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试题(附解析Word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试题(附解析Word版)

ID:244241

大小:1.68 MB

页数:37页

时间:2020-03-2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河北省衡水中学 2020 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化学 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2 页,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1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D 2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Fe 56 Cu 64 Zn 65 Br 80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0 分) 一、选择题(1~20 每小题 1 分,21~30 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从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项涂黑) 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华为麒麟 980”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 豆腐有“植物肉”之美称,“卤水点豆腐”是胶体的聚沉过程 C. 港珠澳大桥为了防腐蚀可以在钢铁中增加含碳量 D. 《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碳酸钠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硅,而不是二氧化硅, A 错误; B.豆浆属于胶体,向豆浆中加入卤水(含有电解质溶液)会引发胶体的聚沉,形成豆腐,B 正 确; C. 钢铁中增加含碳量,更容易形成原电池,形成原电池造成铁的腐蚀速率加快,C 错误; D.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水解显碱性,可洗衣服,故 D 错误; 答案选 B。 2.ClO2 和 NaClO2 均具有漂白性,工业上用 ClO2 气体制 NaClO2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步骤 a 的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和干燥 B. 吸收器中生成 NaClO2 的离子方程式:2ClO2+H2O2=2C1O2-+O2↑+2H+C. 工业上可将 ClO2 制成 NaClO2 固体,便于贮存和运输 D. 通入空气的目的是驱赶出 ClO2,使其被吸收器充分吸收 【答案】B 【解析】 A. 步骤 a 中,由溶液得到 NaClO2 固体,进行的操作为:过滤、洗涤和干燥,A 正确;B. 吸收 器 中 发 生 反 应 : 2ClO2+2NaOH+H2O2═2NaClO2+O2+2H2O ,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 2ClO2+2OH−+H2O2=2ClO2-+O2+2H2O,B 错误;C. 固体比气体便于贮存和运输,工业上可将 ClO2 制成 NaClO2 固体,C 正确;D. 反应结束后,发生器中仍有少量 ClO2,用空气可以将其排 出,确保其在吸收器中被充分吸收,D 正确。答案选 B. 3.《本草纲目》中收载“烧酒”篇:“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 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本草经集注》中记载有关于鉴别消石(KNO3)和朴消(Na2SO4)之 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消石也”。文字中两处渉及到“法”。分别是 A. 蒸馏 焰色反应 B. 萃取 升华 C. 蒸馏 丁达尔效应 D. 升华 焰色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题中所给信息,“蒸令气上”表明该方法是利用各组分沸点不同实现物质的分离, 此“法”是指蒸馏,烧酒利用的是蒸馏原理;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通过以上分析,A 选 项正确,故本题答案为 A。 【点睛】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把握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同时要注意古文 的理解。 4.已知反应:2NO(g)+Br2(g) 2NOBr(g) △H =-a kJ·mol-1 (a > 0),其反应机理如下: ①NO(g)+Br2(g) NOBr2 (g)快②NO(g)+NOBr2(g) 2NOBr(g)慢,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 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①的快慢 B. NOBr2 是该反应 催化剂 C. 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 a kJ·mol-1 D. 增大 Br2 (g)浓度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C 【解析】 的【详解】A.