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押题天天练(十二)
一、选择题
(2019·广东省汕头市二模)我国毛乌素沙漠东南缘的萨拉乌苏河流域,地处黄土高原与毛
乌素沙漠的过渡带,蕴藏着丰富的晚第四纪气候环境演变的地质信息。下图为距今 2.3~1
万年期间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地层剖面示意图,其中黑垆土是发育于黄土母质上的一种
土壤。读下图完成 1~3 题。
1.根据材料推测距今 1.9 万年时期萨拉乌苏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可能是( )
A.气候湿热,出现雨林 B.气候干热,沙漠扩张
C.气候暖湿,湿地增加 D.气候干冷,出现针叶林
2.沉积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沉积物厚度。根据材料分析,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
平均沉积速率最大的时期为( )
A.距今 2.34~1.93 万年 B.距今 1.93~1.9 万年
C.距今 1.9~1.45 万年 D.距今 1.45~1.0 万年
3.地层剖面示意图中甲时期的大气环流特点是( )
A.西北季风影响增强 B.东南季风影响增强
C.东南信风影响增强 D.河陆风影响增强
解析:1.C 2.B 3.B 第 1 题,读图可知,距今 1.9 万年时期萨拉乌苏河流域的地层为
湖沼相,因此当时的自然环境可能是气候暖湿,湿地增加。纬度较高,不会出现雨林,故选
C。第 2 题,根据四个选项给出的时间段,结合图中剖面深度、地质年龄等数据,观察比较
分析可知,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平均沉积速率最大的时期为距今 1.93~1.9 万年。故选 B。
第 3 题,读图可知,甲地层为河流相,说明该流域在甲时期河流发育相对较好。可推测,影
响我国的东南季风在甲时期比较强盛,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河流相明显。故选 B。
(2019·四川省成都市一诊)下图是我国 1998 年~2008 年城镇人口增长折线图与住宅投
资增长柱状图。据此完成 4~5 题。4.图示期间我国( )
A.城镇住宅投资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下降
C.农村住宅投资持续减少
D.城镇人口数量持续减少
5.图示期间城镇发展,使我国( )
A.城市等级提高,数量减少 B.步入逆城市化阶段
C.城市数量增加,分布均匀 D.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4.A 5.D 第 4 题,从图中信息看城镇住宅投资年平均增长率一直为正,所以说
城镇住宅投资持续增加,A 对;城镇人口增长率一直为正值,说明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B 错;图中看不出农村住宅投资持续减少,C 错;城镇人口增长率一直为正值,说明城镇人
口比重持续上升,城镇人口数量持续增加,D 错。第 5 题,图示期间城镇人口增长率一直为
正值,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属于城市化阶段。不能使我国城市等级提高,数量增加,A
错;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仍然是城市化阶段,B 错;城市数量增加,但并不代表分布均
匀,C 错;城镇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D 对。
(2019·广东省汕尾市质量检测)港口与城市的空间关系贯穿了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成为
影响城市乃至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法国巴塞罗那港口与城市的空间关系,引起了巴塞罗那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下图为巴塞罗那港城关系演变图。据此完成 6~8 题。
6.深水港口选建在旧港口南侧而非北侧,其理由最可能是旧港口南侧( )
A.经济腹地广 B.交通便利
C.工业基础好 D.港阔水深
7.流经图中南部的河流对港口造成的主要影响可能是( )
A.腐蚀港口建筑 B.抬升港口水位
C.泥沙淤积港口 D.加剧港口污染
