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2019-2020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模拟(三)试卷(Word版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四川省凉山州2019-2020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模拟(三)试卷(Word版带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政治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共 48.0 分) 1. 摄影交换英语、美容交换弹钢琴、厨艺交换服装设计……目前技能交换正在都市白领圈 悄然流行,许多白领人士出于职业需要或兴趣爱好,纷纷加入技能交换网成为“技客一 族”。下列关于“技能交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技能交换”是商品流通的一种形式 ②“技能交换”可以使商品价值最大化 ③交换的“技能”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④“技能交换”需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这里的“技能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并 没有以货币为媒介,故①错误;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技能交换”并不能增加商品的 价值量,故②错误;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这里的技能属于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交换 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其交换也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故③④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及等价交换。 1.商品的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 2.等价交换:指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交换。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注意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 2. 如今的“微信和支付宝支付”只需手机绑定一张银行卡,扫一扫商家二维码,在自己的 手机上输入密码,即可完成支付,方便、快捷。可见“微信和支付宝支付”(  ) ①履行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②增加了货币量,易引发通货膨胀 ③履行了货币支付手段职能 ④是金融系统创新服务模式的具体体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如今的“微信和支付宝支付”只需手机绑定一张银行卡,扫一扫商 家二维码,在自己的手机上输入密码,即可完成支付,方便、快捷。可见“微信和支付宝支 付”履行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金融系统创新服务模式的具体体现; ②错误,“微信和支付宝支付”并没有增加货币量; ③错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是随着赊账买卖出现的; 故选:B。 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结算与信用工具 (1)货币的职能: ①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从它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 职能。 ②价值尺度是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 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③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 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④货币还有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 着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作为支付手段的货 币,购买的主要是服务 (2)结算与信用工具: ①结算的方式:一是现金结算,二是转账结算。信用卡、支票等是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 ②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功能和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 化收款手续,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 题肢中本身说法错误的,从而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 3. 下表是 2015 年与 2016 年同一天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变化: 汇率 100 美元兑人民币 100 欧元兑人民币 2015 年 1 月 20 日 612.26 711.43 2016 年 1 月 20 日 655.78 718.68 对上述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变化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升高,有利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 ②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下跌,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会更便宜 ③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上升,中国居民到欧洲消费成本升高 ④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下降,有利于欧洲对美国的出口贸易。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2015 年 1 月 20 日 100 美元兑人民币为 612.26,2016 年 1 月 20 日 100 美元兑人民币为 655.78,说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美元增值,有利于中国 对美国的出口贸易,不利于进口,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会更贵,故①正确②错误。 根据图示,2015 年 1 月 20 日 100 欧元兑人民币为 711.43,2016 年 1 月 20 日 100 欧元兑人 民币为 718.68,说明欧元对人民币汇率上升,人民币贬值,欧元增值,中国居民到欧洲消费 成本升高,故③正确。 2015 年 1 月 20 日 100 欧元兑美元为:711.43÷612.26×100═116,2016 年 1 月 20 日 100 欧元 兑美元为:718.68÷655.78×100═109.说明欧元对美元的汇率上升,故④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汇率波动的影响。 所谓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的变动有利有弊,根据题意可以看出 本题主要考查人民币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应用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学生要注意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特别是 计算,有一定难度。4. 可可是巧克力生产的主要原料。受埃博拉疫情影响,非洲可可豆大幅减产,假设其他条 件不变,图示(P 为巧克力的价格,Q 为巧克力的供求数量)能反映其对巧克力价格和 购买量影响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图示中的P 为巧克力的价格,Q 为巧克力的供求数量,根据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制约 的关系可以判断:曲线 S 是巧克力的供给线,曲线 D 是需求线。 非洲可可豆大幅减产,而可可是巧克力生产的主要原料,由此推断:巧克力的供应量减少,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曲线 S 应往左平移为 S′; 巧克力的供应量减少,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导致巧克力的价格上涨,人们对它的需求量 随之减少,在 E 至 E′区间; 故选: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价格与供求相互制约,表现为: ①商品价格下跌,需求增加,供应量减少;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供应增加。 ②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本题以曲线图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价格与供给的关系理解与运用能力,做好本题的关键在于 “减产”二字,即产量减少、供应不足,然后一一推导。 5. “生猪价格上涨--母猪存栏量增加--生猪供应量增加--生猪价格下跌--大量母猪淘汰--生 猪供应量减少--生猪价格上涨……”这是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一直难以跳出的周期性规律。 要破解“猪周期”,需要(  ) A. 根据国内消费量调节生猪养殖量 B. 不断扩大生猪规模化专业化养殖 C. 在猪肉位于高价时扩大生猪养殖量 D. 引导居民改变饮食结构规避涨价 风险 【答案】A 【解析】A 正确,“猪周期”现象主要是由供给与需求不平衡导致的,所以破解“猪周期” 问题需要根据国内消费量调节生猪养殖量; B 错误,不断扩大生猪规模化专业化养殖会导致供过于求,出现“猪周期”现象; C 错误,如果在猪肉位于高价时扩大生猪养殖量,那么等生猪出栏后就可能面对着猪肉价格下降的风险; D 与题意不符,破解“猪周期”是针对生猪生产者而言的,D 项的措施是针对消费者而言的。 