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检测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质量检测 高三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上方相应的区域内。‎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网络红人李子柒的美食视频在 Youlube上走红三月桃花开,她采来酿成桃花酒;五月枇熟,她摘来制成枇杷酥,还有养蚕、缫丝、绣等,无不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风味,加之低沉悠扬的传统曲风,一种诗意的山居生活情境呼之欲出。这让她拥有了几百万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粉丝,收获两千多万的点击率。‎ 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肤浅简单、深度不够,也有人认为这样的传播过于偏向展现中国的乡土生活,缺乏对中国现实更为丰富的表现。这两种说法对文化传播的理解都过于狭隘首先,李子柒的视频无疑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让外界看到了中国年轻人生活方式中别有意趣的一面。这种大众文化传播对于增进世界对中国的理解,破除刻板印象有积极意义其次,李子柒的视频以中国传统乡村生活及其中独特的物产为中心,通过生动丰富、具有现场感的介绍,让外界对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有了具体可感、生动鲜活的认知,自然而然地跨越文化障碍,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一种在新媒体平台上“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播所具有的正面效果。空性种中家加 另外,文化传播还要了解受众需求。传播往往不能只考虑“我有什么”,还要考虑“他对什么感兴趣”。文化传播既要以我为主,也要对受众有深入理解。如果只是把“我的内容”做简单向传播,往往不会产生良好效果。‎ ‎(摘编自《文化传播需要更多李子柒》,有改动)‎ 材料二:‎ 10‎ 美食是文化中最容易理解和沟通的方面,知味赏味也是一种对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往往有人以为这种文化交流和传播不够“高大上”,但实际上却是非常有效与切实的传播手段,会对文化的相互理解与借鉴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的传播、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往往要从日常生活、大众文化着手,从人们容易理解的角度出发。“跨文化”传播要重视其中现实存在的“文化折扣”现象。由于语境有别、生活方式有异、期待视野不同,传播的内容往往面临着打折问题。有很多内容优质的文化产品,由于这种折扣的损耗,往往形成理解上的障碍和认知方面的困难,需要经过很复杂的前因后果阐释和解说才能为人们所理解。‎ 因此,内容的选择、形式的创造都要充分关注到不同语境、不同人群的差异,有些可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精准传播;有些可能要跨越不同人群,寻求更为广泛的传播,力求让文化传播有效果、能落地。比如日本一些全球流行的卡通人物,如“口袋妖怪”,就由于易被接受而在传播中广受欢迎,衍生出许许多多的产品,近期还产生了像《大侦探皮卡丘》这样相当有影响力的影片。这可以说是个相当典型的跨文化传播例子。像皮卡丘这种人物,创作者并不特别强调其日本特征,而是从很多共通的兴趣出发,通过人们易于接受的有趣形象,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文化产品,反而获得了相当大的全球影响。这种传播的方式和路径对我们应有所启发。‎ ‎(摘编自《跨文化传播不要忽视“文化折扣”问题》,有改动)‎ 材料三:‎ 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创造了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文明。透过这些生动丰富的文明形态,抓住交流互鉴这一本质要求,顺应文明发展规律,才能破除人类在文明发展道路上的诸多困惑,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交流互鉴是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文明有机体的基本特征。人类在不同地区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不同文明形态。人们不仅要从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资源,还要在个体生命活动基础上构建起种族、氏族、民族文化。历史上,受技术条件、交通工具等限制,文明之间的交流是一个长时段的缓慢过程,但这种交流客观存在。‎ 文明往往是内聚力和外引力的统一体。一方面,它通过内聚力来维系自身的特质,使自身得以传承和延续。另一方面,它通过外引力将外部资源转化成自身养分,使自身得以开放发展。