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音》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音
秦碧薇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外公谢世的次日,雾霭沉沉,下着密如针脚的雨。
我对外公印象不深,依稀记得是个文弱的老人。也只偶尔听母亲谈起,说外公生在山里,长
在山里,在外求学十余载,漂泊十余载,兜兜转转又回到山里。膝下的子女都走出大山,他
却执意守在山脚的泥土房里,当了大半辈子的教书先生。没料到,一场乍暖还寒的三月冷雨,
竟让他与这三尺讲台永别了。
山里的世界静极了,没有丝毫外界的声音,而那些留守山中的孩子,失去了唯一的老师,与
外面的世界相牵的线,就这么生生断了。
“山里人现在越来越少,你外公啊,一人教了几座山头的小孩,满打满算,也不过二十几
个。”前来给外公下葬的一位大伯对我说,末了还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真可惜啊,那些小
孩都挺喜欢他的。喏,那边就有一个他的学生。”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正好对上一双惶惑不安的眼睛。那是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头发扎
得松松垮垮,身形也偏瘦小,上身一件衬衣洗得发白。她定定地看向我,板着脸,双唇紧抿,①
幼兽般的眼睛漆黑发亮,左手却紧抓着前面老人的衣摆。
我凑过去问她:“你家在哪?”她抬头飞快地瞟了我一眼,不说话,朝山上一片在雨中凝固
的苍翠努了努嘴。“你爸妈呢?”我注意到她的脸迅速蒙上了一层寒霜,眼皮也耷拉下来。她
张了张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半晌才失落地开口:“他们去外面打工了。”“那你跟谁
过?”
“弟弟妹妹,还有奶奶。”之后我也不知该怎样搭话,便默默走开了,因为我猛然发现,虽然只差了三四岁,但我们之间已然如被巨斧劈开了一道鸿沟,我与她的距离,就像各自眼中
的风景般遥远。山也跟着沉默,不发出什么声响。
在她的奶奶走后,她突然叫住了我。“你外公教过我,我很喜欢他。”
“他教我们认字、算术,还给我们念诗、唱歌。他还说,我们这个地方以前叫作夔州。”
“你看到我们头顶的天空了吗?他说这是夔州特有的天空,他说这种天空是苍色的。”
渐渐地,我跟她熟稔起来。我发现她非常喜欢看书,时常看见她捧着翻旧的课本,在风里站
成一株瘦削的酢浆草,融进绿得化不开的山中。
雨声渐疏,在某个午后,阳光居然冒了个角,从天际漏了丝丝缕缕下来。我伸了一个大大的
懒腰,搬了把凳子和她在院子里打发时间,清洁润泽的空气让每一次呼吸都成为一种享受。
我不由得感叹道:“还是山里好啊!”
她不能相信地望向我,脸颊激动得有些发红。“你有没有想过这种生活,一人在山中,仅仅
一人,不能做什么,只能听流水的声音,风从林间穿行的声音,鸟鸣的声音,石子滚落的声
音。”远山浅淡,与天相接的地方只剩一条极细的线,是她抿起的嘴唇。她凝望那阵奔跑的
风,似乎想将它捕捉。又转而凝望后山的竹浪松涛,像凝望一个梦中的幻影。“而现在我不
能读书了,除了大山,外面的声音都听不到了,”她的话语似被水浸透,我转过头,看见她
②眼里的泪花像在走钢丝,摇摇欲坠。
她侧过身去不想说话了。
深绿铺满整座山林,光斑繁密。细细的芒草摇晃,若在轻吟。她口中“苍色”的天空,从静
水深渊中升起,万里无云。大地在我脚下隐隐颤动着,传出声响,混杂着风、树叶、草木、
鸟鸣,是一支破碎的竹笛、一把断弦的琵琶,一声一声,都好像一种呜咽。
而这声声呜咽在某一天顺着彤云出岫,搭上山鸢的翅膀,竟一路传到了远方,又托四月的山
花捎回了一个令人为之一振的消息。我离开那天,她执意要来送我。
她步履轻捷,每一步,都分毫不差地踏着我的影子。她语调平仄分明,在四下无人的山中响
彻。她说:“我听说再过几个星期,学校就有人来修理了,有新学校,就有老师,就可以上
学了。”
“真的?”
“真的!”
而我撞入她③黑桑葚般明亮的眼睛,宛若跌进鸦青色的深谷。“其孤意在眉,其深情在睫,
其解意在烟视媚行。”耳畔有什么呼啸而过。
是山音。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对雾霭和雨的描写渲染了沉闷悲凉的氛围,衬托出“我”因外公离世的悲伤心境,但
结尾的一抹亮色却给人以温暖之感。
B.文中大伯的话,既侧面突出了外公甘于奉献的美好品质,也引出了主要人物小女孩的出场,
反映出了山村的教育现状。
C.全文以“我”的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采用第一人称,记录了“我”从回乡到离开的一段
真实经历,叙中有情,含蓄动人。
D.标题“山音”意蕴深厚。既指山里自然的声音,也指小女孩内心的渴望,更指大山的呼唤:
呼吁人们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2.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画眼睛是小说形象塑造的重要方法。文章画波浪线的三处描写分别体现了小女孩怎样的心
理?请简要分析。
【答案】
1.C
2.①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里特有的由各种自然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的混
响。②破碎的竹笛,断弦的琵笆发出的呜咽声传达的是山里孩子们由于老师去世不能继续读
书的悲哀情绪。③与标题山音形成照应,是对标题的形象阐释。④在结构上,与下文的内容
构成了转折,突出了声音所具有的强大力量。
3.①“幼兽般的眼睛漆黑发亮”写出了小女孩看到陌生的“我”以后的慌乱、胆怯和试探。②
“眼里的泪花像在走钢丝,摇摇欲坠”表现了女孩因不能读书而引发的哀伤情绪。③“黑桑
葚般明亮的眼睛”写出了小女孩对知识的渴盼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