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附解析教科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在光的世界里单元双基双测(B卷提升篇)(附解析教科版)

ID:238661

大小:72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2-1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测试卷(B 卷) (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2018·大庆市第五十一中学初二期中)站在岸上的人看到平静的水面下有一静止的物体,如图,如果 他想用一束强光照亮物体,则应瞄准( ) A.看到的物体 B.看到的物体的下方 C.看到的物体的上方 D.看到的物体的前方 【答案】A 【解析】水中物体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我们看到的是变 浅的物体的虚像,因此人要用激光手电筒的光束射中它,必须将手电筒对准他看到的物体,这样手电筒发 出的激光经过折射才会照射在物体身上。 故选 A。 2.(2018·江苏初二期中)如图是小孔成像示意图。右侧是实物﹣蜡烛,中间是可以左右移动开有小孔的 挡板,左侧是接收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B.蜡烛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C.蜡烛在光屏上的像是烛焰的影子 D.如果挡板往左移动,像会逐渐减小 【答案】D 【解析】A.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小孔不一定是圆形的;故 A 错误; B.小孔所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是实像,故 B 错误; C.蜡烛在光屏上的像是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故 C 错误; D.由图像可知当挡板往左移动时,汇聚在光屏上的像的大小会逐渐变小,故 D 正确。 3.(2018·山东初二期中)图甲所示是小云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丙和丁是探究过2 程中实验装置的侧视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蜡烛 A 距玻璃板 4cm,则蜡烛 B 距玻璃板 8cm 才能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 B.若在图乙中的玻璃板与蜡烛 B 之间放一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 A 的像 C.若实验时装置如图丙所示,则蜡烛 A 在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倾斜 D.实验时装置如图丁所示,则蜡烛 A 在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倾斜 【答案】D 【解析】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若蜡烛 A 距玻璃板 4cm,蜡烛 A 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 4cm,则蜡烛 B 与 玻璃板相距 4cm 才能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故 A 错误; B.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如果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块挡光板,则能看见物体的像 A′,无法看到物体 B. 故 B 错误; CD、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 重合,由图可知,甲图平面镜竖直放置,不会出现像偏高的情况,丙和丁图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分别作 出蜡烛 A 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丙图蜡烛 A 在平板玻璃中蜡烛 A 的像偏高且倾斜,丁图蜡烛 A 在 玻璃板中的像偏低且倾斜,如下图: 故 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4.(2018·全国初二单元测试)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 貌,高老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B.高老师是近视眼3 C.高老师不戴眼镜看近物时,物体的像会成在视网膜前方 D.高老师的眼球前后径可能过长或晶状体曲度可能过大 【答案】A 【解析】由题意“高老师,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 呼”,这说明高老师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 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所以需佩戴凸透镜矫正,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5.(2018·四川郫县实验学校初二期中)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 30°角射向平面镜,要使反射光沿水平方向 传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锐角)是( ) A. 或 B. 或 C. 或 D.只能是 【答案】B 【解析】太阳光与水平面成 30°角,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30°或 150°.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做出法线,根据法线与镜面垂直做出镜面。如图所示: 所以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是 90 30°=75°或 90 150°=15°,故 B 符合题意。 故选 B。 6.(2018·江苏初二期中)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为了探究反射 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沿 ON 向后折转板 F B.沿 ON 向后折转板 E C.改变光线 OB 与 ON 的夹角 D.改变光线 AO 与 ON 的夹角 【答案】A 【解析】A、沿 ON 向后转动板 F,板 E、F 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样就可以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 符合题意。 4 B、沿 ON 向后转动板 E,看不到入射光线,不能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C、改变光线 OB 与 ON 的夹角,即改变反射角的大小,需要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板 E、F 仍在一个平面内, 只能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不能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D、改变光线 AO 与 ON 的夹角,只是改变了入射角的大小,板 E、F 仍在一个平面内,只能探究反射角和入 射角的关系,不能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2018·重庆市龙湖花园巴蜀学校初二期中)如图所示,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面上看去,水中尺 子的刻度情况( ) A.变得疏了 B.变得密了 C.疏密没有变化 D.一部分变疏一部分变密 【答案】B 【解析】将刻度尺斜插入水中,从水中的尺子上反射出的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尺子变短了,所以水 中尺子的刻度看起来变得密了。 故选:B。 8.(2018·重庆市龙湖花园巴蜀学校初二期中)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B.任何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都能会聚于一点 C.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有发散作用 D.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答案】A 【解析】A、凸透镜的焦距越小,说明其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故 A 正确。 B、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故 B 错误。 C、凹透镜可使光线发散,而不是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故 C 错误。 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 D 错误。 故选 A 9.(2018·重庆市龙湖花园巴蜀学校初二期中)下列有关光学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人看到水里的月亮和鱼都是光的折射现象 C.当人逐渐原离平面镜时,人在镜中的像逐渐变小 D.“手影游戏”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5 的 【答案】D 【解析】A、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 A 错误; B、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实际看到的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看到的水中的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 的虚像,故 B 错误。 C、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人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人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 C 错误; D. “手影游戏”是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D 正确; 故选 D 10.(2018·上海华东师大附属枫泾中学初二期中)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 30 厘米的光 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放在距该透镜焦点 10 厘米处,所成的一定是( ) A.倒立的像 B.正立的像 C.放大的像 D.