随着时间推移,原来分散在不同地区的文明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明的差异性逐渐表现出来,其互补性也会越来越强。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文明的开放程度和借鉴能力就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一切生命有机体都需要新陈代谢,否则生命就会停止。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就会走向衰落只有保持开放,通过交流对话,积极同其他文明进行交流互鉴,才能更好获得外部参照,在互鉴中清楚认知彼此优长、探寻互补空间、促进自身发展,从而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10‎ 交流互鉴是不同文明寻求合作共赢的必然途径不同文明承载着不同的价值,文明共同体也是价值共同体。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追求。不同文明既有各自特殊的价值也有共同的追求。比如,在当今世界,虽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共同心愿。我们应秉持平等和相互尊重,加深对自身发展道路和其他国家发展道路差异性的认知,以团结、智慧、勇气促进交流互鉴,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走合作共赢之路。,回山金口,文明交流互鉴应是平等的,而不应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是单一的、单向的。强调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 多年来,世界格局不断变化,人们对不同文明共生共存规律的认识逐渐深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其他国家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摘编自《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子柒的美食视频鲜活生动,降低了文化折扣,可为更多样式的文化传播打开空间 B.文化传播既需要有高雅的内容、有深度的价值理念,也需要有具体可感的传播方式 C.美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虽然低端,但容易理解和沟通,成为跨文化传播的成功案例。‎ D.人们无法真正理解内容优质的文化产品,与语境生活方式、期待视野的差异有关。‎ ‎2.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交流互鉴是文明存在和发展的本质所在,只要抓住它,就能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B.文明要保持活力,不仅要做好自身传承,更重要的是善于将外部资源转化成自身养分 C.具有各自特殊价值的不同文明,如果不能做到交流互鉴,就无法走出合作共赢之路。‎ D.若要让世界文明百花齐放,我们就要以平等的姿态,优先为其他文明发展创造条件。‎ ‎3.下列说法中,不能证明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必要性的一项是(3分)( )‎ A.一批中国网络影视作品被国际主流视频网站购买,并向全球观众推荐,中国网络文学在海外掀起一阵“翻译热”‎ B.山东各地以乡村儒学讲堂、社区儒学讲堂等为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C.敦煌研究院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通过“互联网+”传播敦煌文化讲好“敦煌故事”,获得自了海内外的广泛认可。‎ D.中医药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元素,近年来借助各类项目或平台走出了国门,使其国际传播超越自发性阶段。‎ ‎4.材料一与材料三的论证思路有何不同?(4分)‎ ‎ ‎ ‎ ‎ 如何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请综合上面三则材料,作简要概括。(6分)‎ ‎ ‎ 10‎ ‎ ‎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黄河入海比,‎ 叶梅 很久以来,我对滔滔黄河如何注入大海充满了向往,那一番情景,是滔天巨浪?是长龙摆尾?或是桀骜不驯、浩浩汤汤?我一次次想象它的激越,想亲眼见到它的渴望与日俱增。‎ ‎2019年夏末,如愿以偿,我来到了黄河入海口东营。‎ 一路上,我想起青海的好朋友梅卓,她是一位美丽的藏族女诗人,一直生活在青藏高原。她说她的父老乡亲敬畏雪山化出的涓涓溪流从不敢用任何不洁之物亵渎流水。每逢吉祥的日 子,她的乡亲们都会跋涉到雪山脚下取回清水,供奉在家里。梅卓在说这些话时,一脸虔诚,这使她本来好看的双眼显得更加清澈透亮。