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 x
y
1
6
11
12
第 六 次 月 考 《 参 考 答 案 》
1.已 知 全 集 0,1,2,3,4 , 1,2,3, , 0,1,3U A B , 则 下 列 结 论 正 确 的 是 ( B )
A. B A B. {0, }4U AC = C. 1,3A B D. 0,2A B
2.若 复 数 |1 3 |
1
iz i
,则 z 的 虚 部 是 ( C )
A. i B. i C. 1 D. 1
3.已 知 抛 物 线 24y x , 其 焦 点 为 F , 准 线 为 l , 则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C )
A.焦 点 F 到 准 线 l 的 距 离 为 1 B.焦 点 F 的 坐 标 为 (1,0)
C.准 线 l 的 方 程 为 1
16y D.对 称 轴 为 x 轴
4.在 ABC 中 , ,BD DC E 是 AD 的 中 点 , 则 BE ( A )
A. 3 1
4 4AB AC
B. 3 1
4 4AB AC
C. 2 1
3 3AB AC
D. 2 1
3 3AB AC
5.函 数 sin 0, 0, 2f x A x A
的 部 分 图 象 如 图 所 示 , 则 函 数
y f x 对 应 的 解 析 式 为 ( C)
A. cos 2 6y x
B. cos 2 6y x
C. sin 2 6y x
D. sin 2 6y x
6.函 数 x
xy e
, 在 区 间 [0, ]e 上 的 最 大 值 是 ( C )
A. 0 B. e
e
e
C. 1e D. 2
ee
7.若 ABC 的 内 角 , ,A B C 的 对 边 分 别 为 , ,a b c ,且 2 2(sin sin ) sin sin sinA B C A B ,
则 角 C 为 ( B )2
A.
6
B.
3
C. 2
3
D. 5
6
8.已 知 椭 圆 E :
2 2
2 2 1( 0)x y a ba b
的 右 焦 点 为 (3,0)F , 过 点 F 的 直 线 交 E 于 A 、
B 两 点 . 若 AB 的 中 点 坐 标 为 (1, 1) , 则 椭 圆 E 的 离 心 率 为 ( A)
A. 2
2
B. 1
2
C. 3
2
D. 2
3
9.已 知 三 棱 锥 P ABC 的 所 有 顶 点 都 在 球 O 的 球 面 上 , PC 是 球 O 的 直 径 . 若 平 面
PAC ⊥ 平 面 PBC , PA AC , PB BC ,三 棱 锥 P ABC 的 体 积 为 8
3
,则 球 O 的 体
积 为 ( D )
A. 36 B. 16 C. 12 D. 32
3
10.已 知 数 列 { }na 是 递 增 数 列 , 且 对 *n N , 都 有 2
na n n , 则 实 数 的 取 值 范
围 是 ( D )
A. ( ,2] B. ( ,1] C. ( ,2) D. ( ,3)
11.已 知 O 为 坐 标 原 点 , 1 2,F F 分 别 是 双 曲 线
2 2
14 3
x y 的 左 、 右 焦 点 , 点 P 为 双 曲
线 左 支 上 任 一 点 ( 不 同 于 双 曲 线 的 顶 点 ) . 在 线 段 2PF 上 取 一 点 Q , 使 1PQ PF ,
作 1 2F PF 的 平 分 线 , 交 线 段 1FQ 于 点 M , 则 | O |M ( B)
A. 1
2
B. 1 C. 2 D. 4
12. 已 知 函 数
22log ( 1),0 1,
( ) 1 , 1,
x x
f x xx
若 关 于 x 的 方 程 1( ) ( )4f x x m m R 恰
有 两 个 互 异 的 实 数 解 , 则 实 数 m 的 取 值 范 围 是 ( A )
A. 5 9( , ] {1}4 4
B. 5 9[ , ] {1}4 4
C. 5 9[ , ]4 4
D. 5 9( , ]4 43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B C C A C C B A D D B A
13.若 曲 线 2y mx 在 点 ( 1, m ) 处 的 切 线 与 直 线 4 5 0x y 垂 直 , 则 m ;
-2
14.已 知 等 比 数 列 na 中 , 12 72 5a a a , nb 是 等 差 数 列 ,且 7 7b a 则 3 11b b ;
10
15.已 知 变 量 ,x y 满 足
2,
( ) ,
3 6,
x y
f x y x
x y
则 1y
x
的 最 小 值 是 ; 1
2
16.关 于 x 的 方 程 2 2 2 2x x kx k 有 两 个 不 等 的 实 数 根 ,则 实 数 k 的 取 值 范 围
为 . 3( ,1]4
17.( 12 分 ) 记 S n 为 等 比 数 列 na 的 前 n 项 和 , 已 知 S 2 =−4, S 3 =12.