缩小的像 【答案】C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 u>2f 时,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此时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 倍焦距之间,即 f<v=30cm<2f,由此可得:15cm<f<30cm; 故当物体放在距该透镜焦点 10 厘米处时:①物距 u=f+10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 大的实像;②物距 u=f-10cm,即物体放在焦点以内、距焦点 10cm 的位置,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所以当物体放在距该透镜焦点 10 厘米处,所成的一定是放大的像,故 C 正确为答案。 二、填空题(共 30 分) 11.(2018·黄冈市启黄中学初二期中)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与被测者的距离应为 5m,因屋 子太小而使用平面镜,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3.2m,那么被测者应坐在视力表前_____m.视力表上其中 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被测者应向她的_____(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指才正确。 【答案】1.4 左方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视力表距离平面镜 3.2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道,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3.2m,即视力表和视力表的像之间的距离是 6.4m,由图知道,检查视力时眼睛离视力表的像距离是 5m,所6 以人站在平面镜和视力表之间,视力表应在人身后 6.4m-5m=1.4m;由于平面镜成像时,物像是关于平面镜 对称,所以,若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视力表像的“E”开口向纸外,故被测者应向 她的左方指。 12.(2018·四川郫县实验学校初二期中)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折 射光线是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_度。界面的________(选填“上”、“下”“左”“右”)侧是空气。 【答案】OB 30 左 【解析】由于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故 OC、OA 中应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则 PQ 为法线,MN 为界面,而入射 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故 OB 是折射光线,CO 是入射光线,由于∠COM=30°,故入射角为∠ COP=60°,折射角为∠BOQ=3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界面的左侧是空气,右侧是玻璃。 13.(2018·江苏初二期中)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直线射到空水槽底部 O 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 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 O 点的_____(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 在此过程中,折射 角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 【答案】左 不变 【解析】水槽内没有注水时,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 O 点; 当向水槽内注入适量的水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光线移动到 O 点左 侧 O′点; 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折射光线逐渐向左偏折,但随着水面上升入射角是不变的,所以折射角的大小也 不变。 14.(2018·江苏初二期中)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_____,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 红、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答案】红外线 绿 【解析】电视遥控器前端的发光二极管,能发出红外线来实现电视遥控,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7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颜色是由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5.(2018·上海华东师大附属枫泾中学初二期中)如图(a)、(b)所示,水中弯折的筷子,和被放大的标 语均属于光的______现象;其中,凸透镜与标语之间的距离应_______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此时,看到的为标语的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答案】折射 小于 虚 【解析】图(a)中筷子看起来在水面处向上“折断”和图(b)中被放大的标都是光的折射引起的;图 (b)要实现“放大镜”放大文字的效果,图中凸透镜与标语之间的距离应小于焦距,此时,看到的为标语 的虚像。 16.(2018·湖北初二期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鱖鱼肥。”是唐代张志和描写湖州境内西苕溪美 景的词句。如图所示的是一只白鹭平行于水面飞行的画面。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白鹭的倒影是由于_____而形成的。若飞行时白鹭离水面 3 米,则白鹭的倒 影离白鹭________米。 【答案】静止 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 6 【解析】一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白鹭和白鹭所成的像关于水面是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 白鹭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故倒影是静止的; 白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知,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已知白鹭到水面的距离等于 3m,则“倒影”到水 面的距离也为 3m,所以白鹭的倒影离白鹭为 6m。 17.(2018·上海市嘉定区丰庄中学初二期中)学生上课时能从不同方向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发生了 ________,而部分同学因为“反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 反射”)。 前一种反射______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 【答案】漫反射 镜面反射 遵循 【解析】学生上课时能从不同方向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 各个方向的缘故; 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此时黑板反射的光线比粉笔字反射的光线强,使人无法看清黑 板上的字;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中,因为反射面粗糙不平,所以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18.(2018·上海市嘉定区丰庄中学初二期中)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反射角________度,光 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度。若镜面转过 30 度,则这时反射线转过的角度为__________度。 【答案】0 180 60 【解析】(1)入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反射光线沿路径返回,此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都 是 0°;因此入射角、反射角都为 0°。 入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反射光线沿原路返回,则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180 度。 (2)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平面镜转过 30°角,光路如图: 因为法线始终与镜面垂直,所以法线也转过 30°,所以此时入射角∠AOC=30°,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 30°,所以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为 30°+30°=60°。 19.(2018·上海市嘉定区丰庄中学初二期中)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小鸟在湖中的“倒影”是 ______(选填 “实”或 “虚”)。像,当小鸟距水面 3 米时,该 “倒影”距小鸟________米;若小鸟飞近 湖面时,小鸟的“倒影”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虚 6 不变 【解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虚 像; 小鸟距水面 3 米,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像距与物距相等可知,该“倒影”距离湖面也为 3m,则该“倒影”到9 小鸟的距离为 3m+3m=6m; 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不管小鸟距水面的距离远还是近,像始终和物体等 大,因此小鸟当飞近水面时,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20.(2018·江苏初二期中)如图所示,若在平面镜不动的情况下,要让激光笔射中目标,可保持激光笔的 入射点不变,将其_____ (选填“顺”或“逆”)时针转过一定的角度;也可保持入射角不变,把激光笔向______ (选填“左”或“右”)平移一段距离. 【答案】顺时针 左 【解析】如果保持激光笔的入射点不变,使光点下移到目标,则应使入射光线沿平面镜顺时针方向转动一 定的角度,若保持入射角不变,同样使光点下移,则应将激光笔向左平移,因为入射角不变,因此反射角 不变,因为激光笔是平移的,所以原来的入射光线与平移后的入射光线平行,原来的反射光线与平移后的 反射光线平行,所以平移后的反射光线击中目标。 