主客体的实质行为,辞让之后仍是尊者先升阶,该先升阶的人还是先升阶,其意义在于给对 方以被尊重的心理感受,宾主正是在辞让中体现出教养与风度的。孔子认为辞让既是君子遵 礼的表现,又是君子人格的组成部分,“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 也君子”。意思是,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比赛射箭吧。彼此作 揖谦让,然后登堂比射。射毕,走下堂来,彼此作揖,胜者罚负者饮酒。这样的竞争是君子 之争。无论赢者还是输者,辞让使君子之争变得风度翩翩,真是令人意往神驰。从这个意义 上说,辞让并不在于结果,而在于仪式,能够使弱者、居下者、失利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感情上的认同。 (摘编自夏海《浅论儒家之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 “礼”的要求和行为发生在与他人相处、交往和比较时,单独一个人不存在“礼” 的问题。 B. “辞让”的本质是厚人薄己、尊人卑己,这一本质突出表现在迎送、接受仪式中的“三 揖三让”上。 C. “揖”是重要的辞让礼节之一,指的是客人到主人家做客,主客彼此拱手致意,以 表现对对方的敬重。 D.孔子认为“敬”是为政之本,国君把对新娘的爱和敬推广开来,就有可能治理好国家。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本文在结构上是总分关系,第一段概述了“礼”的两方面的表现,第二、三段分别对 此进行了具体论述。 B.作者在论证“辞让”时,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内容充实,有 理有据。 C.文章第三段先解释了辞让的内涵,然后分析辞让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做法,最后阐述了 辞让的意义。 D.文章第二段引用《礼记·檀弓》来说明,相对于礼的外在形式,孔子更重视祭礼和丧 礼中的情感因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辞让是君子人格的组成部分,辞让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辞让的结果,它能使君子 之争变得风度翩翩。 B.“恭”是礼在容貌上的表现,“敬”是礼在内心情感上的表现,面貌与内心是统一 的,外表“恭”的人内心也一定会“敬”。 C.即使客人身份不如主人尊贵,主人也会让客人先升阶,客人也应当听从主人的建议, 这符合儒家之礼。 D.礼仪本身是有差等的,不可能做到互相对等,因此古人就用恭敬和辞让来寻求人与人 之间的对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小题。 材料一: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新模式下的城市形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转型发展深度融合的产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体现了城 市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求。建设智慧城市,对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 有重要意义。智慧城市的提出者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 设施和环境的六个核心系统如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组成。这些系 统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所以智慧 城市的实质是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智慧式管理和运行。智慧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向 城市居民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避免重建设、轻实效,使公众 分享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摘编自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材料二: 11 月 17 日,2017 亚太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国家信息中心主任 程晓波致词时表示,伴随着数字化转型大潮席卷全球,一场围绕智慧城市的竞赛也正在全球 上演。在此大背景下,我国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模式 创新方面不断深化。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从之前的起跑、跟跑,发展到目前的并跑阶段,在未 来有望实现领跑和超越。但是,还要看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诸多挑战。发展政策相对 滞后,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网络安全隐患突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还有待提 高。既要体现政府的智能作用,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评估过程中,更多地调动大众参与积 极性,还要发挥好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体制活力,引入社会资本来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并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应用来突破瓶颈,为大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服务,让 大众体会到智慧城市带来的现实获得感。如何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程晓波还开出了几个药方。 (摘编自《程晓波: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从“跟跑”发展到“并跑”阶段》) 材料三: 本届(2016)智慧城市评估体系共有六大类一级指标,包括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治理、智 慧民生、智慧经济、智慧人群及保障体系。根据一级指标得分率情况分析,“保障体系”得 分最高,整体情况良好;“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治理”两类指标得分率都在 40%以上,表 明大部分城市的建设水平相对较好;“智慧经济”“智慧民生”两类指标得分情况则明显偏 低,说明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城市在该方面的建设还有明显不足。通过对 201 个样本城市的行 政区划对比,可见华东与华南地区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分数,并且其智慧城市建设水 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四个地域成绩较为相近,智慧城市发展水平 相对落后;而西北地区总体得分最低,需要加强开发。(摘编自科学网《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发布》) 材料四图表: 中投顾问对 2017~2021 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4.下列不全属于“智慧城市”概念的一项是(3 分) ( ) A.智慧城市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涉及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 B.智慧城市是新的城市形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与城市转型发展相融合的产物。 C.智慧城市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体现城市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需求。 D.智慧城市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公众能分享其建设成果。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智慧城市实质是运用先进信息技术,主要对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六个核 心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实现智慧式管理和运行。 B.据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数据,华东华南平均得分要高于全国,西北 得分最低,可见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与当地经济有关。 C.数字化转型大潮带来全球智慧城市竞赛,为应对竞赛,我国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 设,目前发展到并跑阶段,未来必定实现领跑和超越。 D.有关方面预计 2017 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 6.0 万亿元,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 长率为 32.64%,2021 年市场规模将达 18.7 万亿元。 6.材料二说“如何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程晓波还开出了药方”,请结合材料二,给出加强智 慧城市建设的若干建议。(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小题。 把灯光调亮张抗抗 “关店吧!”卢娜下定了决心。 差不多从七八年前开始,书店的销售额就开始下降,像秋分以后的气温,一天天往下落。 资金周转不灵,常常拆东墙补西墙,老公交到她手里的月工资,转眼让她垫付了员工的工资。 如今已是严重亏损,真的山穷水尽了。 她早早来到书店。她想让自己一个人静一静,仔细再仔细地盘点一番:店里现有的库存 书、书柜书架沙发桌椅灯具电脑等所有的家当,总共能折算多少钱?……她必须速速把明光 书店的“后事”料理完毕。 她开锁进店,觉得光线有点暗,顺手开了灯,一时灯光亮得晃眼。她抬头,看见了天花 板上前些天新换的灯泡,心里突然一阵刺痛:把灯光调亮?她气呼呼地顺手把灯关掉了,能 省一点是一点。这家昏暗的书店里,只剩下她的心里,还有一朵小火苗,那么小,那么弱。 而今,这朵风里雨里挣扎太久的小火苗,也终于快要熄灭了……不怪我不怪我,她对自己说, 我实在是已经尽力了哦…… 手机铃声响起,她走到窗口去拿包取手机,顺手把窗帘刷地拉开了。 顷刻间,书店里洒满了亮晃晃的阳光,一格格在书架上跳跃,把书店染得一片金黄。还 是太阳好啊,她对自己说。把灯光调亮,就算再亮,也是夜里。她自嘲地笑了笑。 手机里传来一个爽快的声音。电话是文化局的人打来的,就是上次让她填申请表的那个 干部,让她赶紧到局里去一趟,要办手续——什么手续?就是省政府的那笔书店奖励基金, 明光书店评上了!你变百万富翁了…… 卢娜站在窗口一动不动,然后肩膀轻轻地抖动起来,身子开始颤栗。她伸出双手捂住了 脸,泪水透过指缝,从脸颊上哗哗淌下来。她似乎意识到什么,往前挪移了一步。是的,她 想躲开那堆书,怕自己的泪水把书弄湿了…… 一百万是多大的一笔钱啊?这么说,明光书店就要起死回生了?可以把这几年累计的债 务亏空都补上了,早就想添置的新书柜,也有了着落。老公的工资不用再贴补书店了,积攒 起来给儿子上大学交学费。退一万步说,假若书店继续赔钱,一年赔几万块,这笔补贴的钱, 也够她再亏损十几年了……她一直想着能把隔壁那家闲置的小阳台买下来,和自家书店打通, 在二楼的咖啡吧旁边,再扩建一个儿童书屋,孩子们放学了,尽管可以到这里来读书嬉戏做 梦…… 卢娜从文化局回到店里,已近中午。她从街上的灯具店里,买了一盒 40 瓦的飞利浦灯 泡——把灯光再调亮一点!她要让明光书店的老顾客们,老远就看到书店的灯光。如果她的 资金宽裕,最好把书店临街的窗户也扩大一倍,等到夜幕降临,玻璃窗内的灯光雪亮雪亮, 明光书店就像一座透明的水晶宫,所有的书都在闪闪发光……这么多年,书本没有改变我的 命运,但改变了我。