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A卷)(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A卷)(Word版附答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保密★启用前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题(A)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3 页,第 Ⅱ卷 4 页至 8 页。满分 100 分,时间 9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45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将亲族、功臣等分封到全国各地建立诸侯国。据此可知 A.儒学文化被广泛传播 B.多民族统一国家建立 C.分封制旨在以藩屏周 D.中原是周文化发源地 2.战国时期,转运贸易已具有相当突出的发展。在湖南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一种被称为“蜻 蜓眼”的琉璃珠,与古代西亚同类产品如出一辙。在公元前 4 世纪古希腊人称我国为 “塞勒斯”(丝)。由此可知当时 A.转运贸易占据主导地位 B.中西贸易已经开始 C.古代丝绸之路已经开通 D.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3.秦统一后,“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徳之始, 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更命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 始。”秦始皇的意图是 A.赋予秦朝建立的合法性 B.歌功颂德宣示权力至上 C.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统治 D.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4.宋金对峙期间,岳家军战功卓著,岳飞威望大增。宋高宗忧内之心甚于忧外,士大夫也 难以容忍武人力量的崛起,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据此可知,岳飞被害主要 是由于 A.南宋统治者重文抑武政策 B.士大夫对武将打压诋毁 C.岳飞抗金不利于民族交融 D.岳飞反对政府与金媾和 5.在明代文学作品“三言”中,《喻世明言》11 篇、《警世通言》13 篇、《醒世恒言》9 篇 涉及市民,“二拍”中《初刻拍案惊奇》16 篇、《二刻拍案惊奇》18 篇描写市民。这在 中国古典文学中是极其罕见的。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 B.政府的大力倡导支持 C.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6.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原先分散孤立的民族单位,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材料认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主要得益于 A.中央集权制度的连续不断 B.多民族的交融与统 C.历代政府合宜的民族政策 D.复杂地理环境的影响 7.1862 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西式教育的开端。但当时很少有世家大族愿意将自 己的子弟送来就读,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是年龄偏大的庸才,且大多数学生是冲着津 贴来的。这一现象说明 A.中体西用的思想不合时宜 B.自强求富的自救运动步履维艰 C.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 D.西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激烈 8.中国近代爱国人士谢瓒泰题诗:“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 莫待土分裂似瓜。”该诗反映了 A.鸦片战争失败的现实 B.沙俄侵占北方大片领土 C.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9.有学者认为:历史在经过一个巨大的迂回之后又似乎回到了原来的起点。这句话形象地 刻画了中国近代社会从抵拒扼杀改革到不得不重新认同改革的历程。以下历史事件符合 该特征的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清末新政 10.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1912 年 12 月至 1913 年 3 月进行了国会选举。选 举结果为:参议院中,国民党占 545%,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进步党占 94%;众议 院中,国民党占 60.4%,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占 20.6%。这表明国民党在当时 A.用法律武器捍卫民主 B.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成为社会进步总代表 D.确立了责任内阁制 11.1924 年黄埔军校成立时,报考人数达 1200 余人,超过计划人数三倍多。出现这一现象 的原因是 A.广州国民政府的积极努力 B.北伐战争节节胜利的鼓舞 C.“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号召 D.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12.20 世纪 30 年代,有人主张“从婚姻方面着想”来解决缠足问题,即“凡未订婚的女子, 若不解放缠足,暂时不允许她订婚。已订婚的女子,若不解放缠足,暂时不许她结婚”。这一主张的出现说明 A.女子不缠足较为普遍 B.社会习俗变迁较艰难 C.政府强力推行不缠足 D.政府顺应近代化潮流 13.有学者说:“1927 年和 1934 年的两次严重挫败,倒成为历史发展进程中两次大转折的 契机。”