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州一中2020届高三教学反馈检测试(2020.3)
语文科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9 分)
1.C (3 分)【解析】 A.从第一段“艺术活动,不管是创作也好,欣赏也好,总离不开一个‘我’。
在艺术活动中要是抽去了‘我’,抽去了个人的思想感情,就不成其为一种艺术活动,也就不会有感染人、
影响人的艺术效果了”可知,艺术活动包括创作和欣赏,“我”不只是创作者。B.因果不成立。根据第
二段内容,文学艺术反映客观现实,创作者首先必须要有一个使“我”化为“非我”的过程。D.根据最
后一段“不但在他提笔之前,必须先有丰富的生活、真切的体验;就是在他提笔之后,他的思维过程、创
作过程,也还同样是体验的过程”的文义,选项中“主要表现”表述不当。
2.C (3 分)【解析】“喻证法”有误,“俗话说‘装龙像龙,装虎像虎’”是引证法。(此段还使
用了例证法)
3.C (3 分)【解析】“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这不是迷失自我,而
是因知识构成影响人物认识事物的角度,走进“非我”世界中,每个人的感悟是不一样的,显示出不同的
鲜明的个性,这恰恰是“自我”的体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4.D (3 分)【解析】A.人只是某些病毒的终宿主,并不是唯一的终宿主;B.因果关系不成立:不能
由蝙蝠是几种病毒的共同宿主,就认定是 SARS-CoV-2 的自然宿主。C. 蝙蝠是免疫系统敏感性比一般哺
乳动物更低,而非更高。
5.C(3 分)【解析】从材料三第 3 段可知,对城市里的蝙蝠进行驱逐或扑杀,是会引起连锁的生态
灾难,带来更难以收拾的后果,不可取。
6.(1)野生动物很可能是致病病毒的自然宿主或中间宿主,密切接触就有可能导致新型病毒传播人
类,甚至导致人传人的疫情发生。此决定的出台,能有效减少人类与病毒宿主的密切接触。(3 分)
【评分细则】“病毒宿主”、“导致新型病毒传染人类”各 1 分,表达出内在因果关系 1 分。
(2)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既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又能营造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良好生态环境,保持世界的生物多样性。(3 分)
【评分细则】“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1 分,“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良好生态环境”1 分,表达
出内在因果关系 1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7.D(3 分)【解析】 城市生活所遭受的冷漠从“一截又一截华丽而又冷硬的城墙”“没有屋檐城市的
惊慌与惶恐”等文字体现。
8.(6 分)
①阳光灿烂的日子,作者喜欢沿着墙根行走;②我们随时都会遇上暴雨,对屋檐有强烈的渴望;③厌
恶屋檐的城里人和“后城里人”却又偏偏要选定某个节假日去一些古镇古村看那些有屋檐的老街和老村;
(④朋友的话一下子使作者想起在老家被屋檐下的雨水迷蒙了的景象。)
【评分细则】每点 2 分,写 3 点可得 6 分.
