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共 10 页
唐山一中 2019 级高一年级“空中课堂”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生物试卷 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 100 分)
1-10 ACBBB BAACA
11-20 CDBBD ABDDD
21-30 CBBCC DDDDD
31-40 BBADC ADDDB
1.【答案】A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所以 AA 的个体后代都是 AA,Aa 的个体后代会出现性状分
离。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
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
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A:Aa=3:1,AA 占3
4,Aa 占1
4,豌豆自然状态下通过自花传粉繁殖,子代 AA 占
3
4 + 1
4 × 1
4 = 13
16,Aa 占1
4 × 1
2 = 2
16,aa 占1
4 × 1
4 = 1
16.因此,自然状态下其子代中基因型为 AA、Aa、aa 的数
量之比为 13:2:1。综上所述,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2.【答案】C
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确定显隐性方法:
①定义法:具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F1 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②自交法:具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或一个亲本自交),若后代出现新的性状,则新的性状必为隐性
性状。
2.由题意可知,后代同时出现棕色和黑色,说明黑色为显性,亲本基因型均可以表示为 Bb。
A.亲本只有黑色一种表现型,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则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即棕色为隐性性状,A
错误;
B.亲本基因型均可以表示为 Bb,因此子代黑鼠基因型为 BB 的概率是1
3,B 错误;
C.若检测子代黑鼠的基因型,最好选用棕鼠与其交配,即用测交法,C 正确;
D.若亲代黑鼠再生 4 只小鼠,可能为 3 只黑鼠和一只棕鼠,也可能是其它情况,D 错误。
故选 C。
3.【答案】B
只看高茎和矮茎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高茎:矮茎=(3+1):(3+1)=1:1,属于测交类型,亲本的基
因型为 Hh×hh;
只看抗病和感病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抗病:感病=(3+3):(1+1)=3:1,属于杂合子自交类型,亲
本的基因型为 Ee×Ee。
综合以上可知“某水稻”的基因型应为 hhEe。
故选:B。
后代分离比推断法
后代表现型 亲本基因型组合 亲本表现型
全显 AA×AA(或 Aa 或 aa) 亲本中一定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
全隐 aa×aa 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
显:隐=1:1 Aa×aa 亲本一方为显性杂合子,一方为隐性纯合子
显:隐=3:1 Aa×Aa 双亲均为显性杂合子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对于此类试题,首先需要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
会采用逐对分析法分析每一对性状的遗传情况;其次学会应用后代分离比推断法推测亲本的基因型,特
别是根据“3:1”和“1:1”的比例进行推断。
4.【答案】B【解析】解:A、F1 表现显性性状,F1 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 9:3:3:1第 2 页,共 10 页
是实验结果,A 错误;
B、F1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是根据实验结果,针对发现的
问题提出的假设,B 正确;
C、F1 产生雌雄配子数目不相等,雄配子数目多,C 错误;
D、F1 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 1:1:1:1,属于利用假说进行演绎推理,D 错误。
故选:B。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
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
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 F1 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
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掌
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5.【答案】B
A、F2 表现型的比例为 3:1 是性状分离比,不是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A 错误;
B、F1 产生配子的比例为 1:1,说明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不同配子的
比例为 1:1,因而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B 正确;
C、F2 基因型的比例为 1:2:1 只能体现子二代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不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C 错
误;
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 1:1 是性状分离比,说明 F1 产生配子的比例为 1:1,D 错误。
故选 B。
【分析】
本题考查测交方法检验 F1 的基因型、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验证,要求考生识记测交的概念,掌握测交的
意义及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属于考纲理解层
次的考查。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
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
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6.【答案】B①紫花×紫花→紫花,亲代子代性状一致,可能是 AA×AA→AA,也可能是 aa×aa→aa,所以
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①错误;
②“紫花×紫花→301 紫花+110 白花”也就是:紫花×紫花→3 紫花:1 白花,紫花与紫花杂交后代出现了
白花,所以白花为隐性性状,紫花为显性性状,②正确;
③紫花×白花→紫花,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的是显性性状、没有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所以
紫花为显性性状,白花为隐性性状,③正确;
④“紫花×白花→98 紫花+107 白花”也就是:紫花×白花→1 紫花:1 白花,可能是 Aa(紫花)×aa(白
花)→Aa(紫花)、aa(白花),也可能是 aa(紫花)×Aa(白花)→aa(紫花)、Aa(白花),所以
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④错误。所以②和③可以判断出显隐性关系,综上所述,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分析】
显隐性的判断方法: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定义法(杂交法):
不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F1 为显性杂合子。
举例:高茎×矮茎→高茎,则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
②自交法:
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
举例:高茎×高茎→高茎、矮茎,则矮茎是隐性性状,双亲表现型为显性,基因型为 Dd。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和表现型,要求考生识记显性性状
和隐性性状的概念;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应用杂交法或自交法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第 3 页,共 10 页
系。
7.【答案】A【解析】解: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也就是 AaBb×AaBb,求子代性状分离
比,可以把亲本成对的基因拆开,一对一对的考虑:
Aa×Aa→1AA(致死):2Aa:1aa,所以后代分离比为黄色:灰色=2:1;
Bb×Bb→1BB:2Bb:1bb(致死),所以后代全是短尾;
将两者组合起来,子代性状分离比是: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
故选:A。
1、黄鼠基因 A 对灰鼠基因 a 为显性,短尾基因 B 对长尾基因 b 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这两
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基因 A 或 b 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致死的基因型有
AABB、AABb、AAbb、Aabb、aabb;成活的基因型有 AaBB、AaBb、aaBB 和 aaBb.