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慢的一步,所以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②的快慢,故 A 错误; B. 是中间产物,而不是催化剂,故 B 错误; C.正反应放热,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 应的活化能小 a ,故 C 正确; D.增大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故 D 错误。 答案选 C。 【点睛】催化剂和中间产物的区别:如果一个物质在第一个式子反应了,最后又生成了,即 为催化剂;如果是前面一个式子的生成物,在下个式子中反应了,即为中间产物。 5.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 64 g,则转移到阴极的电子数不一定等于 2NA B. 18 g 氨基(-ND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10NA C. 用惰性电极电解100 mL 0.1 mol·L-1 的 CuSO4 溶液,当阴、阳两极产生相同条件下等体积 的气体时,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 0. 04NA D. 工业合成氨每断裂 NA 个 N≡N 键,同时断裂 6NA 个 N-H 键,则反应达到平衡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电解精炼铜时,阳极为粗铜,除铜外还有其它金属失电子,故阳极质量减少 64 g 时转移电子数不一定等于 2NA,A 正确; B.18g 氨基( )的物质的量为 1mol,而氨基( )中含 9 个电子,故 1mol 氨基中含 9NA 个电子,B 错误; C. 用惰性电极电解 的 溶液,阴极上 先放电生成 0.01mol , 而后 放电生成 ,阳极上一直是 放电生成 ,设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xmol, 根据两极上得失电子数守恒可知: ,解得 ,故阳极上转移电子 为 0.04NA 个,C 正确; D. 工业合成氨 ,断裂 NA 个 键说明消耗 1mol ,断裂 6NA 个 键说明消耗 2mol , ,D 正确; 答案选 B。 2NOBr -1kJ mol 2ND− 2ND− -1100mL0.1mol L 4CuSO 2+Cu Cu +H 2H -OH 2O 0.01 2 2 4x x× + = x=0.01mol 2 2 3N +3H 2NH N N≡ 2N N H- 3NH V =V正 逆6.叶蜡石 化学式为 X2 [Y4 Z10](ZW)2,短周期元素 W、Z、X、Y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与 Y 为同一周期相邻元素,Y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一半,X 的离子与 ZW-含有相同的电 子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X 的最高价氧化物可作耐火材料 B. 常温常压下,Z 和 W 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均为液体 C. 原子半径:X > Y > Z > W D. 可用 NaOH 溶液分离 X 单质和 Y 单质的混合物 【答案】D 【解析】 【分析】 短周期元素 W、Z、X、Y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一半,Y 的原 子序数大于 4,则 Y 含有 3 个电子层,最外层含有 4 个电子,为 元素;X 与 Y 为同一周期 相邻元素,则 X 为 元素;X 的离子与 ZW-含有相同的电子数,铝离子含有 10 个电子,则 ZW- 为 10 电子微粒,应该为 ,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可知 W 为 ,Z 为 元素。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W 为 ,Z 为 元素,X 为 ,Y 为 , A. X 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氧化铝,氧化铝熔点较高,可作耐火材料,故 A 正确; B. 、 形成的化合物为水和双氧水,常温下都是液态,故 B 正确; 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稀有气体除外),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 因此原子半径 > > > ,故 C 正确; D. Si 和 Al 都与 NaOH 溶液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分离,故 D 错误; 答案选 D。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0.1 mol·L-1 FeSO4 溶液:Na+、K+、Cl-、 B. 滴入酚酞变红色的溶液:K+、Ca2+、 、 C. 加入铁粉放出氢气的溶液: 、Fe3+、ClO-、 D. 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K+、 、S2-、Cl- 【答案】A 【解析】 的 Si Al -OH H O H O Al Si H O Al Si O H 3NO− 3HCO− 2 3CO − 4NH + 2 4SO − 2 4SO −【详解】A. 离子相互之间不反应,可以共存,A 正确; B. 滴入酚酞变红色,溶液显碱性, 碳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不能共存,碳酸根离子与钙离 子能生成 沉淀, 不能共存,B 错误; C. 