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力检测(二)
(建议用时:90 分钟)
一、选择题
(2019·洛阳月考)“梳式布局”是我国岭南地区典型的村落布局形式,村中的建筑顺坡而
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
1.2 至 2.0 m,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村落多以水为中心布局,村前多为湖泊或池塘。下图
为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示意图。据此回答 1~3 题。
1.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采光和防风 B.通风和排水
C.御寒和防沙 D.防潮和防盗
2.岭南地区民居其前后建筑之间空隙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多地少 B.地高林密
C.河宽岸窄 D.船多车少
3.岭南地区民居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主要是为了( )
A.灌溉农田 B.取水防火
C.生活供水 D.防御洪灾
解析:第 1 题,岭南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少
风沙,因此村落多采用“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通风、排水、防潮,故 B 正确;御寒和防
沙、防盗不是“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故排除 C、D。前后建筑之间空隙较大利于采光,但
“梳式布局”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故 A 错误。第 2 题,岭南地区多低山丘陵,多湖泊和
水塘,人口多而稠密,土地资源较少,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其民居建设多缩小前
后建筑之间的空隙,故 A 正确。第 3 题,岭南地区村落采用“梳式布局”,房屋前后的间隙小,
火灾隐患最大,以水域为中心布局利于防火,故 B 正确。
答案:1.B 2.A 3.B
(2019·月考)黄土沟谷特征点是对黄土沟谷的发育以及沟谷形态起重要控制作用
的核心点位,黄土沟谷特征点的基本类型见下图。径流源点(也称沟谷源点)是产生径流过程的
起点,即形态上沟谷的起始点;沟谷节点是在沟谷体系中,沟谷之间在空间上形成的交汇点;
裂点是溯源侵蚀作用下沟道坡度突变的部位;沟谷中点是某个沟谷段的几何中点;局部侵蚀基准点(也称流域出口点)为流域的出水口,控制整个水系的发育。为了治理流域内的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地区逐步推广建设淤地坝(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
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据此回答 4~6 题。
4.河流下蚀作用最强的点是( )
A.径流源点 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 D.裂点
5.关于图示区域地貌特点及其成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山地众多—地壳隆起 B.平原广布—流水沉积
C.沟壑纵横—流水侵蚀 D.丘陵连绵—风力沉积
6.淤地坝最适宜建在( )
A.径流源点 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 D.裂点
解析:第 4 题,从材料信息“裂点是溯源侵蚀作用下沟道坡度突变的部位”,即可判断裂
点处沟道坡度变化较大,河流下蚀作用最强。故 D 正确。第 5 题,图示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地
区,从图中可获知该地地貌表现为沟壑纵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的
地貌与该地的流水侵蚀作用密切相关,故 C 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地形以高原
为主,地表千沟万壑,无众多的山地、平原和丘陵,故 A、B、D 错误。第 6 题,根据材料信
息可知,局部侵蚀基准点(也称流域出口点)为流域的出水口,在该地建坝可以控制整个沟谷的
水和沙,是修建淤地坝的最佳地点。故 C 正确。
答案:4.D 5.C 6.C
(2019·天津模拟)绿波带就是在指定的交通线路上,规定好交通路段的行驶车速,信号控
制机根据路段距离调整各路口绿灯,以确保某一个方向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都能正好遇到
绿灯顺畅通过,是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功能之一,如下图。据此回答 7~8 题。7.建设绿波带能( )
A.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B.提高城市化水平
C.扩大城市服务范围 D.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8.图示绿波路段最可能是( )
A.通往火车站的主干道路 B.通往卫星城的高速公路
C.老城区中心的主干道路 D.城市郊区的立交桥
解析:第 7 题,建设绿波带能确保某一个方向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都能正好遇到绿灯
顺畅通过,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可以减轻城市交通拥堵,但不能解决;对“提高城市化水平”
与“扩大城市服务范围”没有影响。故 D 正确,A、B、C 错误。第 8 题,通往火车站的主干
道路上车流量大,建设绿波带,有利于提高车辆通行效率,故 A 正确。高速公路上没有红绿
灯,故 B 错误。老城区中心的主干道路交通状况复杂,是混合交通,不利于建设绿波带,故 C
错误。城市郊区的车流量小,立交桥上拥堵少,不是最适宜建设绿波带的路段,故 D 错误。