( 1) 求 na 的 通 项 公 式 ;
( 2) 求 S n ;
( 3) 判 断 S n +1 , S n , S n +2 是 否 成 等 差 数 列 , 若 是 , 写 出 证 明 过 程 ; 若 不 是 , 说 明
理 由 。
【 答 案 】 ( 1) 1( 2)n
na ; ( 2)
2
14 2( 1)3 3
n
n
nS
(3)是 的 。 证 明 如 下 :
3 4
2 3
1 2
8 2 2( 1) ( 1)3 3 3
n n
n n
n nS S
3 4
18 2 2( 1) [ ]3 3 3
n n
n
3
18 2( 1)3 3
n
n
2
14 22[ ( 1) ] 23 3
n
n
nS
故 S n+1 , S n , S n +2 成 等 差 数 列 。
18. 如 图 , 在 四 棱 锥 P- ABCD 中 , PA⊥ 平 面 ABCD, 底 面 ABCD 是
等 腰 梯 形 , AD∥ BC, AC⊥ BD.4
(1)证 明 : BD⊥ 平 面 PAC;
(2)若 AD= 8,BC= 4,设 AC∩BD= O,且 ∠ DPO= π
6
,求 四 棱 锥 P- ABCD
的 体 积 .
解 (1)证 明 : 因 为 PA⊥ 平 面 ABCD, BD⊂ 平 面 ABCD,
所 以 PA⊥ BD.
又 AC⊥ BD, PA∩AC= A, PA⊂ 平 面 PAC, AC⊂ 平 面 PAC,
所 以 BD⊥ 平 面 PAC.
(2)如 图 , 连 接 OP, 由 (1)知 , BD⊥ 平 面 PAC,
又 PO⊂ 平 面 PAC, 知 BD⊥ PO.在 Rt△ POD 中 ,
因 为 ∠ DPO= π
6
, 得 PD= 2DO.
又 因 为 四 边 形 ABCD 为 等 腰 梯 形 , AC⊥ BD,
所 以 △ AOD, △ BOC 均 为 等 腰 直 角 三 角 形 .
从 而 梯 形 ABCD 的 高 为 1
2AD+ 1
2BC= 6,
于 是 梯 形 ABCD 的 面 积 S= 1
2
×(8+ 4)×6= 36.5
在 等 腰 直 角 三 角 形 AOD 中 , OD= 2
2 AD= 4 2,
所 以 PD= 2OD= 8 2, PA= PD 2 - AD 2= 8.
故 四 棱 锥 P- ABCD 的 体 积 为 V= 1
3S·PA= 1
3
×36×8= 96.
19.已 知 椭 圆 E: x2
a2
+ y2
b2
= 1(a>b>0)经 过 点 A(0, 3 ),右 焦 点 到 直 线 x= a 2
c
的 距 离 为 3.
(1)求 椭 圆 E 的 标 准 方 程 ;
(2)过 点 A 作 两 条 互 相 垂 直 的 直 线 l1 ,l2 分 别 交 椭 圆 于 M,N 两 点 .求 证 :
直 线 MN 恒 过 定 点 P 3(0, )7
.
解 (1)由 题 意 知 , a 2
c
- c= 3, b= 3 , a2= b 2+ c2,
解 得 a= 2, b= 3, c= 1.
所 以 椭 圆 的 标 准 方 程 为
2 2
14 3
x y .
(2)证 明 : 显 然 直 线 l 1, l2 的 斜 率 存 在 .
设 直 线 l 1 的 方 程 为 y= kx+ 1,
联 立 方 程 组 2 2
3
14 3
y kx
x y
得 (4k2+ 3)x2+ 8 3kx= 0,
解 得 x1= - 2
8 3
4 3
k
k
, x2= 0,
所 以 xM = - 2
8 3
4 3
k
k
, yM=
2
2
4 3 3 3
4 3
k
k
.6
由 l 1, l 2 垂 直 , 可 得 直 线 l 2 的 方 程 为 y= - 1
kx+ 1.