我办了明光书店,我的书店给人送去知识,知识可以帮别人改变命 运……这么一想,卢娜的眼泪又流下来了——不对!不是知识改变命运,是文化!不对,文化 也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人!我不再是那个高考落榜的自卑女孩,我活得对人有用, 我充实、我知足…… 就在这天晚上,明亮的灯光下,出现了一个人影。卢娜眯起眼打量,忽然想起他就是几 个月前那个买了二十多本书并建议她把书店灯光调亮一点的省城顾客。他快步朝她走过来, 抬起头环顾天花板的灯池,笑容满面地说:嗬,灯光调过了?书店亮了许多哦!我老远就看 见了。 接下来的事情,完全出乎卢娜的意料。这个人对卢娜说了很多话,她好像听见他说,县 城新区的整体规划中,需要有一家中等规模的书店。他想到了明光书店,他推荐了明光书店, 明光书店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开在新区再恰当不过了。新区将为书店预留五百平方米门面房, 作为公益书店,房租优惠到可以忽略不计。 他还提到了城市发展战略,提到了公民的文化权利,提到了热爱、尊重、介入什么的, 卢娜下意识嗯嗯地点头,只觉得他的话音一声声落下,头顶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来。 那天晚上,卢娜回到家,和老公一五一十地说了今天书店里发生的一连串怪事。 老公开口说:卢娜,我晓得你开书店十多年,没一天好日子过。但是,假如你从此不开 书店,恐怕就活不成了。命总比钞票要紧,你年纪还轻呢,我要你活着! 卢娜鼻子一酸,眼圈就红了。心里那朵奄奄一息的小火苗,呼地一下蹿上来,燃成了一 蓬金红色的火焰。 隔着一条街,隔着几道墙,卢娜看见“明光书店”四个字,在夜空里通体透亮。 (选自张抗抗《把灯光调亮》,有删节) 7.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明光书店可以看成众多民营书店的缩影,小说开头就写明光书店生意萧条,处境艰难, 折射出高科技、信息化时代实体书店和卖书人的困境,发人深思 。 B.小说标题《把灯光调亮》意味深长,既是为了改善环境方便顾客,也表达了一种希望, 希望国民认真读书,汲取知识和智慧,提高修养和素质,把心灵之灯的“灯光调亮”。 C.小说的标题《把灯光调亮》同时也是整篇小说的线索。明光书店灯光的变化预示着书 店命运的变化,也更暗示了主人公心情的起起落落。 D.小说主要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手法,来塑造女主人公形象,尤其突出的是语 言描写。 8.主人公卢娜在困境中能够坚持下来,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6 分)9.“‘明光书店’四个字,在夜空里通体透亮”,小说结尾含蓄蕴藉,请简要分析其意蕴。 (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 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 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 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 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 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 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①,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 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 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 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 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 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 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 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 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 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 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 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 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有删改) 【注】①漆身为厉(lài),吞炭为哑:身上涂漆为癞,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 使人不能认出自己。厉,通“癞”,癞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 /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 B.子不尝事范巾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 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 C.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 /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 D.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 /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士,上古掌刑狱之官。在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 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 B.