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文综答案
地理答案
1.C 2.B 3.D
第1题,水果的进口和出口均涉及物流产业和电商,A、B排除;我国水果进口反超出口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关系不大,D错误;水果在中国农产品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近年来,受国际市场环境和一些贸易伙伴改变对中国出口政策等的影响,加上国内水果消费市场的转变,出口水果量下降,进口水果量上升。故选C。
第2题,前期车厘子刚上市,价格高,时效性强,采用空运;后期价格降低,采用海运。故选B。
第3题,智利水果品质优越,位于南半球的这个产地国,车厘子的成熟期正好处于北半球冬季,此时出口的反季节水果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故选D。
4.A 5.A 6.B
第4题,人均耕地面积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土地资源是三江平原湿地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的最重要资源,A正确。
第5题,三江平原沼泽地面积大,土壤含水率太大,过多的水分影响土壤的肥力,且不喜水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故开垦三江平原时,需重点改造的自然条件是水分,A正确。
第6题,湿地涵养水源和航运对绿色农业没有影响,A、D错误。生物多样性丰富,病虫害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少,B正确。湿地广阔,生态环境质量好不是发展农业的条件,C错误。
7.D 8.C 9.A
第7题,图为该城市局部功能分区示意图,该市制衣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适宜靠近低级住宅区,方便工人上下班。印刷、出版行业需要靠近市场,污染较少,适宜在城区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丁地,D对。甲、乙两地距低级住宅区较远,工人上下班不方便,A、B错。丙地距高级住宅区太近,不适宜,C错。
第8题,该城市的地铁站多分为上中下多层,像个地下城市。这样规划建设的根本原因是城市人多地少,用地紧张,C对。资金充足,技术先进是多层建设的保障,A错。在有限空间范围里,地铁采用地下多层结构,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乘客上下、换乘,B选项是地铁采用多层结构的目的,不是根本原因,B错。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与地铁站多层无直接关系,D错。
第9题,该城市是高度繁荣的大都市,南部临海,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截至2017年末,总人口约740.98万人,广州、上海的人口都超过1 000万,判断最可能是香港,A对,B、C错。大连不是高度繁荣的大都市,D错。
10.C 11.B
第10题,上海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辐射能力强。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在上海举办进博会,不仅使得世界各国的参展商品和客商更加方便地聚集到中国,而且在商品成交之后,能够辐射到全国。上海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强,工业协作条件好,发展快,但不是进口博览会选址的主要原因。故选C。
第11题,进博会的成功举办,拓展了国际市场空间,但彻底消除国际贸易壁垒不可能,A错误;可以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可以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B正确;对缓解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方面影响不大,C、D错误。故选B。
36. (24分)
(1)钦查群岛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浆沿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冷凝形成花岗岩;之后地壳隆起,花岗岩出露地表;由于长期的风化作用(球状风化),花岗岩出现由表及里、层层剥离的现象,因而呈圆球状。(6分)
(2)纬度低(地处热带),气温高,鸟类的理想越冬地;附近海域盛行上升补偿流(或秘鲁寒流流经),鱼类丰富.为海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岛上人类活动少,对鸟类干扰少(秘鲁政府的保护);生存空间较大,岛上栖息环境多样;天敌少。(8分)
(3)该岛降水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鸟粪作为肥料,土壤肥沃,避免了化肥的滥用;气候干热,病虫害少,施用农药少;人类活动少,环境优良。(6分)
(4)赞成:葡萄品质好,消费市场广阔;增加收入(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扩大就业机会。(4分)
或不赞成:当地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扩大种植规模会加剧水资源的短缺,易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对鸟类干扰大,破坏鸟类的栖息环境。(只写理由,不表明态度不得分;只写赞成或不赞成,不阐明理由也不得分) (4分)
解析 第(1)题,地质作用可从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角度分析,注意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作用。第(2)题,“飞禽王国”是指海鸟多,可从生存空间、食物、栖息地、天敌、人类干扰角度分析。第(3)题,葡萄品质优良,可从自然(光照、昼夜温差、环境等)和人为(农药、化肥等)两方面分析。第(4)题,可从区位条件与可持续发展意义(经济、社会、生态意义)角度分析。
37. (22分)
(1)过往深水港口的大型集装箱货船增多,货物贸易量增加,有利于提高港口的工作效率和提升服务水平等。(6分)
(2)利:保护沿海海岸及红树林生态系统。
弊:运输距离远,采沙成本高,技术难度大。(4分)
(3)该项目能为自贸区的大宗商品贸易提供中转、集散服务(活动基地);提升贸易运输效率,促进更多跨境贸易的发展,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加强中国与自贸区之间的贸易合作;为自贸区的发展注入活力,创造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6分)
(4)中国是科隆自贸区最大的商品供应国;玛岛港项目为现代化集装箱深水港口,可增加中国商品的运输量,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等。(6分)
解析 第(1)题,运河扩建后运力增加,过往船只多,可增加停靠该港口的船只与货运量,从而促进港口发展;提高港口的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第(2)题,“海岸密布生态价值很高的红树林”,则从深海采沙可保护红树林;深海采沙成本要高于近海。第(3)题,港口是自贸区对外联系的一个重要基地,则港口扩建利于贸易发展,而获取更多经济收益;同时该港口由中国建造,也可以此项目为契机,加强两国贸易合作;自贸区内的建设必然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第(4)题,“中国是该自贸区最大的商品供应国”,该项目建设利于中国商品输送到该地,降低运费。从而降低销售价格。
43. (10分)
有利影响:提高旅
游景区知名度;增添旅游景区文化内涵;丰富游客的旅行体验;扩大旅游景区客源市场。
不利影响:可能导致短期大量游客涌入,超出景区旅游接待能力;易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解析 影视旅游是指所有因影视活动的开展而产生的旅游,影视对其拍摄地旅游景区的有利影响,包括提高旅游景区知名度,增添旅游景区文化内涵,丰富游客的旅行体验,扩大旅游景区客源市场等。不利影响是可能导致短期大量游客涌入,超出景区旅游接待能力,易造成区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44. (10分)
