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二轮考前复习练习3专题三收入与分配(Word版含解析)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20高考政治二轮考前复习练习3专题三收入与分配(Word版含解析)

ID:238827

大小:920.43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2-18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高考导航] 全国卷三年考情考点考向 2017 2018 2019 备考指津 分配制度 效率与公平 国家收入的分配 卷ⅠT16 卷ⅡT14 征税与纳税 卷ⅡT38 卷 ⅡT13 1.结合国家在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 平方面的新举措,考查收入分配的形式和 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2.以宏观经济形势和积极财政政策为切 入点,考查我国财政收支状况和财政在促 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 3.以我国税制改革和减税降费新举措为 背景,考查税收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和促 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知识网络框图] [核心考点突破] 核心考点一 分配方式与社会公平 【整合提升】 1.分配制度 分配方 式 ①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 ②按要素分配:存在于股份制企业、私 营企业、外资经济和个人投资活动中 ①劳动收入:按劳分配所得、按劳动要 素分配所得 ②非劳动收入:主要是按要素分配所得 (排除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实行原 因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 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注意 按劳分配一定是在公有制范围内进行的,但公有制范围内的分配并不都是按劳分 配,公有制经济中按资本、技术、管理要素分配同样属于按要素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 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均属于非按劳分配。[时政术语必背] 实行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 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有利于盘活农村闲 置农房和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2.分配原则: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 二者关系 ①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②对立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正确处理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 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 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3.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1)原因(意义) 公平自身角度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效率与公平的 关系角度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 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 富 分配与消费角 度 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有 利于引导生产,扩大内需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特点角度 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缩小行业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经济发展方式 角度 社会公平的维护,有利于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使 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 新驱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措施 根本措施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维护公平的根本措施在于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 展 制度保证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初次分配 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 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 高,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再分配 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前挂后联                                      财政在实现社会公平中的作用 (1)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多层次 社会保障体系等。 (2)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缩小城乡和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 (3)发挥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促进生产发展,为实现社会公平奠定物质基础。 (4)调节财政收支关系,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 (5)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差距。 [时政术语必背] 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就是要做到“两加大”“一提高”。 “两加 大”,就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和支出力度。“一提高”,就是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1.在公有制范围内进行的分配一定是按劳分配。 剖析:按劳分配必须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但公有制范围内进行的分配不一定都是 按劳分配。如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属于非按劳分配。 2.按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剖析:按要素分配,强调谁的贡献大,谁的收入分配就多,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 3.按土地要素分配成为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 剖析:按劳分配仍然是我国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 4.各类企业实行股权激励方式,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剖析:股权激励方式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现,并没有改变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5.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剖析:劳动报酬属于初次分配。 【预测演练】 收入分配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所追寻的目标,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全面小 康的重要举措。2020 年高考可能结合改革中的新措施、新生事物,考查收入分配方式、影响 收入增长的因素、促进收入增长的措施;结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举措,考查如何促进 社会公平。以选择题为主,不排除出现主观题的可能性。 考向一 收入分配的方式 [预测题型:选择题] 1.国家发改委相关文件提出,要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健全“大国工匠”培养、选拔和激 励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等。这些要求(  ) ①彰显了按劳分配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重要性 ②体现了国家鼓励劳动者通过合法劳动致富 ③肯定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 ④会拉大收入差距,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 C。国家发改委相关文件提出,要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健全“大国工匠”培养、 选拔和激励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等。这些要求体现了国家鼓励劳动 者通过合法劳动致富,肯定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②③入选;①与题意无关,排除;④ 中“必然”表述错误。 [提分技巧] 分配方式的判断 (1)分清取得收入凭借的是哪种要素。如果是劳动要素,且是在公有制范围内,则属于按 劳分配,如果是非劳动要素,则大多是按要素分配。 (2)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 ①公有制单位(国有单位、集体单位)内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国家或集体控股的股份 制企业也可理解为公有制单位;②农民承包土地获得的收入;③股份合作制企业(性质为集体 经济)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考向二 收入分配公平 [预测题型:选择题或主观题] 2.下表为某居民家庭收入构成情况调查统计表,这表明(  ) 内容 工资收入 经营书店收 入 出租房屋收 入 股票、利息收 入 其他收入 占总收入的 20 36 25 10 9比重(%) ①我国坚持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劳动者的一切收入都受法律保护 ③多种分配方式是导致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 ④我国居民的收入渠道多元化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 B。股票、利息收入和出租房屋收入均属于按要素分配所得,①正确;②中“一 切”表述错误;材料不涉及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③排除;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考向三 维护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预测题型:选择题或主观题] 3.据北京市人社局消息,经市委、市政府批准,从 2019 年 7 月 1 日起,北京市调整月 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职工小时工资标准。其中,月最低工资标准从 2 120 元调整到 2 200 元,增加 80 元;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为 24 元/小时,非全日制从业人员 法定节假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确定为 56 元/小时。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 ①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②属于初次分配,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③旨在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 ④有利于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 C。鼓励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①排 除;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③排除;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引 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②④符合题意。 [提分技巧] “三看法”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一看分配的领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的分配;再分配 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分配。 二看分配的主体:初次分配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再分配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三看分配的方式:初次分配主要是对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再分配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 转移支付、税收调整等方式进行。 核心考点二 财政收支与经济运行 【真题体验】 (2018·高考全国卷Ⅱ,T14)近三年来,某国财政赤字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年份 指标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财政赤字率 3% 4.2% 6.7% 通货膨胀率 5% 7.5% 13%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该国可采取的政策措施是(  ) ①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②央行在市场上出售债券 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④压缩政府开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 D。央行出售拥有的债券会增加货币回笼,从而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有利于抑 制通货膨胀,②正确;压缩政府开支,会降低财政赤字率,同时也会减少社会总需求,从而 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④正确。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有可能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增加财政赤字,排除①;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不利于抑制通货膨胀,排 除③。 【整合提升】 1.财政收入、支出及其关系 财政收入 ①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②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财政支出 包括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 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等 财政收支平衡 比较理想的状态,不过现实中很难实现 财政盈余 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财政赤字 ①出现的原因:a.当年财政支出超过了财政收入,出现了财政赤字。b.国家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②产生的影响:a.如果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时出现财政赤字,会增加消费需 求,促进物价持续上涨,不利于经济平稳运行。b.如果经济过冷、通货紧缩 时出现财政赤字,可以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2.财政的作用 表现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与民生问题)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财政与宏观调控) 如何更好地 发挥 ①合理调节财政收支结构,在经济过热时应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 在经济下行时要减少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支出 ②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维护社会公平 ③通过财政支出促进科教文卫事业不断发展 ④合理调节国债发行规模,保持合理的财政赤字率 ⑤加大财政对公共设施、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支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前挂后联                                      从经济发展角度认识财政的作用 (1)财政与消费:通过财政补贴等形式,促进消费,扩大内需。 (2)财政与社会公平:通过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维护社会公平。 (3)财政与宏观调控: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4)财政与科学发展:通过财政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支持和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出, 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比较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制定者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手段 财政预算(国债、税收等) 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汇率、 信贷规模等 目标 通过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 量的调节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使 之与社会总供给相适应 通过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来调 节货币供应量,使之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 货币量相符 相同点 ①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 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起作用 ③都有扩张性和紧缩性之分,我国当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 策(适度宽松) (2)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原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单纯的市 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 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 (3)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实施 [时政术语必背] 我国继续推动大规模减税降费,这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实行 科学宏观调控的具体表现。