‎ 我又想到曾经去过的青海三江源,那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是如此宏阔而寥远,连绵起伏的可可西里山及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高耸入云的雪山冰川巍峨庄严,一派圣洁,而雪山脚下涌出的清泉则如从天而降的仙女,一群群前后欢跳着,四处流动…一时分辨不清,是哪些涓涓雪水流归了黄河?‎ 有关黄河源的记载,《尚书·禹贡》即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唐王朝和吐蕃来往密切,特地派遣过一些官员和旅行家在河源探访吐蕃王松赞干布,还在这一带迎娶了不远万里前来和亲的文成公主。这黄河之源,想必也勾起公主更加强烈的思乡之情,但她若能知道她的故事将随着黄河之水久久流传,成为民族亲情千秋美好的见证,一定会欣慰不。‎ 青藏高原孕育了三条大河:黄河、长江、澜沧江黄河为何选择流向北方,这是大河深藏的秘密。或许她从巴颜喀拉山脉初生之时,便与长江、澜沧江心照不宣,以对生命无边的仁慈和默契,各自选择了不同的去向,在持续的前行中不断丰盈,哺育着亿万生灵 从雪山到海洋,这条中国北方的大河,流向西北干涸的山峦和土地,滋润了广袤的高原与平原,最后注入渤海。她经历了一路惊险传奇,是在山地峡谷间穿行,又随手造就出富饶的河套平原;随后急转朝南,飞流直下,将黄土高原的泥沙裹挟而去;继而摇荡前行,过三门峡,长驱直入,横贯华北平原;在她奔向大海的前夕,将挟带而来的泥沙堆积成一块块新生的陆地,任那里绿芽萌发,草木葳蕤。‎ 我追随着她的气息,终于来到了黄河入海口,也就是她不断簇拥而成的土地上。前往入海口的路上,黄河就在相距不远的大堤之外,行高处,能时时看到她万马奔腾似的流动,仿佛听到那大河的咆哮。‎ 10‎ 漫漫长路,她润泽了广袤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人们用这母亲河灌溉农田,兴修水电,她是沿途人民的生命源泉,也是文明得以为继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但就在前些年,人们突然发现,黄河竟然出现断流现象,究竟是源头的雪线下降,黄沙遮蔽?还是沿途树木减少,水系退化?或是人们过度开发利用,造成环境恶劣河水干涸?下游有些河段竟然只剩了浅浅的水面,浅得人赤着双脚就能过河去,怎不叫人痛彻心扉?‎ 欣喜的是,那片通往黄河入海口的葳蕤湿地,展现了东营人的良苦用心。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至黄河源头,下至黄河入海口以及渤海,启动了全面保护的战略规划,还大自然以勃勃生机,日见成效。‎ 受到黄河馈赠的东营似乎迎来了高原的某种气息,那受到呵护的湿地一望无际,青苍苍的芦苇枝叶舒展,密不透风,水洼里虫鸣鱼跳。辽阔的湿地成为鸟儿的乐园,每年南来北往的近六百万只鸟儿在此越冬、繁殖和歇息,丹顶鹤、白鹭、天鹅…数不清种类的鸟儿们在湿润的草地、密集的芦苇丛中优雅地翩翩起舞,它们组成曼妙的队列,在这片与大海相依的天空之上此起彼伏,高飞低唱,仿佛都在一同欢迎远道而来的黄河之水。‎ 眼见得,黄河就要扑向大海了,那是她日夜奔走终将回归的家园。她一定是远远地看见了那一片蔚蓝,从那么遥远的高原到此,她从未停歇即便已是千辛万苦,也仍然毫不踌躇地奔涌向前,那排山倒海的波涛便是她急急的脚步。她有一些矜持,可以从她回卷的瞬间看出来,但终归,她气势磅礴地迎着海洋而去。‎ 于是,那一道令人极为震撼的奇观便出现了:巨大的黄河浪潮与渺远的蓝色大海紧紧相汇,持续着,连绵不断……那是经历了无数厚土濡染而成的雄浑的黄,那是经历了从陆地湖 泊——海的沧桑演变的无尽的蓝,两者都是天地的原色。‎ 这时候,你还可以明显地看到,奔腾而来的黄河即使进入了大海,但依然按捺不住地倔强。‎ 她在一派宽容的蓝色之上掀起一股又一股巨浪,浪的尖顶扬起一不屈不挠堆堆雪白,展现出大河一如既往的冰雪性情——她到此时,也没有忘记雪山的恩典,试图留下自己的本色。‎ 在那里,在那遥远的、人的视线难以企及的海之深处,她终于化作了海。‎ ‎(节选自2019年12月14日《人民日报》)‎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在追溯古人关于黄河源的古老记载时,还联想到了文成公主赴藏和亲的历史往事,这些内容使黄河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厚。‎ B.文章描述了黄河从雪山到海洋惊险传奇的漫长历程,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黄河在上游、中 游、下流和入海口处的不同特点。‎ C.黄河有的河段“只剩了浅浅的水面”,而入海口处则是“排山倒海的波涛”,不同的现状显示出不同地区环保态度的差别。‎ D.“两者都是天地的原色”,两者是指蓝色和黄色。黄色河水汇入蓝色的大海,作者称这一景象是“令人极为震撼的奇观”。‎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一段连用三个问句,表达对黄河入海情景的想象,突出了作者对亲临其境感受壮观景象的向往,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0‎ B.藏族女诗人梅卓讲述乡亲们如何敬畏雪山溪水时,文章写她“本来好看的双眼显得更加清澈透亮”,运用肖像描写突显人物的虔诚。‎ C.文章前后照应,首尾圆和。文中借助联想和想象展现黄河的风貌,最后浓墨重彩实写黄河入海的场景,至此作者的情感也达到高潮。‎ D.文章开头称黄河为“它”,后面则改称“她”,人称用词从客观性的表述变为拟人化的表述,意味着作者的情感在一步步深化。‎ ‎8.本文以“黄河入海”为题,有哪些作用?(4分),‎ ‎ ‎ ‎ ‎ ‎ ‎ ‎9.