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网络月考答案
1.D (A 错,“缺少理性”的表述原文没有。B 继承和发展没有根据。C 错,“都认为……加
以合理利用”错。原文是“聪明的做法就是顺应这种力量并对之合理利用,此即荀子所讲的
‘制天命而用之’”,这只是荀子的观点。)
2.A (B 并不是各自完备。C 文章没有采用正反对比论证,孟子、荀子更……,孔子……也
不是本文结论。D 本文是总分式,二~四段是递进式。)
3.C (选项忽略了“这种异质性基础上”这个前提,另外后面把“推人及物”偷换“推己及
人”属于偷换概念。)
4.B (A 项 “许多爱国主义歌曲迅疾成为网红”概括有误。C 项强加因果,自身特点和打破
各种圈层原文表述并非因果关系。D 项概括有误,文中指“王菲演绎的《我和我的祖国》引
发的争议并没有妨碍这一文化现象维持高的品质和热度”。并非因为争议而助长了……)
5.D (本部分材料主要谈“对互动场景的内容设置”,核心内容为“构建实时互动场景”。)
6.C (A 项文中无据。B 项只要……就……过于绝对化 D 项偷换概念,“自觉地进行二次传播”
的是“部分看到这一电视节目的观众”,而非“新媒体”。)
7.D (“近年来的主旋律电影,虽然主人公不再以革命领袖与英模身份出现” 以偏概全。)
8.A (没有奠定感情基调。)
9.①制造悬念,吸引读者;②贯穿全文,结构严谨。③突出了王枫内心的美好,反映了他的
精神追求。④肯定了王枫对理想的追求,突显了小说的主题。(每条 2 分,答出三条即可。)
10. ①心地善良,帮助乞讨的小女孩小花;②做事理性,对于“我们”都火了,打算哪天好
好修理小花的父亲一顿,王枫让“我们”稍安勿躁;③热爱音乐,有理想,想组建自己的乐
队,并给乐队提前起好了名字。(每条 2 分,言之成理即可。)
11.D(应该做动词,“指正”的意思)
12.A(A 均为偶尔的意思;B 前者为有的人,后者为如果,倘使;C 前者为是,表判断,后
者为牵挂的意思;D 前者为认为,后者为以……为)
13. C
14.C(应该是后者,文中的师是医生的意思)
15. B“合门传染”是“全家都被传染上瘟疫”的意思。
16. B(A 或和虽理解有误,C 或和受理解有误,D 虽和受理解有误)
17. A(B“别”翻译有误,C“斯”翻译有误,D“别”和“斯”翻译有误。)
18. C(对诗句的理解表面化,“永夜”暗示诗人因忧虑国事难以人眠,因而感觉夜长。
根据注释,“揽貂裘”喻指渴望为国效力。)19.①承接首联,通过描写落叶纷飞飘零的场景,具体表现秋天凄凉、萧瑟的景象,为后面的抒情
营造氛围;②落叶纷飞飘零的场景寓意时局动荡不定,由此引发作者强烈的报国之情。
评分标准:答出“与“永夜揽貂裘”构成对仗,合乎律诗颔联对仗的要求;”基本可认定抄袭,
每答出一点得 3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1)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21.B 根据前文“夏衍的报告文学,数量不多“的意思,第一个括号内应填“不是数字的突
破,而是质的变化“,这样前后意思才能吻合,据此排除 A 项和 D 项;第二个括号后的句
式是“《包身工》是抒情的……“,和这个句式相呼应,第二个括号内应填“《包身工》是
叙事的……“,这样句式一致,前后语气连贯,据此排除 C 项。
22.C“精确的……事实”,搭配不当,应: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排除 A;“围绕……
为中心”,句式杂糅,应:以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排除 BD。A 和 B 中途易辙。
23.A(1)屈指可数:形容数量很少;寥若晨星: 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鞭长莫及:比喻力量达不到;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句中指夏衍的报告文学作品所
产生的影响是其他作家比不上的,即远远地落在后面,故选用“望尘莫及”,排除 BC。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作壁上观:比喻坐观成败,不给予帮助。句中没有
坐观成败的意思,故选用“袖手旁观”,排除 D。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
严密,没有一点破绽;无懈可击:指没有漏洞可以被攻击或挑剔,形容十分严密。句中指诗
文,故选用“天衣无缝”。