对企业降税减费,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扩大投资,增强企 业的创新力与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减轻居民税负负担,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扩大 消费,刺激经济增长。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减税降费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 经济平稳运行。 1.政府偿还国债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 剖析:政府偿还国债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税收收入。 2.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增加,能够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剖析: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但不起决定性作用。 3.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呈正相关关系。 剖析:财政收支是依据国家经济发展需要而确定的,并不与经济总量呈正相关关系。 4.财政赤字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剖析: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应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即少收多支,这时会出现财政赤字。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 时,应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这时会出现财政盈余。 5.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剖析: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增加社会总需求,而不是社会总供给。 【预测演练】 2020 年高考可能结合国家财税政策的变化与调整,着重考查财政的作用和具体财政政策 的运用,要求学生能够区分财政的作用,能够辨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具体类型。 考向一 财政作用的区分 [预测题型:选择题或主观题] 1.2019 年,我国将较大幅度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拟安排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 支付 1.5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9%;安排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 2 489 亿元,同比增长 14.7%。上述举措旨在(  ) ①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②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④引导地方政府投资方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选 C。2019 年,我国将较大幅度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这一举措旨在推 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②③符合题意;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规模能够减轻地方财政负担,缓解地方财政支出困难,但不能促进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也不能引导地方政府投资方向,①④与题意不符。 [提分技巧] 快速辨别财政的作用 凡是国家在民生方面的投入都说明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凡 是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都说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增加或减 少税收都说明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考向二 财政政策的具体运用 [预测题型:选择题] 2.2019 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 益。下列能体现积极财政政策传导路径的是(  ) ①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②上调增值税 税率→企业税负减轻→生产扩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③扩大信贷规模→降低贷款成本→投 资、消费需求增加→拉动经济增长 ④加大民生支出力度→稳定社会预期→消费需求增加→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 B。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应进行结构性减税,②中“上调增值税税率”不属于积 极的财政政策,排除。扩大信贷规模属于货币政策,③排除。①④体现积极的财政政策且传 导正确。 [提分技巧] 辨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类型 (1)凡是涉及税率、补贴、国债的均是财政政策;凡是涉及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信贷的 均是货币政策。 (2)凡是为了刺激消费、防范通缩的一般属于积极的财政或货币政策;凡是为了抑制消费、 防范通胀的一般属于紧缩的财政或货币政策。 核心考点三 征税与纳税 【真题体验】 (2019·高考全国卷Ⅱ,T13)为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 布通知,自 2018 年 9 月 1 日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对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利企业和个 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该税收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 ①激发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力 ②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③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 放贷 ④改变金融机构税收负担预期 ⑤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 A.①→②→④→③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⑤ D.⑤→③→②→① 解析:选 B。我国政府对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等发放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能 够改变金融机构税负预期,④排在第一位;税负降低,能引导金融机构更多地对小微企业放 贷,③排在第二位;贷款增加,能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②排在第三位;解决融资难问 题有利于激发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力,①排在第四位,故 B 排序正确。激发小微企业的经营活 力是该税收政策的最终目的,A 把①放在首位明显错误;政府免征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提供贷 款所获利息收入的增值税,并不是降低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C、D 错误。 【整合提升】 1.全面认识税收 与财政的关系 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基本特征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作用 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种类 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五大类 依法纳税 对公民而言,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通过税收实现 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国家而言,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 质基础 违反税法的表现 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纳税人意识 依法纳税,增强纳税人权利与义务意识,行使纳税人权利 2.税收的作用 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分析税收的作用,可从个人、企业和国家三个主体角 度把握。 ■图示                                      财政作用和税收作用的区别与联系 3.如何保障税收收入,发挥税收作用 (1)公民: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觉依法纳税,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 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2)国家:完善税收和财政制度;加大稽查处罚力度,严惩违反税法的行为;加强税收宣 传,教育人们要自觉依法纳税。 (3)企业:要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1.税收的固定性是指税收的征收对象、范围、比例等永远是固定不变的。 剖析:税收的固定性是就税法不变的情况而言的。根据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利用税收调 节经济的不同需要,税收的征收对象、范围、比例也会发生变化。 2.征收消费税可以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剖析:征收消费税的目的是引导消费行为;征收个人所得税可以调节个人收入。 3.在税种上,营业税、增值税分别属于流转税、行为税。剖析:在税种上,营业税、增值税都属于流转税。 4.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 剖析:推行刮奖发票鼓励消费者索要发票,主要目的是减少税收流失。 5.所有的个人所得税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剖析: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只是个人所得中的工资、薪金所得。而其他所得,如稿酬所 得等都实行比例税率。 【预测演练】 本考点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2020 年高考可能结合我国的税收政策的调整等热点问 题考查税收的作用、税收的特征、依法纳税等知识。 考向一 税收的作用 [预测题型:选择题或主观题] 1.针对近期税务机关查处的影视行业高收入从业人员偷逃税等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发布 通知要求,从 2018 年 10 月开始,到 2019 年 7 月底前结束,按照自查自纠、督促纠正、重点 检查、总结完善等步骤,逐步推进规范影视行业税收秩序工作。规范影视行业纳税将有利于 (  ) ①维护国家税法刚性,提高公民纳税意识 ②增强国家财政收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③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④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 A。题干中“针对近期税务机关查处的影视行业高收入从业人员偷逃税等问题”, 国家规范影视行业纳税,这有利于维护国家税法刚性,促进行业健康发展,①③正确;材料 中没有涉及资源优化配置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②④不选。 考向二 税收的特征 [预测题型:选择题]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是体现“绿色税制”的单行税法。该法的总体思路 是由“费”改“税”,即按照“税负平移”原则,实现排污费制度向环保税制度平稳转移,明 确“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纳税人。“费”改 “税”(  ) ①会降低排污企业在环境治理方面的负担 ②能倒逼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转型升级 ③ 旨在扩大财政收入来源,提高财政收入 ④利用税收强制性,增强环境执法刚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 D。税收具有强制性的特征,“费”改“税”能够增强环境执法刚性,从而倒逼 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转型升级,减少污染,②④正确;“税负平移”并没有减轻排污企业的 负担,①错误;“费”改“税”的目的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③不选。 [大题冲关提能] 图表类主观题探析 题型 特点  图表类主观题是近年来高考常采用的题型,所限定的知识一般都是经济生活的内 容。试题多由一个或几个图表(表格、柱状图、饼状图、坐标图或曲线图)以及文字材料组成, 生动活泼,信息量大,综合性强;设问通常由两个小问组成。第(1)问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 济现象?第(2)问是:表中所述内容有何内在联系,或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以及根 据材料设定的其他问题。 【题型示例】 (2018·高考全国卷Ⅱ,T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13-2017 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2017 年) 材料二 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实施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降税减负政策, 截至 2017 年底累计减税超过 2 万亿元。2018 年 3 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进一 步为企业降税减负,全年要再减税 8 000 亿元。 近两年,国家在为企业降税减负的同时,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2016 年财政收入比上 年增长 4.8%,2017 年比上年增长 7.4%(同口径)。 (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4 分) (2)结合材料,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10 分) [命题立意] 本题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企业降税减负为背景,以“图表+文字材 料”的形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体现了 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要求。 ■解题流程                                     ■评分细则                                      第一问:近 5 年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均逐年增长(上升);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 (占比最大、主要来源)(占重要地位 1 分)(答税收收入和财政收入呈正相关关系,随着财政收入 的增长,税收收入不断增加不给分)。 第二问:降低税负,能增加企业所得(收入、利润、效益 2 分,降成本、降税负 1 分),扩 大生产规模(扩大再投资、扩大生产、增加生产)(两点都答 3 分,答其中一点 2 分); 能激发企业活力(积极性、动力、新动能、热情、信心,但必须明确是企业),促进转型升 级(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产品结构升级或产品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劳动生产率);能激 励创新创业(科技投入,双创,答就业不给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促进企业发展,无小微亦 可);最终能够扩大税收来源和规模(增加企业数目、数量),增加财政收入(无替代)。 ■考题感悟                                      图表类主观题解答策略 (1)读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 (2)读图表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关键是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 发现变化,发现差距,纵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如有个较大的增长或减少),横向对比用来说明 二者的差距。 (3)读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 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 的来源之一。 (4)若涉及“表格间的关系”:最常见的有因果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有时是一分 为二的关系。 【针对训练】 (2019·桂林、崇左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选自《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统计公报》(2014-2018 年) 注:据统计,目前我国高级技工仅占工人总数的 5%左右,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 40%的比 例相差甚远,高级技工的缺口数量巨大。 材料二 2019 年 3 月 5 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 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深化增值税 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 16%的税率降至 13%;抓好年初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 落实;尤其是落实好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 3 万元提高到 10 万元等税收优惠 政策。