如果将本文收入一本散文集,文集中有神州揽胜”和“文明探源”两个栏目,你认为应该把本文放在哪个栏目中?请结合文本内容,阐述你的理由。(6分)‎ ‎ ‎ ‎ ‎ ‎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顾觊之,字伟仁,吴郡吴人也。谢晦为荆州,为南蛮功曹。晦爱其雅素,深相知待。时大将军彭城王义康秉权,殷、刘之隙已著,觊之不欲与殷景仁久接事,乃辞脚疾自免归。在家每夜常于床上行脚,家人窃异之,而莫晓其意。后义康徙废,朝廷多以异同受祸。复为山阴令。山阴民户三万,海内剧邑,前后官长,昼夜不得休,事犹不举。觊之理繁以约,县用无事,昼日垂帘,门阶闲寂。自宋世为山阴,务简而绩修,莫能尚也。孝建元年,出为义阳王昶东中郎长史。明年,出为湘州刺史,善于莅民,治甚有绩。幸臣戴法兴权倾人主,而觊之未尝降意。或嫌其风节过峻,觊之曰:“不过使吾不为三公耳!”时沛郡相县唐赐,比村朱起母彭家饮酒还,因得病。临死语妻张死后刳腹出病后张手自破视五藏悉糜碎郡县以张忍行刳剖赐子副又不禁驻事起故前法不能决三公郎刘勰议:“赐妻痛往遵言,考事原心非存忍害,谓宜哀矜。”觊之议曰:“法移路尸,犹为不道,况在妻子,而忍行凡人所不行。不宜曲通小情,当以大理为断,谓副为不孝,张同不道。”诏如觊之议。子绰私财甚丰,乡里士庶多负其责,觊之每禁之,不能止。及后为吴郡,诱绰曰:“我常不许汝出责,定思贫薄亦不可居。民间与汝交关有几许不尽,及我在郡,为汝督之。凡诸券书皆何在?”绰大喜,悉出诸文券与觊之,觊之悉焚,宣语远近:“负三郎责,皆不须还。”太宗泰始初,四方同反,觊之家寻阳,寻阳王子房加以位号,觊之曰“礼年六十不服戎,以其筋力衰谢,况年且八十,残生无几,不敢闻命。”孔觊等不能夺。太宗甚嘉之。三年卒,时年七十六。追赠镇军将军,常侍、刺史如故。谥曰简子。‎ 选自《宋书·顾凯之传》有删改)‎ 10‎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临死语妻张/死后刳腹出病/后张手自破视/五藏悉糜碎/郡县以张忍行刳剖赐子副又不禁驻/事起赦前法/不能决/‎ B.临死语妻张/死后刳腹出病/后张手自破/视五藏悉糜碎/郡县以张忍行刳剖/赐子副又不禁驻/事起赦前/法不能决/‎ C.临死语妻张/死后刳腹出病/后张手自破视/五藏悉糜碎/郡县以张忍行刳剖赐/子副又不禁驻/事起赦前法/不能决/‎ D.临死语妻张/死后刳腹出病/后张手自破/视五藏悉糜碎/郡县以张忍行刳剖/赐子副又不禁驻/事起赦前/法不能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郡是古代行政区域的名称。郡的长官称“守”,秦设天下三十六郡,郡下设县。‎ B.南蛮是先秦中原王朝对中原以南各部落的称呼,与东夷、西戎、北狄合称四夷。‎ C.海内和九州、神州、赤县、瀚海等同为中国别称,源于我国疆土四面环海之说。‎ D.追赠指朝廷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是给予死者及其亲属的特殊荣誉。越(‎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顾觊之富有远见。刘义康当权,他借口脚病辞官归家,家人不理解其做法。等刘义康免 官流放,他因未卷入殷刘二人的纷争,得以脱身。‎ B.顾觊之治政有方。山阴县一向难以治理,与前后在此任职的官员相比,他更善于化繁为 简,以至山阴县政治清明,其治理效果无人能及。‎ C.顾觊之不畏权贵。幸臣戴法兴权倾朝野,而顾觊之宁愿放弃前程也从不降低身份,屈心 以从,以致戴法兴嫌弃厌恶他风骨节操过于刚直言。‎ D.顾觊之严于教子。他对儿子放债的行为十分不满,多次劝阻,而顾绰总是不听。于是他 以智骗取了儿子的信任,火烧了债券,恩泽乡里。一十示多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明年,出为湘州刺史,善于莅民,治甚有绩。(4分)‎ ‎ ‎ (2) 礼年六十不服戎,以其筋力衰谢,况年且八十,敢闻命。(4分)‎ ‎ ‎ 14. 针对唐赐妻儿的做法,文中刘勰和顾觊之观点不同,你更认同谁的观点?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3分)‎ ‎ ‎ ‎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10‎ 答友问 白居易 大圭廉不割,利剑用不缺。‎ 当其斩马时,良玉不如铁。‎ 置铁在洪炉,铁销易如雪。‎ 良玉同其中,三日烧不热。‎ 君疑才与德,咏此知优劣。‎ ‎【注】①大圭是古代皇帝所执的玉质手板。②廉即棱角干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相对于大圭有棱角但不能断物的特点,宝剑更加锋利,用处更多。‎ B.“铁销易如雪”运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宝剑虽然锋利,但入炉易熔。8‎ C.最后一联点题:自己写作此诗的目的,是要帮助友人辨清才与德的关系 D.本诗作为哲理诗,以圭剑为喻,用对比手法,辩证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16.如何认识“才”与“德”之间的关系?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 ‎ ‎ ‎ ‎ ‎ ‎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如果要告诫人们注重细节,防微杜渐,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之患,可以借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 , ”这两句话。