2、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1)基因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
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 AaBb×Aabb 可分解为:Aa×Aa,Bb×bb.然后,按分离定律进行逐
一分析。最后,将获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得到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解题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找到题
目中附加条件,运用分离定律解决问题时要把附加条件加上。
8.【答案】A 分析题意可知,本题涉及了三对等位基因,并且独立遗传,因此应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
律解题。在解题时,应掌握一般计算规律,首先对每对基因逐对分析,然后利用乘法法则。
本题着重考查了基因自由定律的应用,在解答首先逐对基因考虑,然后利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要求考
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且掌握一般计算规律,属于考纲中应用层次,难度适中。
【解答】
A.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AaBbCc、AabbCc,并且基因独立遗传,因此后代表现型种类=2×2×2=8 种,后代中
aaBbCc 个体的比例=1
4 × 1
2 × 1
2 = 1
16,A 正确;
B.后代表现型应为 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1
2 × 1
2 × 1
2 = 1
8,B 错误;
C.后代表现型应为 8 种,后代中 aaBbcc 个体的比例=1
4×1
2×1
4= 1
32,C 错误;
D.后代表现型应为 8 种,后代中 Aabbcc 个体的比例=1
2×1
2×1
4= 1
16,D 错误。
故选 A。
9.【答案】C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基因分离
定律计算出杂合子连续自交 n 次,后代中杂合体和纯合体所占的比例,再将 n 的具体数值代入即可计算
出正确答案,属于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解答 】
杂合体 Aa 连续自交 n 代,杂合体的比例为(1
2)n,纯合体的比例是 1-(1
2)n。豌豆的基因型为 Aa,自交
3 次后,Aa 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
2)3=1
8;
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连续自交 3 次以后,Aa 的比例占1
8,而 AA=aa 的比例,所以其子代中 aa 个体所占的
比例=1−1
8
2
= 7
16。
故选 C。
10.【答案】A 解: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妻子非秃顶,妻子的母亲秃顶,可知妻子 Bb;丈夫秃
顶,丈夫的父亲非秃顶,可知丈夫也是 Bb.因此,所生女孩中1
4BB、1
2Bb、1
4bb,秃顶的概率为1
4.男孩中
1
4BB、1
2Bb、1
4bb,但是 Bb、bb 都会秃顶,概率3
4,所以秃顶男孩为3
4×1
2=3
8.
