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 日文综历史学科非选择题
提示:学生在指定答题卡上作答,一题一拍照,一并上传,务必对应题号答题
41
.(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尚书·酒诰》日:“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尔雅·释训》曰:“善父母为孝”,
给予父母以物质方面的供养。孔子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孟子将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
之幼”的思想。先秦的各个朝代设立专职人员管理养老事务,如“乡大夫”,具体登记“免除赋役”的老
者信息等。国家实行“学中养老”,将有智慧的老人奉养在学校,以兴教化,明人伦。
——摘自朱海龙、欧阳盼《中国人养老现念的转变与思考》,《湖南师大社科学报》
2015
.
1
材料二 “中世纪的欧洲,依靠子女提供主要收入及劳务服务的养老模式,是占主导地位的”(《欧洲
家庭史》)。在西方社会的历史演进中,老年经济保障一般是通过家庭、教会各类自愿互助组织、私人保险、
政府救助以及发展到近代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险来实施的。它植根于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老年人应由
家庭负责赡养的思潮,甚至在 19 世纪的西方还相当普遍。1804 年颁布的《法国民法典》,1896 年公布的
《德国民法典》,都有子女赡养父母的条文,成年子女在义务上和道德上,均有奉养双亲的责任。
晚清民初,人们开始重新考量带有封建色彩的养老观,“非孝”思潮盛行。但这种思潮只是批判具有封建
色彩的不合理之处,对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传统并无推翻和反对之意。养老实践开始从传统的道德义
务向制度义务转变,救养主体从家庭和宗族向社会力量转移。1928 年,上海市颁布了《职工退职待遇暂行
办法》,规定工人年满 50 岁、公务人员年满 60 岁退休时,由雇主发给养老费,按劳动时间的长短计算。
1943 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公务员退休法》,对公务员领取退休金的具体情形(七种)作了详细规定。
(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养老制度的特点。(
8
分)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之前中西方养老方面的主要差异。(
8
分)
(
3
)指出民国时期养老制度变化的背景,并谈谈你的认识。(
9
分)
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材料 传统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民生价值、学术价值和现代价值。表
3
是某校学生对中国传统工艺的概况
和当代学人对其认知的相关信息统计。
表
3史料一 从先秦到清末,比较系统地记载工艺的只有《考工记》和《天工开物》这两部书,
其余散见于正史、稗史、笔记、小说,多半很简略,有的只是只言片语。
史料二 有少数人视传统工艺为可有可无,是陈旧落后的物事,只能等着进博物馆束之高阁。
但是,环顾四周,中国传统手工艺制品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史料三 我国在经济转型和工业化浪潮中,众多珍贵的传统工艺长期陷于发展困境,甚至濒
临失传。
史料四 中国是世所公认的手工艺大国。中国的传统工艺源远流长,成就至为辉煌。
史料五 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在经济转型和工业化浪潮中,都曾面临要不要保护、如何保护传
统手工艺的难题。
史料六 传统工艺具有“三品四信”的本质特征,即:实用的品格、理性的品格、审美的品
格,人性、个性、能动性和永恒性。
史料七 历时二十载、成集出版于
2016
的《中国传统工艺全集》(以下简称《全集》),被
认为是《考工记》《天工开物》在当代的补编、续编之尝试。
史料八
2004
年,中国正式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011
年,我国通过了《中华
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摘编自华觉明《传统工艺的现代价值》等结合中国史的所学知识,对上述史料进行重新组合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组合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史料,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以下为选做题
45
.【历史——选修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
材料 20 世纪 90 年代,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进行了改革。1993 年,国务
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统业,多数由学生“自主
择业”的就业制度。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
办法。1994 年,原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试点意见》中提出,
国家不再以行政分配而是以方针政策指导、货学金制度和社会需求信息来引导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
业,引导毕业生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1997 年 3 月,原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
行规定》,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作了明确的规定。再次明确了实行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
择的就业制度。1998 年,首批“并轨”改革后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就业政策进一步放宽,供求市场的调节
对学生就业的作用日益明显。此后,全国高校全面按照新体制进行运作。在新的就业体制下,大部分毕业
生按照个人的能力、条件到市场参与竞争,自主择业。
——摘编自:孙步凌《我国高校招生就业体制的历史演变探析》
(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90
年代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9
分)
(
2
)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0
世纪
90
年代高校就业改革的意义。(
6
分)
46
.【历史——选修
3
: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
分)
材料 20 世纪 60 年代初肯尼迪上台后,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了对外政策,提出“和平战略”
计划。其基本内容包括:寻求与苏联对话。既强调美苏之间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又认为对苏政策应坚持
在对抗中寻求某些对话,在某些双方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有限的合作;扩大同东欧国家的来往。要有实施的
具体计划,对东欧实行渐进的和平演变,特别强调经济技术援助和意识形态渗透;以援助开道,向第三世
界扩张,实施和平队计划即向第三世界国家派遣以技术人员、教师为主的和平队,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摘编自百度百科《肯尼迪的“和平战略”》
(
1
)依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肯尼迪提出“和平战略”计划的原因。(
8
分)
(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肯尼迪“和平战略”计划作用的认识。(
7
分)
47
.【历史—一选修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
分)
材料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出生名门,是辽朝皇室后裔。他“三岁而孤”,在
家中接受教育,“母杨氏教之学”。耶律楚材天资聪颖,受过系统的儒家传统教育,从小树立了“以儒治国”
和“致君泽民”的志向和抱负。耶律楚材崇尚儒学,为官后多次向统治者推荐儒士。他还建议修复孔庙,
设立编修所和经籍所,召名儒译经。后人这样评价他:“观居士之所为,迹释而心算,名释而实儒,言释
而行儒,术释而治儒,彼其所挟者,善有道矣。”耶律楚材援引饱学的儒家之士入朝做官,一定程度上改
变了元朝最高统治者一味倚重武人,鄙视儒士的做法,“振兴儒教,进用士人,以救偏任武夫及色目种人
之弊。”后元人评价这一功绩时说“国朝之用文臣,盖自公发之。”耶律楚材被誉为元代第一贤相。
——摘编自梁慧《慧眼识才的政治家耶律楚材——论耶律楚材的人才观》
(
1
)根据材料,概括耶律楚材为实现其人才观而采取的措施。(
6
分)
(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耶律楚材的人才观。(
9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