故选:A。 本题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1.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 价格与供求的关系 (1)供求影响价格;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2)价格制约供求(影响生活、生产)。 ①价格影响需求(生活):商品价格升高,需求减少;价格降低,需求增加; ②影响供给(生产):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投入。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握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应 起来,排除错误或不合题意的选项。我国政府职能正在发生转变,由原来的管理型政府转向 服务型政府,凡是由市场能自主解决的问题就交由市场去解决,政府能做的是提供相应的服 务。本题的“猪周期”问题就属于这种情况,供求关系的调整及生产规模的调整应交由市场 去解决,政府相应的为市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服务通过题中的图示我们可以看出。 6. 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具有需求弹性。假定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 需求变动图示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B 不合题意,材料要求分析“甲的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则乙的需求变动情 况”,而 A 图表示的是甲价格下降导致甲商品需求增加,B 图表示甲价格上升导致甲商品 需求下降,都没有涉及到乙的需求变动情况,故排除; C 符合题意,商品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价格下降,互补品需求增加。甲与乙 是互补商品,甲的价格下降,导致乙商品需求增加,C 图正确揭示了此种关系; D 表示错误,与 C 图示正好相反,故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 ①价格变动影响生活消费需求,一般说来,价格上升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②商品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价格上升,替代品需求增加,互补品需求减小; 价格下降,替代品需求减少,互补品需求增加。 本题是图表类选择题,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考核同学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 等能力,是高考选择题常见题型之一。解题的关键是,一方面要把图表信息准确地转化为文 字信息,另一方面要对题肢是否符合试题意图作出判断。 7. “轻奢消费”通俗地说就是“可以负担得起的奢侈品”。轻奢一族近年在我国不断兴起 和壮大。轻奢消费更适度、更自我、更挑剔地面对品牌,既能满足奢侈之心,又能在钱 包的承受范围内。一些品牌和商场,都开始瞄准轻奢消费市场。这说明(  ) ①轻奢消费有助于释放消费,促进生产发展和转型升级 ②轻奢消费符合勤俭节约的美德,但会助长奢侈品攀比消费 ③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轻奢消费是一种适度消费 ④生产决定消费,轻奢消费反映了轻奢一族对奢侈品的强烈向往。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符合题意,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因此轻奢消费 有助于释放消费,促进生产发展和转型升级; ②表述错误,轻奢消费不符合勤俭节约的美德; ③符合题意,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轻奢消费”是“可以负担得起的奢侈品”,因此轻奢消费是一种适度消费; ④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轻奢消费的作用,不体现生产决定消费. 故本题选 A 本题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1、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2、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是根本性因素,因此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居民收入; 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a 居民消费水平受当前收入的影响,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居民收入; b 居民消费水平受预期收入的影响,因此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收入预期; c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受收入差距影响,因此要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③物价水平.在收入一定的前提下,物价越高,消费水平越低. ④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 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8. 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和 政府要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谋划好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 2020 年如期脱贫。从消费的角度看,实施精准扶贫有利于( ) ①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②弱势群体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③完善初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④缩小收入差距,提高总体消费水平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精准扶贫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题干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答】 ①不符合题意,本题不涉及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 ②④符合题意,实施精准扶贫有利于弱势群体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也有利于缩小收入 差距,提高总体消费水平; ③不符合题意,精准扶贫不属于初次分配。 故选 C。 9. 据预测 2020 年我国 60 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将突破 2.43 亿,未来每年净增 600 万〜800 万 老龄人口,庞大的养老市场使我国“银发经济”,各类老年消费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亮相 市场,“银发游”“保健品热”等现象一度引起社会热议。这表明(  ) ①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进-步优化 ②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③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为消费创造动力 ④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不体现居民的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②③符合题意,庞大的养老市场使我国“银发经济”,各类老年消费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亮相 市场,“银发游”“保健品热”等现象一度引起社会热议。这表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 生产的发展,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为消费创造动力; ④不符合题意,题意主旨与此项无关,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动力。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①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的质量。 本题考查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无 关的选项。 10. 某地政府逐步将市政道路、地下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土壤和水土修复等公益类项目 和非运营类项目向社会开放,允许企业参股投资和经营。这一做法的目的在于(  ) ①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 ②提高公益类项目的运营效率 ③让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置 ④逐步建立国有资本退出机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①符合题意,某地政府逐步将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目向社会开放,允许企业参 股投资和经营,这说明我国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同时,积极地鼓励、支持、引导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创造力和活力; ②符合题意,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持经济增长、促进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公益类项目和 非运营类项目向社会开放,目的在于利用非公有制经济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公益类项目的运 营效率; ③说法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而对于公共资源的配置,市场配置存在失灵, 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因此不能让市场决定公共资源的配 置,公益类项目和非运营类项目不能完全交给市场,还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监管; ④说法错误,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 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增强控制力、提高竞争 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 支柱,因此国有资本不可能退出。 