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 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财税政策对就业带来的积极影响。 解析:(1)材料一主要说明的是我国就业人数持续增长,但结构不合理。(2)材料二主要说 明的是国家为企业减税减负,这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从而扩大就业;加大教育投入,有利 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就业结构。 答案:(1)近五年,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级技工占工人 总数的比例差距较大,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2)下调增值税和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能降低企业税负,刺激投资,鼓励创业,创造 更多就业岗位;加大财政在现代职业教育方面的投入,既能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有利于调 整就业结构,培养和提供更多高技能人才。 [时政热点链接] 减税政策发力 助力实体经济稳健增长 【热点素材】 2019 年 5 月 10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就减税降费政策实施情况听 取企业负责人意见建议。 李克强总理指出,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有力增强 了市场信心,对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积极因素在增 加,但国际环境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正视困 难。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因时因势更有针对性地实 施宏观调控,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内生动力,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保持经 济平稳运行。 李克强总理强调,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举措, 不仅有利于稳增长、稳就业,也会促进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增强竞争力,可以起到固本培元、 培育税源、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举多得的效果。这是全年重点工作,目前已全面展开,正在 按预期进行,要持续用力,加快推进,落实到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顶住经济下行压力, 除了要用好减税降费关键性举措,下一步还要出台更多深化改革开放、鼓励创业创新、促进 公平竞争的措施。企业也要抓住机遇,把政策红利更多用于提升自身竞争力、吸纳就业能力 和抗风险能力,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推动高质量发展。 【热点解读】 1.对企业降税减费,能够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有利于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增强企业的创 新力与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就业,发挥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实施减税降费政策 是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的需要,要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刺激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3.税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减税降费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 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从而促进我国经济 增长。 4.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政府要积极推动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因时因势、更有针 对性地实施宏观调控,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内生动力,应对各种困难挑战, 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5.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依据经济发展规律,在 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情况下,通过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有利于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押题演练】 1.“宏观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2019 年减税降费是综合性“一揽子”政策。第一波 2 000 亿元的针对小微企业减税新政之后,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降低增值税税率、降低社保费费率 等实施方案,减税降费,持续推进“组合”发力,起到“放水养鱼”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 是(  ) ①政策激发了企业活力,助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对竞争 ②减税降费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支持企业扩大创新研发投入 ③经济低迷,减税降费,减少财政支出,实现逆周期调节 ④减税降费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 A。经济低迷,减税降费,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要增加财政支出,③错误;减 税降费有利于减轻企业生产成本,但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无关,④不选;①② 符合题意且正确。 2.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企业减税降费专题座谈会上强调: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 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举措,不仅有利于稳增长、稳就业,也会促进企业加大创新 投入、增强竞争力,可以起到固本培元、培育税源、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举多得的效果。减 税降费将会(  ) ①导致个人福利待遇降低,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②减少财政收入,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③促进经济增长,激发大众创业的积极性 ④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释放经济内在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 D。减税降费并不会导致个人福利待遇降低,相反,企业发展有利于个人福利待 遇提高,①不选;减税降费短期内将会减少财政收入,如其他条件不变,不利于财政收支平 衡,②不选;③④符合题意且正确。 3.当前,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正加力提效,减税降费加大支出力度等一系列措施落地, 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面对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必须扩大政府债券发行,尤其是 专项债券的发行。由材料可知(  ) ①财政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债券是政府为了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 ④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 B。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必须扩大政府债券发行,尤其是专项债券的发行,促进 经济发展,表明通过发行债券,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①④正确;② 强调了财政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材料没有体现;发行债券是企业或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 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③不选。 4.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19 年 1-4 月,各项支持“双创”的税收优惠政策共计减 税超过 3 900 亿元,同比增长 56.8%。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税范围先后由年应纳税所得额 30 万元以下逐步扩大到 300 万元以下,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标准从月销售额 3 万元提高到 10 万元。上述做法有利于(  ) ①减轻小微企业负担,助力健康发展 ②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激发创业创新 ③缓解企业融资困难,降低金融风险 ④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繁荣市场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选 A。