故选:A。
人类的秃顶和非秃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 B 和 b 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型为 BB 的个
体表现为非秃顶,基因为 bb 的个体表现为秃顶;基因为 Bb 的男性个体表现为秃顶、女性个体表现为非
秃顶。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遗传规律的运用和学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其中“秃顶”性状的遗传比较
特殊,Bb 在男性和女性中的表现型不同,需要特别注意。
11.【答案】C
A、先只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研究,然后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这是孟德尔获得
成功的原因之一,A 正确; 第 4 页,共 10 页
B、选择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 正确;
C、选择了多种植物作为实验材料,做了大量的实验,但只有豌豆的实验最为成功,这不是孟德尔遗传实
验获得成功的原因,C 错误;
D、利用统计学方法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D 正确。
故选:C。
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
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 1 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3)利用统计学方法;
(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解释、方
法,能总结孟德尔遗传实验能获得成功的原因,再准确判断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
12.【答案】D 本题考查了基因频率的计算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属于中等难度题,意在考查考生
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动物种群中亲本是 AaBb 和 Aabb,比例为 1:1,两对基因自由组合,雌雄个体比例为 1:1,可以推测出
这个群体产生的配子及比例:AB 占1
8、Ab 占3
8、aB 占1
8、ab 占3
8.种群中全部个体都能够自由交配,且子
代中除致死基因型外全部个体都成活,则下一代为 AABB 占 1
64、AABb 占 6
64、AaBB 占 2
64、AaBb 占12
64、
AAbb 占 9
64、Aabb 占18
64、aaBB 占 1
64、aaBb 占 6
64、aabb 占 9
64。由于 aaB_个体致死,所以成活子代中 AaBb
所占的比例是 12
64−7=12
57。综上所述,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13.【答案】B 本题考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A.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再通过推理和想象对问题作出合理的假说(解
释),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孟德尔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F1 自交的遗
传实验基础上的提出问题,A 正确;
B.受科学发展的局限,该时期还没有发现染色体的结构,孟德尔仅提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
在”的假说,B 错误;
C.“F1(Dd)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 和 d)”是孟德尔在做出假说后做出的推理,C 正确;
D.对推理(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通过测交实验完成的,D 正确。
故选 B。
14.【答案】B
①高茎(AA)×矮茎(aa)→高茎(Aa),不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①错误;
②高茎(Aa)×矮茎(aa)→高茎(Aa):矮茎(aa)=1:1,不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②错误;
③圆粒(Rr)×圆粒(Rr)→圆粒(RR、Rr):皱粒(rr)=3:1,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③正确;
④粉色(Bb)×粉色(Bb)→红色(BB):粉色(Bb):白色(bb)=1:2:1,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
④正确。
故选 B。
【分析】本题知识点单一,考查性状分离的概念,要求考生识记性状分离的概念,能根据概念判断各选
项是否属于性状分离现象,进而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性状分离是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 全部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F1 自交,F2 个体大部分表现
显性性状,小部分表现隐性性状的现象,即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15.【答案】D
16.【答案】A
17. 【答案】B 本题考查遗传系谱图的判断及发病概率的计算,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计算能力。人类
的白化病是一种单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控制是否得病性状的基因为 A、a,由于Ⅰ1、Ⅰ3
的后代中分别含有得病个体,且Ⅰ1、Ⅰ3 个体均不患病,因此Ⅰ1 和Ⅰ3 的基因型均为 Aa;因为Ⅱ2 个体不
患病,其基因型可能为 Aa 或 AA,比例为 AA:Aa=1:2,同理Ⅱ3 个体基因型及比例也为 AA:Aa=1:
2,而只有亲代基因型均为 Aa 个体的后代中可能出现患病个体,因此Ⅲ1 患病的概率为 2/3×2/3×1/4=1/9。
综上所述,ACD 错误,B 正确。 第 5 页,共 10 页
故选 B。
18. 【答案】D 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都只复制一次,①正确;
②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②正确;
③有丝分裂最终产生两个子细胞,而减数分裂最终产生 4 个子细胞,③错误;
④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才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④错误;
⑤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才有非同源染色体组合,⑤错误;
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纺锤体的出现,⑥正确。
故选:D。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
项目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染色体复制的次数、时期 一次,有丝分裂间期 一次,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分裂的细胞 一般体细胞或原始生殖
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一次 二次
子细胞的性质 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 精子或卵细胞
联会、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
叉互换 无 有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随机组合 无 有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有,后期 有,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不变 减半
子细胞中核遗传物质的组成 一定相同 不一定相同
子细胞的数目 1 个母细胞→
2 个子细胞
1 个精原细胞→4 个精子
1 个卵母细胞→1 个卵细胞+3 个极
体
两者联系 减数分裂是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对两者进
行比较,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说,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9.【答案】D
A、表现型是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所表现出的性状,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所以两个个体的身
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A 正确;
B、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说明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B 正
确;
C、O 型血夫妇的基因型为 ii,其子代都是 O 型血(ii),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 正确;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高茎豌豆是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不能说明相对
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D 错误。
故选 D。
本题考查了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考生要明确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识记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
用的结果。
基因型是指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
总和。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生物体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的共同作用决定。
20.【答案】D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能力和识图分析能
力。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的变化规律、能准确识图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第 6 页,共 10 页
A.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出现在前期,对应 cd 段;任何时期都不会出现赤道板,它是一个假想的平
面,A 错误;
B.若该图为有丝分裂,cd 可表示分裂前期至中期,df 为后期和末期,因此 ef 时期含四个或两个染色体
组,B 错误;
CD.若该图为减数分裂,cd 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
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已无同源染色体,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21.【答案】C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为 AaBBCc,丈夫的基因型为 aaBbCc,其
子女中的基因型为 aaBBCC 的比例1
2 × 1
2 × 1
4= 1
16;
出现具有 aaB C 表现型女儿的比例为1
2 × 1 × 3
4 × 1
2= 3
16。
故选:C。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
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3、Aa 与 aa 杂交,后代基因型有 Aa 和 aa2 种,比例为 1:1;BB 与 Bb 杂交,后代基因型有 BB 和 Bb2
种,比例为 1:1;Cc 与 Cc 杂交,后代基因型有 CC、Cc 和 cc3 种,比例为 1:2:1.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
实质,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采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对于此类试题,学生需
熟练掌握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
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22.【答案】B P:AABB×aabb→F1 的基因型均为 AaBb⊗F2 中 A_B_:A_bb:aaB_:aabb=9:3:3:1,
其中 A_bb 和 aaB_属于重组个体,占 3
16 + 3
16 = 6
16.
