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岷县一中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甘肃岷县一中2019-2020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含答案)

ID:240916

大小:45.16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05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统一中国的秦王朝、18 世 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它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在治国方面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你认为它们在治国方面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 A.发展经济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科技强国 2.春秋时期的政治基本上是贵族化的礼乐政治。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以富国强兵、兼并 土地为主要目标,辩士、变法者和职业将领等能给国家带来利益的人受到各国国君的青睐。 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分封制开始走向瓦解 B.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C.宗法制淡出历史舞台 D.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的显学 3.在罗马的传说中,罗马人的祖先罗慕洛对其弟弟说:“任何亲情莫大于王法……我们是在 王法之下生活,我们不得不低下我们高贵的头颅。你的价值就体现在为了王法的威严而贡献 出你高贵的生命。”这句话成为后世罗马法的永恒宗旨。这反映了古罗马时期( ) A.法律的权威植根于历史传统 B.法律保障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法律为维护君主专制而创制 D.王权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 4.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 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 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 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5.1969 年,联邦德国开始实行“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20 世纪 80 年代, 英国出现了“撒切尔革命”,撒切尔采取务实、强硬、灵活的外交政策,力图通过美国来影 响世界,与西欧既联合又斗争。2009 年,美国推出外交“新规”,否定前总统布什提出的“不 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上述现象体现出 ( ) A.冷战的阴影卷土重来 B.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失败6.宋代没有田产的客户(即佃户)不会被束缚在土地上。宋代法律规定,客户退佃离开时,地 主不得阻挠。 这表明宋代( ) A.政府户籍管理松散混乱 B.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C.租佃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D.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减轻 7.清代学者王应奎在《柳南续笔》中说“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 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这一记载反映了( ) A.棉布已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B.棉花种植由边疆地区向内地扩展 C.棉纺织技术不断革新并日益推广 D.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8.下表反映了甲午战争前中国洋纱输入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洋纱的输入( ) A.使传统土纱退出了中国市场 B.标志着中国已成为外商原料产地 C.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D.说明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 9.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比重 逐渐下降,而电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阳工业”则迅猛发展。它充分说明新 科技革命使( ) A.政府对科技日益重视 B.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弱 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手段不断改进 10.1931 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 1936 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 3 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 3 个大公司、5 个厂、 29 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此时,中兴煤矿公司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 B.政府政策的支持鼓励 C.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D.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 11.阅读下面 1978—2006 年社会商品零售价格管理形式比重变化情况表,该表格数据的变化 能够说明(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 100% 年份 国家定价 国家指导价 市场调节价 1978 97% 0 3% 1985 47% 19% 34% 1990 30% 25% 45% 2006 4.63% 0 95.37% A.政府停止了发挥经济管理的职能 B.计划经济手段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C.我国经济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历程 D.对外开放推动了社会现代化建设 12.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17 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 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了先机”和“傲视全 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13.1929-1933 年,胡佛任总统四年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 7 亿美元,修建了 37000 英 里公路,国家公园增长了 40%,森林面积扩大了 250 英亩,1930 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这说 明面对危机胡佛总( ) A.