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下学期地理模拟试题1(山东平邑一中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20届高三下学期地理模拟试题1(山东平邑一中含答案)》 共有 2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模拟考试(一)‎ 地理答案与解析 ‎1.C 2.D 3.B ‎【解析】1.C:秦岭为亚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也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介与关中平原与江汉谷地之间,北坡部分区域为断裂平原(也有称之为渭河平原),北坡地势相对较陡,再加上北坡为平原,人类活动较频繁,所以北坡山地植被的起始点海拔与南坡比相对较高,且秦岭海拔最高处也不到4000米,故秦岭最符合,C对。南岭位于亚热带气候区,其南、北坡的植被类型大致相同,因其地处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交界处,为山地地形区,该区域人类活动相对较少,故两坡的山麓处的植被覆盖度不会相差过大,而图中北坡的有植被覆盖的地方起始点海拔较高,相同海拔外起始点植被覆盖度也较低,如果再从人类活动角度来说,南岭以南属于珠江水系,以北属于长江水系,山麓南坡人类活动应比北坡较多(北坡山地多经济落后区),故植被覆盖区北坡不应比南坡起点高,另覆盖度的值也不应比南坡低,D不符。‎ ‎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主要受水热条件影响,再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一个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则受气候、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该山地南北坡则基本都在2900米以上区域植被覆盖度下降,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随气温降低植被植株或植被量也会减少,植被覆盖度也会随之降低,因此热量应为主导因素,D正确;海拔越高,大气越稀薄,太阳辐射应越强,虽然迎风坡可能因地形抬升,海拔较高处降水多,但4-10月份我国山地基本上南坡为迎风坡,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且此阶段太阳高度角较大,因此北坡光照应较强,但图中显示的是南北坡都下降,故水分与光照不是其影响主导因素,B、C不对;土壤可能导致植被覆盖度下降,但不是主导因素,因为土壤贫瘠与否只决定该地植被植株的大小,并不能决定该地没有植被或植被量少,与D相比,A不属于主导因素,D对。‎ ‎3.甲处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基本一致,代表这里植被密度类似,而根据材料可知影响其覆盖度受气候、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甲处是在相同海拔处的南北坡,一为阴坡一为阳坡,因此水热条件不同(如第一小题选对,可知秦岭南北坡气候类型不同),A不对;秦岭南为江汉谷地,北为渭河平原,两侧均为农业生产区,人类活动相对悠久,再加上该处海拔不高,处于中低海拔山区,耕种较少,在此范围的活动应大多与林有关,故最合适的就是人类活动相似造成此海拔高处植被覆盖度基本一致,四个选项中B最合适。植被类型相似不代表覆盖度一致,因为不同坡向的植株数量多少可能不一,C不符;甲处海拔并不高,在500-1000米左右,且山地的不同坡向地势大多不同,且秦岭的北坡相对较陡,D不符。故选B。‎ ‎【考点】影响一个地区的植被覆盖度有气候、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因素。‎ ‎4.C 5.D 6.C ‎【解析】4.该山地海拔在4000米以上,应该在青藏高原附近,C符合。‎ ‎5.由乙图可以看出, 0.2 万年至今时期内,温暖指数越高,说明气候温度越高,气候的温暖指数呈现波动性上升趋势,因此可以看出气候整体由冷变映,蒸发旺盛,而湿润指数数值越高,气候越湿润,降水越多,湿润指数是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说明降水减少,气候变干,因此气候的整体变化特点,为原先的冷湿转为暖干,选 D。‎ ‎6.气候趋于冷湿时,从乙图找到时应甲图时间段,从甲图可以看出,大致是距今 1.15 万-0.75 万年和 0.65 万- 0.48 万年的两个时期内,自然带的垂直带谱缺乏荒漠带,复杂性明显降低,因此,荒漠的面积明显缩小甚至没有, A 错误.而针叶林生长的下限,通过与之前时间段和之后时间段的对比,海拔明显降低, C正确,高山、亚高山草句带和禾草草原带、荒漠化草原带的面积明显扩大,因此草原面积是扩大的, D 错误。‎ ‎【考点】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变化 ‎7.B 8.B 9.C ‎【解析】7.根据图示信息,根据地表反照率在一年周期内的变化,第一次峰值出现在3月初,第二次峰值出现在10月中旬,故峰值出现在冬末春初和秋季中期正确,因此A、D错,B对;青藏高原地表反照率在一年之内出现两次明显峰值,故年内表现为“单峰双谷”型错误,C错;故选B。