9.文章表达了既向往城市楼宇的现代气象又不满其华丽冷硬、矫情雍容,既不满乡村屋檐的土气又怀
念乡村屋檐所饱含的淳朴温情的矛盾情绪。这样的矛盾情绪具体表现在:①较长时间里讨厌带屋檐的房子,
渴望看到城市楼宇;到了城市又喜欢沿着墙根行走,讨厌看不到屋檐;②在城市呆久了,对屋檐流露厌恶
和不屑,但偏要选节假日去看有屋檐的古镇古村;③城市楼宇像矫情的女子又喜欢和她亲近,乡村有屋檐
的房子像温润婉约的女子又远离她;④远离了乡下有屋檐的房子,又总想把它装在心里。
【评分细则】①总说 2 分。其中对城市楼宇的矛盾情绪 1 分,对乡村屋檐的矛盾情绪 1 分。如果表达
成既向往(爱)城市楼宇的现代气象,又怀念(爱)乡村屋檐的淳朴温情;或既不满城市楼宇的华丽冷硬
又不满又不满乡村屋檐的土气,不能得分,因为其间的情感实为并存互补,不能看作是矛盾情绪。②具体
表现共 4 分,每点各 1 分。注意每一点依然要表达成对城市楼宇的矛盾情绪,或对乡村屋檐的矛盾情绪。2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10.C (3 分)【解析】原文标点为:时高颎与威同心协赞,政刑大小,无不筹之,故革运数年,天
下称治。隋承战争之后,宪章踳驳,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
11.B (3 分)【解析】突厥活跃的地区为中国西北和北部草原地区。
12.D (3 分)【解析】“认为他的全能连杨素都远远比不上”有误。隋文帝认为,杨素的才智和口才
天下无双,而在参照古今吸取总结经验教训、帮助皇帝教化百姓方面比不上苏威。
13.(10 分)
(1)大船要运载重,骏马要跑远方。因为你有过人的才干,不要推辞多做事了。
【评分细则】“兼人”、“无”两个关键词各 1 分,大意及语句通顺(包括两处定语后置)3 分。
①定语后者若未能译出,如译为“船里面大的”“马里面好的”要扣 1 分。②“兼人”要译出与其他
人相比的意味,如“过人”“超人”“顶两个人”等;否则,如果译成“出众”“优秀”“非凡”等等,
不得分。③“无辞多务”的译法相对确定,如果把“无辞”翻译成“没有借口”、把“务”翻译成“务必”
等,都不得分
(2)苏威(如果)没有遇到我,没有办法施行他的意见;我(如果)没有得到苏威,能依靠谁推行
我的政策?
【评分细则】
“值”、“措”两个关键词各 1 分,大意及语句通顺 3 分。
①“值”和“措”的意思都是明确的,只能翻译成参考答案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如“碰到”“推行”
等。如果把“措”翻译成“安放”,不得分。②“言”可以翻译成“话”,与前面的动词能形成搭配即可。
③“何以”要译出“以何”的意味。如果翻译成“怎么”要扣 1 分,但是翻译成“凭借什么”则可以
得分。④“道”可以翻译为“主张”“意见”“想法”等,但是不能翻译成“道理”“道路”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14. B(3 分)第一首诗中“霜深应怯夜来寒”,意思是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在严霜的侵袭下,梅花可
能要受不了吧?“应”标明梅花畏惧寒霜只是作者的主观推测,意在表达作者对梅花的怜惜与深情。另外,
“暗示作者人生处境的艰难”也于诗无据。
15.(6 分)
同:两首诗题咏的对象都是梅花,都写出梅花的意态之美。(2 分)
异:(1)林诗重在写自己对梅花的深情,“霜深应怯夜来寒”写出作者对梅花的担心与怜惜,包含深
情。(林诗虽写画梅难,却意在突出梅花的风姿独特。)而陈诗则重在表达对画家高妙艺术造诣的赞美之情。
“造化功成秋兔毫”,画师只不过用一般的画笔“秋兔毫” 却能够画出那么美的墨梅,“功成”表明作者
对画家的赞美。(分析部分还可以写:“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这两句运用典故来赞美画师
画梅就像九方皋相马一样,都是重内在精神而不重其外观。)(3 分)
(2)此外,林诗还赞美梅花孤高绝俗的品质,而且以梅自况,表达自己的高洁品质。而陈诗则没有这
一层意思。(1 分)
【评分细则】“同”2 分,只写出吟咏对象是梅花,得 1 分,要概括“都写出梅花的意态之美”方可
得 2 分。“异”有两个点:其中第一个点分别写出“林诗重在写自己对梅花的深情”和“陈诗则重在表达
对画家高妙艺术造诣的赞美之情”各得 1 分 ,其中括号部分内容为备选答案;“异”的第二个点给 1 分。
