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测试卷(A 卷)
(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2018·福建初二期中)舞台上的演员,当红光照射在她们的身上时,衣服呈红色,等一下绿光照在她
们的身上又呈绿色,可知她们穿的衣服是( )
A.红色 B.绿色 C.白色 D.黑色
【答案】C
【解析】因为只有白色衣服可以反射所有光线,而舞台上的演员,当红光照射在她们的身上时,衣服呈红
色,等一下绿光照在她们的身上又呈绿色,因此该演员穿白色衣服。故 C 正确。
2.(2018·福建初二期中)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只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该钟的实际时间是( )
A.7 时 25 分 B.6 时 35 分 C.5 时 25 分 D.4 时 35 分
【答案】D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图中的表的数字顺序与实际表的数字顺序正好相反,
所以该钟的实际时间是 4 时 35 分,所以 A,B,C 错误,D 正确。
3.(2018·黑龙江初二期中)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水中山的倒影 B. 海上出现的海市蜃楼
C. 放大镜放大图案 D. 铅笔好像折断了
【答案】A
【解析】A、平静水面上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B、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看图案时,图案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D、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折断了,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 A。2
4.(2018·双丰林业局第一子弟中学初二期中)凸透镜不能形成的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D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
与一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在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凸透镜不能形成的是正
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 D。
5.(2018·辽宁初二期中)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 B.在不同角度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C.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D.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
【答案】A
【解析】A. 阳光照射浓密的树叶,在地面上出现光斑,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符合题意;
B. 在不同角度能看清黑板上的字,属于漫反射,故 B 不符合题意;
C. 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属于光的镜面反射,故 C 不符合题意;
D. 用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属于光的折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6.(2018·山东初二期中)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小红同学头部的后方,小红同学识别对面墙上镜
子里的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小红同学的距离是 5m B.视力表与小红同学在镜中像的距离是 4.2m
C.视力表在镜子中成的像是虚像 D.这样安排可以节省空间
【答案】A
【解析】A.视力表与镜距离为 2.3m,视力表的像离镜距离也为 2.3m,即小红与视力表的像距离为
2.3m+2.3m-0.4m=4.2m,故 A 错误,符合题意;
B.小红到镜面的距离为 2.3m-0.4m=1.9m,小红同学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也为 1.9m,视力表与小红同学
在镜中像的距离为:1.9m+2.3m=4.2m,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3
C.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成虚像,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因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像,那被测者可以看镜中视力表的像来测视力,这样大大节省了空间,故 D 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7.(2018·内蒙古初二期中)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B.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C.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D.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答案】C
【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即成虚像时,物远像
远像变大,故应保持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 C.
8.(2018·广东初二期中)如图所示,画中的人出现了错误的判断.以下四幅光路中,能正确说
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光的折射规律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
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人逆着光路向水中看去,觉得水底较浅,故 B 项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
9.(2018·全国初二单元测试)下面列举的四个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4
A. 墙上手影 B. 水面折断
C. 镜中成像 D. 水中倒影
【答案】A
【解析】A.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正确;
B.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故 B 错误;
C. 景物在镜中成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C 错误;
D. 山在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D 错误。
故选 A.