故选:A。本题考查: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 1、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2)意义:促进生产力发展、繁荣活跃市场、增加就业和收入、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满 足人民生活需要。 (3)政策和态度: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发展非公 有制经济统一于现代化建设中,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平等竞争、相互合作、共同发 展。 2、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 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 此方法的前提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难度不大。 11.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期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 长三十年。对亿万农民来说,这是一颗“定心丸”,同时这又是一粒“活络丹”,能进 一步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这有利于①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调整优化产品结 构 ②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③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共同富裕 ④使农村土地变为活资本,不断增加财产性收 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 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期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对亿万农民来说, 这是一颗“定心丸”,同时这又是一粒“活络丹”,能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 革。这有利于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权,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土地变为活资本,不断增 加财产性收入,故②④符合题意;“三权分置”改革与调整优化农产品结构无关,故①不符 合题意;“三权分置”改革属于初次分配,不涉及再分配,故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2. 近几年,严重的雾霾天气让空气净化器销售火爆,一些家电企业纷纷转战净化器生产线。 由于人们在选购时更注意产品的“除 PM2.5”和“除甲醛”功能,所以更注重对着两个 功能的研发投入。这说明(  ) ①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改善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④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人们的消费结构的改善; ②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未涉及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④符合题意,“严重的雾霾天气让空气净化器销售火爆,一些家电企业纷纷转战净化器生产线。由于人们在选购时更注意产品的“除 PM2.5”和“除甲醛”功能,所以更注重对着两 个功能的研发投入”都说明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故选:B。 本题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 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13. 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这在我国智能手机市场体现的较为明显。2017 年第二季度,华为、OPPO、vivo、小米和苹果占据了整个智能手机市场 75%的出货量, 比一季度的总市场占有率增长了 10%.这些厂商之所以能够强者愈强,可能得益于 (  ) ①产品的功能强大决定了其市场售价较高 ②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③通过自主研发提高了商品的价值量 ④依托科技创新提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价值决定价格,产品的功能强大即使用价值好,它不能决定其市场售价较 高; ②④符合题意,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厂 商之所以能够强者愈强,可能得益于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依托科技创新提 高了企业劳动生产率,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③不符合题意,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故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企业经营与发展;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 1.企业经营与发展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开发适应市场适销对路、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正确市场定位等;积 极开拓国内市场; ②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质量、品牌、服务、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形成自 己独特的竞争优势;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实现又 好又快发展; ③依法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 提高质量、品牌、服务;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关系企业经营成败。 2.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 商品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与社会劳动生产率 成反比。 该题属于经济理论对应题,用生活实例、经济案例等为命题背景,既考查学生的生活阅历, 又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无关的选项。平时要多加练习。 14. 连续 28 年浙江农民人均收入居于全国省区首位。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让更多农民走出土 地,让更多农民充分就业,让工资性收入、创业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民多元收入 结构中的 主体支撑。这表明(  ) ①劳动就业是民生之本 ②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前提 ③完善分配政策是农民增收的物质基础 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助推了农民增收。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①符合题意,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是社会劳动力能够不 断再生产。“让更多农民走出土地,让更多农民充分就业”体现了劳动就业是民生之本; ②表述错误,生产力的发展是农民增收的前提; ③表述错误,政策属于意识,不是物质保障,完善分配政策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④符合题意,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 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因此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助推了农民增收。 故选:D。 本题考查:劳动与就业;按生产要素分配 1、劳动与就业 (1)劳动的意义:劳动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源泉,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和生产力发 展的主导。劳动最光荣。 (2)就业的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①就业,获得生活来源,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政权的巩固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同时,有利于实现劳动者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 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①是对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 泉充分涌流。