还有 1 分是要体现结合诗句分析的过程。
另:若没有明确写出“同”(相同点)和“异”(不同点),把所有要点都放在一起排序,在原有基础
上再扣 1 分。
如果没有排序(即不分点),则在原有基础上再扣 2 分。其余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每空 1 分)
16.(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B(3 分)【解析】第一个空,特点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特质指特有的性质或品质。
第二个空,隔膜指不通晓,外行;冷漠指(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第三个空,关照指关心照顾;观
照是美学术语,指人(在超功利的状态下)对事物特性进行观察、体验、判断、审视等特有的心理活动。
第四个空,纯正指纯洁淳正,精纯而无杂质;纯粹指不掺杂别的成分。
18.D(3 分)【解析】根本上文的“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排除 C。根据下文的“但是”,
排除 B。由“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中的“最粗浅”可知作者对爱好故事的态度:不是太认可;而 A 从正面明确肯定爱好故事是好事,措辞缺
少分寸,与作者的原意不合,排除 A)
19.C(3 分)【解析】“不是”过于绝对,应改为“不尽是”,排除 B。根据下文的“读小说只见到
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可知“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
花架”,排除 A。第二、三句分别论述的是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的特点和作用,根据陈述对象一致性原则,
排除 D)
20.(6 分)①“疫”比“疾”更可怕;
②人们发现可以通过有限度的主动感染方式;
③虽然古人对疫病的认识还十分有限。
【评分细则】每空 2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字数超过扣 1 分。
21.(5 分)政府发布招考公告后,考生报名并提交资料,如未通过资格审查,需再次提交资料,通
过者可参加笔试。之后按照成绩排名确定参加面试者;未进面试者可申请调剂,如通过也可参加面试。通
过面试后,要接受考查和体检,合格者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无问题者予以试用。
【评分细则】要点缺失或表述有严重错误,1 处扣 1 分;语言不连贯扣 1 分;字数超过扣 1 分。
四、写作(60 分)
试题分析:本题命题形式仿照 2019 年高考全国Ⅱ卷。以下从情境拟设、任务指令、文体特征等角度
对本题进行分析。
(1)对情境的理解
试题材料基于“科学精神”展开,提供了多元的情境。抗疫之时,科学家、媒体人、公众,他们身份
虽不同,但都需具备科学精神,而他们身上又体现出科学精神的不同侧面,如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独立
思考、理性判断、辩证分析等。前三个情境中包含的“科学精神”考生容易理解,而第四个情境包含怎样
的科学精神呢?对此,有些考生可能会有疑问,在此稍作分析。“每一次无节制的索取,大自然都会要求
偿还”,滥食野生动物,必然要滥杀野生动物,这些行为不仅会破环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而且可能会
危害人类自身的健康,甚至让人类付出惨重的生命的代价,如 2003 年的非典、当下的新冠肺炎。“野味”
当前,能坚决说“不”,正是因为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而这体现了
人的理性思维,理性思维正是科学精神的内涵之一。
命题要求需“结合材料”,那么写作时必须从材料出发,对材料的情境和“科学精神”的内涵进行分
析。无论是演讲稿还是公开信,均要围绕“科学精神”进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情境意识,
