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考试范围:文化生活;考试时间:100 分钟;命题人: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
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
效,不予记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共 48.0 分)
1. 在交通阻塞情况下,有些司机因开车压力与挫折而情绪愤怒、暴躁,会不耐烦地鸣喇叭、
闪灯、骂粗口、甚至会发生攻击性行为,这被称为“路怒症”。消除“路怒”现象,需
要广大司机懂得管理情绪,也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这是因为( )
①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
②汽车文化决定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③汽车文化是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司机精神世界、提升文明行车素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要消除“路怒”现象,需要在全社会培育健康的汽车文化,
表明驾驶员的文明素养需要后天自觉培养,也说明健康的汽车文化能丰富司机精神世界、提
升文明行车素养;
②表述错误,文化不能起决定作用;
③表述错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广大驾驶员文化素养
的核心和标志。
故选:B。
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的特点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
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实践中创造
和发展文化,也获得和享用文化。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对人的影响
优秀文化的作用:优秀文化塑造人生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
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2. 《我和我的祖国》是由陈凯歌等七位导演为祖国 70 周年华诞共同倾力打造的献礼片,
影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性经典瞬间。聚焦大时代
大事件下,小人物和国家之间,看似遥远实则紧密的关联。它既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和
自信心,也刷新了国庆档献礼片的票房纪录。这说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与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与享用文化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①说法错误,优秀文化才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③符合题意,《我和我的祖国》讲述了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以来,祖国经历的无数个历史
性经典瞬间,激发了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表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与发展文化,也在
社会生活中获得与享用文化,也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④说法错误,发展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故选:C。
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的特点
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
文化,也获得和享用文化。
2、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
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
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修养。这些文化影响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
式发生,又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
活动。
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考生对材料中的观点能准确把握其主旨,并与所学知识相结合,需要
考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说法错误的选项。
3. 微信营销是伴随着微信的火热而兴起的一种网络营销方式,越来越多的商家以及个人选
择在微信端进行营销。材料表明( )
①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网络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
A. ②④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A
【解析】①说法错误,新型媒体属于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排除;
②说法正确,商家选择微信进行营销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故入选;
③说法错误,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④说法正确,商家选择微信进行营销是文化创新的作用的体现,故入选;
故选:A
题目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创新的意义
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心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决定反作用)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
济、政治所决定. ②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积极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
人和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人和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可以培养各种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
(3)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①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文化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国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2、文化创新的意义: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
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
进行选择即可
4. 我国在倡导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
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不
同文明互鉴共荣。这说明( )
A.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 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D. 文化交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
【答案】B
【解析】A 错误,经济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 正确,“注重通过文化及其产业先行来淡化地缘政治效应,旨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联系更
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C 错误,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D 错误,文化交融不能消除国家间的政治分歧。
故选:B。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定经济和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反作用
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
用越来越突出。
本题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
关键在于准确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本题适用排除法。
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第一所学技。中国人历来重视家风的教育和传承,留下了“岳
母刺字”“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无数经典故事。今天,我们重视家训家风,是因
为( )
A. 家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C. 家风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D.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强制的、深远持久的
【答案】B
【解析】A 错误,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家风不一定都是优秀文化,排除;
B 正确且符合题意,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第一所学技,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
的文化环境,故当选;
C 不符合题意题意,家风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不能成为我们重视家训家风的原
因,排除;
D 错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强制的、有形的,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①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
题肢中与材料无关以及本身说法错误的,从而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
料的理解和把握。
6. 筷子,不仅仅是饭桌上的用餐工具,更是中华儿女情感的纽带;一双简单的筷子,却承
载了中国人千年不断的情感。这体现了( )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物质活动;
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中强调筷子是中华儿女情感的纽带,承载了中国人千年不断的情感,表
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也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说法错误,优秀文化才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故选:D。
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
1、文化的特点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是中
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①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如古代中华文化中的文
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具有历史悠久、内涵丰富、风格独特的特点。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的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
题的关键是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要学会善于运用排除法去除
与材料主旨内容无关的及错误的选项。
7. 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
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
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 透过汉服文化
可以感悟到( )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不体现文化的区域性;
②符合题意,“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
统服饰”表明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不合题意,材料不体现文化对人们交往的影响;
④符合题意,“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
制”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故选:B。
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文化的特点
1、文化的多样性
坚持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
基础。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
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
又能够因时而变。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
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8. 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优美的图片、悦耳的
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
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大众文化能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③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A. ③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答案】A
【解析】①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大众文化能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③符合题意,“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
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这表明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④符合题意,“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表明大