‎ ‎8.根据材料信息,地表反照率与高原风力强关系不大,①错误;青藏高原的地表反照率与积雪覆盖率正相关,故气候变暖,积雪减少可以导致地表反照率呈递减趋势,②正确;青藏高原的地表反照率与植被指数负相关,植被覆盖率增加可以导致地表反照率呈递减趋势,④正确。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加剧不影响地表反照率,③错误。故选B。‎ ‎9.青藏高原年均地表反照率的降低,导致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增多,地面温度升高,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增强,蒸发量增加。故选A。‎ ‎【考点】大气的热力作用 ‎10.B 11.C 12.B ‎【解析】10.荷兰地狭人稠,土地资源紧张;全年受西风影响,风暴潮多发;围垦区地势低,修建此大坝能有效防止海水入侵,保护现有土地;荷兰外海广阔,发展海洋捕捞及海水养殖条件很好,大坝内发展海水养殖不是主要目的;海水不能用于灌溉。因而只有B正确。‎ ‎11.大坝阻止海水进入坝内水域,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注入淡水量大,湖内咸水通过泄水闸逐渐排出,因此坝内此湖盐度变小。坝内水域蒸发量不变。故选C。‎ ‎12.题图的图名“莱茵河口挡潮闸示意图”,可见修闸主要是为了阻挡风暴潮,海上风浪大时,通过关闭闸门能减轻风暴潮的危害。茵河航运繁忙,水闸打开能保证正常通航,而不会提高通航能力;修闸、修坝能够对河口湿地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闸口不定时开关,开闸时海水还是能进入,因此不能增加围垦面积。因而只有B正确。‎ ‎【考点】沿海大坝和河口水闸的作用,以及盐度的变化。‎ ‎13.B 14.C 15.D ‎【解析】13.结合材料,该地为沙坝,考虑是外力堆积作用的结果,排除A、D,又因其是沙坝,排除C珊瑚堆积。所以其成因考虑是海浪堆积的结果,答案选B。其实该区域为潟湖,其成因是河流和海浪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14.通过题干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一年中冰雪融化最多的时候在北半球夏季,就纬度而言可以出现极夜,但下半年应该出现极昼现象,排除A;材料提示暴风雪天气在冬季,排除B;西风带在夏季确实会北移,影响范围只能到65°左右,因此排除D;夏季东部河流进入汛期,流量增大,所以会冲刷东面岛岸,因此本题选C。下图为基瓦利纳小镇航拍图。‎ ‎15.首先材料及现实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该区域风暴频率增加,排除A;也没有材料表明该地原本植被丰富或者有植被破坏的提示,所以排除C;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纬高山地区冰雪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确会淹没沿海低地,但近100年以来,因为气候变暖全球海平面才上升12cm,但材料提示该岛面积是急剧减少,且还有8年时间该岛屿完全沉没海底,说明最主要的原因不在于海平面上升,而是海冰融化后失去对砂质岛岸的保护,面积急剧减少,答案选D。 【考点】外力作用(特殊地貌的成因);特定时间和区域的地理现象(地球运动、三圈环流等);岛屿面积减少的原因(外力作用、温室效应等)。‎ ‎16.【答案】(1)上海临港产业区水陆空交通便利;汽车产业基础好,生产协作条件好;技术力量雄厚;我国电动汽车市场需求量大;基础设施完善;国家政策支持。(任四点给4分)‎ ‎(2)①政策扶持、宣传与推广;②电池技术突破与创新;③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普及。(任意两点给2分)‎ ‎(3)相互学习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互利共赢;制定共同的行业标准,共建基础设施。(2分)‎ ‎(4)生态意义:缓解当前石油等常规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经济意义:促进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社会意义:拉动内需,扩大就业。(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回答,各1分,共3分)‎ ‎【解析】(1)国家鼓励新能源汽车的生产,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其他都是常见的区位因素:交通、产业基础、生产协作条件、科技、基础设施等等。‎ ‎(2)从以下主要方面来分析: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充电时间问题,消费者环保出行的意识等等。‎ ‎(3)合作,取长补短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 ‎(4)从生态、经济、社会这三方面可持续发展内涵来回答。