加入铁粉放出氢气,说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氢离子和次氯酸根能生成弱酸次氯酸,不共 存,C 错误; D. 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含有 氧化性离子, 硫离子的还原性比较强 ,故该离子也 能被氧化 ,不共存,D 错误; 答案选 A。 【点睛】所谓离子共存,实质上就是判断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的问题。若在溶液中能够发生 反应,就不能大量共存。判断能否发生反应,不仅是有沉淀、气体、水、难电离的物质产生, 还涉及到溶液酸碱性、有色、无色,能否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等。 8.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操作 目的 A 称取 5.0gCuSO4·5H2O 加入 27.0g 水中,搅拌溶解 配制 10%CuSO4 溶液 B 先用稀盐酸洗涤,再用水清洗 洗涤分解 KMnO4 制 O2 的试管 C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片刻后与标准 比色卡比较并读数 测定 0.05mol.L-1NaClO 溶 液的 pH D 将粗碘放入烧杯中,烧杯口放一盛满冷水的烧瓶,隔石棉网 对烧杯加热,然后收集烧瓶外壁的固体 提纯混有 NH4Cl 的粗碘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A.5.0gCuSO4·5H2O 中含 CuSO43.2g,加入 27.0g 水中,搅拌溶解得到 32gCuSO4 溶液,溶质的质 量分数为: ×100%=10%,故 A 正确;B.洗涤分解 KMnO4 制 O2 的试管,试管内壁附着 MnO2 需要用浓盐酸并加热洗涤,再用水洗涤,故 B 错误;C.测定 0.05mol.L-1NaClO 溶液的 pH,由 3.2 32 g g于 NaClO 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试纸褪色,故不能用 pH 试纸测其 pH,C 错;D.提纯混有 NH4Cl 的粗碘,因 NH4Cl 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后又结合成 NH4Cl,故不能用加热的方法分 离,D 错;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A。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氢气的燃烧热为 △H =-285.5 kJ·mol-1,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O(1) 2H2(g) +O2(g) △H =+285.5 kJ·mol-1 B. 密闭容器中,9.6 g 硫粉与 11.2 g 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 17.6 g 时,放出 19.12 kJ 热量, 则 Fe(s)+S(s) ===FeS(s) △H =-95.6 kJ·mol-l C. 500℃、30 MPa 下,将 0.5 mol N2 和 1.5 mol H2 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放 热 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 (g)+3H2 (g) 2NH3 (g)△H =-38.6 kJ·mol-l D. 相同条件下,在两个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1 mol N2 和 3 mol H2 反应放出的热量与 2 mol NH3 分解吸收的热量一定一样多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气的燃烧热指的是 1mol 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故电解水的热 化学方程式为 2H2O(1) 2H2(g)+O2(g) △H =+571kJ·mol-1,A 项错误; B.11.2 g 铁粉即 0.2mol,9.6 g 硫粉即 0.3mol,铁粉可完全反应,当 0.2mol 铁粉完全反应生成 硫化亚铁时,放出 19.12 kJ 热量,则 1mol 铁粉完全反应放出 95.6 kJ 热量,B 项正确; C.合成氨是可逆反应,0.5mol (g)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但 ΔH 描述的是完全反应的热 效应,C 项错误; D.相同条件下,在两个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1 mol (g)和 3mol (g)反应与 2mol 分解的转化率不同,放出的热量不一样多,D 项错误; 答案选 B。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Si 与 NaOH 溶液反应:Si+2OH-+H2O=== +H2↑ B. 向 Ca(HCO3)2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Ca2++ +OH-===CaCO3+H2O C. 电解 MgCl2 溶液:2H2O+2Cl- 2OH-+H2↑+Cl2↑ D. 向含 0.2 mol FeI2 的溶液中滴加含 0.25 mol Cl2 的氯水:2Fe2++8I-+5Cl2===2Fe3++4I2+ 2N 2N 2H ( )3NH g 2 3SiO − 3HCO−10Cl- 【答案】D 【解析】 【详解】A. 与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错误; B. 