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 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15.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她自己 的翅膀。”这句话对劳动者的启示有(  ) ①调整就业结构,扩大就业总量 ②提高技能和素质,增强竞争力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适应市场需求 ④转变就业观念,敢于自主创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解析】①不合题意,调整就业结构的行为主体应为政府,而题中主体为劳动者; ②符合题意,材料中“鸟儿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她自己的翅膀”,这强调要依靠自己实现 就业,启示劳动者要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增强竞争力; ③不合题意,材料主要运用树上小鸟的事例,启示我们要增强自身本领,并不涉及职业平等 观的内容; ④符合题意,树上的鸟儿之所以不怕外在环境的变化,是因为它有会飞的本领,这启示劳动 者要转变就业观念,敢于自主创业; 故选:C。 本题考查:劳动和劳动者 ①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谋求自主创业,靠自己的双手开拓自己的 生活。 ②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即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主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③劳动者要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 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16. 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是我国分享经济的最佳样板。网约车把闲置的私家车,通过互联 网技术整合起来,从分享一辆汽车到分享车上的每一个座位,最大化地利用了社会资源。 分享经济在交通 L+J 的运用能减少 55%的交通拥堵,节约道路资源,减少能源消耗, 降低消费者的用车成本,而且保险等服务机构也将从中获益。分享经济的出现有利于 (  ) ①增强社会协作,提高社会效率 ②降低创业门槛,增加就业岗位 ③拓宽投资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④节约资源能源,促进生态文明。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约车把闲置的私家车,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起来,从分享一辆汽车到分享车上的每 一个座位,最大化地利用了社会资源。体现了增强社会协作,提高社会效率,故①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创业问题,故②排除。 材料没有涉及投资问题,故③排除。 分享经济在交通 L+J 的运用能减少 55%的交通拥堵,节约道路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 消费者的用车成本,体现了节约资源能源,促进生态文明,故④正确。 故选:A。 本题考查科学投资理财及按生产要素分配。 科学投资理财: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稳健的投资--债券,规 避风险的途径--保险。 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 的经济行为。其直接表现和标准是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以及生产要素贡献的大小。具体形 式有: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信息要素 分配等。 本题考查学生应用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关键要从材料中提炼出有用信息。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到 2020 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对“十三五”脱贫攻坚作出了全面部署。根据材料回答 4~5 题。 2016 年 9 月,某省探索发行易地扶贫搬迁债券,用于弥补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资 金缺口。该债券首期额度 5 亿元,社会资本认购高达 35 亿元。以发行债券方式支持扶 贫,可以(  ) A. 扩大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 B. 减少政府扶贫资金的支出 C. 拓宽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 D. 促进扶贫资金的精准运用 【答案】C 【解析】A 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扶贫资金的筹集方式,没有提到扩大扶贫资金的使用范 围; B 不合题意,材料只说某省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来筹集扶贫资金,弥补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 的资金缺口,并不是减少政府扶贫资金的支出; C 符合题意,某省探索发行易地扶贫搬迁债券,用于弥补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资金缺口, 这样采用发行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用来支持扶贫,可以拓宽扶贫资金的筹措渠道; D 不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资金的利用,因此与促进扶贫资金的精准运用无关. 故本题选 C. 本题考查:政府债券 政府债券的发行主体是政府,它是指政府财政部门或其他代理机构为筹集资金,以政府名义 发行的债券.发行的目的是为了筹措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满足市政建设、文化进步、公共安 全、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资金需要. 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 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 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本题难度适中. 18. 以下是三种投资方式风险——收益比较示意图,不考虑其他因素,表达合理的是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投资理财的选择的认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该题需要熟练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由所学知识可知,股票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 方式;国债是一种较为稳健的投资方式,其利息要比储蓄高,以国家信誉为保证所以安全性 好;储蓄的收益较低,风险比国债大。所以,从收益上看,股票最高,国债次之,储蓄最低; 从风险上看,股票最高,储蓄次之,国债最低,故 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CD。故选 A。 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逐年提高(如图所示),这将进一步增强国家财政实力。国有企业上 缴利润比例提高 (  ) ①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控制力 ②有利于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 ③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举措 ④目的是促进非公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19.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国企的控制力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的布局和导向上,故①不 能选。而非公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则是通过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发展市场经济等实 现的。故④不能选。因此本题选②③答案选择 C 本题以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比例图为材料,主要考核考生对材料信息的判断和事物之间的因果 关系的能力。该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既有微观的,又有宏观的。首先,要弄清国企上缴的 利润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反映的是国家与国企在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上的关系,上 缴的利润表明国家的所有权地位。国企上缴利润的比例既属于国企创造的国民收入的初次分 配情况,同时,构成财政收入形式的利润也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内容。过去国企上缴利润比 例太低,造成分配的不合理。国企上缴利润比例逐步增加,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增强和 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企的控制力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和重要部门的布局和 导向上;而非公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则是通过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发展市场经济等 实现的。 