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一语文试题
2020.1
本试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
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11 分)
说 荷
赵文英
①数次邂逅,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撼。这年夏天,天大旱,烈日炙烤着大
地,热浪蒸腾着大地。渐渐地,碧波荡漾的湖泊干涸了……此时此刻,荷临危不惧,坦然自
若,正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我的到来。
②这是怎样一番惊人的情景!往日一池清冽碧水的荷塘一滴水不见,在早已焦渴得干巴
巴龟裂的土地上,一群群壮硕挺拔的荷昂扬如常地站立着,周围还有倔强地从地缝中钻出尖
尖角的小荷。原来水里生水里长的荷,虽无雨洗尘、无水滋润,但田田荷叶依然绿亭亭翠叶
如盖,片片相连,相拥相依,充溢着一派勃勃的生机;一枝枝饱满的花蕾、粉荷初露的荷花,
在灼灼阳光下,显得出奇的艳丽、鲜亮,婀娜多姿地摇曳在清新、生动的碧绿中,丰润鲜灵
有流香。
③荷,在恶劣的环境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它勃发的英姿,是对肆虐旱魔的冷冷嘲讽,
更是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
④早就听说过荷的故事。一颗在地层深处沉睡几千年的古莲子,一经挖出,只要给它充
足的阳光和水分,它便奇迹般地长出绿叶、绽放花朵、结出果实。这就是生命不甘泯灭勇敢
而执著的荷。
⑤每有狂风袭来,静静的荷便如千万勇士高举着盾牌,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最终,狂妄的风在它面前乖乖地败退。荷,静立如山,依然故我。⑥若遇秋雨骤至,一排排的荷如玉指纤纤弹起无数古筝,那顿挫有致、浸透着生命高贵
气息的缕缕清音,挟着空灵、洒脱的音韵轻轻飞扬。“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活得精精神神,活得清清白白,即使红颜褪去青春不在,生命的歌也是回肠荡气,掷地有声
的。
⑦当凛冽的寒风裹着雪片飞来,在荷的周围疯狂地咆哮、翻卷时,荷的叶,被撕碎了,
荷的枝,被折断了。荷还是不肯摧眉折腰,还是不肯跪倒于地,唯见冰天雪地中屹立着它不
馁不屈的铮铮傲骨。
⑧在风霜雪雨的洗礼中,在百般磨砺的锤炼中,荷,洗尽铅华,风清骨俊,典雅端庄,
柔媚明艳,真正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它不受风尘诱惑而潇洒出尘,那一派清远的
标致与神韵,不知令多少爱荷的人如痴如醉!
⑨据记载,远古时期,荷还不被西方人认识时,它却早已赢得了中国人民的赏识与喜爱。
那些古代精神领域中的种荷者,更将荷看作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他们远离物欲横流的凡
俗社会,隐居山间,徜徉在清雅的荷塘中浅吟低唱,赞荷、咏荷、赋荷,借荷出淤泥不染、
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表达自己不慕荣华、不求高贵、不媚不谄、恪守淡泊的品格和情操。
那些闪烁着高尚思想光辉的荷,早早地就在《诗经》中绽放了,“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
泽之陂,有蒲与荷”。而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
未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众多的荷姗姗而来,纷纷婷婷玉立在诗人华美、
隽永的诗篇中,尽展君子的襟怀、佳人的风采,至今还在荷皎皎如玉的花瓣上熠熠生辉,轻
轻叩动着红尘人的心扉。
⑩楚楚动人的荷,永远是一首迷人的旋律,穿行在画屏般的荷塘,风吹绿叶送爽,缕缕
荷香盈袖。今夜,不知谁会沉醉忘却归路,在这高雅、脱俗的净地,细拂心尘,茅塞顿开,
静静聆听一次有关生命真谛的诉说?
