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市一中2019-2020高二历史3月考试试卷(PDF版带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安徽六安市一中2019-2020高二历史3月考试试卷(PDF版带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六安一中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开学考试 历史试卷 命题人: 审题人: 时 间:90 分钟 分 值:100 分 一、选择题:(共24 题,共48 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孔子主张“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墨子崇天志、主明鬼;而老子则彻底抛弃 了在鬼神问题上孔子的谨小慎微和墨子的勉力维续,罕言鬼神。此材料主要说明( ) A. 墨家思想迷信色彩浓厚 B. 先秦诸子具有理性精神 C. 儒道墨三家思想完全冲突 D. 儒家思想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 2.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 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 ) A. 摆脱儒学思想束缚 B. 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C. 动摇社会等级观念 D. 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3.鲁迅的《我之节烈观》中指出:“由汉至唐也并没有鼓吹节烈,直到宋朝,那一班‘业儒’的 才说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话。”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根源是( ) A.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 B.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影响社会生活 C.商品经济的发展转变了人们的观念 D.频繁的民族战争提高了男子的地位 4.朱熹对胸怀坦荡、宽厚善良、谦和行善、诚实守信等人格修养有过精辟的论述,如:“勿损 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下列古今中外的有关性格修养方面的名言警句,与朱熹不同的 一项的是 ( ) A.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 (雨果) B.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C.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李斯) D.匡庐小锁拳可碎,鄱阳触怒踢欲裂。(明代文学家 李梦阳) 5.唐太宗曾批当时的厚葬风气,认为礼法已有对丧葬的详细记载,厚奉终实乃徒伤教义,然 而许多厚葬风俗如刻碑志,烧纸钱,行佛事都在唐代兴盛并传续后世,历代厚葬之风出现 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央权威受到冲击 B.传统文化浸润颇深 C.三教合一影响深远 D.社会经济恢复发展 6.各个时期的古希腊雕塑表现手法各有特色,经过了从“僵直的站立”到“放松的右腿”,再到“自 由运动的身体”的阶段,进而发展出“弄姿作态”的艺术呈现方式。这反映了古希腊艺术 ( ) A.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影响 B.人文主义精神持续不断 C.得益于民主政治的繁荣 D.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融 7.文艺复兴后,高耸入云、冷峻阴沉的哥特式建筑不再流行,建筑师们热衷于重现古希腊的 柱式以及古罗马的穹顶拱券,从而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这表明当时( ) A.几何学发展彻底改变了设计理念 B.建筑的宗教功能和意义被弱化 C.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的生活体验 D.复古风格成为建筑领域的主流 8.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 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 这说明( ) A. 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 B. 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 C. 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 D. 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 9.有人认为,相对于中国的明清启蒙思想,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已提出较完整的构 想,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括以下三个层面内容,即权力来源、权力构建、权力 归属。下表是某老师对启蒙思想主张的归类,其中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国家权力 传统思想 启蒙思想 权力来源 君权神授 ① 权力构建 集权、专制 ② 权力归属 主权在君 ③ A.① 主权在民,天赋人权 ② 社会契约,三权分立 ③ 自然权利 B.① 自然权利,天赋人权 ② 社会契约,三权分立 ③ 主权在民 C.① 自然权利,主权在民 ② 天赋人权,三权分立 ③ 社会契约 D.① 社会契约,天赋人权 ② 天赋人权,三权分立 ③ 主权在民 10.“驿使图”(下图)为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地区的墓葬壁画,该画绘于公元 3 世纪左右,画面 是一个驿使头戴黑帽,身着短衫,一手持缰,一手拿“邮件”,驿使面部五官缺少嘴巴。对 该文物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2 A.汉代绘画注重吸收外来美术风格 B.能够说明当时西北边境军情紧急 C.满足了市民阶层的精神文化需要 D.体现了真实而又写意的绘画手法 11.歌曲《生僻字》:“跪举火把虔诚像道光,四方田地落谷成合”,唱的是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属表意文字,多是原生文明,表声文字多是次生文明(中途遭遇了变故)。在四 大文明古国发展中,只有中国仍保留象形文字。这表明中国文化( ) A.源远流长持续稳定 B.博大精深领先世界 C.一脉相承亘古不变 D.