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北京高考全真模拟(一)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三道大题,20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请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42分)
一、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核反应方程He+7N→8O+X中,X表示的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α粒子
1. 【答案】 A
【解析】由核反应方程中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可知X为H,选项A正确。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所具有的动能的总和
B.温度标志着物体内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C.气体压强仅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
D.气体膨胀对外做功且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
2.【答案】 B
【解析】 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A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量度(标志),B正确;气体压强不仅与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关,还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C错误;温度降低,则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D错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磁感应强度和冲量均为矢量
B. 速度公式v=和电流公式I=均采用比值定义法
C. 弹簧劲度系数k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表达是kgs-1
D. 将一个带电小球看成是一个不计大小的点电荷采用的是等效处理方法
3.【答案】A
【解析】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速度、磁感应强度和冲量均为矢量,故A正确。不是电流定义式,速度公式v=采用比值定义法,故B错误。根据F=kx知k的单位是N•m,其基本单位表达是kg•s-2;故C错误。点电荷采用的物理方法是理想化模型,故D错误。
4.一倾角为θ的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其斜面部分光滑,现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和B叠放在一起,给A、B整体一初速度使其共同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1所示,已知A的上表面水平,则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B对A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B.物块A对B的作用力做正功
C.A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mgsin θcos θ
D.由于B减速运动,则B的机械能减少 图1
4.【答案】 C
【解析】 对整体分析,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可将此加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再隔离B分析可得,故B定会受到A给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则物块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故A错误;对整体分析,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可将此加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a1=acos θ=gsin θcos θ,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a2=asin θ=gsin2 θ。隔离对B分析,A对B的摩擦力f=ma1=mgsin θcos θ,故C正确;先对整体分析,有沿向下加速度为gsin θ.再对B分析,(把A对B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看做一个力),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产生的加速度为gsin θ,重力的另一个分力与把A对B的作用力平衡,所以B对A的合力垂直于斜面方向,不做功,所以B机械能不变,故B、D错误。
5.甲、乙两球质量分别为m1、m2,从同一地点(足够高)同时静止释放。两球下落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仅与球的速率v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kv(k为正的常量),两球的 v-t 图象如图2所示,落地前,经过时间t0两球的速度都已达到各自的稳定值v1、v2,则下落判断正确的是( )
A.=
B.甲球质量大于乙球
C.释放瞬间甲球的加速度较大
D.t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相等 图2
5.【答案】 B
【解析】 两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都做匀速运动,稳定时kv=mg,因此最大速度与其质量成正比,即vm∝m,=,由图象知v1>v2,因此m甲>m乙;故A错误,B
正确;释放瞬间v=0,空气阻力f=0,两球均只受重力,加速度均为重力加速度g,故C错误;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通过的位移,由图可知,t0时间内两球下落的高度不相等,故D错误。
6.一简谐机械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为λ,周期为T。t=0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a、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后图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0时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大
B.t=0时质点a的加速度比质点b的小
C.图4可以表示质点a的振动
D.图4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 图3 图4
6.【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简谐运动的振动和波动图像。图1为波动图像,图4为振动图像。t=0时刻,a在波峰位置,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b在平衡位置,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A、B错误;在波动图像中,根据同侧法由波传播方向可以判断出质点的振动方向,所以t=0时刻,b点在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故图2可以表示质点b的振动,C错误,D正确。