用 - 1
k
替 换 前 式 中 的 k, 可 得 xN= 2
8 3
3 4
k
k , yN=
2
2
3 3 4 3
3 4
k
k
.
则 kMP =
2
2
2
4 3 3 3 3
4 3 7
8 3
4 3
k
k
k
k
=
23 3
7
k ,
kNP =
2
2
2
3 3 4 3 3
3 4 7
8 3
3 4
k
k
k
k
=
23 3
7
k ,
所 以 kMP = kNP , 故 直 线 MN 恒 过 定 点 P 3(0, )7
.
20.在 衡 阳 市 “创 全 国 文 明 城 市 ”(简 称 “创 文 ”)活 动 中 ,市 教 育 局 对 本 市 A,B,
C, D 四 所 高 中 学 校 按 各 校 人 数 分 层 抽 样 , 随 机 抽 查 了 200 人 , 将 调 查 情 况 进
行 整 理 后 制 成 下 表 :
假 设 每 名 高 中 学 生 是 否 参 与 “创 文 ”活 动 是 相 互 独 立 的 .
(1)若 本 市 共 8000 名 高 中 学 生 , 估 计 C 学 校 参 与 “创 文 ”活 动 的 人 数 ;
(2)在 上 表 中 从 A, B 两 校 没 有 参 与 “创 文 ”活 动 的 同 学 中 随 机 抽 取 2 人 , 求
恰 好 A, B 两 校 各 有 1 人 没 有 参 与 “创 文 ”活 动 的 概 率 ;
(3)在 随 机 抽 查 的 200 名 高 中 学 生 中 ,进 行 文 明 素 养 综 合 素 质 测 评( 满 分 为 100
分 ) , 得 到 如 上 的 频 率 分 布 直 方 图 , 其 中 a= 4b.求 a, b 的 值 , 并 估 计 参 与
测 评 的 学 生 得 分 的 中 位 数 . (计 算 结 果 保 留 两 位 小 数 )
解 (1)C 学 校 高 中 生 的 总 人 数 为 100÷ 200
8000
= 4000,
学 校 A B C D
抽 查 人 数 10 15 100 75
“创 文 ”活 动 中 参 与 的 人 数 9 10 80 497
C 学 校 参 与 “创 文 ”活 动 的 人 数 为 4000× 80
100
= 3200.
(2)A 校 没 有 参 与 “创 城 ”活 动 的 这 1 人 记 为 A 1 , B 校 没 有 参 与 “创
文 ”活 动 的 这 5 人 分 别 记 为 B 1,B 2,B 3,B 4,B5,任 取 2 人 共 15 种 情 况 ,
如 下 :A 1B1 ,A 1B 2,A 1B3A 1,A 1B 4 ,A 1B 5,B1 B2,B 1B 3,B 1B 4 ,B 1B5 ,B 2B 3 ,
B2B 4, B 2B5, B 3B 4, B 3B 5, B4B 5, 这 15 种 情 况 发 生 的 可 能 性 是 相 等 的 .
设 事 件 N 为 抽 取 2 人 中 A, B 两 校 各 有 1 人 没 有 参 与 “创 文 ”活 动 ,
有 A 1B 1, A 1B 2, A 1B3A 1, A 1B4, A 1B 5, 共 5 种 情 况 .
则 P(N)= 5
15
= 1
3.故 恰 好 A,B 两 校 各 有 1 人 没 有 参 与 “创 文 ”活 动 的 概 率
为 1
3.
(3)依 题 意 , (a+ 0.008+ 0.035+ 0.027+ b)×10= 1, 所 以 a+ b= 0.03.
又 a= 4b, 所 以 a= 0.024, b= 0.006.
因 为 0.08+ 0.240.5, 所 以 中 位 数 在 第 三 组 ,
所 以 中 位 数 为 70+ 0.5- 0.08- 0.24
0.035
≈75.14.
21.已 知 函 数 f(x)= aln x, g(x)= x 2- 1
2a(a∈ R).
(1)令 F(x)= f(x)- g(x), 讨 论 F(x)的 单 调 性 ;
(2)若 f(x)≤g(x), 求 a 的 取 值 范 围 .
解 (1)F′(x)= a
x
- 2x= a- 2x2
x
,
当 a≤0 时 , f′(x)0 时 , 令 F′(x)= 0 得 x= a
2(负 根 舍 去 ).8
令 F′(x)>0 得 00, ∴ ln a
2
≤0, ∴ 0< a
2
≤1,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