⑪荷,不答,只有被它感动得宠辱皆忘的人,才能走进它满载生命之花的梦中。
(有删改)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
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
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
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
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l.下列对《说荷》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①段中“从未像现在这样令我感到心灵的震憾”领起全文,作者震憾于荷的临危不惧,顽
强抗争。
B.第④段借助荷的故事,再次强调荷顽强的生命力,是对第③段“不言屈服的顽强抗争”的进
一步补充。
C.第⑨段说荷很早就成为诗文中的经典意象,很多文人雅士借荷的高风亮节表达自己恪守淡泊
的品格和情操。
D.文本语言朴实恬淡,不重藻饰,在朴素的叙述中让人领悟生命的真谛:无论环境如何恶劣,
都应该坚持高风亮节,保持生命的活力。
2.《说荷》与《荷塘月色》选段在对荷的描写时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4
分)
3.《说荷》盛赞荷的品质,请结合阅读体验,写出一句吟咏荷的古诗句(《说荷》引用的除外);
再写出一位中国历史上如荷一般具有崇高品质的人,并作简要评析。(4 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 题。(14 分)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话说王熙凤接了宁国府的差事,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
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
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①,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
中风俗。凤姐即命彩明钉造簿册。即时传来升媳妇,兼要家口花名册来查看,又限于明日一
早传齐家人媳妇进来听差等语。大概点了一点数目单册,问了来升媳妇几句话,便坐车回家。
至次日,卯正二刻便过来了。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的唤进来看视。一时看
完,便又吩咐道:“这二十个分作两班,一班十个,每日在里头单管人客来往倒茶,别的事
不用他们管。这二十个也分作两班,每日单管本家亲戚茶饭,别的事也不用他们管。这四个
人单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若少一件,便叫他四个描赔②。这四个人单管酒饭器皿,少一件,
也是他四个描赔。这八个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札,我总支了来,交与你八个,然后按我
的定数再往各处去分派。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这
下剩的按着房屋分开,某人守某处,某处所有物品,或丢或坏,就和守这处的人算帐描赔。
来升家的每日揽总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打架拌嘴的,立刻来回我,你有徇情,
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如今都有定规,以后那一行乱了,只和那一行说话。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辰。横竖你们上房里也有时
辰钟。卯正二刻我来点卯,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戌初烧过黄昏纸,
我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第二日仍是卯正二刻过来。说不得咱们大家辛苦
这几日罢,事完了,你们家大爷自然赏你们。”说罢,又吩咐按数发与所用之物。一面交发,
一面提笔登记,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
这日乃五七正五日上,那凤姐必知今日人客不少,在家中歇宿一夜,至寅正,起来梳洗,
收拾完备,于卯正二刻,款款来至宁府。凤姐缓缓走入会芳园中登仙阁灵前,一见了棺材,
那眼泪恰似断线之珠,滚将下来,放声大哭。于是里外男女上下,见凤姐出声,都忙忙接声
嚎哭。
一时贾珍尤氏遣人来劝,凤姐方才止住。自入抱厦内来。按名查点,各项人数都已到齐,
只有迎送亲客上的一人未到。即命传到,那人已张惶愧惧。凤姐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
原来是你!你原比他们有体面,所以才不听我的话。”那人道:“小的天天都来的早,只有今
儿,醒了觉得早些,因又睡迷了,来迟了一步,求奶奶饶过这次。”凤姐便说道:“明儿他也
睡迷了,后儿我也睡迷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人就难
管,不如现开发的好。”登时放下脸来,喝命:“带出去,打二十板子!”一面又掷下宁国府
对牌:“出去说与来升,革他一月银米!”众人听说,又见凤姐眉立,知是恼了,不敢怠慢,
拖人的出去拖人,执牌传谕的忙去传谕。那人身不由己,已拖出去挨了二十大板,还要进来
叩谢。凤姐道:“明日再有误的,打四十,后日的六十,有要挨打的,只管误!”说着,吩
咐:“散了罢。”窗外众人听说,方各自执事去了。彼时宁府荣府两处执事领牌交牌的,人来
人往不绝,那抱愧被打之人含羞去了,这才知道凤姐利害。
(有删改)
注:①钤束:约束、管制的意思。②描赔:照原样赔偿。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选文第一段凤姐对宁国府风俗的思量,直接写出了宁国府内部管理混乱以及其当家者尤氏的
无能。
B.选文中的“卯正”“巳正”“午初”“戌初”“寅正”均是用干支计时的。干支也可以用来计年,
比如《赤壁赋》中的“壬戌”。
C.王熙凤的“放声大哭”是真哭,是带着对闺中知己秦可卿的痛惜而哭;众男女的“忙忙接声
嚎哭”是假哭,是表演。
D.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的,选文主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来塑造王熙凤的形象,表现其才干。
5.凤姐针对宁国府的五件风俗,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革除这些弊端?请简要概括。(5 分)
6.从选文可以看出王熙凤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 分)
二、古诗文阅读(46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9 题。(10 分)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
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
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
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
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
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
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
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
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
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节选)
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B.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闻者彰。
D.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8.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洎牧以谗诛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l)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9 分)
柳宗元传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父镇,太
常博士,终侍御史。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两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