7.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5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增大入射角i,则b光先消失
B.在该三棱镜中a光波长小于b光
C.a光能发生偏振现象,b光不能发生 图5
D.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的遏止电压低
7.【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成两束,棱镜对b光的折射率大于对a光的折射率,a光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在三棱镜中,a光的速度大于b光,a光的频率小于b光,故a光的波长大于b光,B错误;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射入三棱镜的折射角r与射出三棱镜的入射角r′之和为60°,只增大入射角i,则r增大,r′减小,故a、b光都不会消失,A错误;光在玻璃表面反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C错误;由于b光的频率大于a光的频率,若a、b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小,则a光的遏止电压低,D正确。
8.如图6所示,一沙袋用无弹性轻细绳悬于O点,开始时沙袋处于静止状态,一弹丸以水平速度v0击中沙袋后未穿出,二者共同摆动。若弹丸质量为m,沙袋质量为5m,弹丸和沙袋形状大小忽略不计,弹丸击中沙袋后漏出的沙子质量忽略不计,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细绳所受拉力大小保持不变 图6
B.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弹丸对沙袋的冲量大小大于沙袋对弹丸的冲量大小
C.沙袋和弹丸一起摆动所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D.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为
8.【答案】C
【解析】 弹丸打入沙袋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mv0=(m+5m)v,解得v=v0;弹丸打入沙袋后,总质量变大,且做圆周运动,根据T=6mg+6m可知,细绳所受拉力变大,选项A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弹丸对沙袋的冲量大小等于沙袋对弹丸的冲量大小,选项B错误;由机械能守恒可得:·6mv2=6mgh,解得h=,选项C正确;弹丸打入沙袋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为Q=mv-·6mv2=mv,选项D错误。
9.如图7所示,a、b两光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则( )
A.在同种均匀介质中,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
B.从同种介质射入真空发生全反射时a光临界角大
C.照射在同一金属板上发生光电效应时,a光的饱和电流大
D.若两光均由氢原子能级跃迁产生,产生a光的能级能量差大 图7
9.【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光的,根据可知,a的波长小于b的波长,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则根据可知,在同种介质中传播时a光的传播速度较小,选项A错误;根据可知,从同种介质中射入真空,a
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选项B错误;发生光电效应时饱和光电流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故无法比较饱和光电流的大小,选项C错误;a光的频率较高,若两光均由氢原子能级跃迁产生,则产生a光的能级差大,选项D正确。
10.如图8所示,n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为S,电阻不计。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变压器副线圈接入一只额定电压为U的灯泡,灯泡正常发光,从线框通过中性面开始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位置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B.灯泡中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次
C.线框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nBSωsin ωt
D.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值为 图8
10.【答案】C
【解析】 题图图示位置穿过线框的磁通量最大,但是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A错误;交变电流的周期为T=,一个周期内电流方向改变两次,则灯泡中的电流方向每秒改变次,B错误;交变电流的电动势最大值:Em=nBSω,则线框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nBSωsin ωt,C正确;交变电流电压的有效值为U1=,则,D错误。
11.如图9所示,甲球从O点以水平速度v1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A点.乙球从O点以水平速度v2飞出,落在水平地面上的B点,反弹后恰好也落在A点.两球质量均为m.若乙球落在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3,与地面的夹角为60°,且与地面发生弹性碰撞,不计碰撞时间和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球在B点受到的冲量大小为mv3
B.抛出时甲球的机械能大于乙球的机械能
C.OA两点的水平距离与OB两点的水平距离之比是3∶1 图9
D.由O点到A点,甲、乙两球运动时间之比是1∶1
11.【答案】D
【解析】由动量定理I=Δpy=2mv3sin 60°,A正确;显然甲球抛出初速度大,动能大,势能相同,B正确;乙球与地面弹性碰撞,由对称性知t甲∶t乙=1∶3,第一次落地水平位移比为sOA∶sOB=3∶1,C正确.所以选D。
1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三个过程ab、bc、ca回到原状态.其p-T图像如图10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过程ab中气体一定吸热
B.过程bc中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C.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气体所放的热
D.a、b和c三个状态中,状态a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大 图10
【答案】 A
【解析】 因为=C,从图中可以看出,a→b过程不变,则体积V不变,因此a→b过程外力做功W=0,气体温度升高,则ΔU>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可知Q>0,即气体吸收热量,A正确;b→c过程气体温度不变,ΔU=0,但气体压强减小,由=C知V增大,气体对外做功,W0,即气体吸收热量,B错误;c→a过程气体压强不变,温度降低,则ΔU0,由ΔU=W+Q知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