保持情境的现场感,这是此类作文的写作要求,同时疫情当前,紧扣材料提供的抗疫情境,所生发出的思
考和感悟,也更易与读者、听者形成同频共振、心音共鸣,从而凝聚起抗疫的科学能量。
(2)对任务的理解
两个任务指令,要求考生有不同的站位、不同的思考、不同的表达,还要求考生有较高的自我定位意
识、角色转换意识、对象意识与目的意识。
任务指令一: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写一份在年段会上的演讲稿。言说的对象是同窗、同龄人,立足“抗
疫”, 你可以旁征博引,用人类“战疫前行”的历史、闪耀着科学精神的人类群星的丰功伟绩等,证明科
学精神的重要性,号召同学们探索求真,努力让科学的光芒照亮民族的复兴之路。
任务指令二:以年轻公民的身份,写一封致全体社区居民的公开信。以公民身份来写作,首先要辨析
公民之“公”,它是“天下为公”的“公”,这意味着公民心里要装着社区、国家和人类,能站在社会、国
家甚至人类的高度审视自身的言行。因此,在写作时,作为公民可从“责任意识”“家国情怀”“人类命运
共同体意识”等角度呼吁社区居民培养和践行科学精神。其次,写作对象是社区居民,居民有着不同的职4
业身份,可以号召居民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勇做科学精神的践行者;居民有着不同的文化层次和饮食习惯,
有些居民可能仍笃信封建迷信,有些居民可能仍对野味无法抗拒,可以立足“抗疫”,论述这些行为的弊
病,把科学精神的种子播撒到他们的心间。
(3)对文体与语体的理解
从文体上看,涉及演讲稿与公开信两类实用文体写作。两类文体的写作,考生都要时刻抓住“对谁发
声”这个问题,这不仅要求对象意识要明确,而且还要兼顾在具体的情境里,既以理动人,也以情感人,
既能彰显深刻的审辩思维,也要有强烈的共情意识。但演讲稿与公开信,置于不同的情境里,语体的选择
则大有不同。年段会上的演讲,同学少年,皆是“书生意气”,语言可庄重典雅而不失诙谐幽默,逻辑谨
严而不失酣畅淋漓;给社区居民的公开信,居民年龄跨度大、文化水平亦有参差,就不宜写得文绉绉的,
不妨适当引入口语或方言,穿插抗疫中社区发生的相关“新闻”,以引起大家的共鸣和共情。
【评分细则】
根据 2019 年《考试说明》,并考虑到可操作性,制定本题评分细则。
(一)切入分 44 分。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内容充实,思想健康,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但没有明显的亮点。偏题,应在 44 分以下;离题,应在 36 分以下。
(二)加分项
1.丰富,可加 1-5 分。要求: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2.有文采,可加 1-5 分。要求: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3.深刻,可加 1-5 分。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4.有创新,可加 1-5 分。要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
彩。
5.书写工整漂亮,可加 1-2 分。
(三)扣分项
1.无标题扣 2 分。出现错别字,1 字扣 1 分,重复不计,3 分封顶。字数不足,每 50 字扣 1 分。
2.演讲稿和公开信,缺少呼语和问候语扣 1 分(二者缺其一也扣 1 分);公开信,没有祝颂语扣 1 分,
无署名和日期扣 1 分(二者缺其一也扣 1 分)。
3.书写潦草,涂改较多,可扣 1-2 分。
4.文章思路混乱,颠三倒四,扣 1-4 分。
5.语言贫乏,病句较多,扣 1-4 分。
附录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20~17 分) 二等(16~12 分) 三等(11~7 分) 四等(6~0 分)
基
础
等
级
内
容
20
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
大致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新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新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新