时流辈成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
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
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
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
“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
锡挚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
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仍出私钱赎之,
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几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
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
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旧唐书》节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B.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C.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D.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
II.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高祖:皇帝的庙号。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并追尊以名号。
B.转:这里是官职调动,表达相同意思的词语还有“迁”“徙”“调”等。
C.礼部:六部之一,掌管天下礼仪、祭享、科举考试、官员任免等事务。
D.刺史:官职。“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柳宗元出身官宦世家。他是后魏侍中济阴公的远世子孙,曾伯祖曾任宰相,父亲曾任太常博
士。
B.柳宗元文采斐然。他尤其精通两汉的文章和《诗经》《离骚》,构思落笔成文可与古人相匹敌,
深受同辈人的推崇。
C.柳宗元重情重义。因担心好友刘禹锡,不忍其母子远隔万里,自请为播州刺史,当时的人都
认为他仁义。
D.柳宗元仕途坎坷。顺宗即位后,柳宗元曾任尚书礼部员外郎,但后来被贬为邵州刺史,
还在路上,又被贬为永州司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l)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
(2)其以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9 分)
过骊山作
唐 杜牧
始皇东游出周鼎,刘项纵观皆引颈。
削平天下实辛勤,却为道傍穷百姓。
黔首不愚尔益愚,千里函关囚独夫。
牧童火入九泉底,烧作灰时犹未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句“始皇东游出周鼎”中的“鼎”是传国重宝。整句意思即秦始皇一统天下,灭掉了周朝。
B.颈联“黔首不愚尔益愚”中的“黔首”巧妙地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喻指的是普通的老百
姓。
C.尾联虚写,想象秦始皇苦心经营的坟墓,却被牧童失火烧毁,而此时秦始皇的尸骨尚未干枯。
D.本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整首诗语言质朴,通俗易懂,不同于杜牧以往咏史怀古诗的含蓄绰
约。
15.请简要概括本诗的主旨。(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 分)
(1)《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 , ”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2)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 , ”两句写箫声能
使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
(3)《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
多的两句是:“ , ”。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宋文帝出师北伐,想要建立像古人那样“ ”的
功绩,却因草率出兵,最终是“ ”的结局。
三、语言文字运用(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书生,如今立于皇帝身旁。他铿锵有力的奏折,直言不讳的进谏,
妙语连珠的回答,令皇帝,令天下为之一振。迎来皇帝的宠爱,百姓的 ,辉煌仕
途的苏轼,是 的一代豪杰。他胸怀抱负,心似江涛澎湃,欲大有作为。于是,那
时的他便成为“弄潮儿”,光环围绕。
但当苏轼遇到小人,当他的“出言不逊”遇上奸佞的巧言令色,他被抛弃了。“乌台诗案”
之后,他被一贬再贬,如离群的鸿雁,甚至感到了死亡的威胁。苏轼惊恐不安,心如死水,
那时苦闷的苏轼留给世人的是灰黑的模糊的身影。
如果苏轼仅是仕途顺畅,那么,他也许只能成为一名历史政客。如果苏轼被贬后就一直
苦闷,那世间也只多了一只蜉蝣而已。 ,苏轼却以其豁达成了后世的楷模。这时
的苏轼应该想通了一个问题:快乐之道,不在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在于喜欢自己不得不
做的事。于是,便有了泽被后世的苏堤,有了被人津津乐道的东坡肉,他以“古之立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自勉,尽己所能造福百姓。那穿芒鞋、执竹杖、戴
蓑笠的老翁将文学史开辟了新天地,摇身一变成为经典,这实是“文学之大幸”。这时的苏轼,
轻装上阵,( )。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耳目一新 爱戴 当之无愧 然而 B.焕然一新 爱护 当之无愧 固然
C.耳目一新 爱戴 当仁不让 固然 D.焕然一新 爱护 当仁不让 然而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那穿芒鞋、执竹杖、戴蓑笠的老翁将文学史开辟了新天地,让其诗文摇身一变成为经典,这
实是“文学之大幸”。
B.那穿芒鞋、执竹杖、戴蓑笠的老翁在文学史上开拓了新天地,摇身一变成为经典,这实是
“文学之大幸”。C.那穿芒鞋、执竹杖、戴蓑笠的老翁在文学史上开辟了新天地,摇身一变成为经典,这实是
“文学之大幸”。
D.那穿芒鞋、执竹杖、戴蓑笠的老翁在文学史上开辟了新天地,让其诗文摇身一变成为经典,
这实是“文学之大幸”。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一泓清泉,倒映着那朴素的清新与平凡的伟大。
B.那朴素的清新与平凡的伟大倒映在一泓清泉中。
C.他的心如一泓清泉,倒映着那朴素的清新与平凡的伟大。
D.倒映在一泓清泉般心中的那朴素的清新与平凡的伟大。
20.下面是一位高中生写的请假条,在语言表达上有五处不得当,请找出并做修改。要求修改
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 分)
请假条
王老师:
昨晚我受凉感冒,贵体欠安。作为您的高徒,我本不应该耽误学业,但病情严重,急需
到医院诊治。故向您请假,务必批准,不得延误。
学生:李明
X 年 X 月 X 日
21.下面是元宵节的形象标志图,请写出除文字及英文字母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5 分)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9 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成功卫冕世界杯冠军。38 年来,中国女排屡创
佳绩,形成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
对于女排精神,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曾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
不会,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希望女排的经历给国人带来正能量。”郎平还说过:“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
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假如你所在班级举行辩题为“女排精神靠实力还是意志”的辩论会,请你选择其中一方
写一篇辩论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白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