答案:7.D 8.A
(2019·拉萨模拟)下图为黑龙江某高速公路跨越的河谷剖面图示意图,L 为桥梁路面,长约
50 米,甲、乙为谷坡,甲地立柱埋藏深度比乙地立柱深 1 米,两个立柱底部出露地面的部分
堆积了 2 米多厚的大块碎石层,就地取材的碎石中含有大量珊瑚虫化石。据此回答 9~11 题。
9.甲、乙两地立柱埋藏深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两地( )
A.坡向不同 B.坡度不同
C.土壤质地不同 D.植被覆盖率不同
10.甲、乙两地立柱底部堆积的碎石层,其主要作用可能是( )
A.加强立柱坚固度 B.减轻雨水冲刷
C.隔热保温 D.减轻洪水侵蚀
11.与珊瑚生长时期相比,该地区地壳运动的方向是( )
A.向上向南 B.向上向北
C.向下向南 D.向下向北
解析:第 9 题,该地位于黑龙江,地表有季节性冻土,冻土表层为冻土活动层,一般白
天(夏季)融化,夜晚(冬季)冰冻,反复冻融导致地表不稳定。图中甲地(朝南)为阳坡,乙地(朝
北)为阴坡,甲地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大,冻融作用更强烈,地表更不稳定,所以甲地立柱埋藏
较深,A 对。第 10 题,据材料可知,立柱底部堆积物为碎石,孔隙较大,无法加固立柱,A
错;该地有桥梁遮蔽,雨水冲刷作用较弱,B 错;碎石层高于洪水水位,减少洪水侵蚀的作用不明显,D 错;碎石之间孔隙大,包含大量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夏季可起到隔热作用,
冬季起到保温作用,减小冻土层冬夏季及昼夜温差,减少反复冻融,保证结构稳定性,故 C
对。第 11 题,珊瑚虫属于热带海洋生物,现在在陆地上被发现,说明含珊瑚虫的沉积岩形成
之后地壳向上运动,导致该沉积岩出露地表;珊瑚虫多生活在低纬度的热带海区,现在在北
半球黑龙江(中高纬度)地区发现,说明地壳向北运动,将原属热带海区的珊瑚虫化石带至北方
地区。
答案:9.A 10.C 11.B
下图为某山地资料图。读图完成 12~13 题。
1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有关该山地的正确叙述是( )
A.常年受东南信风控制
B.东坡积雪冰川范围比西坡大
C.所在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西坡自然带更丰富
13.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在西坡山麓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 )
A.落叶阔叶林带 B.针叶林带
C.常绿硬叶林带 D.雨林带
解析:第 12 题,对比图中甲、乙两地 7 月平均气温,按对流层气温递减率-6 ℃/1 000 m
计算,1 000×20/6≈3 300 m,加上山麓 2 000 m 的海拔,山顶海拔约为 5 300 m。由图中
降水量对比分析,丙地(西坡)降水多,甲地(东坡)降水少,说明丙地为迎风坡,甲地为背风坡,
受西风控制,A 项错误; 东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山顶积雪冰川范围比西坡小,B 项错误;
由 1 月气温高、7 月气温低分析,该地为南半球,南半球大陆东岸的洋流为暖流,C 项错误;
西坡降水较丰富,冬季温度条件较东坡好,水热较丰富,所以自然带更丰富,D 项正确。第 13
题,从丙地 7 月温度为 1 ℃,海拔 2 000 m 分析,7 月,海平面附近山麓的温度约为 13 ℃,
冬季气温小于 15 ℃,不可能是热带,又远高于 0 ℃,所以该地山麓为南半球亚热带气候,因
为西坡受西风影响,山顶海拔约 5 300 m,最可能是南美洲安第斯山,位于大陆西岸,所以
是地中海气候的可能性较大,山麓自然带最可能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故 C 项正确。
答案:12.D 13.C
张谷英村位于湖南省岳阳县渭洞以东的笔架山下,沿龙形山和渭溪河之间的河谷,自东南向西北蜿蜒铺陈达 1 km 有余。村落由先祖张谷英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 年),历经明清两
代 600 余年多次建造而成。张谷英村主要由当大门、王家塅和上新屋三大建筑群组成,现有
房屋 1 732 间,门头 12 个,巷道 62 条,天井 206 个,石桥 58 座,厅堂 237 个,总建筑面积
达 5 万 m2,被誉为“明清湘楚民居的活化石”,下图为张谷英村示意图。据此完成 14~15 题。
14.张谷英村当大门、王家塅、上新屋三大建筑群分别建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空间延
伸主要因为( )
A.耕地减少 B.人口增加
C.水体污染 D.泥石流频发
15.推测 2002 年后,该村土地利用类型增加幅度最大的是( )
A.林地 B.耕地
C.住宅用地 D.旅游用地
解析:第 14 题,耕地减少、水体污染、泥石流频发都会导致当地人口迁出,而不是在该
区域不断拓展,A、C、D 错;只有人口增加,所需的住房增加,村落的空间范围增加,使其
空间不断延伸,B 对。第 15 题,2002 年后,该村土地利用类型增加幅度最大的最可能是旅游
用地,因为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而当地有被誉为“明清湘
楚民居的活化石”的古建筑群,可以吸引游客观光旅游,D 对。
答案:14.B 15.D
二、非选择题
16.(2019·武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计划——是通过基础设施开发将澳北建设成为重要农矿产品出口区。
该地区地广人稀、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开发所需投入人力物力成本巨大,澳大利亚政府曾数
次尝试进行开发,但进展并不理想。目前,该区域正在加大水资源开发的力度,已有一些中
国企业在北部地区租赁或收购大片农田、牧场,用以种植甘蔗和养牛,产品销往中国,以满
足中国国内不断增长的对高品质农牧产品的需求。下图是澳大利亚部分区域图和 2016 年中国
与澳大利亚部分资源利用统计表。2016 年中国与澳大利亚部分资源利用统计表
澳大利
亚
巴西 南非 其他中国铁矿石主要
进口国家
63% 21% 4% 12%