两次转折顺利实现的共同原因是 A.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共产国际的帮助 C.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D.统一战线的建立 14.1937 年 7 月 10 日,某组织提出:“提前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制定全国上下一致遵守之 政治纲领,俾全国各阶层力量,能迅速集中,各方政治意见能彻底融合,以树立政府之 坚实抗战基础。”该组织是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共产国际 D.中间政派 15.罗斯福发表的“炉边谈话”指出: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 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援助中国进行的英勇抗战并最终发起反击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这最能证明 A.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B.中国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起了主要作用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国际力量的援助是中国抗战胜利的关键因素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55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题,第 16 题 10 分,第 17 题 12 分,第 18 题 12 分, 第 19 题 10 分,第 20 题 11 分,共 55 分。 16.(10 分)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影响着中国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斯亦贡士之方也。中兴之后,复增 淳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淳厚之属,荣路既广,觖望(绝望、 不满意)难裁。自是窃名伪服,浸(逐渐)以流竞(流于形式),权门贵仕,请谒繁兴。 东汉顺帝阳嘉年间,尚书令左雄上书称,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 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 ——《后汉书·左黄周传论》材料二 至南北朝,有识者对士族政治以及九品中正制多有批评。君主为了改变门阀势 盛,威权下移的局面,开始启用寒庶,典掌机要。标准由出身门第变为以文化考试为主,考 试逐渐居于选用官制度的中心环节。 ——《阎步克自选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察举制出现的问题,并指出尚书令左雄上书的目的。(4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北朝选官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6 分) 17.(12 分)明至清中叶岀现社会阶层变化与人口危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明代中后期开始,随着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人们的私 有观念亦空前强烈,农村贫富两极分化空前迅速。首先表现在争夺土地上,以地权分化为其 主要内容。这种分化通过杈势占夺和私人买卖两条途径得到实现。争霸社会财富的主要势力, 由内廷皇族集团转为外廷官僚集团,由中央转向地方,以缙绅为代表的各地官豪势要趁机而 起,大肆争夺土地,积聚财富。这种分化扩大了贫困群体,激化了人际关系,加剧了社会矛 盾,明王朝也陷入无法摆脱的危机之中。 ——林金树《明代中后期农村的贫富两极分化》 材料二 康熙帝在其统治的后期,已经明显地感到庞大的人口对社会形成的压力。人口 增长过快,直接造成全国范围内的人口大规模流迁。由于中国各地区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在 经济发达较早的腹地,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尖锐。并由此引发出新的问题,即人口的长时间、 大规模的流迁。人口稠密区的劳动者,由于生活压力,被迫离开地少人多的故乡,迁往土旷 人稀的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在那里定居生活,繁衍后代。人口的长时间大规模流动,严重 冲击着社会旧有的制度和统治,人口压力与阶级矛盾相交织,使得社会更加动荡不定。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分析材料一中农村贫富分化的原因,并概括其社会影响。(6 分) (2)材料二中出现了什么现象?与材料一中相比,二者有何共同点。(6 分) 18.(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的理学家们为当时的国家、社会和个人,都设计了深具儒家传统的道德标准。 但基本上没有在宋代形成制度化的实践。元朝以游牧民族入主中华,亟需借助汉人的道统来 稳定统治、治理天下,因此从忽必烈即位之后,就“大召名儒,辟广庠序”,修造孔庙,翻 译和学习儒家经籍。明清时期以朱子学为核心的“政治文化”的实施,有了制度上的推行与 保障,把宋代理学家们特别是朱熹的著作,确定为学子们进身仕途的必读考法定教科书。从宋代理学对于“节孝”的倡导到明清时期国家政府对于“节孝”行为的实践过程中不难看出, 理学的“义理”“气节”主张,基本上成了政治上的一种“摆设”。而某些部分被强调而形成 制度化的诸如“贞节”“孝道”,则根据统治者的需求和爱好而经过了新的改造和诠释,这就 不能不与宋代理学家们的设想存在很大的差距。但它在尤为纷错之世象变迁中显现出久远的 道德价值,应当引起今天的我们的重视与继承。 ——摘编自陈支平《朱子学·理学:唐宋变革与明清实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理学在宋、元、明、清时期的道德价值进行评述。(要求: 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19.