故选:B。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
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亲本的
基因型推断 F2 的表现型及比例,进而计算出新的性状组合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
23.【答案】B
A、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有 5 种:红色大花瓣(AAB_)、白色大花瓣(Aabb)、红
色小花瓣(AaB_)、白色小花瓣(Aabb)、无花瓣(aa__),A 错误;
B、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基因型(AAB_)其中 AA 占1
4,B-占3
4,后代中红色大
花瓣植株占1
4 × 3
4 = 3
16,B 正确;
C、基因型为 AaBb 的植株自交,后代能稳定遗传的后代有四种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共
三种表现型:红色大花瓣、白色大花瓣、无花瓣,C 错误;
D、大花瓣(AA)与无花瓣(aa)植株杂交,后代基因型是 Aa,不一定是白花小花瓣,可能是红色小花
瓣,D 错误。
故选 B。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色大花瓣基因型是 AAB_,白色大花瓣基因型是 AAbb,红色小花瓣基因型是
AaB_,白色小花瓣基因型是 Aabb,无花瓣基因型是 aa__。据此答题。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无花瓣基因型是 aa__,没有花色的潜在信息,需要学生
根据表现型正确写出相应的基因型,难度较大。
24.【答案】C ①用测交法可鉴别一只羊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如果后代只有显性个体,则很可能是纯
合体;如果后代出现隐性个体,则为杂合体;
②用杂交法可以区别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隐性关系,后代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③用自交法可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因为杂合体自交后代能出现显性纯合体,并淘汰隐性个
体;
④用测交法检验杂种 F1 的基因型时,如果后代只有显性个体,则很可能是纯合体;如果后代出现隐性个
体,则为杂合体。
所以采用的最适宜方法是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故选:C。 第 7 页,共 10 页
鉴别一只动物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和检验杂种基因型,都采用测交法;农业生产中通过不断自交来提高
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在一对相性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可以用杂交法。
本题考查生物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25.【答案】C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明确黄色圆粒纯合子的基因型,再应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计算。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F1 均为黄
色圆粒(YyRr) F2 中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Y_R_):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
(yyR_):绿色皱粒(yyrr)=9:3:3:1。据此答题。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知,F1 自交得 F2 有 9
种基因型,其中只有 1
16YYRR、 2
16YYRr、 2
16YyRR、 4
16YyRr 自交能够产生纯合的黄圆豌豆(YYRR),产
生的纯合的黄圆豌豆= 1
16 + 2
16 × 1
4 + 2
16 × 1
4 + 4
16 × 1
16= 9
64。综上所述,C 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6.【答案】D
本题考查了假说—演绎法的相关知识,准确理解相关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A.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这是假说部分,A 不符合题意;
B.遗传因子在配子中是单个存在的,这是假说部分,B 不符合题意;
C.雌雄配子在受精时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假说部分,C 不符合题意;
D.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表现,比例为 1:1,属于演绎推理内容,D 符合题意。
故选 D。
27.【答案】D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
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过程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
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
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分析题图:①细胞
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含有
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
丝点分裂,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⑤细胞处于间期。据此判断:
A.①细胞中着丝点已经分裂,染色体与 DNA 之比为 1:1,A 错误;
B.细胞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其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 错
误;
C.上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⑤→③→①,C 错误;
D.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之前处于分裂的中期,细胞中染色体与 DNA 分子数目比例为 1:2,
D 正确。
故选 D。
28.【答案】D 本题考查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
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样发生在减
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的交换发生在减数
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故选 D。
29.【答案】D 本题考查卵细胞形成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
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理解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相关数值的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卵细胞
形成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内染色体复制,导致细胞核内 DNA 含量加倍但染色体数量
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次级卵母细胞内,导致次级卵母细胞核内 DNA 含
量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姐妹染色体平分到两个细胞内,导致卵细胞核内的 DNA 含量再次减半;根
据题意某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是 40,故含有的核 DNA 数也是 40,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减数分裂时的联
会时期、四分体时期、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中的核 DNA 分子数依次是 80、80、40、20,所以 D 正
确,A、B、C 错误。
故选 D。
30. 【答案】D 第 8 页,共 10 页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细胞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
A.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有 4 条染色体,8 个 DNA 分子,A 不符合题意;
B.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 4 条染色体,8 个 DNA 分子,B 不符合题意;
C.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有 4 条染色体,8 个 DNA 分子,C 不符合题意;
D.此细胞着丝点分裂,有 8 条染色体,8 个 DNA 分子,D 符合题意。
31.【答案】B
A、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 4 个精子,但只有 2 种基因型,而 AbC、aBC、abc、abc 中有 3 种基因
型,A 错误;
B、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 4 个精子,但只有 2 种基因型,可能为 aBc、AbC、aBc、AbC,B 正确;
C、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 4 个精子,但只有 2 种基因型,而 AbC、Abc、abc、ABC 中有 4 种基因
型,C 错误;
D、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 4 个精子,但只有 2 种基因型,而 abC、abc、aBc、ABC 中有 4 种基因
型,D 错误。
故选:B。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能产生 2 种