幸,本义是指意外地得到好处或免去灾害,引申义是福气、宠爱,也指封建帝王到达 某地。文中使用的是引申义。 C.如厕。古代多指“到厕所去,解手”的意思。文中即此意。 D.寡人,即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 的谦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智伯被消灭后,豫让为报答智伯乔装改扮刺杀赵襄子,失败被擒,但赵襄子认为他是 有义之人,释放了他。 B.豫让的朋友劝说他假意投靠赵襄子再伺机刺杀,但豫让认为那是不义的行为,还是坚 持了自己的做法。 C.第二次行刺失败被擒,豫让要求向赵襄子的衣服刺几下以了却心愿,赵襄子感于他的 大义,满足他的要求后才将其处死。 D.赵襄子指责豫让既然易主侍奉智伯,就不该一再为其报仇。而豫让认为智伯对自己有 知遇之恩,表达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决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5 分) (2)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5 分) (二)诗歌鉴赏(本题共 2 题,9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 14-15 小题。 送綦毋潜①落第还乡 王 维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注:①綦毋潜,綦毋为复姓,潜为名,字孝通,荆南人,王维好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诗的首联写出了作者在长安道上摆好酒席为自己的朋友送行的场景。 B.“拂荆扉”实写好友乘舟上路,不久后便回到家里,叩开自家的木门。 C.尾联诗人认为,好友的落第只是偶然失败,不要感伤于知音的稀少。 D. 这是一首送别诗,围绕送友还乡,层层深入,娓娓道来。 15.本诗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8 分) 16.补写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解释自己种树的诀窍,“ ”, 这个道理极其平凡,但其他种树的人却不容易做到。 ( 2 ) 王 勃 的 《 滕 王 阁 序 》 中 最 为 后 人 喜 爱 的 写 景 的 句 子 是 “ , ”, 这两句描写了秋日傍晚开阔江面上江天相接、上下浑然天成的明丽美景。 (3)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有两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春 江花月夜》中,“ , ”两句表现的也是人生短暂、 自然永恒的主题。(4)人生即使失意,也不要过于在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要自信, 就像《将进酒》中李白所说“ , 。”我 们会“东山再起”。 (5)为“恢复汉室”,诸葛亮“六出祁山”,但最终失败,壮志未酬,病逝五丈原, 后人常引用杜甫《蜀相》中的“ , ”两句,表达 壮志未酬之深沉感慨。 (6)《客至》中表现作者在寂寞之中听闻挚友前来的欣喜与热情的诗句是:“ , 。” (7)《兰亭集序》中,作者说“ , ”, 这是王 羲之对庄周虚无主义人生观的批判,表现了作者对抗拒人生虚幻的执着努力。 (8)《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8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9 分) 中国历史前进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制度演进所带来的更加紧密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 系,则使 的躲藏变得愈发困难。这样的窘况,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不得不转而寻求 精神上的逃避,他们眼见财富和地位不再 却无能为力,终日周旋于身份认知与生存状 况的巨大落差中不得解脱,还要时时 ,唯恐稍有疏忽而招致祸端。正如《晋书》所 说,“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 的苦闷,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后人提起魏晋风流,无 不带着艳羡的语气,言必提“‘六朝’卖菜佣都有烟水色”,殊不知这风雅至极的“烟水色” 背后,是多少徒劳无功的苦闷和刻意为之的伪装。就在这 ,连对坐争辩都得规避俗事、 政 事 以 避 祸 的 “ 清 谈 时 代 ” , 玄 学 家 何 晏 带 着 一 剂 名 为 “ 五 石 散 ” 的 药 方 华 丽 登 场,(     )。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明哲保身  与生俱来  处心积虑  人人自危 B.全身而退 与生俱来 殚精竭虑 人人自危 C.全身而退 天赋异禀 处心积虑 提心吊胆 D.明哲保身 天赋异禀 殚精竭虑 提心吊胆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和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几乎都患 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B.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几乎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 都患上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C.朝不保夕的强烈危机感加上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苦闷,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 上了几乎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D.朝不保夕的苦闷和囿于现实无处可逃的强烈危机感,使这三百年间的每一个人都患上 了名为“末日迷狂”的集体癔症。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 A.