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故选:A。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文化的传播越来越依靠大众传媒,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
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
的主要手段。
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
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
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时注意排除无关选项。
9. “有一种孝顺,是带老人跟上这个信息时代。”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社会,子女孝顺不仅
仅是物质赡养,更要注重情感赡养和知识赡养。事实证明,从绘制图文并茂的“微信操
作说明书”,到教父母熟练使用各种出行软件,来自后辈的“文化反哺”,既能避免老
人因知识脱节而被边缘化,也能大大减缓其身处数字时代的寂寞空虚。这表明( )
①“孝”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②“孝顺”的具体内涵应该因时而变
③对“孝顺”的判断和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情感、知识赡养比物质赡养更重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社会,子女孝顺不仅仅是物质赡养,更要注重
情感赡养和知识赡养”,一方面表明“孝”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另一方面也
表明“孝顺”的具体内涵应该因时而变;
③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对“孝顺”的判断和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说法错误,情感、知识赡养和物质赡养都重要,不能说哪一种赡养更重要。
故选:A。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1、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
而变。
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
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1)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
努力之中。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
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10. 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师大看望一线教师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
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
文化的基因。”这告诉我们( )
A. 不能简单地否定一切,应该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B. 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应该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C. 对待传统文化,要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D.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语文课本要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主
【答案】A
【解析】A 符合题意,“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
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说明对待传统文
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中的优秀成分应继续保持和发扬;
B 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不在于强调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C 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不在于强调对传统文化的辩证否定;
D 说法错误,“语文课本要以中国古典诗词为主”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
故选:A。
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①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
②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③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
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
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11.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一件经历过战争的铁器,诉说着推动历史前进
的必然和偶然;“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一副古旧的画卷,描绘出凄清
荒凉的六朝时景,令后人触目伤怀……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
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 )
①可以给文物保护部门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
②是推动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④能够使国家占据世界文化发展的制高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不是为了取得较高的经济
效益,①不选;
文物承载着珍贵的历史信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就是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它
是推动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窨,②正确; 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其中包含的优秀传统文
化,③正确;
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有利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但并不能使国家占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④
不选;。
故选:C。
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①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
②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③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
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历史文物是传统文化的见证与载体,加强对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就是要继承和发展优秀
传统文化,这应是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题借文物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来考查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
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
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
12. 京剧作为国粹,珍视传统,但不守旧。京剧演绎的《王子复仇记》用西方熟悉的故事情
节,演绎中华文化的审美和情怀;3D 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实现了京剧“外在体现”
与“内在体验”的巧妙结合。新时代,京剧焕发出新生机。其背后的原因是( )
①在创新的基础上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
②积极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文化成果
③注重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不断创新
④积极探索中外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同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①错误,应是在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基础上进行创新。
②正确,“京剧演绎的《王子复仇记》用西方熟悉的故事情节,演绎中华文化的审美和情怀”
说明积极吸收古今中外一切有益文化成果。
③正确,“3D 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实现了京剧“外在体现”与“内在体验”的巧妙结合”
说明注重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不断创新。
④错误,中外文化各具特色,“同一”说法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
1.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别其中的精华和糟粕。要取其
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
用。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
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2.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
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
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
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
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
主义”。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对材料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较为简单。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学生
运用知识对材料信息的把握。
13. 苏绣发源于江南苏州吴县一带,至今已有 2000 余年的历史。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
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
称。苏绣集苏州文化之大成,没有桑基、织造就不会有苏绣,没有秀美山水的孕育,也
就不会成就今天的苏绣。这表明( )
①苏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脉相承
②苏州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苏绣文化的独特性
③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苏绣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苏绣文化发展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结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符合题意,“苏绣发源于江南苏州吴县一带,至今已有 2000 余年的历史”,这
说明苏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脉相承;
②说法错误,苏州的地理环境对苏绣文化的独特性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起决定作用;
③符合题意,“没有桑基、织造就不会有苏绣,没有秀美山水的孕育,也就不会成就今天的
苏绣”,表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苏绣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不合题意,材料不涉及苏绣文化发展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结果。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两个基本特征。
(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
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
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
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
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时注意排除错误选项和无关选项。
14.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
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
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
①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②只要深入社会实践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③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④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在于人民群众的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
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解答】①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故排除①;
②说法过于绝对,深入社会实践不一定就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故排除②;
③正确,“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
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表明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③当选;
④正确,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④当选.