(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慈禧太后……允许康有为 1895 年成立强学会和 1898 年成立保国会;甚至默许 清朝的一些要员如文廷式、翁同穌、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支持或加入这些组织;默许 维新派创办《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并与洋务派的大论战, 从批判中阐明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1898 年 1 月,慈禧太后下懿旨命李鸿章等五大臣在 总理衙门接见康有为,详细询问“补救之法,变法条理”。此外,光绪还把自己喜欢看的一 些新书拿给慈禧太后一一浏览,如介绍西方政治及日本变法的书《英法政概》《采风记》《日 本国志》等,慈禧“亦称甚剀切”…… ——吴仁明等《论慈禧太后与晚清维新运动的合离》 材料二 慈禧是破坏戍戌变法的罪魁祸首,正是她发动戊戌政变,才使戊戍变法以六君 子流血而宣告流产的……为什么在政变后把她本人曾经认可的新政几乎全部废除呢?她又力 求把变法限制在不影响自己的地位和权力的范围内。否则,她宁可站在以光绪为代表的维新 变法的对立面,也绝不容忍光绪借此培植新势力与自己抗衡……“百日维新”期间所颁布的 各项行政诏令,如果认真实行起来,势必直接或间接触犯包括当权者在内的大批人的利益, 引起他们的拼死反抗听信刚毅之言,以为“今欲倾我大清天下者为康有为,而新法皆有为所 臆造。今用新法,是用有为,以叛徒执政,实从古所无。” ——周敏之《论慈禧反对戊戍变法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慈禧太后对维新变法的态度变化。(2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慈禧太后对维新变法运动不同态度的原因。 (8 分) 20.(11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依据上述三幅图片,概括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并进行分析说明。(要求:主题须 符合材料,说明应紧扣主题,逻辑清楚,史论结合。)二、本大题共 5 题,第 16 题 10 分,第 17 题 12 分,第 18 题 12 分,第 19 题 10 分,第 20 题 11 分,共 55 分。 16.答案 (1)问题:参与察举的人员急剧增加;举荐者选官不实、弄虚作假。(2 分) 目的:保证选拔人才的公正公平。(2 分) (2)变化:开始启用庶族;逐渐以文化考试为主。(2 分) 原因:九品中正制弊端日益显露;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4 分) 17.答案 (1)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私有观念;权势力量争夺土地。(3 分) 影响:扩大了社会贫困人群;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统治危机。(3 分) (2)现象:人口激增;人口流迁。(2 分) 共同点:都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都引发社会危机。(4 分) 18.答案 观点:层次二:观点明确、合理(2 分)。 层次一:观点较为明确、合理(1 分)。 阐释:评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 ①宋代以来理学发展历程及境况(3 分); ②结合史实分析宋代、元代、明清时期理学道德价值变化的背景;(3 分); ③能结合现实指出我们今天应重视和继承的理学的道德价值观。(2 分)。 (若从其他角度论述,合理即可得 2 分) 表述:层次三: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2 分)。 层次二:能表述成文,论证较充分,思路较清晰(1 分)。 层次一:仅罗列要点,思路不清(0 分)。 19.答案 (1)从默许到镇压(2 分) (2)默许原因:列强侵略加剧危及统治;西学传播影响广泛。(4 分) 镇压原因:与光绪争夺统治权力;新法侵犯了自身利益;个人意气用事。(4 分) 20.答案 示例一: 主题: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2 分) 说明: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1927 年 8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是 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 第 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中国革命走上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武 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931 年 11 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是中国共产党 人 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试。(8 分) 总之,中国共产党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1 分) 示例二: 主题:江西省是中国红色摇篮。(2 分) 说明:1927 年 8 月 1 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是创建 人民军队的开始,江西是人民军队的摇篮;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 达江西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31 年 11 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江西是中国共和国的摇篮。(8 分) 总之,江西省是我国“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共和国的摇 篮”。(1 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