原因:莱州湾是半封闭型海域,海水交换能力差,海洋生态系统脆弱;沿海城市和工业发展,海洋及滩涂水产养殖,排放大量污染物,加重海水污染。作用:保护和建设近海陆地湿地可以通过湿地降解污染、净化水质,提高入海的淡水水质;发挥湿地涵养水源、蓄淡排咸功能,降低土壤盐碱度,改善生态环境;为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体污染产生的原因及湿地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及迁移能力,难度一般。莱州湾污染严重的原因要从人类活动及海湾形状进行分析。保护和建设近海陆地湿地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主要从湿地的功能方面分析,包括水质、治理污染、生物多样性等角度。莱州湾是半封闭型海域,海水交换能力差,海洋生态系统脆弱;沿海城市和工业发展,海洋及滩涂水产养殖,排放大量污染物,加重海水污染,所以污染严重。保护和建设近海陆地湿地可以通过湿地降解污染、净化水质,提高入海的淡水水质;发挥湿地涵养水源、蓄淡排咸功能,降低土壤盐碱度,改善生态环境;为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政治答案
12.【答案】D 【详解】D:5G手机与4G手机在某些功能上能够相互替代,若不考虑其他因素,5G网络的应用,会使4G手机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D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
A:5G网络的应用,会使4G手机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该图示表示4G手机的供给量增加,A与题意不符。
B:5G网络的应用,会使4G手机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该图示表示4G手机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B与题意不符。
C:5G网络的应用,会使4G手机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该图示表示4G手机的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增加,C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
13.【答案】A 【详解】①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指出,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在保证安全、避免扰民的情况下开展夜间游览服务。从供给侧角度看,强化相关景区智慧建设,推广景区门票预约制度,加强质量监管,改善夜间文旅场所消费环境等措施,有利于发展夜间文旅经济,①②符合题意。
③④:推动国有景区门票降价,拓展文旅消费信贷业务,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节假日及高峰期交通管理等,属于需求侧改革所采用的措施,③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A。
14.【答案】B【详解】①④:国家重视技能人才培养,实施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这是基于技能人才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宝贵资源,职业技能提升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①④符合题意。
②:职业教育是劳动者职业技能提高的重要途径,不是实现劳动者平等就业的保证,②说法错误。③: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③说法错误。
15.【答案】D【详解】D:国务院决定,从2020年1月1日起,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将现行标杆上网电价机制改为“基准价十上下浮动”的市场化机制。在一般情况下,这一政策会使电力价格随行就市,电力经营者的竞争性加大,发电行业盈利空间收缩,D传导正确。
ABC:“基准价十上下浮动”的市场化机制,就是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让电力经营者在竞争中形成符合市场实际的电价,因此一般工商业用电成本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ABC均传导错误。
16.【答案】C【详解】②③:从材料可以看出,邀请外商担任“街长”、调解员有利于增强外商的融入感和归属感,调解时凭证据,“帮理不帮亲”有利于处理辖区内涉外纠纷,②③符合题意。
①④:聘请诚实守信和精通调解的外商担任“街长”或调解员,不属于居民自治,也不存在扩大外商在基层治理中的权利,①④说法错误。
17.【答案】D【详解】②④:习近平在谈到党的建设时说,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里”,一些人爬累了,喜欢在此歇脚。然而,挑山工-般不在此久留,因为休息时间长了,腿就会“发懒”,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了。这意在说明加强党的建设要提高党员的自律意识,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材料不体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不体现不断健全党的组织体系,①③与题意不符。
18.【答案】B【详解】①③:在与台湾“断交”后,所罗门群岛同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所建交是基于两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佐证了一个中国原则是大势所趋,①③符合题意。
②:所罗门群岛同我国存在共同利益,但两国的根本利益并不一致,②说法错误。
④:中所建交表明两国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而不是以合作取代竞争,④说法错误。
19.【答案】B【详解】①④: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文化借鉴与整合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新,有机融入特质文化的产品更有生命力,①④符合题意。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②说法错误。
③: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成长都产生积极影响,而不是因赢得市场而获得价值,③说法错误。
20.【答案】D【详解】②④: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上或传统、或现代的汉服走上街头。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服装消费心理,服装选择多样化。而汉服是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重要外在表现,穿汉服能展现文化自信,②④符合题意。
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上或传统、或现代的汉服走上街头,并不能说明汉服逐步成为年轻人服饰文化消费的主流,①说法错误。
③:穿汉服穿主要展现了一种文化自信,而不是对传统染织绣工艺的认同,③说法错误。
21.【答案】C【详解】②④:一群同样处在即将断裂的悬崖边上的人,却嘲笑那个去抓住树枝而求生的人,不知道危险正在向自己起来。说明对事物的认知受人们所处条件的制约,因此主观与客观要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④符合题意。