24.D 结合下文“他们不再盲目的扩大生产”,“专注于生产高品质经久耐用的产品。”可知,
反省内容是对之前错误做法的否定,应该强调质量的重要性。A.不恰当,原文中德国仿制
产品的目的是占领全球市场,因此要将其放在句首以示强调。B.不恰当,低价格和高质量
形成对比应该放在一起。C.不恰当,语句不当,应当先否定错误做法,然后再指出正确做
法。故选 D。
25.A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自己和别人,形容不肯面对事实。掩
人耳目:堵住人的耳朵,遮住人的眼睛。比喻迷惑欺骗别人。句中德囯人的做法是对消费者
的欺骗,而不是欺骗了自己,故排除 B 项、D 项。宵衣旰食: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卧薪尝胆:形容一个人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苦尽甘来。结
合不再盲目扩大生产专注于生产高品质、经久耐用的产品等分析,选用卧薪尝胆。排除 C、D
项。精益求精: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精雕细琢:比喻做事情精益求精。半斤八两:
指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多含贬义。不相上下:指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故
选 A。
26.B“发起”和“行动”搭配不当,可将“行动”改为“运动”,排除 C、;“都需注明”表
意不准确。C.“都需注明”错误,应改为“都须注明”以强调其必要性。从语意上来看,是
必须注明,而非需要注明。排除 A、C;“将英国产品与德国产品区分开来”语序不当,应
改为“将德国产品与英国产品区分开来”,因为句子是以德国产品为中心展开的,要将德国生产的产品特别标明,以此来表示其不是英国的产品。排除 A、D。故选 B
参考译文
过去张仲景创作《伤寒论》,大概是为了伤寒病而设立的。以后谈论的人很多,都用伤寒作
为说辞,这本书对于温疫的病症论述得很简略。因此医生,记录的东西,背诵的内容,又多
又长,都是伤寒。等面对患者,看到的病症,都表现为温疫,探求其中所说的伤寒患者,一
百个里面也没有一两个。我就查验各本古籍,都认为春季、夏季、秋季发病的,都属于温病,
而伤寒一定发生在冬天。然而依次列出年份比对病例,温疫患者四季都有,而真正的伤寒患
者,总是病发在深冬严寒之际。虽然有头疼、浑身酸痛、畏寒、无汗、发烧等症状,每次使
用驱除邪气的药剂,流一下汗也就痊愈了。偶尔有不服药也能自己康复的患者,并没有因为
经常失汗,导致出现黄疸、胡言乱语、神志不清等症状。这都是感冒这样的小病,不是真正
的伤寒病。伤寒、感冒都是风寒病,终究得感冒的人很多,得伤寒的人少有,病症有很大差
别。现在鹿和马分得很清楚了,更能看出伤寒是世人很少得的一种病。张仲景认为伤害是一
种急症,乱世当中失去医治的机会,大多导致损伤生命,于是写下论著来挽救天下苍生,用
意可以称得上仁德。然而伤寒与温疫都是急症,因为少见的疾病,尚且恳切地告诫世人,何
况温疫患者比伤害患者多出百倍,怎会忍心搁置病症不去论述?有的人说瘟疫这一疾病,张
仲景原本另外有论著,经历的年代已经很久了,论著埋没在战火之中,也就是《伤寒论》这
本书中声称的那样,散佚丢失后的遗稿,经过王叔和补充药方完成论述,编辑成完整版本。
那么温疫的论述未必不会从散佚的那部分书稿中得以明晰。崇祯辛巳年间,瘟疫盛行,感染
的人很多,到了五六月份更加严重,有的全家被传染。疫情在刚刚发生的时候,每次看到当
时的医生错误地用伤寒之法来医治患者,没有不危及生命的。有的病人家属错误地听信了医
生“七天之内将会自己痊愈。不这样,十四日内一定痊愈”的话,因而失去医治的机会。有
的人遇到医生见识浅薄,用缓药来救急症,即使不立刻受到药物的损害,终究延误病情而导
致死亡,这样的例子到处都是。感染邪气较轻的人有的侥幸得救;感染邪气比较重的人,又
加上得不到有效医治,白白死去的人数也数不完。啊呀!遵守古法就会不契合现在的病情,
丢下现在的病情而另外搜寻古籍,这样用药不奏效,病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重。病症越急切,
投奔医生越混乱。不是死于病痛,是死于医生之手;不是死于医生之手,是死于对古籍的散
佚遗忘。一千年以来,为什么百姓这样不幸?我虽然鄙陋,沉静心性,穷尽病理,推究患者
感染的邪气、邪气进入的途径、邪气在体内到达的地方和它传染的规律,归纳平时多次使用
的有效方法,详细地叙述在下面,来等待有学识的人指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