基因型不同的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因此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 2 个基因型
相同的精细胞。由此可见,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 4 个精子,但只有 2 种基因型。据此答题。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重点考查精子的形成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明
确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形成 4 个精子,但只有 2 种基因型,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
32.【答案】B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
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
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
①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②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③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综上,正确的顺序为②①④③,B 符合题意。
故选 B。
33.【答案】A
①②合子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染色体,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①②正确;
③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进入卵细胞,③错误;
④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④正确。
故选:A。
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
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
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
(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
来自卵细胞(母亲).
(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
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
断各选项。
34.【答案】D 第 9 页,共 10 页
解析 图甲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 项错
误;
图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应为次级卵母细胞,不可能为极体,B 项错误;
图丙中的 M、m 不是同源染色体,应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C 项错误;
图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不是均等分裂的,所以应是初级卵母细胞,D 项正确。
35. 【答案】C
【解析】解:A、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A 错误;
B、精卵细胞融合的实质是两细胞核的合二为一,B 错误;
C、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
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意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C 正确;
D、由于受精卵中的细胞核 DNA 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而细胞质 DNA 几乎都来自卵细胞,D
错误。
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
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
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
(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
来自卵细胞(母亲).
(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3、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
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
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6.【答案】A
A、精子和卵细胞的数目不相等,A 错误;
B、受精卵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亲,B 正确;
C、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实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 正确;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另一半来自母亲,D 正确。
故选:A。
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作用。
2、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紧接着,在卵细胞细胞膜的外面出现一层特殊的膜,
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后不久,里面的细胞核就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遇,使彼
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
(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
来自卵细胞(母亲)。
(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4、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
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题考查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结果及意义等,能结合所学的知
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7.【答案】D 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
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特定,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才会减半,而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染色
体数目会加倍。根据题意,对其某组织的切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发现,有的细胞染色体数目是 24,有的
细胞染色体数目是 12,有的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6,说明该器官的细胞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
数分裂,故该组织切片一定来自动物的性腺,该动物为雌性,所以该组织切片取自卵巢,综上所述,第 10 页,共 10 页
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 D。
38.【答案】D 本题考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图解,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理解所学知识
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A.图①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 正
确;
B.图②中含有 4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 DNA,两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DNA 数=1:2,B
正确;
C.图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C 正确;
D.图示为精原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④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细胞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D 错误。
故选 D。
39.【答案】D 该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bCCDdEe,每对基因均分别独立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根
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此个体能产生配子种类数为 2×2×1×2×2=16 种。
故选:D。
解答本题最简单的方法是逐对分析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
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本题比较基础,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熟练
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出该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数,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
40.【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