‎ ‎(2)历史启示我们,要想使国家安定,江山永固,就必须对百姓积聚道德和仁义,正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 , ”‎ ‎(3)杜甫《蜀相》中“ , ”一句表达了对诸葛亮事业未竟的痛惜之情,道出了千古失意英雄的同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陶渊明有一张无弦琴,他并不会弹琴,但是他每每 的时候就会去弹弹琴。没有琴弦,有什么可弹的,可是他却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口很多东西不需要太过于追究,不会弹奏又何妨,只要那个特定的时刻心中有那样一份情怀就好了,所以陶渊明不 于现实的田园,通过“得意忘言”的途径, 一种精神上的超越和心灵的丰盈。在陶渊明那里,因为有了一双慧眼,一双意趣盎然的眼睛,所以他能够获得审美的至高境界口生活中的平凡之物口平凡之事皆是风景。陶渊明给我们的启示在于,一处风景能否驻进你的心灵,关键看你心中有意趣,有情怀,有诗意和它是不是高山大河。‎ 10‎ 生活的忙乱需要躲避,心灵的拥挤滞塞也需要疏通,心眼足够大,智慧才会更多吧。当一个人心里诗意盎然,志趣高妙的时候,他的风景就会 。‎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意兴盎然 沉迷 获得 不胜枚举 B.意兴阑珊 沉迷 达到 比比皆是 C.意兴阑珊 拘泥 达到 不胜枚举 D.意兴盎然 拘泥 获得 比比皆是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不仅要看它是不是高山大河,更要看你心中是否有意趣,有情怀,有诗意 B.不仅要看你心中是否有意趣,有情怀,有诗意,更要看它是不是高山大河 C.关键看你心中是否有意趣,有情怀,有诗意和它是不是高山大河 D.关键看它是不是高山大河和你是否心中有意趣,有情怀,有诗意 ‎20.在原文方格处,依次填入的标点,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A.”! —— ,‎ B.!” : 、‎ C.”! : 、‎ D.!” —— ,‎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 黑格尔在其名著《历史哲学》中提出的“历史的地理基础”概念,按照①: : ‎ 一种是干燥的高地同广阔的草原和平原;一种是平原流域,是巨川大江流过的地方;另一种是跟海相连的海岸区域。在不同地域生活着的人们,② :高地居民的性格是好客和掠夺,平原上居民的特性是守旧、呆板和孤僻,海岸居民的性格是勇敢、沉着和机智。但是,③ ,在类似地理环境中生存发展的不同民族,文明道路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当我们回到实证的研究领域,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那就是在中国黄河文明的古老基因中,持续活跃着一个不断求变的思想要素。‎ ‎22.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30个字。(5分)‎ ‎12月16日15时2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两年来,北斗系统实现了18次30颗卫星发射连战连捷。至此,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为最终实现全球组网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组网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按计划,明年上半年还将发射两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比预定目标提前半年完成全部组网卫星发射。‎ 10‎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二战期间,美国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为99.%,从概率上说,每一千个跳伞的士兵中会有一个因为降落伞不合格而丧命。军方要求合格率要达到100%,厂家负责人说我们已经尽金力了,99.9%已是极限了。军方就改变了检查制度,每次交货前随机抽几个伞让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检测。从此降落伞的合格率每次都达到了100%。‎ 德国有个现象,走在前面的人喜欢帮别人扶门有人说德国民众天生素质就高实真正的原因是联邦德国成立后,政府制定了一套规则,比如德国有法律规定,关门时不小心把人撞了,你得无条件赔偿,还得帮人医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良好的行为就变成了习惯。‎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0‎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