兼收并蓄中西合璧 12.19 世纪上半期是各种“主义”涌现的时期,“自由主义”第一次出现在 1819 年,“激进主义” 在 1820 年;社会主义在 1832 年;“保守主义”在 1835 年。“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 文主义”、“女权主义”等都出现于 30 年代,“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在 40 年代出现。这些 “主义”的出现表明( ) A.文化学者力图建构思想体系 B.民主化进程保障思想自由 C.资产阶级革命需要理论指导 D.工业革命开启思想多元化时代 13.迷惑于所谓“一次革命论”……而不知革命有阶段之分,只能由一个革命到另一个革命,无 所谓“毕其功于一役”……如果说,两个革命阶段中,第一个为第二个准备条件,而两个阶 段必须衔接,不容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是正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发展 论。该论断出自( )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井冈山斗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4.新中国科技文化事业走过六十多年的历程,已取得许多重要成果。下列属于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时期取得的成就是( ) ①原子弹爆炸 ②东方红一号 ③话剧《茶馆》 ④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①②③ 15.有学者指出:“20 世纪 50 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他们害怕外国‘帝国主义’威 胁和外国‘共产主义’威胁……各自都把对方当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对资本主义的恐惧迫使 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而对社会主义的恐惧则迫使资本主义不断增加平等。”下列组合中, 与此说法最匹配的一项是 A.“双百”方针提出——经营者革命 B.“双百”方针提出——福利国家 C.人民公社运动——“人民资本主义” D.人民公社运动——罗斯福新政 16.马克思说:“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结论 甲 13 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和欧洲 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巨大影响 乙 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 标志着我国京剧艺术的成熟 丙 1953 年“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标志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丁 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 体现了对“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贯彻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7.伽利略认为,在讨论自然界的现象时不应当从《圣经》的权威地位出发,而应当从明智, 有理性的实验和必要的演示开始。因为,无论是《圣经》,还是自然界都同样出自神旨。 这反映出伽利略( ) A.深受宗教的困扰 B.仍受宗教思想影响 C.对《圣经》不以为然 D.对科学持怀疑态度 18.准确的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核心素养。下列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莎士比亚在①创作《哈姆雷特》 B.康德在②撰写《纯粹理性批判》 C.但丁在③发表《神曲》 D.卢梭在④宣传社会契约论 19.1919 年 1 月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影响下,创办《新潮》月刊, 提出以下基本目标:一、“唤起国人对于本国学术之自觉心”;二、“为不平之鸣,兼谈所以 因革之方”。1919 年 5 月罗家伦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 著名口号。这突出表明( ) A. 文化斗争是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革的先导 B. 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前期发挥主力军作用 C.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斗争旗帜 D.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3 20.在奥本海默、爱因斯坦走上反核运动的时候,钱学森、邓稼先等人毅然回国参与中国的核 武器研发。这反映了( ) A.中国知识分子有更强烈的家国情怀 B.科技工作者的态度决定了科学的走向 C.中国知识分子识破了美国的核垄断阴谋 D.科学技术的发展以服务于国家为终极目的 21.若写一篇集中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科教文发展的专稿,请你确定一组体现其发 展的“关键词”。准确的一组是( ) A. “双百”方针南优 2 号合成牛胰岛素样板戏“银河Ⅰ号” B. “两弹一星”“星火计划”载人飞船“985 工程”“反思文学” C. “863 计划”《义务教育法》“211 工程”“科教兴国”“两个务必” D. “三个面向”“五讲四美”“伤痕文学”“银河Ⅱ号”“希望工程” 22.1967 年,日本学者提出了“信息化”的概念,认为信息化既是一个技术进步过程,又是一个 社会变革过程,它既改变了生产组织体系、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又推动了人类从工 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动态迈进。这说明信息化( ) A. 导致社会生产出现融合趋势 B. 推动人类社会的全方位进步 C. 加速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 使人类社会的分工更加分散 23.“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 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 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 的一颗行星。”上述“普遍法则”的主要影响是( ) A. 颠覆了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B. 发现了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 C. 