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一历史
2020.1
本试卷共 10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
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共 60 分)
本部分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计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经考古发现,中国境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已有 1 万多处,其主要文化遗存分布如下
图所示。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A.早期人类的单一性 B.中华文明的多源性
C.国家起源的复杂性 D.远古传说的神秘性
2.在战国时期“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历史
现象是
A.周公作礼乐 B.孔子办私学C.百家争鸣 D.始皇焚诗书
3.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今日看来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
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材料中的
“独制”与“地方分权制”相比,其不同在于
A.郡守与县令都由地方推荐任职 B.郡守与县令世代镇守地方
C.郡守与县令都由君主直接任命 D.县令接受郡守的监督任命
4.公元前 134 年,汉武帝诏令郡国每年向朝廷荐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以被擢用(提升任用),
由此形成固定的“察举”制度。出身贫寒、40 多岁开始钻研《春秋》的公孙弘通过察
举拜为博士,十年内升至宰相。公孙弘的经历说明汉武帝时期
A.“推恩令”的颁布 B.边疆地区得到巩固
C.“丝绸之路”开通 D.儒家学说受到重视
5.《魏书》载:“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
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材料说明孝文帝
A.认同汉族文化 B.注重学以致用
C.锐意改革旧俗 D.潜心文学创作
6.《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对黄门侍郎王珪说“国家本置中书(省)、门下(省)
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当行驳正”。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枢密院
7.“唐宋变革论”认为,“唐代是中世的结束,宋代是近世的开端”。传统中国官僚制度在唐
代完成了大变革。推动该大变革的重要因素是
A.宗法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8.北宋初年设立的某官职的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
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该官职名称及设置目的分别是
A.通判 加强中央集权
B.知州 增加地方财政开支
C.知县 减轻地方军费
D.宰相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9.右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A.辽、西夏、金 B.西夏、北宋、辽C.金、辽、北宋 D.金、西夏、南宋
10.运用唯物史观,解释右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铁器牛耕出现
B.隋唐大运河的开凿
C.经济重心南移
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11.假如你生活在宋朝,可能看到或者听到的有
①马可·波罗在扬州做官 ②载有瓷器的大型远洋船从广州出发
③老百姓在瓦肆里看京剧 ④“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元史》记载:“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
天下为一。”据此材料可以判断元朝
①成功地统治边疆 ②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③实行“四等人制” ④重建了中国的封建大一统王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
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提出该思想的是
A.老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
14.下文是一首明代军歌,与之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岳飞 B.文天祥 C.郑成功 D.戚继光
15.2017 年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讲话,称“15 世纪初的明代,
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
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赞誉
A.郑和下西洋增加了明王朝的财政收入 B.中国明朝时期造船和海航技术的高
超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之间友好交往 D.郑和下西洋对中国社会推动作用巨
大
16.乾隆五十七年(1792 年),清朝正式规定达赖、班禅继承人的人选通过金瓶掣签的方式
来认定,由驻藏大臣监督掣签仪式并将结果报朝廷批准。这表明
A.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B.伊犁将军完全统管其军政事务
C.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务 D.清朝成功地驱逐了荷兰殖民者
17.下图反应了清朝前期的某一历史现象,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A.《农政全书》出版促进农业技术的改进 B.商人群体的形成推动了海外贸易的
兴盛
C.美洲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中国 D.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提高了粮食总
产量
18.近代中国有一本书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编著者在书中提出了“师夷长
技以制夷”的思想。对该书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统治阶层封闭愚昧 ②有利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
③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④对抵抗侵略起了巨大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某同学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列了一个大事年表,请你给这个表选个恰当的标题A.农民阶级的抗争和局限 B.农民阶级发展资本主义
C.农民阶级的英勇与智慧 D.农民阶级抵制外来侵略
20.1864 年,李鸿章主持购买了英国的一批修理机器,包括“汽炉、镟木、打眼、铰螺旋、
铸弹诸机
器”,自建了中国人的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这表明洋务新政
A.以自强、求富为目标 B.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C.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D.开始早期工业化的尝试
21.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官兵英勇作战,重创日本舰队,且遭受重大损失的地点在
A.① B.② C.③ D.④
22.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先后颁布一系列诏书,下表是其中的部分内容据上表可知,戊戌变法
①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②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③促进了新思想的传播 ④引起中外势力的一致反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右图为一幅近代著名时事漫画,名为《时局图》漫画作者的目的在于
A.宣传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B.揭露帝国主义侵略,唤起民族觉醒
C.进行托古改制,维新变法
D.号召民众进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24.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越南条款》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5.孙中山曾说“欲求生产分配平均,亦必先将土地归公有,而后始可谋社会永远之幸福也。
这反映了他的哪一主张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26.2019 年 4 月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纪念大会上讲道:它“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
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
第一次全面觉醒。”这次大会纪念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27.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重要事件
是
A.中华民国建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军长征结束 D.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28.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裝力量的重要性,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
义,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对这一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秋收起义B.八七会议→创建井冈山根据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C.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八七会议→南昌起义→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秋收起义
29.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世界地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参与苏德战争,成功地支援了苏联
②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
③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牵制日军主力
④中国坚持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0.右图中战役的胜利对中共的战略意义是
A.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B.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C.摧毁国民党军事主力
D.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31.毛泽东说:“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
