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20届高三文科数学第二轮复习测试卷(五)(PDF版附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江西省南昌市2020届高三文科数学第二轮复习测试卷(五)(PDF版附解析)》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 高三文科数学(五)第 1 页(共 4 页) — 2019-2020 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二轮复习测试试卷 文科数学(五) 命题人:南昌二中 周启新 审题人:八一中学杨平涛 立德朝阳胡玉玲 本试卷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客观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主观题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作答.若在试题卷上作答,答题无效. 2.选做题为二选一,先在答题卡上把对应要选做的题目标号涂黑,没有选择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 一.选择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设  1,0,1,2U   ,集合  2| 1,A x x x U   ,则 UC A  A. 0,1,2 B. 1,1,2 C. 1,0, 2 D. 1,0,1 2. 在复平面内,复数 1 2i iz  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 设函数 xxf 2log)(  ,在区间 )6,0( 上随机取一个自然数 x ,则 2)( xf 的概率为 A. 1 5 B. 2 5 C. 3 5 D. 4 5 4. 元朝著名数学家朱世杰在《四元玉鉴》中有一首诗:“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遇店添一倍, 逢友饮一斗,店友经四处,没了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当原多少酒?”用 程序框图表达如图所示,即最终输出的 0x  ,则一开始输入的 x 的值为 A. 3 4 B. 7 8 C.15 16 D. 31 32 5. 已知 1ln 5 3ln 2, e ,5 8a b c   ,则 cba ,, 的大小关系为 A.b a c  B. a c b  C. a b c  D.b c a  6.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na 中, 1 3 2 13 , ,22a a a 成等差数 列,则 11 13 8 10 a a a a   = A. 27 B.3 C. 1 或3 D.1 或 27 7.已知 ( 11,1)a  ,| | 3b  ,且( 2 ) ( ) 3a b a b       ,则 a 与 b 的夹角为 A. 5 6  B. 2 3  C. 3  D. 6  — 高三文科数学(五)第 2 页(共 4 页) — 8.已知椭圆 )0(1: 2 2 2 2  bab y a xC 的左、右顶点分别为 21, AA ,且以线段 21 AA 为直径的圆与 直线 02  abaybx 相交,则C 的离心率范围为 A. )1,3 6( B. )1,3 3( C. )3 3,0( D. )3 6,0( 9.某小区计划建造一个椭圆形的花坛,O 为椭圆的中心,ON 位于椭圆的长轴上, MON 为直 角,欲在其中建立一个长方形的水池,如图已知矩形OAPB ,有 8, 6ON OM  则该矩形的最 大面积为 A.10 B.12 C. 20 D. 24 10. 已知复数 1 cos 2 ( )iz x f x  , 2 ( 3 sin cos ) iz x x   ,xR .在复平面上,设复数 1z , 2z 对 应的点分别为 1Z , 2Z ,若 1 2 90Z OZ   ,其中O 是坐标原点,则函数 ( )f x 的最大值为 A. 1 4 B. 1 4 C. 1 2 D. 1 2 11.已知| | | | 2OA OB   ,点C 在线段 AB 上,且| |OC 的最小值为1,则| |OA tOB  (t R )的 最小值为 A. 2 B. 3 C. 2 D. 5 12.已知双曲线C : 2 2 1( 0)x y mm    的离心率为 6 2 ,过点 (2,0)P 的直线l 与双曲线C 交于不 同的两点 A 、 B ,且AOB 为钝角(其中O 为坐标原点),则直线l 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A. 5 5( , )5 5 B. 5 5( ,0) (0, )5 5  C. 2 2( , )2 2 D. 2 2( ,0) (0, )2 2  二.