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宁市一中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一轮复习检测试题(PDF版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济宁一中 2017 级高三一轮复习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2020.2.26 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45 分) 1.下图是 1975 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西周铜器窖藏的五祀卫鼎。 鼎腹内壁铸铭文 207 字,记录了西周中期的一件土地诉讼案件。此青铜器的铭文 A.需被文献记载印证才能确定其证史价值 B.能为后人研究当时的社会状况提供较为可信的史料 C.作为实物史料不可能包含记录者主观认识 D.作为历史叙述都是对当时历史事实的准确客观呈现 2.孔子主张“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墨子主张“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商鞅主张“任其力不任其德”,“程能而授事”。这些主张 A.说明尚贤得到诸侯国认可 B.体现新兴地主阶级选才标准 C.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官职 D.表明百家思想出现融合趋势 3.战国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的优势,下令全国推行胡服、教练骑射。北魏孝 文帝下令全国“禁胡服”。对两者理解正确的是 A.易服目的是营造改革氛围 B.客观上推动民族文化认同 C.出发点在于实现民族交融 D.有力推动了国家统一进程 4.在秦末的反秦浪潮中,不仅有下层民众揭竿而起,还有许多原六国的贵族、官吏、豪强投 身其中,他们中还有一些人成为起义的领导者。 在六国故土上,又出现了人们熟悉的楚、 赵、齐等国名称。 这反映出 ( ) A.人们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B.秦朝统一时机尚不成熟 C.郡县制不利于巩固统一 D.统一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5.1075 年,北宋政府把对酒务原有的“买扑”法(承包商缴保证金于官,取得征税之权) 替代为“实时授状”法(在政府指定期限内,将愿出的价钱写于状内,封口上交,政府售与 出价高者)。这一变化 A.体现了商品经济繁荣 B.表明政府严格掌握商业征税权 C.弱化了重农抑商思想D.有助于减轻政府负担 6.下表所示为南宋前期绍兴府部分地区每年征购盐额情况 地区 会稽县曹娥 会稽县三界 余姚县石堰 山阴县钱清 盐额 (石) 16 586 29 323 64 376 6 635 由此可推知,当时 A.煮盐业技术高超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商品经济占主导 D.特色的手工业市镇兴起 7.自明朝隆庆年间到明末的七八十年间,流入中国的美洲白银可能高达六七万比索以上, 约合四千多万库平两,极大地改变了明初以来白银短缺的状况。 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A.成为新航路开辟的最大受益者 B.手工业品在海外深受欢迎 C.已由农业经济向货币经济转变 D.白银货币化体系已经建立 8.19 世纪 50 年代,咸丰帝不得已采取依靠地方的做法:下令各省兴办团练,允许地方征 收厘金、办理捐输以补军费不足。上述做法直接导致了 A.军阀割据局面形成 B.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中央集权体制出现严重危机 9.1914 年,袁世凯为实现其独裁野心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但在该法中又明确规定了 “人民主权”和“人民自由权”等内容。 这从侧面反映了 A.袁世凯被迫实行民主政治 B.袁世凯为其专制统治寻找历史依据 C.民主政治已成为历史潮流 D.启蒙思想是袁世凯统治的理论基础 10.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 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社会思潮的主导,知识界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 上述变化出 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益理性 B.提升民族信心的需要 C.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D.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 11.1980 年,步鑫生接任濒临破产的浙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采取“联产计酬制”的做法, 按照完成定额好坏对工人进行考核,实行实超实奖,实欠实赔,超产得奖不封顶,欠产扣赔 不保底,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 他这一做法 A.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了借鉴 B.引入市场化管理冲击了企业僵化的局面 C.贯彻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精神 D.旨在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12.在希波战争中,雅典海军的创始人塞米托克利率军打退了波斯军队的进攻,保卫了雅典 的安全;他凯旋后,却被雅典公民投票确定为放逐对象,只好流浪他乡。 这表明,当时雅 典 A.政治生活缺乏合法程序 B.注重以制度防范僭主政治 C.民众要求和平反对战争 D.贵族的特权受到严格限制 13.长篇小说《南方与北方》中的一些情节反映了 19 世纪中期英国的某种历史现象。 下 表是小说中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片段,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地点 故事情节 赫尔斯通(南方农业小镇) 玛格丽特与表妹伊迪丝一直在谈着结婚的仪式和礼服,还谈到使一架 钢琴的琴音调整是多么困难,以及伊迪丝婚后到苏格兰旅行时应该带 些什么衣服 米尔顿(北方工业城市) 玛格丽特在为家里寻找佣人时发现,米尔顿的女人们宁愿干工厂里薪 水更高又有着更大独立性的工作也不愿做佣人 A.妇女外出活动增多 B.女性工作权利获得保障 C.传统社会观念变革 D.工业革命激化社会矛盾 14.20 世纪 50 年代,联邦德国拒不承认二战后欧洲边界和民主德国,除苏联外不与任何 同民主德国建交的国家建立和保持外交关系;1969 年勃兰特出任总理,推行新东方政策, 加速改善同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关系。 这一政策的变化表明,联邦德国 A.改变了外交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B.积极推进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C.努力推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东扩 D.推行独立外交以此提高国际地位 15.1963 年,美国公民米兰达因罪被州法院判刑,当事律师以“执法部门在讯问嫌疑人之前, 未告知嫌疑人有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权利”违背宪法第五修正案为由,上诉至联邦法院。1966 年联邦法院认定米兰达供词无效,推翻了州法院判决,并责令重审。该案例说明美国 A.司法体制僵化法官墨守成规 B.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C.联邦法院对宪法拥有解释权 D.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 二.非选择题(共 55 分) 16.