本题主要考查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形式、国企的地位作用、国民收入分配、财政收入的形 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的作用等知识 20. “分配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 GDP 的比例)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 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 54%-65%之间,而我国在 15%—21% 之间。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我国“分配率”的是 ①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 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 ③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④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该题 可用排除法。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调节机制涉及再分配,而不是 初次分配,不符合题中分配率,故排除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制度强调是效率而不 能提高分配率,故排除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能 够提高分配率,故③④正确。故选 D。 21. 小李在国企工作,月工资收入 2200 元;妻子在外企工作,月工资收入 2600 元,此外还 有股票收入 3000 元。该家庭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有________元,属于按生产要素 分配所得有________元。 A. 3800 3000 B. 6400 3000 C. 2200 5600 D. 2600 4600 【答案】C【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我国的分配方式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 把握材料的主旨。 【解答】 小李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工资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即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有 2200 元;外资企业 的工资、股票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所得,即按生产要素所得为:2600+3000=5600 元;因此, 该家庭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有 2200 元,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有 5600 元,故 C 正 确,故排除 ABD。 故选 C。 22.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近年来,某省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降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 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2014 年达到 75.6%.这些支出(  ) ①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②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③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宏观调控、财政的作用的知识,可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 是审题。 【解答】 材料只体现某省政府在教育等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并没有涉及到其财政收入,没法准确判 断其财政收支状况,故①不符合题意;国家财政在资源配置中并不起基础作用,故②错误;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增加国家 财政在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支出,有利于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故③正确;增加国家财政 在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支出,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 善人民生活,故④正确。 故选 D。 23. 当前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 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下列符合供给侧 改革要求的是 A. 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市场环境→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B.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化解产能过剩→提高劳动者就业率 C. 降低个税的起征点→增加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分配公平 D. 增加扶贫财政支出→缩小收入差距→扩大社会消费需求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供给侧改革的认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主 旨是解题的关键。当前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优 化市场环境,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符合供给侧改革要求,故 A 正确;“提高劳动者就业率”、 “增加个人收入”、“扩大社会消费需求”不符合供给侧改革要求,故排除BCD。故选 A。24. 为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央财政对购买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实行补贴,一些试 点省市的地方财政也同步进行补贴。在这一政策支持下,201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 同比分别增长 3.3、3.4 倍,增速远高于普通汽车。以下分析与推断合理的是(  ) ①国家财政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将引导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 ②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强力支持将改变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偏好 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速高于普通汽车,将导致其市场份额逐年提高 ④新能源汽车与普通汽车互为替代品,前者销量高速增长会导致后者销量下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中央财政和一些试点省市的地方财政对购买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实行补贴,目的 是为了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健康持续运行。 对购买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实行补贴,相对而言购买成本减少,刺激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会使生产者增加对该类商品的投入。因此选项①③符合题意;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强力支持会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但不会改变消费偏好。因此 选项②错误,不选; 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速远高于普通汽车是有条件的,所以选项④不符合题意,不选; 故选: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财政的作用、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影响消费的因素, 具体如下: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具 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②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商品的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 商品的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 ③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表现在:调节产量,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④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物价水平、消费心理与行为、商品的质 量与服务等,其中居民收入是主要影响因素。 本题的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2.0 分)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 年 1~8 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 984 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的 89.5%。 