三、实验探究(本题包含 4 道题,共 30 分) 21.(2018·福建初二期中)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直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 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 A 蜡烛为成像的物体。 (l)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 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方便_____。 (2)点燃 A 蜡烛,小心移动 B 蜡烛,直到与 A 蜡烛的像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进一步 观察 A、B 两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 【答案】较暗 确定像的位置 完全重合 相等 垂直 相等 【解析】(1)点燃蜡烛,烛焰在明亮的环境中,烛焰和明亮环境对比度较小,成像不太清晰;烛焰在黑暗10 环境中,烛焰和黑暗环境的对比度大,成像更清晰。 实验过程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既能看到蜡烛 A 的像,也能看到代替蜡烛 A 的蜡 烛 B,当蜡烛 A 的像和蜡烛 B 重合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从而便于比较物像大小。 (2)点燃 A 蜡烛,小心地移动 B 蜡烛,直到与 A 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发现: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 与玻璃板垂直;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22.(2018·山东初二期中)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透明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 两支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在玻璃板两侧。 (1)选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玻璃板透光,便于确定像的_____,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 (“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2)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将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 竖着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看上去 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 (3)实验中,测得蜡烛 A 到玻璃板的距离为 5cm,移动蜡烛 B,使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此时蜡烛 B 到蜡烛 A 的距离为_____cm。 (4)移去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的像, 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像。 【答案】位置 较黑暗 相等 10 不能 虚 【解析】(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现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板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 的 B 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实验时,蜡烛点燃,环境较黑暗时,成像的蜡烛和环境对比度比较 大,并且蜡烛比较亮,蜡烛在玻璃板中成像会更清晰;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 A,将点燃的蜡烛 B 在竖直的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它与蜡烛 A 的像完 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故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 镜面的距离相等都为 5cm,此时蜡烛 B 到蜡烛 A 的距离为 5cm+5cm=10cm; (4)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所以,移去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 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11 23.(2018·北京 101 中学初二期中)小安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 10cm 的薄凸透镜 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20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 65cm 刻度线处, 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2)保持透镜在 50cm 刻度线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选 填选项的字母) 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3)保持透镜在 50cm 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 80cm 刻度线处,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透镜的左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但像在光屏的下方,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 心,应该将蜡烛向___________方向移动.(选填“向下”或“向上”)。 【答案】A D 向下 【解析】(1)由图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故 A 正确; (2)保持透镜在 50cm 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 应使物距缩小,像距变大,所以将蜡烛右移,同时光屏也向右移。故 D 正确; (3)像在光屏的下方,为了使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心,就要使像向上移动,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的特点,应将蜡烛向下移动,此时像会上移。 24.(2018·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初二期中)小丽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 10cm 的薄 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50cm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35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 82cm 刻 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请结合此实验完成下列问题:12 (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照相机 B.幻灯机 C.放大镜 (2)保持透镜在 50cm 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选 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将蜡烛左移,光屏左移 B.将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C.将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D.将蜡烛右移,光屏右移 (3)保持透镜在 50cm 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 10cm 刻度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 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______的像。(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倒立放大 B.倒立缩小 C.正立放大。 【答案】B D B 【解析】(1)如图所示,物距小于像距,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能够说明幻灯机的成像原理,故 B 符合 题意; (2)保持透镜在 50cm 刻度线处不动,如果想在光屏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使物距缩小,则像距变大, 所以应将蜡烛右移,同时光屏也向右移,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3)保持透镜在 50cm 刻度线处不动,若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 10cm 刻度线处,则此时物距 u=50cm-10cm=40cm,u>2f,将光屏放在光具座上透镜的右侧,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呈现烛焰清晰的 倒立缩小的实像,故 B 符合题意。 故选 B。 四、作图题(本题包含 2 道题,共 10 分) 25.(2018·大庆市第五十一中学初二期中)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13 【答案】 【解析】先作出端点 A、B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A′、B′,用虚线连接 A′、B′即为物体 AB 的像,如图所 示: 26.(2018·江苏初二期中)请画出如图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答案】 【解析】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主光轴,如图所示: 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睛】 通过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作图。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