支持“双创”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小微企业税收优惠,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小 微企业负担,助力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稳定市场主体预期,激发创业创新,①②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企业融资、公平竞争问题,③④不选。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企业减税降费专题座谈会上强调: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 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举措,不仅有利于稳增长、稳就业,也会促进企业加大创新投 入、增强竞争力,可以起到固本培元、培育税源、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举多得的效果。这是 全年重点工作,目前已全面展开,正在按预期进行,要持续用力,加快推进,落实到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理由。 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分析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的理由,结合材料,可以从财政 作用、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涵养税源和税基等方面组织答案。 答案: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 康发展;可以减轻企业负担,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可以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技术、 新产品、新业态的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可以涵养税源和税基,从而促进税收增长。 [专题针对训练(三)] 一、选择题 1.如今,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 年上半年王先生一家的收入 中属于财产性收入的是(  ) ①购买基金获利 8 000 元 ②大儿子在外资企业上班,工资收入 10 万元 ③大女儿领取 失业保险金 4 000 元 ④出租房屋获得租金 2 万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 C。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 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 入等,财产运营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本题中购买基金获利、出租房屋获得 的租金属于财产性收入,①④正确。 2.中国的收入差距正从改革开放初期基尼系数 0.20 的平均高度,迅速扩大到目前的基尼 系数 0.447,突破了国际公认的贫富差距 0.40 的警戒线,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下列措施最能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是(  ) A.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加强国家调节,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强化税收调节 D.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 解析:选 C。A 与题意不符,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会导致收入差距扩大,而不是缩 小贫富差距;B、D 都不是最能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措施;加强国家调节,在劳动生产率提高 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强化税收调节,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C 符合 题意。 3.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愈发严峻,劳动力短缺现象日益显现。因此,要推动经济 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从收入与分配角度看,国 家应该(  )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②提高科技人员的劳动报酬在企业分 配中的比重 ③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劳动者素质 ④完善科技创新人 才薪酬制度,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制度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 D。①是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讲的,不符合题意;②是从企业角度讲的,不符合题 意;国家通过完善国民收入再分配,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劳动者素质,完善科技创新人才薪 酬制度,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制度,有利于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③④ 正确且符合题意。 4.股权激励,是公司对员工进行长期激励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公司用于激励并留住核 心人才而实行的激励机制。通过有条件地给予被激励对象部分股份、股权等,使其与公司结 成利益共同体,有助于公司长期目标的实现。实施股权激励(  ) ①有利于降低公司员工的投资风险 ②有利于调动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③是公司调 整经营战略的客观要求 ④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 C。材料中的“股权激励”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现,是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的一种手段,②④符合题意;实施股权激励并不能降低投资风险,①错误;材料没 有涉及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③不选。 5.随着脱贫攻坚战在全国范围内的打响,金融扶贫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和重 要支撑,资本市场服务贫困地区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效也在不断显现。金融扶贫可采取的措施 是(  ) ①支持贫困地区企业公开募股(IPO)融资和并购重组 ②完善资本市场扶贫政策,强化金融机构防范风险主体责任 ③对贫困地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 ④通过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 A。题干材料强调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因而①②符合题意;③中“增加货币 供应量”表述不准确;④中“普惠金融”与题干主旨不符。 6.涓滴理论认为,只要馅饼做大了,穷人自然会吃到更多。然而,美国学者弗兰克认为, 如果不有意识地多分给穷人一些馅饼,那么做大馅饼的努力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下列选项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弗兰克强调了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②涓滴理论看到了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③弗兰克认为公平就是消灭差别、人人平均 ④涓滴理论没有看到效率与公平完全对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 A。涓滴理论认为“只要馅饼做大了,穷人自然会吃到更多”,这看到了效率是 公平的物质前提,②符合题意;弗兰克认为“如果不有意识地多分给穷人一些馅饼,那么做 大馅饼的努力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则强调了公平对效率的重要作用,①符合题意;弗兰克强 调公平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其主张进行平均分配,③排除;效率与公平既存在一致性,又存 在对立性,④排除。 7.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 2025”,国家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采取财政贴 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这表明(  ) A.国家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平均分配的作用 B.国家财政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C.国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D.货币政策成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解析:选 B。