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 x , y 满足约束条件 1 1 2 2 x y x y x y          ,若目标函数 2z x y 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 14. 设向量 (2 tan , tan )a   ,向量 (4, 3)b   ,且| | 0a b   ,则 tan( )   ________. 15. 定义在R 上的函数 )(xf 满足 ( ) ( )f x f x  ,且当 0x 时, 2 1, 1 0 ( ) 12 ( ) , 12 x x x f x x          , 若对任意的 [ 1,1]n  ,不等式 ( ) ( )f n f m 恒成立,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6.在棱长为 446  的密封直四棱柱容器内有一个半径为 1 的小球,晃动此容器,则小球可以经 过的空间的体积为___________. — 高三文科数学(五)第 3 页(共 4 页)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一)必做部分 17. (本小题满分 10 分)在 ABC 中,角 A , B , C 对应的边 分别是 a , b , c ,且 tan 3( cos cos )b B a C c A  . (Ⅰ)求角 B ; (Ⅱ)若函数 ( ) 2sin(2 ) 2cosπ 26f x x x   ,且 6( )2 5f A  ,求cos( )6 πA 的值.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直四棱柱 1 1 1 1ABCD A B C D 的底面是菱形, 1 4AA  , 2AB  , 60BAD   , E , M , N 分别是 BC , 1BB , 1A D 的中点. (Ⅰ)证明: / /MN 平面 1C DE ; (Ⅱ)求点 N 到平面 1C DE 的距离. 19. (本小题满分 12 分)南昌市教育局为了了解中学生对某项活动的兴趣,随机从南昌二中抽取 了 100 人进行调查,经统计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为9 :11,男生中有 25 人表示对这项活动没有兴 趣,女生中有 40 人对这项活动有兴趣. (Ⅰ)完成 2 2 列联表,并判断能否有99%把握认为“对这项活动是否有兴趣与性别有关”? 有兴趣 没有兴趣 合计 男 25 女 40 合计 100 (Ⅱ)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样本中对这项活动有兴趣的学生中抽取 6 人,求抽取的男生和女生分 别为多少人?若从这 6 人中选取 3 人作为这项活动的宣传员,求选取的 3 人中恰好有 1 位男生和 2 位女生的概率. 附: 2 2 ( ) ( )( )( )( ) n ad bcK a b c d a c b d      ,其中 n a b c d     2 0P k k 0.150 0.100 0.050 0.025 0.010 0k 2.072 2.076 3.841 5.024 6.635 — 高三文科数学(五)第 4 页(共 4 页) —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设抛物线 2 4:C y x ,过点 )0,4(P 且斜率为 k 的直线l 与C 交于 A ,B 两点. (Ⅰ)若 1k ,求弦长 AB ; (Ⅱ)在 x 轴上是否存在一点Q ,满足 BQPAQP  ?若存在,求出Q 的坐标,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21.(本小题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 21( ) e 22 xf x x x   . (Ⅰ)求证: )(xf 存在唯一极值点; (Ⅱ)当 0x 时, 1)(  axxf 恒成立,求 a 的取值范围. (二)选做部分 请考生在第(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 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22.(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           2 2 2 2 1 323 1 1 t tty t tx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 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 02sincos   (Ⅰ)求曲线C 的普通方程和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若点 (2,4)P ,设曲线C 与直线l 交于 A , B 两点,求| | | |PA PB . 23.