8.港城建设由甲到乙的发展过程必然会带来( )①环境污染加剧 ②城市内涝频发 ③基础设施完善 ④城市规模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6.D 7.C 8.D 第 6 题,读图可知,注意图中的方向标,深水港口没建之前,
港口北侧有铁路和河流分布,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工业也集中在北侧,工业基础好,故
推断只有港阔水深是深水港口选建在旧港口南侧的主要原因。D 正确。第 7 题,河流为淡水,
对港口建筑腐蚀小,A 错误;海港不需要河流来抬升港口水位,B 错误;河流入海口水流速
度减慢,易造成泥沙沉积,从而泥沙淤积港口,C 正确;河流既可能带来污染,也可能加快
水流速度减轻污染,且港口污染不是对港口的主要影响,D 错误。第 8 题,环境污染和城市
内涝是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城市环境问题,但处理得当,不一定会出现,①②描述不符
合题意;从图中可以看出,增加了机场和工业物流,也有旧港和旧城的改造,基础设施趋于
完善,③正确;从图中对比可以看出,城市规模明显扩大,④正确。选 D。
(2019·湖南省衡阳市模拟)我国某公司高管于 2019 年 3 月 25 日 11:00 赶到公司办公楼
前,准备参加约 1 个小时的紧急会议。下图为此时公司露天停车场空余车位和太阳光照状况。
读图完成 9~11 题。
9.此时刻在该城市,下列地理现象最可信的是( )
A.一天中逆温层最厚 B.太阳位于东南天空
C.一天中日影最短 D.一天中气温最高
10.如图所示,为尽量避免会议期间汽车被太阳照射,最不理想的车位是( )
A.①车位 B.②车位
C.③车位 D.④车位
11.该市当天正午时刻,行走在街上的行人发现自己身高约为影长的 1.7 倍。关于该公
司所在省(区)说法正确的是( )
A.省会(首府)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宗教
B.以灌溉农业为主
C.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地区
D.铁路是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解析:9.B 10.D 11.A 第 9 题,从影子可以看出,影子与正北方向夹角大约为 45°,且朝向西北,而 6 时影子与正北方向夹角为 90°左右,故可以判断此时为该地地方时 9 时左
右,一天中逆温层最厚的时间为日出前后;故 A 错误。太阳方位与影子朝向相反,故太阳
位于东南天空,B 正确;一天中日影最短为正午,C 错误;一天中气温最高为午后 2 时左右,
D 错误。故选 B。第 10 题,此时太阳位于东南天空,且向西偏南运动,故办公楼西侧且靠
南的车位最先晒到太阳,④车位最不理想,故选 D。第 11 题,该地地方时 9 时左右,北京
时间为 11 时,故该地经度为 90°E 左右。身高约为影长的 1.7 倍,通过正切公式可以算出,
该地太阳高度角为 60°左右,3 月 25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故该地纬度为 30°N,故
可以判断该地为西藏。省会(首府)拉萨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宗教,A 正确;该地农业以河谷
农业为主,B 错误;西藏为人口平衡地区,C 错误;公路是西藏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D
错误。故选 A。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及周围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吐鲁番盆地属大陆荒漠性气候,干旱炎热,年降水量约 16 mm,蒸发量高达 3
000 mm,可用水资源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最高气温有过 49.6 ℃的纪录,6~8 月平
均最高气温在 38 ℃以上。中午沙面温度最高达 82.3 ℃,因此这里自古有“火洲”之称。
材料三 吐鲁番地区民居院落空间层次丰富,包含露天室外空间(果园、屋顶、杂物院
等)、过渡空间(门房、高架棚、棚盖、檐廊等)、室内空间(地上/半地下)3 个层次。多样的空
间成就了居民“移动式”居住方式。根据季节变化,住房有冬、夏之分。夏季用房开敞通透,
东西窄,南北进深长;冬季用房较封闭,东西宽,南北进深短。