10.(2018·黑龙江初二期中)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可以选用日常生活中的穿衣镜来完成
B.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规律
C.蜡烛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蜡烛像的大小始终不变
D.若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像所在的位置,可以直接在光屏上看到蜡烛的像
【答案】C
【解析】A.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蜡烛 A 的一侧,既能看到蜡烛 A 的像,同时也能看到蜡烛 B,当蜡烛 B
和蜡烛 A 的像重合时,蜡烛 B 的位置便是蜡烛 A 像的位置,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
故 A 错误;B.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故 B 错误;C.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始终相等,
所以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像的大小不随物距的变化而改变,故 C 正确;D. 在像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
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 A 的烛焰伪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 D 错误。故选:C。
二、填空题(共 30 分)
11.(2018·福建初二期中)某人身高 1.6m,离平面镜的距离是 1.5m,这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m,
若将镜子向人移动 1m,那么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m,像高是_____m。
【答案】3 1 1.6 5
【解析】某人身高 1.6m,离平面镜的距离是 1.5m,这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 1.5m+1.5m=3m;
若将镜子向人移动 1m,那么人离镜子的距离为 1.5m﹣1m=0.5m,则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是 0.5m+0.5m=1m,
像高不变,仍是 1.6m。
12.(2018·哈尔滨市第四十一中学校初二期中)如图是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
光路图,由图可知,________是反射光线。
【答案】OC
【解析】由图可知,∠COE=∠BOE,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 OE 为法线,GF 为界面,折射光线和入射
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所以 BO 为入射光线,OC 为反射光线,OA 为折射光线。
13.(2018·广西初二期中)如图所示是 2018 年 8 月 11 日在我国拍摄到的日偏食现象,这种奇观是由于光
的________传播形成的;而“海市蜃楼”属于光的________现象。
【答案】直线 折射
【解析】日食现象是月亮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而形成的,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进行解释;海市蜃楼是光
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
14.(2018·安徽初二单元测试)下列是一些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光现象:①日食和月食②水中倒影③小
孔成像④池底“变浅”⑤黑板“反光”⑥雨后彩虹⑦海市蜃楼。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_____;由于光
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选填序号)
【答案】①③ ②⑤ ④⑥⑦
【解析】①日食和月食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②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③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④池底变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6
⑤黑板反光是镜面反射,是反射现象;
⑥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是光进空气中的小水珠多次折射形成的;
⑦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15.(2018·全国初二单元测试)一束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4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度;
反射角是_____度。
【答案】90 45
【解析】已知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45 度,此时光线与法线夹角为 45 度,则入射角等于 45 度。根据光的反
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45 度,而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反射角与入
射角之和即 90 度。
16.(2018·辽河油田兴隆台第一初级中学初二期中)如图所示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
置关系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 3m 远,该视力表要求距被测者在 5m 远处,则人应坐在视力表前______m 的地
方,如果将平面镜往上调整一些,则被测者看到镜中视力表的像的位置将______(选填“上移”“下移”
或“不变”)。
【答案】1 不变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3m,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6m,
检查视力时眼睛离视力表的像距离是 5m,所以人站在平面镜和视力表之间,则人应坐在平面镜前 2m 的地方,
即视力表前 3m-2m=1m 的地方。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如果将平面镜往上调整一些,则被测者看到镜中视
力表的像的位置将不变。
17.(2018·重庆市綦江区城南中学初二期中)小明从平面镜中看到一只电子钟如图所示,该钟的实际时间
是______。
【答案】10:51
【解析】因为是从镜子中看,实际时间和镜子中的时间关于竖直的线成轴对称,故这时的时刻应是 10:51。
18.(2018·四川省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初二期中)小明和同学利用桌上两个凸透镜(A、B)探究凸透镜成像
的规律,A、B 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 10cm 和 20cm: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凸透镜及光7
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图可知他选择的凸透镜为______(选填“A”或
“B”),此时在光屏上的像是烛焰像应是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答案】A 放大
【解析】由图可知:u=15cm,v=30cm,成实像,说明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即凸透镜的焦距小于 15cm,可
知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19.(2018·四川省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初二期中)如图为手影戏中的一段“小狗追兔”的情景,演员用双手
配合着口技将活泼可爱的小狗从声音到形象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幕布上小狗形象的形成利用了光的______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表演用的幕布用很粗糙的麻布做成,这是因为光在幕布上发
生______(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使各个方向的人们都能清晰地看到。
【答案】直线传播 漫反射
【解析】布上小狗形象的形成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表演用的幕布用很粗糙的麻布做成,这是因为光在幕
布上发生漫反射,使各个方向的人们都能清晰地看到。
20.(2018·肇庆第四中学初二期中)身高为 168cm 的同学距平面镜 3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有______m,像
的高度为______m;当他以 0.5m/s 的速度靠近平面镜,那么 2s 钟后,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
______m,像的大小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答案】6 1.68 4 不变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该同学距平面镜 3m,
他的像距平面镜也是 3m,则他的像距他本人 6m;像和物体大小相同,他身高 168cm,则像的高度为