开创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D. 引领人们理性认识自然 24.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 ‘生意’里发了财的人的庸俗,并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 A. 抒发个人情感,追求理想世界 B. 商业经济的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 工业革命使‘理想胜利’成为谎言 D. 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二、非选择题(共 3 题,共 52 分。) 25.(2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90 年,康熙帝在颐和园设如意馆,1713 年前后建立蒙养斋算学馆,邀请西方熟悉数学、 物理、天文历法、光学的传教士到此授课与研究,西方传教士称之为中国科学院。传教士白晋 在写给路易十四的报告中说:“康熙帝需要招聘您的臣民——熟悉科学和艺术的耶稣会士,是 为了让他们同已在宫中的耶稣会士在宫中建立起一个像法国皇家研究院那样的一个研究院。” 康熙帝把“颐和园中的如意馆拨给那些供奉于皇家的画家、机艺师、设计师们作集会之用。欧 洲来的传教士们在如意馆作画、刻板、修理钟表和机械器物”。白晋记述了皇帝对如意馆工匠 们的“各类新奇制品的强烈爱好和深刻了解”,他每天验看这些“出自新建研究院院士之手的 作品”,对其中的杰作给予奖赏。现在的故宫藏有数台计算器,就是康熙年间制造的改进型帕 斯卡计算器。康熙帝去世后如意馆成为一个单纯的画院而且日趋衰微 ——摘编自白晋《康熙帝传》 材料二 1666 年,在法国皇帝路易十四的支持下,建立法兰西科学院。其成员享受津贴,研究活动 受到资助。法兰西科学院致力于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院士们 在毗邻的皇家图书馆(有一个实验室)的房间内每周聚会两次,会议轮番讨论数学、物理学、 化学、植物学、生物学、解剖学、理学和天文学等问题,科学院成员可以自行决定自己的研究 内容。他们还组织了几次海外考察。当时知名的欧洲学者霍布斯、卡西尼、惠更斯等,都受其 吸引并加入。路易十四死后法兰西科学院却一直延续下来,为法国近代科学的传播与发展做出 了很大贡献。 ——摘编自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科学院”、法兰西科学院的特点及这些 特点出现的背景。(12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两国“科学院”命运不同的原因。(8 分)4 26.(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分,是支撑祖国生存和发展的巨大精神支柱。下表 是不同时期思想家或政治力量对爱国的认识。 戚继光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顾炎武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人下者,匹夫之贱与之有责焉而已 矣 义和团运动 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收回权利运动 主张文明排外,通过合法手段收回部分权利 辛亥革命 孙中山提出“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 五四运动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国民革命运动 提出“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口号 抗日战争 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英美结成反法而斯国际统一战线 请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围绕所提取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论述。 (要求:信息完整,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7.(20 分)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 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 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 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二 中华民国政治形式与内容的分割迫使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深入到思想文化的深层中 去寻找国家富强的出路,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不论是新文化派,还是文化保守主义,都对 “民主”持有肯定态度,同时,他们对民主的理解和追求方向又不完全相同,可分为激进民主 主义、自由派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五类。新文化运动时期,从西方文明寻找到的科学旗帜 已超越了自然科学领域,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宇宙人生领域。科学主义作为一种时代思潮取 得了舆论上的胜势。出现科学可以解决一切的论调。 ——摘编自穆允军《文化比较视域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再思考》 材料三 17 世纪时,近代自然科学家大都反对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神学 世界观:同时,他们又借鉴古代一些自然哲学的思想理论,推陈出新,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建 立,奠定了理性和科学在一切人类社会活动的主导地位。这个时期的哲学家们和社会科学家们 不承认任何的专制权威,不论是宗教信仰和自然观,还是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都经受了挑战和 审判,一切都需要“理性的法庭”去审查、裁定。社会科学家们提出的许多科学的、理性的观 点推动了当时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的全面发展。 ——摘编自张丽敏《启蒙运动时期的社会科学思想探析》 (1)材料一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与科学的发展特点。(6 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科学发展的 不同之处。(8 分)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

推荐资源
天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