从而开启了六朝名士依靠药物逃避现实和自我麻痹的新风尚 B.六朝名士依靠药物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新风尚就此开启了 C.由此开启了六朝名士依靠药物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新风尚 D.六朝名士依靠药物逃避现实和自我麻痹的新风尚因而开启了 (二)名著阅读,完成 20-21 题。(9 分) 2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甄士隐的女儿英莲在元宵看社火灯花时走失,三月十五葫芦庙着火把隔壁的甄家烧成 一片瓦砾。甄士隐从此渐渐露出下世的光景。疯跛道人吟唱了《好了歌》,甄士隐未能 彻悟,道人又作《好了歌》解注,甄士隐听后便随疯跛道人出家去了。 B.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到林如海已是科第出身。因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林如 海年已四十,原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死了,膝下只有嫡妻贾敏所生的女儿林黛玉,年 方五岁。夫妻无子爱之如珍宝,又见她聪明清秀,便延聘教师让她读书识字。 C. 门子给贾雨村的护官符写着“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为马。阿房宫,三百里,珍珠如 土金如铁。”这门子向他讲述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关系。贾雨村惧怕四 大家族的势力,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乱断了薛蟠夺走英莲并将原买主冯渊杀死一案。 D.赤瑕宫神瑛侍者以甘露之水浇灌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行将枯萎的绛珠草,使其“得 延岁月”,修成女形。神瑛侍者欲下世为人,绛珠草感念他的恩惠,发誓用一生的眼泪 来偿还他,跟随他下凡历劫,这就是所谓的“木石前盟”、“眼泪还债”。 21.《红楼梦》中,贾赦要收丫鬟为小妾,不想那丫鬟却说:“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 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从命!” 这丫环是谁?请简述 事情的经过。(6 分) 四、作文(60 分) 2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 世上万事万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改变着。花由开放到凋零,人由少年到老去;生活越来 越丰富,生命越来越精彩……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语文学科答案 1.C【解析】“主客彼此拱手致意,以表现对对方的敬重”有误,原文是“揖是拱手致意, 展示主人对客人的尊重和关注”。 2.B【解析】没有使用对比论证。 3.D【解析】A.“辞让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辞让的结果”说法弄反。B.“外表恭的人 内心也一定会敬”有误,过于绝对。C.“客人也应当听从主人的建议”错,原文是“辞让 之后仍是尊者先升阶,该先升阶的人还是先升阶,其意义在于给对方以被尊重的心理感 受”。 4.D(“智慧城市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公众能分享其建设成 果”,这句话表达的是创建“智慧城市”的目的,不属于“智慧城市”的概念) 5.C(“未来必定实现领跑和超越”错误,表述绝对,根据原文“在未来有望实现领跑和超 越”) 6.①需要政策支持和实现顶层设计,②激发体制活力和调动大众参与,③突破技术瓶颈和深 化技术创新等。(从政府角度:发展政策相对滞后,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体现政府的 智能作用;从大众角度: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评估过程中,更多地调动大众参与积极性, 还要发挥好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体制活力;从技术角度: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应用来 突破瓶颈。概括整理得出答案。) 7.D “小说主要通过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手法”理解有误。小说主要通过动作、神 态、心理等描写,来塑造女主人公形象,尤其突出的是心理描写。特别是小说开头的几段, 大量的运用了心理描写。故答案选 D。 8.①卢娜自身原因: a 对书籍、书店的热爱。阅读书籍和经营书店给了卢娜自信与满足; b 对理想和人生价值的执著追求。开办书店是卢娜的事业,更是她的人生梦想,书店是她实 现人生价值获得人生意义的地方; c 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和担当。怀着一份美好的情怀,她坚信书籍能传播知识与文化,甚至能 改变人的命运,她的坚守体现了一份责任和一种担当精神。(答到任何一点得 2 分), ②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卢娜能够在艰难处境中坚持不舍,还在于老公的理解和默默支持。(2 分) ③陌生人的发掘或者政府的扶持。言之成理即可。(2 分)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评价和理解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主人公卢娜在困境中能够 坚持下来,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 意结合文本进行分析和归纳。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卢娜能把书店撑下去的主要原因是其对书籍的热爱,从文中书店要关门倒闭可以看出卢娜的担忧。其次是社会的责任感,文中写到她 要在扩建书店的时候,给儿童创造一个读书的乐园。最后是丈夫对他的支持,文中不止一次 的写到丈夫为了支持他开书店而搭进去自己的工资,老公开口说:卢娜,我晓得你开书店十 多年,没一天好日子过。