168cm=1.68m;
当他以 0.5m/s 的速度靠近平面镜,2s 后,他移动距离 s=vt=0.5m/s×2s=1m,他与平面镜的距离变为
3m-1m=2m,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为 2m,他本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变为 4m,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
三、实验探究(本题包含 4 道题,共 30 分)
21.(2018·广西初二期中)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纸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8
(1)实验时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________;实验也应该在________(选填“较亮”或
“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在竖立于纸板上的玻璃板前放一只点燃的蜡烛 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 M 的像。当拿另一支大小
与蜡烛 M 相同的蜡烛 N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蜡烛 N 跟蜡烛 M 的像完全重合,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
若玻璃板与纸板不垂直,则移动蜡烛 N 时,蜡烛 N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与蜡烛 M 的像重合。
(3)实验时,我们应在蜡烛________(选填“M 或“N”)侧观察蜡烛 M 在玻璃板中的像: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板观察蜡烛 M 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
出现两个蜡烛像的原因是________。如果实验用玻璃板厚有 5m 和 2mm 两种,你应选择________mm 的玻璃板
做实验。
【答案】确定像的位置 较暗 物与像大小相同 不能 M 玻璃板太厚 2
【解析】(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 B
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
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
烛的像最亮。所以应在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2)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
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能与蜡烛重
合;
(3)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在玻璃板前蜡烛 M 这一侧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看到蜡烛的像;
(4)由于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而普通玻璃的两面都能反射光,能成两个像,所以通过玻璃板该同学看
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玻璃板的两个反射面都可以成像,玻璃板越薄,两个反射面所成的像距离越近,
这样测量误差越小。应选择 2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2.(2018·内蒙古初二期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某小组同学为了测得凸透镜的焦距,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凸透镜另一侧,调整距离
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________、_______光斑,如图所示,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 。cm9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_______,这样做是
为了使_________。
(3)实验时调整距离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成_____、______的实像,_____就是应
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答案】最小 最亮 10.0 同一高度 烛焰的像完整的成在光屏中央 倒立 缩小 照
相机
【解析】(1)由图 1 知,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即为凸透镜的焦点处,焦点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40.0cm−30.0cm=10.0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10.0cm.
(2)实验时,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烛焰的像才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3)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大于像距,说明物距大于 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
23.(2018·内蒙古初二期中)路路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1)她应该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______________。
(2)实验使用刻度尺,是为了___________。
(3)最后她移走后面的蜡烛 ,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
到像。
【答案】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不能
【解析】(1)实验中要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这样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实验中,用刻度尺测量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从而探究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3)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而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如果移走后面的蜡烛 B,在像的位
置放一个光屏,光屏上不会承接到像,从而验证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4.(2018·贵州初二期中)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
B10
(1)他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使之在光屏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这时就可以测出凸透镜的________。
(2)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______________。将蜡烛放在焦点
以外时,都可以在光屏上成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答案】 焦距 高度 实
【解析】(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使之在光屏上形成最小、最亮的光斑,光斑与光心的距离即为焦距.
(2)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节到同一高度.
将蜡烛放在焦点以外时,都可以在光屏上成实像.
点睛: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了焦距的测量、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用,考查全面,难度
适中.
四、作图题(本题包含 2 道题,共 10 分)
25.(2018·广西初二期中)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 35°射向镜面,请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
线并标出反射角。
【答案】
【解析】图中法线已经给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35°,所以入射角为 90°-35°=55°.根据反射
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也为 55°
26.(2018·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初二期中)按要求作图:在图中画出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11
【答案】
【解析】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