抵御外侮、维护国家利益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对此,台湾人民进行了顽强抗 争。《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三天,台北市民“鸣锣罢市”,集会抗议割台,宣布饷银不准运 出,制造局不准停工,台湾税收要全部留作抗日之用。一批台湾爱国官绅也纷纷上书清政府, 反对割台。1895 年 5 月至 10 月,台湾义勇军与以刘永福为首的黑骑军一起,展开了一波又 一波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重挫了日本占领军。 ——摘编自李艾丽《从反割台斗争看台湾同胞的爱国主义传统》 材料二 1941 年 11 月 7 日,十月革命纪念日这一天,红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式。 斯大林发表了著名的演说:“红军和红海军的战士、指挥员和政工人员、男女游击队员,全世界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能够消灭德国侵略者的主要力量。处在法西斯奴役下的欧洲 各国人民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他们的解放者。伟大的使命已经落在你们的肩上。你们 不要辜负这个使命!你们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解放战争。” ——摘编自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特点及体现的时代精神。 (5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41 年 11 月 7 日莫斯科红场阅兵的背景和意义。(5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唐代实行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是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其每年需向国家交纳 粟二石,为租;交纳绢二丈、棉三两或布两丈五尺、麻三斤,为调;需为政府服徭役二十天。 如不服徭役,丁男可采取“输庸代役”的方式以免役。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农民大量逃亡。 安史之乱爆发后,政府新增很多税收项目,但并没有解决经济困局。780 年,宰相杨炎将此 前的租庸和名目繁多的杂税合并为地税和户税,地税是履亩征税,户税是按户等高低征收绢 帛和钱,分夏秋两次征税,此为两税法。 ——摘编自李军《从租庸调到两税法》 材料二 唐初立租庸调之法,……杨炎变为两税,……虽租庸调之名浑然不见,其实并 租庸而入于租也,相沿至宋,未尝减庸调于租内,而复敛丁身钱米。……嘉靖末行一条鞭法, 通府州县十岁中,夏税、秋粮、存留……均徭、里甲、土贡、雇募、加银之例,一条总征之。…… 杂徭仍复纷然。……嗟乎!税额之积累至此,民之得有其生也亦无几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相比有何新变化,并分析两 税法的历史作用。(6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中国赋税制度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弊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形成的原因。(6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材料一 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逐步察觉到列强强国的秘诀在 于教育。咸丰十年,冯桂芬提出采西学,设学馆。清政府基于对西方艺学的需求,陆续开办 军事技术以及专门实用学堂。甲午战后,西学课程增添了政治、伦理等科目。面对学堂内部 中西学之争,京师大学堂明文规定经学是各学根本。1907 年,学部奏准《修改各学堂考试 章程》,明确各学堂必须考试经史课目,原来未设经史课目的学堂,也必须加试经学一题、 中国史学一题。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等 材料二 1952 年国家在院系调整过程中开始有目的的设置专业。在“以俄为师”的引 导下,中国高等教育以苏联等高等学校制度为参考系,取消大学中的院一级,进而设置具体 的专业系科,包括工、农、医、师范、政法、财经等。到 1953 年初,全国各大高校设置专 业 215 种,其中工科专业在整个高等教育学科中占绝对优势,共 107 种。师范、文科、理科、 农科、财经等相对均等,数量集中在 15—21 种之间,但政法专业相对较少,只有 2 种。 ——摘编自张全红《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院系调整及其经验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教育的特点。(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院系调整的背景和影响。(6 分) 19.以下是人民日报社评选出的 2018 国际十大新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1)四大主场外交彰显中国影响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2)叙战场形势快速发展,政治进程现曙光 (3)东北亚局势柳暗花明,中方作为赢得国际社会称赞 (4)“美国优先”成“美国独行”,单边举动危害多边体系 (5)美国挑起并不断升级对华经贸摩擦,保护主义威胁经济复苏 (6)全球极端天气频发,气候大会谋划应对 (7)“帕克”号抵近探日,嫦娥四号开启探月新旅程 (8)一带一路朋友圈不断扩大,开创国际合作新局面 (9)欧盟放行“脱欧”协议,欧洲一体化面临诸多挑战 (10)G20 峰会机制启动 10 周年,中方推动达成多边主义共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订一个论题,然后联系相关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 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 分) 材料 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这一运动的领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 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 步入阳光。因而,启蒙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有了“进步”这种一直持续到 20 世纪的理念。 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极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 界、而且能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 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 受到理性的检验。虽然这对任何时期的任何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严峻考验,但是,对于已过 了全盛时期、许多关节嘎嘎作响的法国旧制度,是尤其严峻的考验。因而,这些哲人使法国 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和猛击。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 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革命。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 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对材料中关于启蒙运动的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表述 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