故选:D.
15. 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
的配伍形式,被视为 20 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 )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题中事例强调旗袍源自满族,融合文明特点,结合西式裙装,表明
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同时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故入选;
③说法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民族服饰并不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说法错误,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保持文化多样性,而不是逐渐趋同,故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1)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
着的差异。
(2)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
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
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
(2)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它
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
此方法的前提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难度不大。
16.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 的“土
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
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 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错在“决定于”,
排除①;
②正确,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说明地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
文化,②当选;
③正确,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说
明地域文化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③当选;
④错误,错在“日趋同一”,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保持各自独特的个性,排
除④.
该题选 C.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与中华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
排除错误选项,迅速解答.
17. 游客李某骑坐红军战士雕像的照片在微信上晒出后,李某的亵渎行为受到广泛谴责,国
家旅游局也将李某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这表明( )
①我国政府重视对旅游文化的管理 ②公民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非常重要
③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社会共识 ④国家需要对商业性的大众传媒进行规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旅游局也将李某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反映了①;
李某行为属道德问题,不是文化修养问题,②与题意无关;
李某的亵渎行为受到广泛谴责,体现③;
材料中不道德的事件与大众传媒没有关系,排除④。
故选:C。
本题考查:政府的文化职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国家旅游局将骑坐红军战士雕像的李某列入“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是政府对旅游文化管理的表现;李某的亵渎行为受到广泛谴责,说明弘扬民族精神是我国的社会共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18.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会祝酒辞中说:“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
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
有很多相通之处。”回答第 24-25 题
这种“和合”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
A. 创造精神 B. 奋斗精神 C. 团结精神 D. 爱国精神
【答案】C
【解析】ABD 不合题意,均排除;
C 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中的“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这种“和
合”理念即团结合作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
伟大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包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
神。
解答本题应运用的解题方法为排异法,即排除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材料的主旨不符
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类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难度中等。
19.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迅速走红。它通过讲述我国九大博物馆镇
馆之宝的历史轶事和今生故事,让观众了解它们承载的古老文明和人文精神。央视推出
的此类节目( )
①印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展示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④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①②符合题意,“通过讲述我国九大博物馆镇馆之宝的历史轶事和今生故事,让观
众了解它们承载的古老文明和人文精神”说明央视推出的此类节目印证了中华文化源远流
长;展示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主旨与“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无关。
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并没有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故选:A。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其原因在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表现:汉字和史书典籍
①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
时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
华文明重要标识。
②史书典籍,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突出表现: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上。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精神世界有独特作用。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
整体性的特点。
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
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特色。
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各民族的文化,都是
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兄
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
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20. 凤凰卫视与故宫博物院创新思路,创制了《清明上河图 3.0》。这一展演挖掘长卷原作
的艺术神韵、文化内涵与历史风貌,融合 8K 超高清数字互动技术、4D 动感影像,以
及各种艺术形态,实现观众与作品的多层次交互,让人们在新颖的感受中领略传统文化
的生命力,吸引了更多的人到故宫参观。这表明( )
①推进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②利用现代科技能够推动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③科学技术丰富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作用日渐突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科学技术推动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未涉及为传统文化注入
时代精神;
②④符合题意,材料“这一展演挖掘长卷原作的艺术神韵、文化内涵与历史风貌,融合 8K
超高清数字互动技术、4D 动感影像,以及各种艺术形态,实现观众与作品的多层次交互,
让人们在新颖的感受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吸引了更多的人到故宫参观”表明利用现代
科技能够推动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作用日渐突出;
③错误,科学技术并不能丰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故选:D。
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①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
定一个国家文化发展方向。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搜集、传递、储存
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④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①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
济、政治所决定,
②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
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
越突出。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
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单项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