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C.采取的措施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D.采取的措施成效显著 14.1971 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 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 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15.1971 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 10%的进口附加 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 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C.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D.日本、西欧、美国三足鼎立 16.吴歌,又称为江南小调、俚曲。魏晋以来,(吴歌)就已被士大夫们改编传唱,……(人们) 喜欢劲歌狂舞,还在人际交往中应酬唱和,成为文人雅士的社交礼仪……宋代之后有所改变, 逐步变为“浅吟低唱”。吴歌从“劲歌狂舞”转为“浅吟低唱”的原因是( ) A.异端思潮的影响 B.散曲等艺术形式的兴起 C.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D.人们的个性受到压抑 17.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 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18.“天”在甲骨文中是指商人的部落神,但后人将其转化成为一个普世性、有意志的天,提 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即天不再只是毫无条件地庇佑本族,而是眷顾有德行的人,强调 “敬德”“保民”。这反映出( ) A.民主思想的出现 B.天命观念的成熟 C.人文精神的跃动 D.王道学说的风行 19.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些思想家谴责理性主义把感情的自发性、人的个性、天才的灵感从属于 冷冰冰的理性化规则,他们把其看成是法国的文化霸权。材料意在强调( ) A.启蒙运动阻碍了思想解放 B.启蒙运动根植专制传统 C.理性主义摒弃了人文主义 D.对启蒙运动的人文反思 20.16 世纪,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因解剖人体进行血液循环研究,被宗教裁判所以火刑处死。 而达尔文在 19 世纪中期相继发表《物种起源》《人类的由来》,虽遭教会激烈反对,但并未 受到教会的人身迫害,其原因在于( ) A.进化论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B.教会失去原有权威 C.进化论被证明是科学理论 D.教会实行宽容政策 21.1884 年英国传教士艾约瑟在《中国宗教》一书中提出“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他们(指日本) 没有如同印刷术、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那种卓越的发明。”1933 年,日本侵占热河、察哈尔时,陈登原编写的《高中本国史》最早出现“四大发明”一目。当时把“四大发明”的概 念引入历史教科书是为了( ) A.强调西方传教士的论述 B.重塑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C.印证古代科技的影响力 D.证明社会环境推动科技发展 22.《海国图志》等著作在中国的社会精英中并没有流传开来,很多士大夫甚至不知道发生过 中外战争。1861 年,中国外事团队出使西方国家,在他们留下的出游笔记中,只有对西方国家 繁荣的欣羡。这体现了( ) A.鸦片战争后中外经济联系加强 B.士大夫对外来事物认知的缺失 C.新思潮未对中国社会产生影响 D.清朝继续维持闭关自守的局面 23.对于“共和”,梁启超侧重于学理探究,更多考虑西方共和传统与中国社会文化的适应问 题,在行动上主张缓行共和;孙中山则以行动家自认,更强调实际行动,追求跨越式的政治 变革,主张速行共和。这反映了( ) A.梁启超的思想日趋保守 B.孙中山的主张更符合中国国情 C.近代共和之路曲折艰难 D.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之争 24.1924 年,面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孙中山曾表示,“我们现在的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 公平办法,也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如果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要纳田租,那 还是不彻底的革命。”孙中山意在( ) A.进行土地革命,走俄国式社会发展道路 B.扶助农工,打破封建君主专制的严重束缚 C.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生产资料平均分配 D.把民生与民主革命紧密地结合 25.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升温,“国学热”成为历史研究的新热点;新世纪 以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环境史又成了历史研究的新宠儿。这一状况说明( ) A.环境史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 B.历史学科缺乏明确的研究对象 C.社会发展影响历史研究视角 D.现代中国的史学研究尚不发达 二、材料题(共 50 分) 26.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 列问题。(18 分) 材料一 西周宗族制度,到东周时期发生了比较剧烈的破坏。东周大小宗族间展开了长期 的兼并战争,许多国家和采邑灭亡了,原来的经济基础变化了。在战争中某些统治者继承西周 敬天保民思想,对祀与戎有了新的认识。东周在西周的文化基础上表现出伟大的创造性,产生了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郑国子产创法家,齐国孙武创兵家,鲁国孔丘创儒家,宋大 夫 墨 翟 创 墨 家 , 诸 子 百 家 的 多 家 学 派 在 东 周 后 半 期 都 创 始 了 。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武帝时期,儒学确立了独尊地位,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本土宗教 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儒学自身也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 了新的发展。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 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面对佛教 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唐中期的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用儒家的天命 论 和 封 建 纲 常 来 反 对 佛 教 的 观 点 , 巩 固 儒 学 主 流 思 想 的 统 治 地 位 。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材料三 中国思想的演进,正如韩愈、张载所指出,如果儒家将《论语》、《孟子》、《大学》 和《中庸》融合为一体,就可以“发育万物,峻极于天”。这一理论工程,经过韩愈、张载等思 想家的运送木石,到周敦颐、二程(程颢、程颐)和朱熹,由他们设计建筑,就有了宋代理学大厦 的创建。这是佛教与中土文化以及儒、道的高层次融合。这一融合的完成在宋代,不是偶然的。 宋代经济、文化、科学相当发达。有学者统计,宋代士人在全部人口中占有一定比例,通过科 举而做官的不少。书院发达。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并简述其影响。 (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汉至唐儒学地位的变化。(4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理学产生的背景及特点。(8 分) 27.—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 分) 材料一: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 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淫乐,视 为当然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 夷待访录》 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 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 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 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 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三: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 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 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文 选》 (1)材料一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结合时代背景指出这种思想形成的原因。(7 分) (2)材料二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人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三个阶段,请指 出是哪三个阶段,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5 分) (3)材料三中邓小平所阐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说 1992 年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 的第二次宣言书?(4 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 材料 据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全国拥有各类知识分子仅 200 万人,当时有限的 知识分子队伍远远不能满足各方面建设的需要。事实上,党中央已预料到中国知识分子匮乏的 问题。周恩来在一次会议上说:人才缺乏,已是我们各项建设中一个最困难的问题。除此之外, 就其思想状况而言,他们有着程度不同的革命性。但是他们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封建的、买办的、 法西斯思想以及崇美、恐美思想的影响,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对共产党的政策等还不了 解,不熟悉。针对上述情况,党对知识分子实行了“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 党对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根据其实际情况安排了适当的工作。并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 动,专门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体现了党对知 识和知识分子的重视与尊重。这一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从整体上看,是比较正确的,为中国 现代化进程的启动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摘编自杨乔萍《建国以来党的知识分 子政策及其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改革的背景。 (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改革的作用。 (8 分)高二历史 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25 小题,共 50 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C B A A C B A C C B C C C D B 题 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 案 D C C D B B B C D C 二、材料题(共 50 分) 26.(18 分)答案:(1)背景: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瓦解,诸侯兼并战争不断; 使用铁器牛耕,井田制瓦解;士阶层崛起;学术下移、学术活跃。(4 分) 影响:百家争鸣时期形成的思想理论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 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社会转型,影响深远。(2 分) (2)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儒学获得独尊地 位(正统思想);魏晋隋唐时期,儒学受佛教、道教冲击,形成三教并行局面, 正统地位受到挑战。(4 分) (3)背景:结束五代十国战乱局面、加强中央集权、重建纲常伦理等客观形势的 需要;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儒学自我完善、思想家重振儒学;重文轻武的治国策 略;科举制的发展,文化繁荣,书院教育发达;印刷技术的改进。(4 分,答出四 点可得满分) 特点:主张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欲望;重视先秦儒家经典;儒学哲学化思辨化; 吸收佛道精神。(4 分) 27. (16 分)答案:(1)思想主张:反对君主专制。(1 分) 原因: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政治上,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思想上,理学走向极端,“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6 分)(2)学术觉悟:林则徐、洋务派“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科技。(2 分) 政治觉悟:维新派、革命派效仿西方政治制度,要求政治变革(或答:维新变法 和辛亥革命)。(2 分) 伦理觉悟: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和民族觉醒。(1 分) (3)核心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 分) 原因:“南方谈话”解放了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 础。(2 分) 28.(16 分)答案:(1)背景:新中国建立之初经济文化建设百废待兴;国内知 识分子数量极为有限,人才短缺;党中央对知识分子的重视;知识分子自身思想的 局限性。(8 分) (2)作用:促进经济技术的发展、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有利于新中国的科技 事业的发展;在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和发展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 意义;促成了文艺繁荣、学术自由的景象。(8 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