但是,假如你从此不开书店,恐怕就活不成了。命总比钞票要紧, 你年纪还轻呢,我要你活着!从丈夫的话语中体现了丈夫对卢娜的支持是坚定的。 9.①“通体透亮”表面上是指明光书店的灯被调亮了;书店的生存危机解决了;(2 分) ②写出了卢娜内心变得明朗起来;也暗示着她对书店拥有美好前景的信心;(2 分) ③象征文化对人的指引,文化可以改变人。(2 分) 本题考查的是分析小说结尾的意蕴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明光书店’四个字,在夜 空里通体透亮”,小说结尾含蓄蕴藉,请简要分析其意蕴。分析作品的意蕴的试题,要从浅 层的意思进行把握,进而挖掘其真正的内含。小说中“明光书店”在夜空中通体透亮,说明 了此时的书店灯光调亮了。其寓意是指书店的主人心灵被点亮了,也预示着书店的未来充满 了生机,这与国家好的扶持政策是分不开的。总之,文本的意蕴探究类试题,只要考生扣住 对文本内容的挖掘即可很好的作答。 10. 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丈断句的能力。“子不尝事”缺少宾语,语意不完整,故其后 不能断开,据此排除 A、D 两项。“何以”即“以何”,意为“为什么”,中间不能断开,据此 排除 C 项。故选 B。 11. C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 项,“如”在古语里有 “到……去”的意思;文中“如厕”是“到厕所去”的意思,并不包含“解手”之意。 12.C【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 项。“赵襄子感于他的大义。 满足他的要求后才将其处死”说法错误。由最后一段的“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 让……遂伏剑自杀”可知。豫让是自杀而亡。 13.(1)可是我选择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 惭愧; 【解析】……者,……也:判断句;所以:……的原因;愧:使动用法,使……感到惭愧; 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定语后置。(4 个采分点各 1 分,句子通顺 1 分) (2)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像对待一般人那样对待我,所以我像对待一般人那样报答 他们。 【解析】事:侍奉;众人:像对待一般人那样;遇:对待;(3 个采分点各 1 分,句子通顺 2 分) 【参考译文】 豫让,是晋国人,以前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没什么名声。他离开那里去服侍智伯, 智伯非常尊重宠爱他。等到智伯攻打赵襄子时,赵襄子和韩、魏合谋灭了智伯,消灭智伯以 后,三家分割了他的国土。赵襄子最恨智伯,就把他的头盖骨漆成饮具。豫让潜逃到山中, 说:“哎呀!好男儿可以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好女子应该为使自己高兴的人梳妆打扮。现 在智伯了解我,我一定替他报仇而献出生命。来报答智伯,那么我就是死了,魂魄也没有什 么可惭愧的了。”于是更名改姓.伪装成服刑的人,潜入赵襄子宫中刷厕所.身上藏着匕首, 想要用它刺杀赵襄子。赵襄子到厕所去,心中有所动。抓起来询问刷厕所的刑人,却是豫让, 衣服里面还带着利刃,豫让说:“我要替智伯报仇!”侍卫要杀掉他。赵襄子说:“他是个 有情义的人,我谨慎小心地回避他就是了。况且智伯死后没有继承人,而他的家臣想替他报 仇,这是天下的贤人啊。”最后把他放了。让他离开。 过了一段时间,豫让又把漆涂在身上,长成了癞疮,吞炭使声音变得嘶哑,使自己的形 体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路上遇见他的朋友,他的朋友辨 认出来,说:“你不是豫让吗?”回答说:“是我。”朋友为他流着眼泪说:“凭着您的才能, 委身侍奉赵襄子。赵襄子一定会亲近宠爱您。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事,难道不是 很容易的吗?何苦自己摧残身体,丑化形貌,想要用这样的办法达到向赵襄子报仇的目的, 不是也困难吗!”豫让说:“既然已经委身侍奉人家,却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 君主啊。况且我所做之事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选择这样做的原因,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 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 豫让离去后,过了不久,赵襄子要外出,豫让潜藏在他必定经过的桥下。赵襄子来到桥 上,马受惊。赵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派人去查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赵襄子就指责 他说:“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 而委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也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 “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们都像对待一般人那样对待我,所以我像对待一般人那样报答他 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像对待国士那样对待,所以我就像对待国士那样报答他。”赵襄子喟 然长叹,流着泪说:“哎呀,豫先生!您为智伯报仇,已算成名了,而我宽恕您,也足够了。 您该为自己做个打算,我不能再放过您了!”命令士兵围住他。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 主不埋没别人的美名,而忠臣有为美名去死的道义。以前您宽恕了我,普天下没有谁不称道 您的贤明。今天的事,我本当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几下,这样也就达到我 报仇的意愿了,那样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我不敢指望您答应我的要求,我还是冒昧地说 出我的心意!”