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中,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
东方那样,以自己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治好
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
的人民共和国。”这表明新中国的建立
A.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纪元
B.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C.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D.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2.1954 年,我国初步构成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包括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普遍推行了基层民主选举和过渡时期总路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3.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图片展,展览内容按不同年代分为
若干板块,在 50 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封面 B.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C.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内容片段 D.中国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
34.1956—-1966 年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形成了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时代精
神。下列史料中可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35.符合 1970-1979 年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A.中国对外关系出现新局面 B.“求同存异”外交方针正式提出
C.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36.1978 年,极具世界影响力的新闻周刊——美國《时代》周刊把邓小平评选为年度风云
人物,并用大量篇幅介绍邓小平,其文章标题是《中国的梦想家》,文章写道:一位崭
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是指
A.平反了冤假错案 B.提出了“一国两制”
C.开始了改革开放 D.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37.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38.2018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新增的重要内容是
A.改革开放 40 年的重大成果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辉煌成果 D.新时代科技和国防军事建设重大成果
39.观察下图,中国占全球进出口额的比例出现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建立 B.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中国外汇储备位居全球第一 D.“一带一路”倡议逐步实施
40.2019 年 12 月 20 日是澳门回归祖国 20 周年纪念日。习近平指出:“回归祖国 20 年来,
澳门发展日新月异,澳门同胞工作生活越来越好。”澳门回归
A.表明了祖国统一大业迈出重要一步 B.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C.得益于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和推动 D.有利于推动香港问题的解决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40 分)
41.(14 分)今年是甲骨文发现 120 周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于 10 月 22 日起举办“证古泽今
——甲骨文文化展”,甲骨文的发现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 5 个世纪。
材料一
(1)分别指出甲骨文和《史记》的史料类型。(4 分)
材料二 王国维是研究甲骨文的早期重要学者,主要贡献在于运用甲骨文重新考释(考
证、解释)商代历史,解决了商代历史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传世文献中关于商代世系的
记载主要在《史记·殷本纪》中,王国维将甲骨文与《史记·殷本纪》及《三代世表》等互
证,说明《史记》是一部信史,就是《山海经》之类不雅驯之作,其内容也不是毫无依据的。
王国维运用甲骨文中出现的商代先公先王与《史记·殷本纪》作比较,以甲骨文为标准,纠
正了《史记·殷本纪》中的一些错误
——摘编自徐子黎《王国维甲骨文研究得失论》(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国维的史学研究方法。简要分析他所依据的两类史料的价值。
(10 分)
42.(14 分)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史学界存在不同观点。
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的各种观点简表
(1)说明上述观点的异同。结合所学,试简要分析对同一历史问题存在不同解释的原
因。(10 分)
(2)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4 分)
43.(12 分)2018 年是改革开放 40 周年,2019 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
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
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邓小平文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简述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
和立足点。(5 分)
材料二 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成果展(节选)(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3 分)
材料三 中华民族追求梦想的道路艰难曲折。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亿万人魂牵梦萦,几
代人上下求索,奋勇不屈的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艰难前行。直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勇担民
族复兴大任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华民族才终于迎来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的曙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3)任选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相关史实,概述中共“勇担民族复兴大任”,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进行的不懈奋斗。(4 分)
东城区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2020.1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非选择题
41.(1)《史记》属于文献史料(2 分),甲骨文属于实物史料(或考古史料)(2 分)
(2)史学研究方法:二重证据法(考古史料与文献史料相结合)(2 分)
价值:考古史料通过对古代遗迹、遗物的发掘,可以从这些方面探索当时社会、经济和
生活方面的情况,是实物史料的一种,可以解释说明文献史料,对其进行补充。(补证 2 分)
考古史料可以作为文献史料的佐证,证明文献史料的真伪。如甲骨文证明了《史记》是
信史,同时也纠正了《史记》中的一些错误。(证实、证伪 4 分)
考古史料的真实性更高,史学价值更大。文献史料因受到时代、作者主观意图、资料来
源等的影响,所记述的历史并非完全真实,需加以甄别。(2 分)
42.(1)同:近代史分期的时间上限相同,均以 1840 年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 分)。
异:近代史分期的时间下限不同,一种认为是 1919 年,一种认为是 1949 年(3 分)。
原因:历史分期体现了人们对历史的一种认识,由于历史本身的复杂性而使历史认识会
有差异;中国近代历史主题丰富,线索复杂,既有本国内部社会诸多方面的演进,也有西方
列强侵略、中外交流碰撞冲突互动的内容,难以确立一个统一的历史分期标准;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学者、不同的视角也会有不同的历史认识。(4 分)
(2)赞同 1919 年为下限:1840 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列强侵略、进行
革命斗争的历史。五四运动以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是领导阶级,但未能取得
革命的胜利。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此后在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分水岭,为了明晰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也为了凸显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因此把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规定为中国近代史,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的历史规定为中国现代史,因此近代史的下限应截止到 1919 年。(4 分)
赞同 1949 年为下限: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在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以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始终没有改变,因此,以中国社会性质为依据,
近代史的下限应该定为 1949 年。(4 分)
43.(1)原因: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落后(2 分);主要内容:吸收和利用外资,学习
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2 分)。立足点:对外开放须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1 分)
(2)成就: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1 分),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1 分),科技创
新能力持续提升(1 分)。
(3)示例一: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探索出适合国情的革命
道路,即工农武裝割据革命新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和解放战争的胜
利,建立了新中国。(4 分)
示例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全面确立社会主
义基本制度,独立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
和文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
飞跃。(4 分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