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2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
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无论是家国情怀还是历史感,指向的都是文化的自信,是中国
人共同拥有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自信,应该( )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②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繁荣世界文化
③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先进文化
④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①说法错误,应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需要树立高
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②不合题意,文化自信强调的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合作,繁荣
世界文化”与文化自信无关;
③④符合题意,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
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因此增强文化自信,应
该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先进文化,要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绞文化,推动文化
创新。
故选:B。
本题考查: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1)含义:
①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
责任的主动担当。
②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
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表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文化强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
实践、推动工作。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
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错误的选项。
22. 社会文化,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城市中的草根艺人用努力和汗
水,为疲劳一整天的人们带来轻松和欢笑。虽谈不上高大上,也传递真善美。他们来自
草根,为革根服务。由此可见( )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着
②草根文化就是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③人的文化素养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
④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符合题意,“他们来自草根,为草根服务”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
用者;
②表述错误,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的社会主义文化,草根文化不一定是大众文化;
③表述错误,人的文化素养不会自发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
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④符合题意,社会文化,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说明文化需求具有多
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故选:C。
本题考查:发展大众文化;文化的特点
1、发展大众文化
(1)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成为我国
人民的热切愿望。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了满足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
(2)含义:大众文化是指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的社会主义文化。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
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实践中
创造并享用文化。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
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
23. 2019 年 1 月 28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普称号提名评选
工作的通知》指出,党中央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助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隆重表
彰一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上述举措有利于
( )
①强化优秀文化的有形影响,丰富精神世界
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振奋民族精神
③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时代精神
④创新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弘扬革命精神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C
【解析】①错误,文化的影响是无形的。
②③正确,首次开展国家助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这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振奋民族精神;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弘扬时代精神。
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没有涉及“弘扬革命精神”。 故选:C。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
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
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的基础工程。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
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
②爱国主义: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千百年来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
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
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
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
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
进行选择即可。
24. 纪录片《大国工匠》讲述了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等 8 位不同岗位劳
动者,用他们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产生了广泛影响。人
们不仅为工匠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也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
精神和“热爱本职、敬业奉献”的赤子情怀。《大国工匠》之所以打动国人并产生广泛
影响,是因为
①工匠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其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②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工匠文化的魅力
③工匠精神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工匠精神蕴含着浓郁的爱国情怀
A. ②③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考查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抓住题干主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故①错
误;《大国工匠》不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也不能极大
提升文化的魅力,故②错误;人们不仅为工匠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也深深折服于他们“精
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热爱本职、敬业奉献”的赤子情怀,说明工匠精神蕴含
着浓郁的爱国情怀,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故③④符合题意。故选 C。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2.0 分)25. 材料一:爱国,这是我们对自己祖国最质朴的感情。爱国是情感,更是责任。青年学生
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爱国主义的传承者。为了纪念抗战胜利,更好地弘扬爱
国精神,践行爱国行动,某校准备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材料二:
书信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传情达意、沟通情感的重要载体和有效
途径。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书信集文学、美学、书法、礼仪、纸张等文化于一体,在社
会和家庭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今,随着现
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电话、微信、QQ 成为人们进行联系的主
要方式。书信由于写起来麻烦,传递信息缓慢等缺点,便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书
信是极具个性的东西,它所代表的情感内容,是其他任何通讯方式都无法代替的。时至今
日不少人还在怀念传统的书信往来。他们说,也许书信没有电脑打印那么工整、那么花
哨,也没有网络下载话语那么俏皮、那么有创意,但寄与收的过程给人一种企盼,落笔成文
有更多的斟酌,它反映出的是书写人的真情实感,一笔一画,纸张墨水飘香,透着亲切和感