中加入足量的 ,离子方程式应该为: ,B 错误; C.溶液中存在 ,会产生氢氧化镁沉淀,C 错误; D. 还原性碘离子大于亚铁离子,氯气得到电子为 0.25mol×2×1=0.5mol,由电子守恒可知,碘 离子全部被氧化,亚铁离子一半被氧化,所以离子方程式为:2Fe2++8I-+5Cl2===2Fe3++4I2 +10Cl-,故 D 正确; 答案选 D。 【点睛】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规律(三“看”),第一看:符不符(即是否符合反应事实);第 二看:平不平(即元素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第三看:拆不拆(即离子、分子形式的 书写是不是有问题)。 11.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N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 径最小,Y 的次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 1/4,离子化合物 ZX2 是一种储氢材料,W 与 Y 属于同一主族,NY2 是医学上常用的水消毒剂、漂白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Y 和 W 分别与 X 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2 Y > X2W B. 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Y2-< Z2+< N-< W2- C. ZX2 和 NY2 中含有化学键一致,且微粒个数之比均为 1 : 2 D. 含氧酸的酸性 N > W,可证明非金属性:N > W 【答案】A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N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 最小,应为 元素,Y 的次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 14,则电子总数为 8,应为 元素,W 与 Y 属于同一主族,则 W 为 元素,N 应为 元素,离子化合物 ZX2 是一种储氢材料,Z Si NaOH 2- 2 3 2Si 2OH H O SiO 2H= ↑-+ + + ( )3 2Ca HCO NaOH 2 - 2- 3 3 3 2Ca +2HCO +2OH =CaCO +CO +2H O+ - 2+Mg H O S Cl应为 元素,X、Y、Z、W、N 依次为 、 、 、 、 。 【详解】A.非金属性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 A 正确; B.Y 为 元素、Z 为 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 子半径越小,故 B 错误; C. 和 中化学键分别为离子键和共价键,故 C 错误; D.比较非金属性,应根据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判断,故 D 错误; 答案选 A。 12.已知氨气可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下图中的装置(省略夹持装置及加 热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实验时 C 中粉末逐渐变为红色,D 中出现无色液体。下列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 ) A. 试管 A 中加入的试剂为 NH4Cl 固体 B. 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 3 C. 装置 B 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碱石灰或无水氯化钙 D. 装置 D 中液体可以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A 中发生 ,B 为干燥氨气,C 中 发生 ,D 中冷却出现液体为水和氨气混合物,E 中收集氮气。 【详解】A.实验室制取氨气应该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而只加热氯化铵固体不 能得到氨气,A 错误; B. 为氧化还原反应, 为氧化剂,氨气为还原剂,则氧化 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B 错误; C.装置 B 的作用为干燥氨气,加入的物质可以是碱石灰,不能用无水氯化钙,易与氨气结合 Mg H O Mg S Cl O>S O Mg 2MgH 2ClO 4 2 2 3 22NH Cl+Ca OH CaCl +2NH +2H O↑( ) 3 2 22NH +3CuO 3Cu+N +3H O 3 2 22NH +3CuO 3Cu+N +3H O CuO生成络合物,故 C 错误; D. D 中冷却出现液体为水和氨气混合物,溶液显碱性,则 D 中液体可以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 纸变蓝,D 正确; 答案选 D。 13.K2 FeO4 在水中不稳定,发生反应: +l0H2O 4Fe(OH)3(胶体)+8OH-+3O2, 其稳定性与温度(T)和溶液 pH 的关系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由图甲可知上述反应 △H < 0 B. 由图甲可知温度:T1 > T2 > T3 C. 由图甲可知 K2 FeO4 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D. 