(1)根据材料一描述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在形态上的主要差异。
(2)依据材料说明吐鲁番盆地比哈密盆地水资源条件更优的原因。
(3)指出吐鲁番居民夏季在室内空间、过渡空间、室外空间停留的大致时段,并解释原
因。(4)分析吐鲁番夏季民居建筑特点形成的自然原因。
解析:第(1)题,主要从相对高度、面积、坡度等方面比较。第(2)题,解答本问需要了
解该区域的可用水资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读图可知,吐鲁番盆地比哈密盆地更靠近天
山山脉,汇水面积比较大,故水资源条件更好。第(3)题,该地区夏季昼夜温差大,且白天
太阳辐射强,所以该地居民白天为了抵御酷热主要在室内空间(地上/半地下)和过渡空间活动,
晚上气温较低,主要在散热效果显著的室外空间停留。第(4)题,由材料可知,吐鲁番夏季
民居开敞通透,东西窄,南北进深长。该地区夏季炎热,房屋东西窄可以减少正午前后受热
面积、南北狭长且开敞通透有利于通风散热。
答案:(1)吐鲁番盆地深(相对高度大),面积小;哈密盆地浅(相对高度小),面积大;吐
鲁番盆地四周坡度大,哈密盆地四周坡度小。
(2)本区域气候干旱,可用水资源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吐鲁番盆地北部和西部都有高
大山地,哈密盆地只有北部地区有山地分布且海拔相对较低,所以吐鲁番盆地的高山冰雪融
水补给量比哈密盆地大,水资源条件比哈密盆地好。
(3)正午时分,在室内空间(地上/半地下),利用地冷作用抵御酷热;上午和傍晚停留在
过渡空间,高架棚、檐廊等遮阳和开敞的通风条件使气温相对适宜;夜间在室外空间,气候
干旱,地面辐射强,大气逆辐射弱,散热效果显著。
(4)吐鲁番气候干旱,夏季太阳辐射强,房屋东西窄,可减少正午前后受热面积;开敞
通透的结构利于通风散热;房屋南北狭长,利于形成“狭管效应”通风散热。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流域的浮桥多,古代浮桥用木船、皮筏子等支撑桥面,现代浮桥则用钢铁浮箱。钢
铁浮箱使用寿命一般为 4 年。2006 年修建的武惠浮桥位于小浪底水利枢纽下游河段,桥长
400 m ,连接焦作市武陟县和郑州市惠济区,比原先绕行黄河公路大桥节省 20 多公里。武
惠浮桥有些季节需要多次被拆装,拆除工作一般可在 2.5 小时左右完成。武陟县水丰地肥,
林茂粮丰,是著名的粮食生产大县。武惠浮桥建成后,武陟县 Z 镇扩大绿色无公害蔬菜种
植面积和奶牛、肉鸡、生猪等养殖规模。下图是武惠浮桥位置示意图。
(1)现代浮桥用钢铁浮箱替代木船、皮筏子等支撑桥面。分析建桥材料用钢铁的优势。
(2)武惠浮桥每年需要多次被拆装。推测该浮桥可能需要被拆除的季节,并从水文的角
度加以分析。
(3)分析武惠浮桥建成通车对武陟县 Z 镇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4)有人建议新建一座公路桥取代武惠浮桥。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现代浮桥用钢铁浮箱替代木船、皮筏子等支撑桥面,优势是钢铁浮桥
承载力较强,通行能力较好,安全性较高;钢材构件有利于标准化生产,便于拆装,建设效
率高;用钢铁浮箱替代木船等可节省木材,有利于保护植被,保护生态环境。第(2)题,从
水文角度看,武惠浮桥可能需要被拆除的季节是夏季。夏季是我国汛期,黄河水位上涨。武
惠浮桥位于小浪底水利枢纽下游河段,流域内调水调沙,汛期前水库放水,导致河流水位上
涨,为保证河流畅通,需要拆除浮桥;武惠浮桥有些季节需要多次被拆装,原因是位于季风
区,夏季多暴雨,洪水发生的频率高,需要多次拆装;冬季和春初,武惠浮桥上下游河段,
可能出现流凌或凌汛现象,为保证河道畅通和浮桥安全,需要拆除浮桥。所以每年需要多次
被拆装。第(3)题,武惠浮桥建成后,武陟县 Z 镇扩大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和奶牛、肉
鸡、生猪等养殖规模。武惠浮桥建成通车后,缩短了 Z 镇至郑州的路程,节约运输成本;
浮桥建成后,与大城市间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近郊农业,发展多种经营,扩大生产规模,
有利于利用当地农业景观等资源,发展第三产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第(4)题,赞同:
与武惠浮桥相比,公路桥受水文、天气与气候条件影响小,跨越水面上,受洪水影响小,连
续性好,不用拆装,使用周期更长;公路桥稳定,安全性更高,舒适度更好,且更便捷;公