(本小题满分 10 分)选修 4-5:不等式选讲 (本小题满分 10 分)设函数 1( ) | 3 | 2 | |2f x x x    . (Ⅰ)求函数 ( )f x 的取值范围; (Ⅱ)若任意 ,s t R ,不等式 (| 1| |1 |) ( )k t t f s    恒成立,求 k 的取值范围. — 高三文科数学(五)第 5 页(共 4 页) — 2019-2020 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二轮复习测试试卷 文科数学(五)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C C A A B A D B B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3. 10 14. 1 7 15.( , 1] [1, )   16. 2856 3 π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解析】(Ⅰ) tan 3( cos cos )b B a C c A  , 由正弦定理得  sin tan 3 sin cos sin cosB B A C C A  ,  sin tan 3sin 3 sinB B A C B    , π0 C  , sin 0B  , tan 3B  , π 3B  . (Ⅱ) ( ) 2sin(2 ) 2cos2 2sin2 cos 2cos2 sin 2cos26 6 6 π π πf x x x x x x      π3sin2 cos2 2sin(2 )6x x x    , 6( ) 2sin π( )2 6 5 Af A   π 3sin( )6 5A   由(Ⅰ)得 π 3B  , 2(0, )3 πA  , (π π π, )6 6 2A    , 2π π 4cos( ) 1 sin ( )6 6 5A A      π π πcos( ) cos( ) cos( )cos sin( )sin6 6 3 6 3 π π π 6 3 πA A A A         4 1 3 3 4 3 3 5 2 5 2 10      18.【解析】(Ⅰ)连接 ME , 1B C M , E 分别为 1BB , BC 中点, ME 为 1B BC 的中位线 1//ME B C 且 1 1 2ME B C ,又 N 为 1A D 中点, 且 1 1/ /A D B C , 1/ /ND B C 且 1 1 2ND B C — 高三文科数学(五)第 6 页(共 4 页) — / /ME ND 四边形 MNDE 为平行四边形 / /MN DE ,又 MN 平面 1C DE , DE  平面 1C DE / /MN 平面 1C DE (Ⅱ)在菱形 ABCD 中, E 为 BC 中点,所以 DE BC , 根据题意有 3DE  , 1 17C E  ,因为棱柱为直棱柱,所以有 DE  平面 1 1BCC B , 所以 1DE EC ,所以 1 1 3 172DECS    ,由(1)知 / /MN 平面 1C DE , 所以点 N 到平面 1C DE 的距离=点 M 到平面 1C DE 的距离, 设点 M 到平面 1C DE 的距离为 d ,根据题意有 1 1M C DE D C MEV V  , 又 1 1 1 11 1C ME BME C CE B C MBCB CS S S S S      四边形 1 1 12 4 1 2 1 4 2 2 32 2 2            , 则有 1 1 13 17 3 33 2 3d       ,解得 6 6 17 1717 d   , 所以点 N 到平面 1C DE 的距离为 6 17 17 . 19.【解析】(Ⅰ)根据题意得如下 2 2 列联表: 有兴趣 没有兴趣 合计 男 20 25 45 女 40 15 55 合计 60 40 100 所以 2 2 100(20 15 25 40) 8.25 6.63545 55 60 40K        , 所以有99%把握认为“对这项活动是否有兴趣与性别有关”, (Ⅱ)对这项活动有兴趣的学生共 60 人,从中抽取 6 人,抽取的男生数、女生数分别为: 6 20 260   , 6 2 4  . 记男生为 a ,b ;女生为 A , B ,C , D ,则从中选取 3 人的基本事件 为 aAB , aAC , aAD , aBC , aBD , aCD ,bAB ,bAC ,bAD ,bBC ,bBD ,bCD , abA , abB , abC , abD , ABC , ABD , ACD , BCD 共 20 个 含有 1 男 2 女的基本事件为:aAB ,aAC ,aAD ,aBC ,aBD ,aCD ,bAB ,bAC ,bAD , bBC ,bBD ,bCD ,共 12 个 记“对这项运动有兴趣的学生中抽取 6 人做宣传员,恰好 1 男 2 女”的事件为 M ,则 3( ) 5P M  , 所以选取的 6 人中恰好有 1 位男生和 2 位女生的概率为 3 5 . — 高三文科数学(五)第 7 页(共 4 页) — 20.【解析】(Ⅰ)由已知可知 AB 的方程为: 4y x  ,并设 1 1 2 2( , ), ( , )A x y B x y 联立方程:      xy xy 4 4 2 ,消元可得: 016122  xx 由韦达定理: 16,12 2121  xxxx .