中国 日本 韩国 其他澳大利亚铁矿石
主要出口国家 82% 9% 6% 3%
(1)说明澳大利亚在北部地区大力建设水坝、输水管道的原因和这些工程的积极作用。
(2)分析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北部种植甘蔗和养牛的有利条件。
(3)澳大利亚“北部大开发”对我国矿业人来说是机遇还是陷阱,请表明你的观点。
解析:(1)大力建设水坝、输水管道主要是为了缓解水资源时间、空间分布不均。澳大利
亚北部大分水岭以西属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年际分布不均,旱季时蒸发量大,水资源
不足。大分水岭以东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水资源丰沛。输水管道有助于澳大利
亚东水西调,使水资源空间利用更合理;同时输水管道可以有效减少径流蒸发;可以为种植
业和畜牧业提供优质水源,促进产业发展;修建水坝可以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减轻洪
涝和干旱的影响;同时可以利用水能发电,为矿产资源的加工提供廉价的电力。(2)本题主要
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甘蔗为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对热量和水分要求较高;养牛也需要
充足的饲料。澳大利亚北部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热量与水分充足。种植甘蔗和养牛商品率
高,对生产成本、市场和交通运输要求较高,澳大利亚北部地广人稀,土地价格低;饲料丰
富,市场广阔;养殖经验丰富。(3)本题考查的重点为工业的区位条件,主要包括资源、市场、
科技、交通、政策、劳动力、工业基础、动力等因素。结合图例可知,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矿
产资源丰富,且种类多样;表格材料显示我国是澳大利亚铁矿石的主要出口的市场,同时澳
大利亚也是我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地区;依据所学可知,澳大利亚北部离我国近,地理位置
优越;澳大利亚有政策的支持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以上因素对我国矿业人来说是机遇。材料
显示澳大利亚北部“地广人稀、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开发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巨大”,
同时政策具有不稳定性,以上因素对我国矿业人来说可能是陷阱。
答案:(1)原因:澳大利亚北部降水季节、年际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差异大;蒸发量大。
工程的积极作用:使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利用更合理;输水管道可以有效减少径流蒸发;
可以为种植业和畜牧业提供优质水源,促进产业发展;开发水能为矿产资源的加工提供廉价
的电力;减轻洪涝和干旱的影响。
(2)该地区为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热量与水分充足;地广人稀,土地价格低;饲料丰富,
市场广阔;养殖经验丰富。(任答三点)
(3)机遇: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多样;我国是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主要
出口的市场;也是我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地区;澳大利亚北部离我国近,地理位置优越;政
策的支持,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任答三点)
陷阱:该地区地广人稀,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开发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巨大;政
策的不稳定性。(任答三点)
17.(2019·江苏模拟)海南岛是我国经济特区,也是当前扩大改革开放的前
沿。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南岛地处热带,面向南海,自然资源丰富。目前我国正把握海南位于东亚和
东南亚海上中心位置这一优势,积极打造“泛南海经济合作圈”(泛南海经济合作圈就是环南
海以及泰国共八个国家,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框架下推动海上合作),其合作的经济领域广
泛,潜力巨大。
材料二 海南岛主要自然资源以及近三十年产业结构变化。
气候资源
年降水量 249~961 mm,年平均气温 22.8~25.8 ℃,年日照时数 1 843~2 558
小时
海洋资源
海岸线 1 528 km,自然海湾 68 个,海盐、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生物多样、
丰富
地热资源 岛内温泉数量多、水质佳,医疗保健价值高
生物资源
森林覆盖率 59.2%,现有五大热带原始森林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岛
内热带经济作物及热带水果品种多,产量大
产业结构 1987 年 1990 年 2003 年 2012 年 2016 年
第一产业 50.1% 45% 36.8% 24.90% 23.00%
第二产业 19.0% 20% 24.6% 28.20% 23.30%
第三产业 30.9% 35% 38.6% 46.90% 53.70%
材料三 海南岛水系图、海南岛交通分布示意图。(1)描述海南岛地势特征及其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2)分析海南岛近三十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