情,它更不会像电脑、手机删除那样轻易就“无影无踪”。这对那些至亲好友来说很重
要,他们需要“原创”,需要“真诚”,需要“一对一”,不希望被“一勺烩”和“群发”。
网络时代,书信依然有存在的价值。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塑造人生角度出发,分析弘扬爱国精神对社会的意义,并从
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为材料中的学校拟定两个具体的活动主题。(16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如
何继承书信文化。(12 分)
【答案】(1)意义: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弘扬爱国精神,可以激发社会向
善的力量,培养健全的人格。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弘扬爱国精神,使人深受
震撼、力量倍增。③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爱国精神,能促使人们的思想道
德素质不断提高。主题: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因
此可通过举办一次“弘扬爱国精神,争做文明市民”图片展。②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
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举办爱国志士先进事迹报告会。
(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继承书信文化要立足社会实践,推动书信文化
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等方面的创新。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要求我们批判地继承书信文化,
积极发挥书信在传情达意、沟通情感方面的独特作用,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自觉地成为
书信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继承书信
文化需要发动全社会积极参与。④书信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
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继承书信文化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解析】(1)此题考查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设问要求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塑造人生角度出发,分析弘扬爱国精神对社会
的意义,并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为材料中的学校拟定两个具体的活动主题。问了两问,第
一问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解答时,要明确知识限定为文化塑造人生角度,要提取材料中的
关键信息,结合课本知识,可从以下角度分析: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弘扬爱国
精神,可以激发社会向善的力量,培养健全的人格。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弘扬
爱国精神,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弘扬爱国精神,能
促使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第二问解答时,要明确知识限定为文化对人的影响,结
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可从以下角度分析解答: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
式的文化活动。因此可通过举办一次“弘扬爱国精神,争做文明市民”图片展。优秀文化能
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举办爱国志士先进事迹报告
会。(2)此题考查文化创新、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设问
要求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
继承书信文化,解答是要明确知识限定,具体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可从以下角度结合材料
作答: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
信。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文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
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汉
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向西域传播了中华文化,也引进了西域文化成果。唐代中国通使
交好的国家多达 70 多个,促进了中华文化远播世界,也促进了各国文化和物产传入中
国。明代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了中国同沿途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佳话。明末清初,
欧洲的天文学、医学等知识纷纷传入中国,开阔了中国人的知识视野。之后,中外文明
交流互鉴更是频繁展开,这其中有冲突、矛盾、疑惑、拒绝,但更多的是学习、消化、
融合、创新。
根据材料,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分析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12 分)
【答案】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②我们应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
处,求同存异,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③我们应在文化交流中
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反对文化霸权主
义。
【解析】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题要求学生
根据材料所给的信息,用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文化自信提出自己建议,属于分析类试题,
但此题的切口不大,直接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解答此题学生
首先要明确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实质,即求同存异与兼收并蓄;其次,需要学生对材料中“文
化自信”的表述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关键性的词语来进一步明确答题的方向。本题材料中“文
化自信,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之后的自信,也是尊重文明多样性基础上的自信”,启示学
生应从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以及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以我为主,为我所
用等方面去分析说明。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 年 10 月 8 日,央视品牌栏目《百家讲坛》开辟《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
用典》特别节目。节目共分 12 期,每期节目确立一个主题,邀请一位思想解读人,一
位经典释义人,和大家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论述当中的用典。
节目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文章、谈话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经典名句为切
入点,用日常的语言、生动的案例、感人的故事讲述深刻的道理,旨在推动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节目播出后广受
关注,备受好评。节目主旨精准,设计精妙,制作精致,内容结构既有“原声微视
频”,又有“思想解读”,既有“经典释义”,又有“现场访谈”,既有“互动问
答”,也有“经典诵读”,六个环节丝丝入扣,不仅最大程度地放大了电视平台的鲜明特点,更是将总书记用典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便于受众入眼入耳,入脑入心。节目在
栏目设计上大胆突破,打破原有的一位学者讲到底的模式,改为多位专家、群众、学生
讲述,既有专家进行经典释义,又有亲历者讲述故事,还有学生互动交流,最后通过诵
读升华认识。节目架起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桥梁,古典和当代的桥梁,领袖和
人民的桥梁,从中我们领悟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深沉情怀,增强了澎湃而
持久的文化自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特别节目
的热播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 12 分)
【答案】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节目坚守中
华文化立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阐释与广泛传播。②加强思想
道德建设,开展群众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节目由专家、群众、学生讲述,通过
互动交流,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升华认识,凝聚人心。③坚
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节目将习近平总书记所用
典故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广大观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节目架起传统文
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桥梁,推动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
会相协调。
【解析】此题考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
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主旨。此题设问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并
结合材料,分析《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特别节目的热播对我们建设社会主
义文化强国的启示。 此题属于启示类试题。解答时首先明确设问的知识范围是文化生活的
知识,其次准确分析材料信息,然后结合教材的知识作答,可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的要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并结合材料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