由图乙可知图中 a < c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图甲数据可知,温度越高,相同时间内 浓度变化越快,所以温度:T1>T2>T3;由 可知:氢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 动,高铁酸钾溶液平衡时 浓度越小,pH 越小,根据图乙可知,aT2>T3,故 B 正确; C. 由图甲数据可知,温度越高,相同时间内 浓度变化越快,高铁酸钾溶液平衡时 浓度越小,温度越高 浓度越小,所以 的稳定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C 正确; 2 44FeO − 2- 4FeO ( )2- - 4 2 234FeO +10H O 4Fe OH +8OH +3O= ↑ 2- 4FeO 2- 4FeO 2- 4FeO 2- 4FeO 2- 4FeO 2- 4FeO 2- 4FeOD. pH 越小,氢离子浓度越大,由 可知:氢离 子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高铁酸钾溶液平衡时 浓度越小,pH 越小,所以 a0,故 A 错误; B.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恒容绝热密闭容器进行该反应,随反应进行温度降低,而平衡常数只 受温度影响,故平衡常数一定发生变化,故 B 错误; C. 平衡时 ,列三段式: ,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 ,若起始向容器中充入 1.2mol 、0.60mol 和 0.60mol ,此时 >0.13,则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达到平 衡前 v 正 ( ) ( )2n H n CO ( ) ( )2n H n CO > > CO(g)+2H2(g)⇌CH3OH(g) 起始量(mol/L)1 1.5 0 变化量(mol/L)0.5 1 0.5 平衡量(mol/L)0.5 0.5 0.5 平衡常数 k= = ,=4; 再通入 0.5molCO 和 0.5molCH3OH,c(CO)=c(CH3OH)=1mol/L,c(H2)=0.5mol/L,浓度商 Qc= =4,所以平衡不移动,故 C 正确; D.c 点状态下再通入 1 molCO 和 4 molH2,在等温等容的条件下,投料比不变,相当于加压,平 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新平衡 H2 的体积分数减小,故 D 正确; 本题答案为 B。 【点睛】对于在定温、定容的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再按和起始相同的投料比 填料,相当于增大压强,由此分析平衡的移动情况。 30.用多孔石墨电极完成下列实验: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 A. I 中,b 极反应:2H2O-4e-=== O2↑+4 H+ B. Ⅱ中,析出红色固体:Cu2++H2 === Cu+2H+ C. Ⅲ中,只可能发生反应:2Ag++Cu === Cu2++2Ag D. I 中,a 极上既发生了化学过程,也发生了物理过程 【答案】C 【解析】 ( ) ( ) ( )3 2 2 c CH OH c CO c H 2 0.5 0.5 0.5× 2 1 1 0.5×【分析】 Ⅰ中电解硫酸钠溶液就是电解水,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因为用的电极是多孔石墨, 所以电极会吸附氢气;Ⅱ中产生了铜,是由于铜离子和多孔电极中的氢气发生了反应,Ⅲ中 产生了银单质,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铜置换银,另一种可能是银离子和氢气反应生成了银。 【详解】A. I 中 b 极连接电源正极,所以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电极反应式为: ,A 正确; B. Ⅱ中产生了铜单质,是由于多孔电极中吸附了氢气, ,B 正确; C.银的产生也有可能是 ,C 错误; D.a 极是电解池阴极,产生氢气是化学变化,多孔电极吸附氢气是物理变化,D 正确; 答案选 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31.纳米级 Fe3O4 呈黑色,因其有磁性且粒度小而在磁记录材料、生物功能材料等诸多领域有 重要应用,探究其制备和用途意义重大。 (1)还原-沉淀法:①用还原剂 Na2SO3 将一定量 Fe3+可溶盐溶液中的 Fe3+还原,使 Fe2+和 Fe3 +的物质的量比为 1 : 2。②然后在①所得体系中加入氨水,铁元素完全沉淀形成纳米 Fe3O4。 写出②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电化学法也可制备纳米级 Fe3O4,用面积为 4 cm2 的不锈钢小球(不含镍、铬)为工作电极, 铂丝作阴极,用 Na2SO4 溶液作为电解液,电解液的 pH 维持在 10 左右,电流 50 mA。生成 Fe3O4 的电极反应为______。 (3)已知:H2O(1) === H2(g)+ O2(g) △H =+285.5 kJ·mol-l,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 Fe3O4, 经由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 H2 的过程如下,完善以下过程 I 的热化学方程式。过程 I:__________。过程Ⅱ:3FeO(s)+H2O(l) === H2(g)+Fe3O4(s) △H =+128.9 kJ·mol-1 (4)磁铁矿(Fe3O4)常作冶铁的原料,主要反应为 Fe3O4(s)+4CO(g) 3Fe(s)+4CO2 (g),该反应 的△H < 0,T℃时,在 1 L 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 Fe3O4、CO 各 0.5 mol,10 min 后反应达到 2 22H O 4e =O 4 H↑- +- + 2 2Cu H =Cu 2H+ ++ + 22Ag H =2Ag 2H+ ++ + 1 3 1 2平衡时,容器中 CO2 的浓度是 0.4 mol·L-1。 ①T℃时,10 min 内用 Fe3O4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g·min-1。 ②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 【答案】 (1). Fe2++2Fe3++8NH3·H2O === Fe3O4↓+8 +4H2O (2). 3Fe-8e-+ 8OH-=== Fe3O4↓+2H2O (3). 2Fe3O4(s) === 6FeO(s)+O2(g) △H =+313.2 kJ·mol-l (4). 2.32 (5). 256 【解析】 【分析】 可以表示为 ,即 中铁的价态为既有+2 价也有+3 价,+2 价和+3 价的 铁原子之比为 1:2。 【详解】(1) 和 的物质的量比为 1 : 2,加入氨水制得 ,一水合氨是弱碱,离 子方程式为: , 答案为: ; (2)不锈钢小球(铁)为阳极,失电子生成 ,且溶液为碱性环境,故电极方程式为: , 答案为: ; (3)过程 I 为 分解生成 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 , 根据图像可以推知,整个过程为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即反应 I 和反应Ⅱ叠加得到总反应: △H1 =+285.5 kJ·mol-l,设反应Ⅱ焓变为△H2,则反应 I 的焓变为: ,故反应 I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4)①根据方程式 ,10 min 后 的浓度是 0.4 mol·L-1,体积为 1L,故 的物质的量增加 0.4mol,根据方程式 减少 0.1mol 4NH + 3 4Fe O 2 3FeO Fe O 3 4Fe O 2Fe + 3Fe + 3 4Fe O 2 3 + 3 2 3 4 4 2Fe +2Fe +8NH H O = Fe O +8NH +4H O↓ + + 2 3 + 3 2 3 4 4 2Fe +2Fe +8NH H O = Fe O +8NH +4H O↓ + + 3 4Fe O 3 4 23Fe 8e +8OH = Fe O +2H O↓- -- 3 4 23Fe 8e +8OH = Fe O +2H O↓- -- 3 4Fe O FeO 3 4 22Fe O 6FeO+O ↑光照 ( ) ( ) ( )2 2 2 11 2H O H g O g=== + 1 22 H -2 H 285.5-2 128.9=313.2k / ol=2 J m×∆ ∆ × ( ) ( ) ( ) -1 3 4 22Fe O s === 6FeO s O 313.2 kJ molg H = + + ( ) ( ) ( ) -1 3 4 22Fe O s === 6FeO s O 313.2 kJ molg H = + + ( ) ( ) ( ) ( )3 4 2Fe O s 4CO g 3Fe s 4CO g+ + 2CO 2CO 3 4Fe O(23.2g),故用 Fe3O4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故答案为:2.32 ; ②列三段式, ,故平衡常数 , 故答案为 256。 32.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 FeS、SiO2 等)制备聚铁(碱式硫 酸铁的聚合物)和绿矾(FeSO4·7H2O),过程如下: (1)将过程②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不会褪色的是_____(填标号)。 A.品红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酸性 KMnO4 溶液 D.溴水 (2)过程①中,FeS 和 O2、H2SO4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过程③中,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 (4)实验室为测量所得到的聚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下列实验。①用分析天平称取 2. 800 g 样品;②将样品溶于足量的盐酸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③过滤、洗涤、干燥, 称量,得固体质量为 3. 495 g。若该聚铁主要成分为[Fe(OH) (SO4)]n,则该聚铁样品中铁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假设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和硫元素)。 (5)如图是将过程②产生的气体 SO2 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 H2SO4 的原理示意图,若得到的硫 酸浓度仍为 49%,则理论上参加反应的 SO2 与加入的 H2O 的质量比为______。 【答案】 (1). B (2). 4 FeS+3O2+12 H+=== 4Fe3++6H2O+4S (3). Fe(或铁) ( ) -1 3 4 23.2gv e =2.32g min10minF O =  ( ) ( ) ( ) ( )3 4 2Fe O s 4CO g 3Fe s 4CO g mol/L 0.5 0 mol/L 0.4 0.4 mol/L 0.1 0.4 + + 起始( ) 化( ) 平衡( ) 变 4 4 0.4= 2560.1K =(4). 30% (5). 