个别语句有点深刻
个别细节或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略显个性5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发展
等级评分,以“有文采”“有创新”为重点。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3)确认有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附:文言参考译文】
苏威字无畏,是京兆武威人。苏威年少时有极其孝顺的品性(至性:多指天赋的卓绝的品性,这里根
据下文翻译为“极其孝顺”),五岁时父亲去世,他和成年人一样悲痛欲绝(哀毁:指居亲丧悲伤异常而
毁损其身)。(北)周太祖时,他继承了美阳县公的爵位(县公:公爵的第二等,次于“郡公”),出仕为
郡功曹(功曹:郡守、县令的主要助手,主管考查记录业绩)。大冢宰宇文护(大冢宰:全称为“大冢宰
卿”,西魏、北周时期的官职,辅佐皇帝治理国家)见到他之后,对他以礼相待,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苏威)见到宇文护专权跋扈,担心灾祸牵连到自己,(于是)逃跑到深山里,却被叔父逼迫,最终还是
不能免于为官(获免:得以避免)。然而苏威常常隐居到山寺里(每:常常。屏[bǐng]居:退隐,隐居),
以读书为乐(讽读:诵读)。没过多久,苏威被授予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的官职(使持节:持
有“旌节”,代表皇帝行使地方军政权力的官职,权力次于它的还有持节、假节。车骑大将军:车骑将军
中的资深者,掌管京师和宫廷的防卫,是高级将军名号,位次上卿,或比三公。仪同三司:意思是“非三
公而给予与三公同等的待遇”)。苏威有一个堂妹(从父妹:即堂妹,是父亲兄弟的女儿),嫁给河南的元
雄(适:女子出嫁)。元雄从前和突厥有嫌隙,突厥入朝(请求归顺),但请求(获得)元雄和他的妻子儿
女,(如果这样他们才)将会满意(甘心:称心满意)。(北)周(朝廷)于是把元雄一家送了过去。苏威
说:“野蛮人贪财(夷人:泛指少数民族。昧:意思是“贪冒,贪得”),可以用贿赂来打动他们,(让他们
改变主意)。”于是他公开出售(标卖:标明价目,公开出售)田地和住宅,倾家荡产来赎回了元雄(一家)。
议论这件事的人都认为他很仁义。
高祖(指隋文帝杨坚)担任(北周)丞相,高颎(jiǒng)屡次(对他)说起苏威的贤能,高祖也一向
器重他的名声,(就)召见了他。等待(苏威)到来,(高祖)与他谈话,非常高兴。过了一个多月(居:
用在时间词前面,表示相隔一段时间),苏威听说了(高祖将要)通过受禅接替帝位(禅代:帝位的禅让
和接替)的主张(议:主张,建议),(于是)归隐(遁:隐去)田园。高颎请求追回他,高祖说:“这是
(他)不想参与我的计划,暂且放在一边吧。”等到(高祖)受禅,(苏威)被征召,拜为太子少保(太子
少保:负责教习太子的官职)。不久以后,(他又)兼任纳言和民部尚书(纳言:古代官名,主管宣达帝命。
隋文帝为了避讳父亲的名字,把“侍中”改为“纳言”;民部:即“户部”,唐朝时为了避讳李世民的名字
改为“户部”)。苏威上表陈辞谦让,(皇帝)下诏说:“大船要运载重,骏马要跑远方。因为你有过人的才
干(兼人:超过别人,一人顶两人),不要推辞多做事了(无:通“毋”,不要;务:事务,事情)。”苏威
这才停止(推辞)。
当初,苏威的父亲在西魏(做官),因为国家用度不足,制定征税的办法。(这些办法在当时)被人们
认为太沉重。不久以后,(他)叹息说:“现在所做的事,就像拉弓一样,不是和平时代的法则啊。后代的
君子,谁能放松弓弦呢?(弛:本义即是“放松弓弦”,也可以译为“解除”。这里如果不取比喻义,直接
译为“解除沉重的税负”也可以)”苏威听到这话,(就)常常以(实现父亲的意愿)为己任。(因此)到
了这时候,上奏减轻赋税和劳役。致力于推行简约从宽的制度(从:意为“顺从,听从”,这里是意译。“轻
典”,条文简约、处罚从宽的法律),皇帝全部采纳了他的意见。(苏威)渐渐被皇帝亲近器重,(他)和高
颎(共同)参与执掌朝政。苏威见到宫中用银制作挂帷幔的钩子,就极力陈述(盛:表示“程度深”)节6
俭的美德来告诫皇帝。皇帝为此改变了神色,(对于)旧有的雕琢文饰的器物,全都下令清除销毁。皇帝
曾经(因为)愤怒打算杀一个人,苏威进门(閤:旁门,小门)劝谏,皇帝不听从。皇帝非常生气,想要