于是赵襄子非常赞赏他的义气。就派使臣拿着自己的衣裳给了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说:“我可以报答智伯于九泉之下了!”于是用剑自杀。自杀那 天,赵国有志之士听到这个消息,都为他哭泣。 14.B “‘拂荆扉’实写好友乘舟上路,不久后便回到家里,把自家的木门扣开”错误,内 容是作者想象的,不是实写;诗歌标题是《送綦毋潜落第还乡》,这是送别诗,第一句“置 酒长安道”点明现在正在送别,“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意思是“你行将驾驶着小船 南下归去,不几天就可把自家柴门扣开”,“行当”意思是“将要”,“未几”意思是“不 久”,由此可知这是作者想象,属于虚写。 15.①离别不舍之情。首联写作者在长安道上设下酒席,为自己的知心朋友送别,表达出不 舍之情。②宽慰之情。颔联颈联写作者设想对方回乡的快捷与沿途风光,给人以温暖之感, 意在安慰对方,不要背上落第的包袱,要开心起来。③劝勉之情。尾联规劝对方,这次落第 只是偶然,切莫以为朝中赏识英才的人稀少,表达期望之情。④惺惺相惜之情。言之成理即 可。 【解析】诗歌标题《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已经点明这是一首送别诗,且对方是“落第还 乡”,包含的情感主要有不舍之情、劝勉安慰之意;如“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意思 是“我们又在长安城外设酒饯别,知心朋友如今又要与我分离”,“置酒”相送、“同心” 相勉,足见诗人对綦毋潜的深情厚意与殷殷期望;如“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远树带 行客,孤城当落晖”,意思是“你行将驾驶着小船南下归去,不几天就可把自家柴门扣开。 远山的树木把你的身影遮盖,夕阳余辉映得孤城艳丽多彩”,这是设想对方回乡的快捷与沿 途风光,给人以温暖之感,意在安慰对方,不要背上落第的包袱,要开心起来,表达宽慰之 情;如“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意思是“你暂不被录用纯属偶然的事,别以为知音稀 少而徒自感慨”,规劝对方,这次落第只是自己的才华恰好未被主考官赏识,切不要因此怪 罪于开明的“圣代”,不要怨天尤人,切莫以为朝中赏识英才的人稀少。这一恳切安慰之辞 很能温暖人心,激励綦毋潜继续仕进。 16. (1)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2)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3)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4)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5)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6)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7)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评分建议:每句 1 分,每句话只要有错就不得分 17. B【解析】“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 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全身而退”指为了保全自己,主 动地退出曾经与自己有关的事件,并且在离开的时候能够毫无牵挂。“与生俱来”表示人一 生下来就有;天生。“天赋异禀”形容一个人有异于别人的奇特的天赋或特长,用在此处不恰 当。“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人人自危”指每个人都感到危险,不安全。“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这里说的是群体, 因此用“人人自危”。 18B【解析】原句的主干是“危机感加上苦闷,每一个人患上了癔症”,缺谓语。A 项,没有辨 明逻辑关系,“患病”是“危机感”和“苦闷”使然,缺谓语。C 项,副词“几乎”应该修饰 限定动词“使”。D 项,语序不当,“朝不保夕”对应“强烈危机感”,“囿于现实”对应“苦 闷”。 19. C【解析】联系前文和补出的文字可以看出,“五石散”有“自我麻痹和逃避现实”的作 用,并且这种风尚是从何晏开始的,因此可以判定句首要用“从而”或“由此”,“由此”相 较“从而”,在时间起始点上更明确,且 A 项中语序不当,自我麻痹的目的是逃避现实,因此该 题的正确答案为 C。 20.A A 项甄士隐听后便彻悟,并为《好了歌》作解注。 21.鸳鸯。(2 分)贾赦想收鸳鸯为小妾,叫邢夫人来求凤姐,凤姐推脱。(1 分)邢夫人去探 鸳鸯的心,并拉她去见贾母,鸳鸯只是低着头不动身。(1 分)贾赦为此叫来了鸳鸯家人相 逼,鸳鸯便到贾母那儿剪发明誓,死也不从。(1 分)贾赦的企图因此无法实现。(1 分) 22.作文 60 分 建议切入分 42 分 审题: 这是一则思考社会生活的命题材料,关键词是“改变”。 前一句话表述一种客观事实,除了要关注到关键词“改变”外,还要注意其中的修饰语 “自觉不自觉”。这既是情况呈现,也蕴含着一定的生活态度。 后一句话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从“自然”与“人”两个方面对“改变”的特点作诠 释,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让第一句的“不自觉”“改变”具体而明确。第二层:表现“改变” 带来的结果,是一种积极的,应该是“自觉”改变带来的。引导学生思考并把握作文的立意 方向和表达重点,从生活、生命等角度,指出“改变”的意义和价值。写作自由度大,可根 据个人的感悟思考及写作特长,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自由选择,施展才华。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择“自觉”还是“不自觉”的“改变”,行文要注意两点:一是 选择角度宜小巧,便于集中笔墨、深入开掘,避免立意空泛粗浅;二是行文中一定要紧扣 “改变”来写;三是注意阐述“改变”产生结果的原因,将其中蕴含的生活态度要清晰阐述 出来。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