则 2 2 1 2 1 2( 1)[( ) 4 ] 4 10AB k x x x x     ; (Ⅱ)假设存在,并设 )0,(aQ , AB 的方程为: )4(  xky ,并设 ),(),,( 2211 yxByxA 联立方程:      xy xky 4 )4( 2 消元可得: 016)48( 2222  kxkxk 由韦达定理: 16,48 212 2 21  xxk kxx ,由 BQPAQP  可知 0)4()4( 2 2 1 1 2 2 1 1    ax xk ax xk ax y ax ykk BQAQ , 化简可得: 08))(4(2 2121  axxaxx , 代入可得: 08)48)(4(32 2 2  ak ka ,即 0)4(4 2  ka )( ,所以 4a . 故存在这样的点Q ,且Q 的坐标为( 4,0) . 21.【解析】(Ⅰ)证明: ' ( ) e 2xf x x   ,易知 )(' xf 为增函数, ' '(0) 1 0, (1) e 1 0f f      ,由零点存在定理知   0f x  有唯一解. 所以 )(xf 有唯一极值点. (Ⅱ)构造 21( ) ( ) 1 e 2 12 xg x f x ax x x ax        ,则 (0) 0.g  又 ' ( ) e 2xg x x a    ,易知 )(' xg 为增函数. 当 ' (0) 1 0g a    时,即 1a ,则有 )(xg 在 ,0 递增,    0 0g x g  , 故 0)( xg 恒成立. 当 ' (0) 1 0g a    时,即 1a ,则存在 00 x 满足 0)( 0 ' =xg ,即 )(xg 在  0,0 x 递减,在  ,0x 递增,则 0)0()( 0  gxg ,与已知矛盾. 综上所述: 1.a   22.【解析】(Ⅰ)因为曲线 C 的参数方程为           2 2 2 2 1 323 1 1 t tty t tx (t 为参数), 2 2 11 11 t t    ,所以 2 2 2 2 2 2 2 1 2( 3) ( ) ( ) 11 1 t tx y t t       , 所以曲线 C 的普通方程为 2 2( 3) 1 ( 1)x y x      . 因为直线 l 的极坐标方程为 02sincos   , 所以直线 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 0x y   ; — 高三文科数学(五)第 8 页(共 4 页) — (Ⅱ)由(Ⅰ)可得直线 l 的参数方程为 22 2 24 2 x t y t       ,代入到 2 2( 3) 1x y   ,得到 2 22 2(2 ) (4 3) 12 2t t     ,即 2 3 2 4 0t t   ,设点 A 、B 所对应的参数分别为 1t 、 2t , 则有 1 2 1 2 3 2 0 4 0 t t t t        ,所以  1 2 1 2 3 2PA PB t t t t       . 23.【解析】(Ⅰ) 1( ) | 3 | 2 | |2f x x x    ,当 1 2x  时, ( ) 3 4,f x x   当 1 32 x  时, ( )= 2,f x x  当 3x  时, ( )=3 4,f x x  ( )f x 的最小值为 5 2 5( ) 2f x  . (Ⅱ)由题意知:对于任意 ,s t R ,不等式 (| 1| |1 |) ( )k t t f s    恒成立, 等价于 5(| 1| |1 |) 2k t t    恒成立,设 | 1| |1 |u t t    , 则 | 1| |1 | 2u t t     ,所以 2 2u   , 所以有 52 2k  且 52 2k  ,解得 5 5 4 4k   . — 高三文科数学(五)第 9 页(共 4 页) — 高三文科数学(五)选择填空详细解析 1.B 【 解 析 】 集 合 }2,1,0,1,2{ A , }11|{}1|{ 2  xxxxB , 图 形 表 示 }2,2{},|{  BxAxx 且 ,故选 B. 2.C【解析】 2 2 1 2i i 2i 2 ii iz       . 3.C 【解析】已知 2( ) logf x x ,在区间 (0,6) 上随机取一个自然数 x ,有1,2,3,4,5五个数, ( ) 2f x  即 0 4x  ,有1,2,3共三个数,所以概率 3 5 .故选择 C. 4.C 【解析】 1, 2 1i x x   , 2, 2 (2 1) 1 4 3i x x x       , 3, 2 (4 3) 1 8 7i x x x       , 4, 2 (8 7) 1 16 15i x x x       ,当16 15 0x   时,解得 15 16x  . 5.A【解析】依题意,已知 ln 5 5a  , 1b e , 3ln 2 ln 8 8 8c   , 令 ln( ) xf x x ,所以 2 1 ln'( ) xf x x  .所以函数 ( )f x 在(0,e) 上单调递增,在(e, ) 上单调递减. 所以 max 1[ ( )] (e) ef x f b   ,且 (3) (8)f f ,即 a c ,所以b a c  . 