材料二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引发社会关注。由于缺少政策扶持、就业岗位较 少和失地农民自身素质的制约等,失地农民再就业出现了再就业率不高、再就业渠道少、 再就业质量低以及再就业歧视严重等困境。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新时代的劳动者”的相关知识,简要回答就业对于劳动者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企业与劳动者”的相关知识,从国家与个人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新 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 【答案】(1)①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 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②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 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国家:①大力发展经济,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②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 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对失地农民再就业技能培训扶持的力度。③着力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制 度障碍和就业歧视。个人:①失地农民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 ②失地农民要努力学习,增强再就业和创业的本领。 【解析】(1)此题考查就业,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 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 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作答即可。结合知识限定范围,分析题中材料,本题可从文化就业 是最大的民生,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 产。劳动者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等角度分析。 (2)此题考查就业的措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 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 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作答即可。结合知识限定范围,分析题中材料,本题可从大力发展经 济,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消除影响 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失地农民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 生活。失地农民要努力学习,增强再就业和创业的本领等角度分析。 26. 小李的家庭属于农村普通家庭,父母在自家的承包地种植蔬菜,最近蔬莱价袼上涨,小 李家种植的蔬菜共收入 5 万元。小李的叔叔鼓动他们家将这 5 万元投入股市,小李妈妈 认为自己不懂股票,坚决不同意购买;爸爸则建议购买国债;爷爷身体不好,认为这笔 钱应该全部存入银行;正在上高中的小李则想把这笔钱以定期储蓄的形式存入银行里一 部分,为将来上大学做准备;同时,他还想给爷爷购买一份人身保险。 请运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为小李一家拟定一项投资计划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投资计划:将 2 万元用于定期储蓄,2 万元购买国债,为爷爷购买 1 万元人身保险。 依据①小李父母都在农村,投资理财的能力不高,购买股票有较大风险,因此不宜购买股票。 ②国债和股票相比,安全性较好,风险较小,收益也比储蓄高些,可以考虑购买一部分国债。 ③小李正在上高中,将来上大学需要资金,存一部分定期储蓄可以满足其以后上大学的需要。 ④小李的爷爷年龄大且身体不好,从健康角度考虑,购买人身保险比较合适。 【解析】此题考查投资理财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要求运用所学的经 济常识,为小李家拟定一项投资计划,并说明理由。制定投资计划时遵循原则是综合选择投 资方式,以最大限度规避风险;针对家庭成员和经济状况,切合实际,量力而行。可以将 2 万元用于定期储蓄,将 2 万元购买国库券,为爷爷买人身保险 1 万元。 27. 2018 年 4 月 26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于印发《2018 年收入分配重点工作》。 明确了四大方面共 20 项工作:一是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包括深化城乡居民增收试点、完善技术工人激励政策、实行以 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着力增加农民收入等; 二是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包括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增强兜 底保障能力等; 三是促进社会公平,包括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教育机会公平、保障就业机会 公平等; 四是夯实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基础,包括充分发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的 统筹协调作用,完善收入分配统计与核算,建立收入分配政策评估体系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 【答案】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 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 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 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 重要举措。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 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解析】此题考查如何实现分配公平,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题目要求结合材 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属于措施类试题。 此题实际是考查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考生根据书本所讲述的三点回答即可。 28. 社会财富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向政府集中,可以使政府更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 2018 年中央财政的几项重要支出分别为:教育支出 1351.51 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729.3 亿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110.19 亿元,通过这些措施来保障和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交通运输支出 806.89 亿元,农林水支出 660.62 亿元,这些支出使某些行业、 地区资泝严重不足现象得到改善;同时,也增加对经济建设支出,适当扩大财政赤字规 模,以及采取结构性减税政策等,使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1)财政收入的来源有哪些? ( 2)结合材料,说明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答案】(1)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2)①中央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方面的支出,促进了教育公平,保障了人 民生活,体现了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中央财政通过对能 源交通、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使某些行业、地区资源不足现象得到改善,体现了国家财政 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③国家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适度扩大财政赤字、结构性 减税等措施,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大体平衡,体现了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 运行的作用。 【解析】(1)此题考查财政收入的来源,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准确掌握教材知识。本题知识限定明确,依据教材财政收入的来源的具体 知识,结合材料信息,直接说明即可。 (2)此题考查财政的作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 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审题,准确把握材料主旨。本题知识限定明确,首先要回顾教材具体内容;其次要认真审读材料,分层找关键词,把握材料有效信息;第三,调动运用教材知识 对材料进行具体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相对接,注意要点化序号化。此题直接调动课本知识 国家财政的作用结合材料作答即可。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