8 : 15 【解析】 【分析】 过程②产生的气体为 ,具有还原性和漂白性;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结合质量守恒 书写化学方程式;溶液 X 中含有 ,要制备绿矾,应加入 使之还原为 ; 【详解】(1)过程②产生的气体为 ,具有还原性和漂白性,因具有漂白性而使品红褪色, 因具有还原性而使具有氧化性的酸性 溶液、溴水褪色,只有紫色石蕊试液不会褪色。 故答案为:B; (2)反应物为 、 和 ,生成物有 ,根据质量守恒还应有 和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 (3)溶液 X 中含有 ,要制备绿矾,应加入 使之还原为 ,加入铁可生成 ,并 且不引入新的杂质, 故答案为:Fe(或铁); (4)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质量为 3.495g,应为 BaSO4 沉淀, ,则 , ,该聚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 故答案为:30% (5)原硫酸浓度为 49%,得到的硫酸浓度仍为 49%,所以新生成的硫酸的质量比后加入物质 的总质量为 49%,总方程式为: ,设加入 的质量为 x g,加入 水的质量为 y g,需要通入氧气的质量为: g,新生成硫酸的质量为 2SO 3+Fe Fe 2+Fe 2SO 4KMnO FeS 2O 2 4H SO S ( )2 4 3Fe SO 2H O 3 2 24FeS 3O 12H === 4Fe 6H O 4S+ ++ + + + 3 2 24FeS 3O 12H === 4Fe 6H O 4S+ ++ + + + 3+Fe Fe 2+Fe 2+Fe ( )4 3.495gn BaSO = =0.015mol233g/mol ( ) ( )3+ 2- 4n Fe =n SO =0.015mol ( )m Fe =0.015mol 56g/mol=0.84g× ( ) 0.84gω Fe = 100%=30%2.8g × 2 2 2 2 4 1SO + O +H O=H SO2 2SO x 1 x32=64 2 4 × × g,故 ,解得 , 故答案为:8 : 15。 33.甲醇又称“木醇”,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有毒液体。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 和液体燃料,可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并常用作有机物的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剂等。 (1)工业上可利用 CO2 和 H2 生产甲醇,方程式如下: CO2(g)+3H2(g) CH3OH(l)+H2O (g) △H=Q1kJ·mol-1 又查资料得知:①CH3OH(l)+1/2 O2(g) CO2(g)+2H2(g) △H=Q2kJ·mol-1 ②H2O(g)=H2O(l) △H= Q3kJ·mol-1,则表示甲醇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甲醇燃料电池,并用该电池电解 200mL 一定浓度的 NaCl 与 CuSO4 混合溶 液,其装置如图: (2)为除去饱和食盐水中的铵根离子,可在碱性条件下通入氯气,反应生成氮气。该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量氯气用 Na2S2O3 除去,反应中 S2O32-被氧化为 SO42-。若过量的氯气为 1×10-3mol,则 理论上生成的 SO42-为_____________mol。 (4)写出甲中通入甲醇这一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论上乙中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丙图所示(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 体积),写出在 t1 后,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原混合溶液中 NaCl 的物质的 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设溶液体积不变) (6)当向上述甲装置中通入标况下的氧气 336mL 时,理论上在铁电极上可析出铜的质量为 _____________g。 (7)若使上述电解装置的电流强度达到 5.0A,理论上每分钟应向负极通入气体的质量为 _____________克。(已知 1 个电子所带电量为 1.6×10-19C,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CH3OH(l)+3/2 O2(g)== CO2(g)+2H2O(l)ΔH=(2Q1+3Q2+2Q3) x 4998= x64 32 × 49x 32 =49%xx+y+ 4 x 8=y 15kJ•mol - 1 (2). 3Cl2+2NH4++8OH-=N2↑+6Cl-+8H2O (3). 5×10-4 (4). CH3OH-6e-+8OH-=CO32-+6H2O (5). 4OH--4e-=O2↑+2H2O (6). 0.1 (7). 1.28 (8). 0.016 【解析】 【分析】 (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分析得到所需热化学方程式; (2)可以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依据离子方程式的定量关系计算生成硫酸根离子的量; (4)在燃料电池的中,负极上是燃料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根据电解质环境来书写电极反 应式; (5)根据电解池 电极反应规律来书写电解反应,结合电子守恒和离子的量的关系进行计算; (6)根据 n= 计算出氧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丙中图象判断铜离子的总物质的量,最后根 据 m=nM 计算出生成铜的质量; (7)根据 Q=It 和 N=Q/e-结合 CH3OH-6e-+8OH-=CO32-+6H2O 计算。 