6.A【解析】由题意,得 3 1 23 2a a a  ,即 2 1 1 13 2a q a a q  ,解得 3q  或 1q   (舍去), 则 11 13 8 10 a a a a   = 3 5 38 8 2 8 8 27a q a q qa a q    ,故选 A. 7.B【解析】由( 2 ) ( ) 3a b a b       得 2 2 2 3      a a b b ,又 ( 11,1),| | 3,a b   所以 1cos , 2a b    即 a 与 b 的夹角为 2 3  ,所以选 B. 8.A【解析】根据题意:原点到直线距离小于半径即 a ba abd    22 |2| 即 2222 3,|2| abbab  则 , 3 2 3 111 2 2 2  a be 得到 )1,3 6(e . 9.D【解析】设 ),sin6,cos8( P  2sin24sin6cos8 OAPBS矩形 , 当 24,4  OAPBS矩形最大 ,故选 D. 10.B【解析】据条件, 1(cos ,2 ( ))Z x f x , 2 3 sin( , )cos 1x xZ  ,且 1 2OZ OZ , 所以,cos ( 3 sin cos ) 2 ( ) 0x x x f x    ,化简得, 1 1( ) sin(2 )2 6 4 πf x x    , 当sin(2 ) 1π 6x    时, 1 1( ) sin(2 )2 6 4 πf x x    取得最大值为 1 4 . 11.B【解析】∵ 2OA OB   ,∴ 点 O 在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C 在线段 AB 上,且 OC— 高三文科数学(五)第 10 页(共 4 页) — 的最小值为 1,∴ 当 C 是 AB 的中点时 OC 最小,此时 1OC  ,∴ OB 与OC 的夹角为60, ∴ ,OA OB  的夹角为120 .又 2 2 22 2OA tOB OA t OB tOA OB          24 4 2 2 cos120t t      24 2 4t t   214( ) 3 32t    ,当且仅当 1 2t   时等号成立. ∴ 2 OA tOB  的最小值为 3,∴ OA tOB  的最小值为 3 . 12.D【解析】解法一:由题意得,双曲线 C: 2 2 12  x y , 设直线 l: 2 x ty ,与双曲线 C 联立得: 2 22 4 2 0   t y ty , 设点    1 1 2 2, , B ,A x y x y ,则   2 2 1 2 1 2 1 2 1 22 2 2 2 8, 2 42 2         ty y x x t y y t y yt t , 又因为AOB 为钝角,所以 1 2 1 2 0 x x y y , 即 2 2 2 6 02    t t 得出 2 2 0t   ,所以直线 l 的斜率 2 2 1 1 2k t  ,解得 2 2 2 2k   , 又因为 0k  时, AOB 不是钝角,所以直线 l 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2 2( ,0) (0, )2 2  ,故选 D. 解法二:由题意得,双曲线 C: 2 2 12  x y ,两条渐近线方程为 2 2y x  ,点(2,0) 在双曲线内 部,若直线l 与双曲线一支交于 A 、 B ,则 o90AOB  ,不合题意;若直线l 与双曲线左右两 支分别交于 A 、B ,则 o90AOB  恒成立,所以 2 2 2 2k   ;又因为 0k  时, AOB 不 是钝角,所以直线 l 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2 2( ,0) (0, )2 2  ,故选 D. 13.10【解析】作出不等式组 1 1 2 2 x y x y x y          表示的平面区域, 得如图的 ABC 及其内部,其中      1,0 , 0,1 , 3,4A B C , 将直线 yxz  2 进行平移, 当l 经过点C 时,目标函数 z 达到最大值为 10. 14. 7 1 【解析】:由| | 0a b   ,得 2 tan 4 0   , tan 3 0   , 所以 3tan,2tan   ,所以 7 1)tan(   . 15. ( , 1] [1, )   【解析】由题意得,函数 )(xf 为定义在 R 上,在区间 ( ,0] 单调递增的 偶函数,由不等式 )()( mfnf  恒成立,得 00  mn ,对任意的 ]1,1[n 恒成立, 1|| m , 得到 1,1  mm 或 . — 高三文科数学(五)第 11 页(共 4 页) — 16. 2856 3 π 【解析】容器内的八个角附近区域不满足题意,其 3 1 π1 4 48(1 1 ) 88 3 π 3V       ; 容器内的十二条棱附近的区域不满足题意,其体积 2 2 2 8(1 ) 2 4(1 ) 4 32 84 4 π π πV         , 则小球可以经过的空间的体积为 1 2 286 4 5 π4 6 3V V V       .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