①:漫画表明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受人们所处条件的制约,而不体现受主体差异的影响,①与题意不符。
③:漫画表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而认识事物要经历一个认识反复的过程,而不是经历一个仁者见仁的过程,③说法错误。
22.【答案】C【详解】②④:我国加快交通强国网建设,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形成“三张交通网”。表明人为事物的联系能以实体的形式呈现,优化要素之间的关系能提升整体的功能,②④符合题意。
①:自在事物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并不能转化为人为事物的联系,①说法错误。
③:材料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体现社会发展是渐进的、不断上升的,③与题意不符。
23.【答案】B【详解】①③:习近平强调,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这段讲话体现了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调节作用,价值判断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及其结果,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正确社会意识的作用,不体现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②与题意不符。
④:材料强调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不体现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B。
38.【答案】个人消费:①有利于提供新的消费对象,改变消费方式,提高消费质量,为消费创造新的动力,推动消费升级。②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经济社会:①有利于加大投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②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拉动经济增长;③有利于深化产业分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④有利于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⑤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每点2分,满分1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39.【答案】①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是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重要举措。
②赋予地方立法权是我国立法体制发展的里程碑。从1979年地方组织法赋予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立法权开始,地方立法权限逐步扩大,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立法职责,制定修改了一大批突出地方特色、具有可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为推动本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法治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③40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丰富和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40.【答案】(l) ①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因此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社会规律办事。千百年来,正是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精神,使偏于一隅的华夏文明成长为幅员辽阔、多民族和谐共生的文明大国。
②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也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中国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直面一切危害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挑战,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无论改革初期我们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还是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的局面,都需要弘扬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方能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 ①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实践中传承、发展伟大的斗争精神,用斗争精神激励斗志,推动实践。
②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
③把传承发展长征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既不失根基与本色又与时俱进。
④坚持独立自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3)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②广大青年要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方能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③广大青年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
历史答案
24.C 25.B 26.B 27.C 28.C 29.A 30.D 31.D 32.B 33.A 34.D 35.C
24.C解析:材料表明,春秋以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将不具有血缘关系的舜与周文王作为祭祀的对象,这有利于人们形成对华夏祖先的认同,故C项正确。“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体现出对宗法制的遵从,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礼乐制度、王权与族权分离的信息,B、D两项错误。
26.B【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唐代以“不娶五姓(唐代门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为恨,到宋代“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这说明社会婚姻观念由唐代重视出身门第到宋代重视资财,这是受到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社会观念发生了改变,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出现后,唐朝依然存在“不以进士擢第”的现象,门阀制度并未立即瓦解;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婚姻观念的变化,并未体现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D选项不能说明唐宋时期社会观念的不同。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0.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在民国二十九年,即公历1940年由中共打了一场“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的一仗,联系所学,这是在抗战相持阶段组织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其意义是坚定了全民族的抗战信心,故D正确;