(3)根据区域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对海南岛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具体建议。
解析:(1)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知,海南岛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水向低处流,该地河流
一般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流。(2)根据材料二表格数据可知,近三十年来,海南岛第一产
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年提升,至 2012 年之后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
产业结构由之前的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步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3)海南岛的资源开发利用,
要因地制宜,合理产业布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可利用热带气候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热带
农产品生产,热带经济林木生产。利用海域广阔的条件,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业以及航
运贸易。积极发展热带岛屿特色农、林、渔等产品加工。利用海洋资源丰富的条件,发展能
源、矿产、海洋化学工业。努力发展旅游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提升产业结构。对资源开发
加强管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开源节流并重,发展科技,提高利用率。注重环境
保护,防止污染,兼顾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1)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一般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流。
(2)近三十年来,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年提升,至 2012 年之后有所下
降,第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由之前的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步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3)因地制宜合理产业布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如利用热带气候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热
带农产品生产,热带经济林木生产;利用海域广阔的条件,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业以及
航运贸易;积极发展热带岛屿特色农、林、渔等产品加工;利用海洋资源丰富条件,发展能
源、矿产、海洋化学工业;努力发展旅游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等。对资源开发加强管理,当前
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开源节流并重,提高利用率;注重环境保护,防止污染;兼顾经济、
生态、社会效益。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籽瓜属于西瓜的一个变种,以取子为主。籽瓜浑身是宝,瓜肉可加工成籽瓜原汁罐头、
低糖籽瓜罐头等,瓜皮可做瓜条、米饯,籽就是畅销的大板瓜子。目前,籽瓜的利用主要以
收取瓜籽为目的,利用率仅为 5%左右,其汁、瓤、皮被倒掉。近年来,靖远县把黑瓜籽作为
农民增收致富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大力推广砂田覆膜、滴灌等技术,使靖远黑
瓜籽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1 年,靖远县建立了国内首家籽瓜全利用生产线。下图为靖
远县位置示意图。
(1)简述靖远县种植籽瓜的有利条件。
(2)分析靖远县大力推广砂田覆膜、滴灌等技术的原因。
(3)说出靖远县建立籽瓜全利用生产线产生的综合效益。
解析:(1)本题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分析,根据图中经纬
度判断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半年晴天多,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利于有机质积累;气候干燥,冬季气温低,病虫害少;临近黄河干支流,有灌溉水源,籽瓜
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市场需求旺盛;有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等。(2)根据该地的地
理位置判断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蒸发旺盛,覆膜技术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早春夜晚气
温低,覆膜可减轻低温冻害对籽瓜种植的影响;该地春季多风沙,覆膜可减轻春季风沙天气,
保持土壤肥力。靖远县所处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较为短缺,
推广滴灌技术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降低单位面积耕地的用水量,降低用水成本。(3)根据材