【详解】(1)根据盖斯定律,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的氢气和水蒸气消去,得到 1mol 甲醇完 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CH3OH(l)+3/2 O2(g)== CO2(g) +2H2O(l) ΔH=(2Q1+3Q2+2Q3)kJ•mol-1; (2)铵根离子,可在碱性条件下通入氯气,反应生成氮气,可知氯气被还原为 Cl-,同时应该 有水生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l2+2NH4++8OH-=N2↑+6Cl-+8H2O; (3)1molS2O32-被氧化为 SO42-转移 8mol 电子,过量的氯气为 1×10-3mol,完全被还原转移电 子为 2×10-3mol,故参加反应的 S2O32-为 =0.25×10-3mol,生成的 SO42-为 0.25×10-3mol×2=0.5×10-3mol; (4)在燃料电池的中,负极上是燃料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在碱性环境下,甲醇失电子的 过程为:CH3OH-6e-+8OH-=CO32-+6H2O; (5)石墨为阳极、铁电极为阴极,开始 Cl-在阳极放电生成氯气,阴极 Cu2+放电生成 Cu,故 图丙中Ⅰ表示阴极产生的气体,Ⅱ表示阳极产生的气体,t1 前电极反应式为:阳极 2Cl--4e-=Cl2↑, t2 点后电极反应式为:阳极 4OH--4e-=O2↑+2H2O,由图可知,产生氯气为 224mL,则由 的 m V V 32 10 8 mol−×2Cl--2e-=Cl2↑可知,n(NaCl)= ×2=0.02mol,所以 c(NaCl)==0.1mol/L; (6)标况下的氧气 336mL 的物质的量为 =0.015mol,转移电子数为 0.015mol×4=0.06mol;阴极析出铜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质量为 0.02mol×64g·mol-1=1.28g; (7)电解装置的电流强度达到 5.0A,每分钟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0.003mol,负极通入气体的质量为 ×32g·mol-1=0.016g。 34.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 NO 与 Cl2 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得到,化学方 程式为 2NO(g)+Cl2(g) 2ClNO(g)。 (1)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时会生成亚硝酰氯,涉及如下反应:① 2NO2(g)+NaCl(s) NaNO3(s)+ClNO(g) K1;②4NO2(g)+2NaCl(s) 2NaNO3(s)+2NO(g) +Cl2(g) K2;③2NO(g)+Cl2(g) 2ClNO(g) K3,则 K1、K2、K3 之间的关系为 K3=_______________(用 K1 和 K2 表示); (2)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亚硝酰氯的结构为 Cl—N==O) 化学键 N≡O Cl-Cl Cl-N N==O 键能/(kJ·mol-1) 630 243 a 607 则 2NO(g)+Cl2(g) 2ClNO(g)的反应的 △H 和 a 的关系为 △H = ___kJ·mol-1。 (3)300℃时,2NO(g)+Cl2 (g) 2ClNO(g)的正反应速率表达式为 v 正 = k·cn (ClNO),测得速 率和浓度的关系如下表: 序号 c(ClNO)/(mol·L-1) v/(mol·L-1·s-l) ① 0. 30 3. 60×10-9 ② 0. 60 1. 44×10-8 ③ 0. 90 3. 24×10-8 n = ___;k = ____。 0.224 22.4 / L L mol 0.336 22.4 / L L mol 0.06 3 mol 19 23 1 5.0 60 1.6 10 6.02 10 A s C mol− − × × × × 0.003 6 mol(4)若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比为 2 : 1 的 NO 和 Cl2 进行反应 2NO(g)+Cl2(g) 2ClNO(g),能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填标号)。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2v 正(NO) = v 逆(Cl2)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d.该 反应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e.NO 和 Cl2 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5)25℃时,向体积为 2 L 且带气压计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0.08 mol NO 和 0.04 mol Cl2 发生反 应:2NO(g)+Cl2 (g) 2ClNO(g)△H。 ①若反应起始和平衡时温度相同,测得反应过程中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甲曲线 a 所示, 则 △H __(填“>”“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