A项是1937年的淞沪会战,B是1937--1938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C项是1938年太原会战中的台儿庄会战,时间都在1940年之前,故排除。
故选:D。
33.A【详解】根据“融入了天文、地理、气象、航海、生物、人体生理、医药、法律、哲学、语言等大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是一个学识非常丰厚的人”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追求知识渴望理性,故选A项;题意没有反映艺术家对教会腐败的批判,故排除B项;拉伯雷和塞万提斯的著作无法说明人们对世界深度了解的普遍性,故排除C项;拉伯雷和塞万提斯并未构筑未来社会的蓝图,所以新思想催生出未来社会蓝图的说法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D项。
41.(25分)【试题解析】
(1)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相关信息进行回答,如“一个被乌托邦化了的中国”,“肮脏之国”,可以总结出其变化;第二小问,应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从西方不同时期主观需求和客观形势变化两个角度分析。(2)第一小问,综合材料二中变化应答出两层意思,第二小问,原因分析要结合材料,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对立的影响分析。复杂形象可以分两大方面,一是“好奇、羡慕”,一是“猜疑与不安”,联系现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对应解读即可;第三小问,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上面涉及到的相关角度如经济、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等角度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变化:由乌托邦似的理想国变为肮脏、落后的国家。(2分)
原因:明清时期中国制造业领先世界,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启蒙运动出于反对封建专制的需要,欧洲知识界需要借乌托邦化了的中国来反封建和反宗教专制;工业革命后,中西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西方人以西方为中心,表现出对中国的轻蔑;西方口中的肮脏落后的中国形象更能为其殖民扩张行为辩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中西方交流的增多,使其看待中国更加的全面。(每点2分,共8分)
(2)变化:从灰暗到淡化,再从恐怖、邪恶到复杂多元。(3分)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迅速增强;从冷战时期的敌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交往增多使西方对中国认识更加深入;中国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意识形态上的不同让其有所警惕。(每点2分,共6分)
启示: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坚持对外开放,拓展交往、获得认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求同存异,强调合作与共赢、淡化意识形态差异。(每点2分,任意2点4分)
42.(12分)【解析】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南北战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一战的影响,解答的关键信息是“1790~1990年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情况”“对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债务情况进行阶段划分”。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将图中所示年份转换为某种恰当的时间尺度,然后结合图中数据,对划分依据的解释,做到合理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即可。
故答案为: (三种示例)
(1)和平发展时期(1790-1930)(1920-1930年),在这些时期,美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呈下降的趋势.(3分)美国独立之后,颁布了《1787年宪法》,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快速发展。(3分)
南北战争后,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3分)一战后,美国迎来了20世纪20年代的“柯立志繁荣”,美国政府致力于偿还债务,导致美国债务减少。(3分)
(2)战争时期(1860-1870年)(1910-1920年),在这些时期,美国政府债务明显增多。(2分)受南北战争和一战影响,1860-1870年、1919-1920年美国国债增多。(3分)20世纪30年,为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主办公共工程等导致国债迅速增长。(3分)50-70年代,凯恩斯主义盛行,美国还面临对外援助、海外驻军以及朝鲜战争等巨额财政支出,国债居高不下。 (4分)
(3)新自由主义时期(1980-1990年),20世纪80年代,滞胀危机情况下凯恩斯主义失灵,(3分)为克服经济危机,里根实行“新的经济政策”,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降低赤字,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政府的债务有所下降,(6分)但同时美国针对苏联实施“星球大战”计划,又导致政府债务增多。(3分)
45.(15分)
(1)北宋机构重叠紊乱,行政效率低下,存在弊端;国家财政负担沉重,统治危机加深;王安石变法失败,巩固变法成果。
(2)态度1:肯定。依据:品、阶、官、职统一,简化官品等级;精简政府机构,职责明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
态度2:否定。依据:以复古为指导思想,不符合实际;改革不彻底,改革后依旧存在机构重复,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
46.(15分)
(1)主要表现:工人阶级是反战运动的主力军;有关限制战争的国际法有所发展;和平运动初具世界规模,波及国家多。
(2)原因:
欧洲两大军事军团的形成与对峙,国际局势日趋紧张;一些欧洲民众狭隘的爱国主义表现严重制约和平运动的进展;资产阶级政府及实权人物信奉用战争手段解决争端;世界和平运动组织涣散,难以保证各国的协调统一。
47.(15分)
(1)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一五计划;中苏关系恶化和三年严重困难。(7分)
(2)爱岗敬业的主人翁意识;坚定的理想信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品质;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