料可知籽瓜浑身是宝,瓜肉可加工成籽瓜原汁罐头、低糖籽瓜罐头等,瓜皮可做瓜条、米饯,
籽就是畅梢的大板瓜子。目前,籽瓜的利用主要以收取瓜籽为目的,利用率非常低,收入少,
因此建立籽瓜全利用生产线可以带动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延长籽瓜产业链,提高附加
值;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提高籽瓜利用率,减少浪费;改善环境质量等。
答案:(1)夏半年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气候干燥,冬季气温低,病
虫害少;临近黄河干支流,有灌溉水源;籽瓜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经验丰富;市场需求旺盛;
有地方政府政策支持;等等。
(2)覆膜技术:可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轻低温冻害对籽瓜种植的影响;可减轻春季风沙
天气,保持土壤肥力。
滴灌技术:靖远县所处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较为短缺,推广滴灌技术可提高水资源利
用率,降低单位面积耕地的用水量,降低用水成本。(3)带动食品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延长籽瓜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机会,提高
农民收入;提高籽瓜利用率,减少浪费;改善环境质量;等等。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新化县水车镇,迄今已有 2 000 多年历史,梯田依山就势开凿,
分布在海拔 500~1 200 m、坡度介于 25°~40°之间的山坡上,共 500 余级,面积约为 120 千
亩。紫鹊界梯田地下储水丰富,远古先民在经年累月的实践中开创了独一无二的自流灌溉系
统,尽管山上没有水库和山塘,却年年旱涝保收,有“天下大旱,此地有收”之说,2014 年
紫鹊界梯田水利灌溉工程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紫鹊界山区植被茂密,山顶海
拔 1 200~1 500 m 为森林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有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等,林田比例约 2∶
1。土壤主要由花岗岩风化发育而成,砂性质地,土层厚度在 1 m 以上。紫鹊界梯田至今保留
着原始的纯手工耕种方式,是保持完整的古老稻作文明的成功范例。近年来,紫鹊界梯田区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梯田抛荒严重,有些村民在山上办起农家乐,进行旅游开
发。下左图示意紫鹊界梯田位置,下右图示意紫鹊界梯田剖面。
(1)说明紫鹊界梯田地下储水能力强的原因。
(2)分析紫鹊界梯田“天下大旱,此地有收”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紫鹊界梯田区扩大农家乐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析:(1)紫鹊界梯田地下储水能力强的原因主要结合材料从植被、岩层等方面分析。从
植被看“紫鹊界山区植被茂密,山顶海拔 1 200~1 500 m 为森林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有乔木、
灌木及草本植物等,林田比例约 2∶1”,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作用明显。从岩层看,“土
壤主要由花岗岩风化发育而成,砂性质地,土层厚度在 1 m 以上”,花岗岩岩性致密,阻隔水
源下渗,砂性质地,颗粒较粗,土壤孔隙较大,土层较厚,地下储水量大,储水能力强。(2)
紫鹊界梯田“天下大旱,此地有收”的原因主要结合图表和材料,从当地适宜水稻生长的水
热条件方面分析。读图可知,梯田位于雪峰山东侧,地处夏季风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由
材料可知,该地地下储水能力强;有先进的灌溉系统,可以提供水源,同时,夏季晴热天气
多,气温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产量和品质提高。(3)是否赞同紫鹊界梯田区扩大农家乐规
模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赞同主要从当地旅游资源及开发农家乐对经济发展的有
利影响分析。紫鹊界梯田区扩大农家乐规模,增强游客接待能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
加当地就业;经济效益较好,提高经济收入。不赞同主要从扩大规模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进行分析。在梯田区大量建设农家乐及其配套设施,破坏梯田景观和农业生态环境;农家乐
规模扩大,用水增多,与梯田争水;农家乐废弃物处理能力差,抛弃垃圾和排放污水,导致环境污染。
答案:(1)紫鹊界梯田上部山区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山
体基岩为花岗岩,岩性致密,阻隔水源下渗;土壤主要由花岗岩风化发育而成,砂性质地,
颗粒较粗,土壤孔隙较大,土层较厚,地下储水量大,储水能力强。
(2)紫鹊界梯田位于雪峰山东侧,阻挡夏季风,形成地形雨;植被茂密,植物蒸腾增加水
汽供给,降水比平原地区多。紫鹊界梯田地下储水丰富,独有的水利灌溉工程保障干旱时期
农田的充足供水;持续晴热天气使水温升高,更有利于水稻催苗增产。
(3)赞同:紫鹊界梯田区扩大农家乐规模,增强游客接待能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
加当地就业;经济效益较好,提高经济收入。
或不赞同:在梯田区大量建设农家乐及其配套设施,破坏梯田景观和农业生态环境;农
家乐规模扩大,用水增多,与梯田争水;农家乐废弃物处理能力差,抛弃垃圾和排放污水,
导致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