国家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 术改造和升级,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创新,这说明国家财政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B 符合题 意;A 中“平均分配”表述错误;C 与题意不符;材料涉及的是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 D 与题意不符。 8.当前我国财政支出预算执行具有显著的“前低后高”特点,往往 40%左右的预算资金 要留到四季度支出,如无法正常支出,则在年末以结余、结转等方式留在国库、财政专户或 者部门账户上,累积而成财政存量资金。对于财政存量资金,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①出现财政存量资金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合理的利用 ②过多的财政存量资金会削弱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 ③财政存量资金的增加是财政收入新常态的重要表现 ④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治本之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 C。出现财政存量资金,则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①错误; 过多财政存量资金表明财政资金没能科学地支出,会削弱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②正确; ③错误,财政存量资金的增加并不是财政收入新常态的表现;④正确,通过预算管理制度改 革,能够更好地安排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使财政资金得到更好的利用。 9.为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M 市管好用好扶贫资金: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 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 底性保障政策,取得良好的扶贫效果。由此可见(  ) ①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调控国民经济运行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④财政资金是实现精准扶贫和脱贫的关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选 C。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 的实施扶贫搬迁,体现了②;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体现了③。 10.当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社会总供给大大超出总需求时,国家宏观调控的“有形之 手”就应该放得松一些,即(  ) ①增加税收,缩减财政支出 ②减少税收,扩大财政支出 ③下调利率,增加货币流通量 ④上调利率,减少货币流通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 B。要解决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就要扩大内需,应该实施扩张性的财政 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即减少税收、扩大财政支出,下调利率,增加货币流通量,②③符 合题意;①④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与题意相反。 11.近年来,西宁市政府通过强化资金投入、提升基层医疗保障水平、优化基层医疗保 障体系、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推进健康扶贫新模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等措施,全面推进健 康扶贫工作,逐一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难题。这体现了(  ) ①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②发挥市场引领作用,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难题 ③发挥财政支撑作用,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④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 B。题干中“西宁市政府通过强化资金投入、提升基层医疗保障水平、优化基层 医疗保障体系”“逐一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难题”体现了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发挥财 政作用,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①③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市场引领作用,②不选;题干 中没有涉及基础设施投资,④不选。 12.我国已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统一纳入 综合范围征税,养老、二孩、房贷利息等家庭负担也纳入抵扣。个人所得税制度如此调整, 能带来的政策效应是(  ) ①明确征税范围,避免重复征税 ②健全社保体系,稳定收入预期 ③减轻个税负担, 提升消费能力 ④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 B。将养老、二孩、房贷利息等家庭负担纳入个税抵扣范围,有利于缩小收入差 距,促进社会公平,也有利于减轻居民个税负担,提升居民消费能力,③④符合题意。避免 重复征税是增值税的特点,①不选;个税不属于社会保障,②不选。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目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民生保障相对滞 后、收入差距拉大、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等问题依旧存在。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需要优 化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这就要求增加民生保障投入,促进 养老服务、社区服务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增加民生保障投入的意义并从分配的角度为缩小收 入差距提出建议。 解析:第一小问,要求说明增加民生保障投入的意义,结合材料可以从人民生活、优化 产业结构和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要求为缩小收入差距提出建议,可以结合教材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知识组织答案。 答案:(1)意义:①扩大消费,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促进相关产业和业态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③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2)建议:①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③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 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④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 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 政府再分配调节功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公布了“国家账本”。2019 年,我国政府将加大财政支出规模,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聚力增效”。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2.15 万亿元,比 2018 年增加 8 000 亿元;中央财政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比 2018 年增加 200 亿元;中央财政安排 大气、水、土壤三项污染防治资金合计 600 亿元,同比增长 19%;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 政补助标准提高 30 元,达到每人每年 520 元。 概括上述材料所蕴含的经济信息,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 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作用的相关知识,渗透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细读材料,提炼出“财 政支出规模、扶贫、污染防治”等关键词,概括出经济信息;依据信息,调动财政的作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用政治术语准确阐述。 答案:(1)经济信息:①2019 年我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趋向不变;②进一步扩大财政 支出规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民生领域倾斜,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 (2)意义:①有利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② 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有利于深入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