路桥坚固、结实,承载力更大,通行效率更高,社会经济发展,客货流量的需求增大。不赞
同:从投资成本考虑,与公路桥相比,武惠浮桥技术难度更低,搭建简便,造价更低廉;根
据图例,附近已有公路桥,当地的客货流量有限,武惠浮桥能满足通行需求;多次拆装浮桥,
不易被冰凌、泥沙等堵塞河道。
答案:(1)钢铁浮桥承载力较高,通行能力较好,安全性较强;钢材构件有利于标准化
生产,便于拆装,效率高;用钢铁浮箱替代木船等可节省木材,保护植被。
(2)夏季 夏季汛期,黄河水位上涨;流域内调水调沙,水库放水,水位上涨,为保证
河流畅通,需要拆除浮桥;洪水发生的频率高,需要多次拆装。冬季和春初武惠浮桥上下游
河段,可能出现流凌或凌汛现象,为保证河道畅通和浮桥安全,需要拆除浮桥。
(3)建成通车后,缩短了 Z 镇至郑州的路程,节约运输成本,有利于发展近郊农业,发
展多种经营,扩大生产规模(发展第三产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4)赞同。与武惠浮桥相
比,公路桥:受水文、天气与气候条件影响小(受洪水影响小)连续性好(不用拆装),使用周
期更长;安全性更高,舒适度更好,且更便捷;承载力更大,通行效率更高,社会经济发展,
客货流量的需求增大。
不赞同。与公路桥相比,武惠浮桥:技术难度更低,搭建简便,造价更低廉;附近已有
公路桥,客货流量有限,武惠浮桥能满足通行需求;多次拆装浮桥,不易被冰凌、泥沙等堵
塞河道。
三、选做题
14.[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2019·湖北省武汉市训练)台湾是世界民宿密度最高的地区,行业发展成熟。台湾双休制
的实施,加之 2011 年大陆开放赴台自由行政策之后,大陆年轻游客多选择民宿。20 世纪末,
台湾传统农耕成本上升,政府扶持农业转型刺激了民宿的发展,不少有名的台湾影视剧以台
湾民宿作为拍摄地。台湾民宿网上传播较广,大陆自由行用户选择旅游目的地方式多样。下
图示意 2006~ 2015 年台湾民宿总房间数的变化。
简述台湾民宿总房间数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解析:台湾民宿总房间数变化特点可以结合曲线直接读取。由图可知,曲线总体上升反
映总房间数整体呈上升趋势。结合材料可知,台湾民俗发展历史悠久,行业发展成熟,知名
度高;20 世纪末,台湾扶持农业转型刺激了民宿的发展,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了民俗
产业发展;台湾双休制的实施刺激了省内游客增加;2011 年自由行政策实施以后大陆游客
增多。这些内外条件刺激了台湾民宿发展。
答案:变化特点:总房间数整体呈上升趋势,(2011 年后总房间数上升较快)。原因:民
宿发展历史悠久;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台湾实行双休制后,)省内游客增多;(2011 年大陆
开放赴台自由行政策后,)大陆游客增多;台湾民宿的知名度提升。
15.[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
(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0 年以来,北京市在水源保护目标指引下,以小流域为单元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布设防治措施,构成水源保护的三道防线(如下图所示),取得良好的
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指出三道防线构筑区域,阐述三道防线在水源保护中的主要作用。
解析:依据图中地势与水系分布,可判断三道防线的分布区域。作用注意提取材料中三
道防线的具体内容,图示第一道防线关键词是“封、移、补”,第二道防线关键词是“节、
调、治”,第三道防线是“清、育、保”。
答案:第一道防线主要构筑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区。通过封禁治理、生态移民和生态补偿等措施,减少人为活动干扰,恢复山区生态环境,提高山区水源涵养功能,实现自然保水。
第二道防线主要构筑在山麓等农业种植区和村镇地区。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节水灌
溉等措施,节约用水,控制水土流失,减少面源污染(或减少农田污染对水体的污染);通过
污水治理措施,防止污水直接进入河流和水库。
第三道防线主要构筑在河道两侧和水库周边地区。通过适当的生物和工程措施,恢复和
建设河道及水库周边的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