亲自出去斩杀那个人,苏威挡住皇帝前进,不肯离开(当:意思是“挡住”。上:这里指的是皇帝)。皇帝
躲开他出门,苏威又拦住他(遮:拦住)不让他过去。皇帝甩袖而去(拂衣:即“拂袖”,振动衣袖,表
示不悦或愤怒),回到殿中。过了很久,(皇帝)这才召见苏威,道歉说:“您能像这样(劝谏我),我没有
什么忧虑了。”不久,(苏威)又兼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大理卿:即“大理寺卿”,大理寺的长
官,掌管刑狱。京兆尹:在古代一般是指掌管现在西安及附近地区的官职。西汉以长安为首都,京兆尹相
当于首都市长。隋唐时期在长安周围的京畿地区设置设置京兆郡,京兆尹是其长官,京兆尹这个官职一直
用到金朝撤销京兆府,后来也用作首都地区行政长官的习称。近代史上,1914 年,北洋政府还把北京附近
辖区称为“京兆”,行政长官称为“京兆尹”),原先的官职都保持不变。
治书侍御史梁毗(治书侍御史:御史台要职,负责监察、弹劾级别较高的官员。毗,读[pí])认为苏
威兼领五个职位(领:意思是“兼任较低的职位”,苏威以太子少保兼领纳言、民部尚书、大理卿、京兆
尹和御史大夫五个职位),贪恋繁多的权势(安繁恋剧:“安”“恋”是动词,意思分别是“安心于”和“留
恋”;“繁”“剧”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本意分别是“多”和“繁多,繁忙”),没有举荐贤能代替自己的心
思,上表弹劾苏威(抗表:“抗”有“违背,不顺从”的意思,也有“举”的意思。泉州质检卷文言文阅
读中有“抗疏”,“抗疏”一词在《辞源》中有明确解释为“上书直言”,但“抗表”一词在古文中出现,
却常常没有“直言”的意思。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应该根据语境判断是否需要加上“直言”)。皇帝说:“苏
威从早到晚孜孜不倦,胸怀远大的志向,在举贤任能方面有缺点(阙:缺点,过错),为什么要这么急迫
(地要求他)呢(遽迫:意思是“急迫”。两个字都有“匆忙,仓促”的意思)?”(然后他)回头对苏威
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这里是引用孔子对颜渊说的话,意思是“当为世所用时,
则积极努力地去做;当不为世所用时,则退而隐居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见于《论语·述而第
七》,“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后来成为成语“用舍行藏”,形容一个人的处世态度,隋文帝在这里是表示
对苏威的鼓励和肯定)”于是,(皇帝)对群臣说:“苏威(如果)没有遇到(值:面对,遇到)我,没有
办法施行(措:施行)他的意见;我(如果)没有得到苏威,能依靠谁推行我的政策?杨素的才智和口才
天下无双(杨素:隋朝开国功臣、权臣、军事家。辩:有口才),至于参照古今(斟酌:吸取,考虑)(总
结经验教训),帮助我教化(宣化:传布德化)百姓,他无法和苏威相比。”他(苏威)就是如此被(皇帝)
器重。
当时,高颎和苏威同心协力辅佐(隋文帝)(协赞:意思是“辅佐”。“协”的意思是“合作”,“赞”
的意思是“辅助,辅佐”),政令和刑罚无论大小,没有不(经由他们)筹划的。因此,改朝换代(革运:
意思是“国运变更”,“革”的意思是“改变,变革”)几年后,天下人都称颂太平盛世。隋朝建国在战争
之后,法令和规章错乱驳杂(宪:意思是“法令”。“踳[chuǎn]驳”意思是“错乱,驳杂”),皇帝命令朝
臣修改旧有法令(厘改:改革,改正),制订一代通行的法典。律令的格式大多是苏威所拟定的,世人认
为(苏威)很有才能。开皇九年,(苏威)被授予尚书右仆射(尚书右仆射:尚书仆射是尚书省的副职,
隋代由于尚书令长期空缺,尚书仆射相当于尚书省的主官,权力其实相当于宰相,本文中的高颎、杨素都
曾担任过尚书仆射)。(苏威)因为给母亲守孝而离职,悲伤过度而消瘦憔悴(柴毁骨立:形容因父母丧事
过度哀痛,身体受到摧残,消瘦憔悴的样子。“柴”意思是“像木柴一样”,“毁”意思是“哀毁”,“骨立”
意思是“消瘦到仿佛只剩下骨架”)。没过多久,(他)被命令起复办公(起:这里是“起复”的意思。“起
复”是指官员遭父母丧事,守制尚未满期而应召任职。视事:意思是“到职办公”),(他)坚决推辞,(皇
帝)特别下诏书嘉奖安抚(优诏:褒美嘉奖的诏书),不允许他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