‎ ‎17【答案】(1)分布特点:河流沿岸的平原地区(或地势低平的河流沿岸)。(2分)‎ 原因:该地降水稀少,河流沿岸,接近水源,灌溉便利;(1分)平原地区(地势低平),便于大规模种植;(1分)土层深厚疏松,利于棉花生长等(1分)。‎ ‎(2)中亚地区降水少,气候干燥,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2分)多大风天气,不合理耕作导致土壤侵蚀,土层变薄;(2分)棉花对地力消耗较大,长期高强度种植棉花,造成土地肥力下降(或大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等)(2分)。‎ ‎(3)(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2分)(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2分),湖水含盐量增加(2分)。‎ ‎【解析】图示地区位于中亚,由于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故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限制性条件是水源。所以沿河分布。影响农产品质量及产量的因素主要从地形、水源、土壤及气候角度分析.从气候来看,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但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品质提高。从水源来看,图示区域有阿姆河与锡尔河作为灌溉水源,水源便利。从土壤来看,土层深厚,有利于棉花生长。该区域大规模开垦种植棉花对区域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结合区域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由于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生态环境脆弱,过度开垦,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荒漠化严重。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如果灌溉不合理,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同时会加剧下游水资源短缺,入湖水量减少,使湖水盐度上升等不利影响。 ‎ ‎18【答案】(1)积雪融水和春季雨水。(2分,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满分)‎ ‎(2)斯诺依河水量减少,河流及沿岸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河口地区海水倒灌或入侵,加重土地的盐碱化,地下水咸化;三角洲被侵蚀。(4分)‎ ‎(3)将盐分高的地下水抽至地面,与灌溉后盐分高的水一起送入荒漠中;由附近水库放水稀释盐度较高的河段;在河口建挡潮闸,防止枯水季节海水入侵地下含水层;栽种耐盐碱的植物;改良土壤。(6分,答对三点即可满分)‎ ‎【解析】(1)研学小组是 2019年 9 -11月到达澳大利亚,此时为澳大利亚的春季。题意表明,此时斯诺依河和吉利河是两条河流流量较大的季节,说明这两条河流有明显的春汛。根据位置和所学知识判断,这两条河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与亚热带气候交界处,发源于海拔较高的大分水岭,冬季山上有较丰富的积雪,春季气温上升,积雪融水补给河流,加上春季两河流流域都有一定的雨水补给,使得这两条河流此时流量较大,因此此时两条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积雪融水和春季雨水。 ‎ ‎(2)调水对斯诺依河流域生态的不良影响应从水量、生态、盐度、河口地貌等方面进行分析。调水工程把大量斯诺依河的河水调到吉利河,使得斯诺依河水量减少,可能破坏斯诺依河的河流湿地及沿岸生态系统,导致河流生态恶化;调水工程把大量斯诺依河的河水调到吉利河,使得斯诺依河枯水期时河口地区水位降低,海水倒灌或入侵现象严重,有可能加重沿岸地区的土地盐碱化,地下水咸化,水质下降:调水工程把大量的斯诺依河的河水调到吉利河,使得河流输沙量减少,河口泥沙沉积减少,海水侵蚀可能加剧,导致三角洲被侵蚀,影响海岸生态。 ‎ ‎(3)治理墨累河灌溉农业区含盐度高问题提出台理化建议主要从原因入手思考作答方向.墨累河灌溉农业区含盐度高主要是高盐度的地下水导致的,因此应将盐分高的地下水抽至地面,与灌溉后盐分高的水一起送入荒漠中或海洋;适当加大调水水量和由附近水库放水稀释盐度较高的河段;墨累河灌溉农业区含盐度高与咸潮、地下海水入侵有关,因此可以在河口建闸,阴挡潮水进入河流下游;合理利用沿海地区的地下水,提高地下水水位,防止枯水季节海水入侵地下含水层:栽种耐盐碱的植物、通过生物和工程的方法改良土壤、合理灌溉、发展节水农业,减轻土壤盐碱化。‎ ‎19【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2分);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受暖流的影响夏季气温较低(2分);夏季气温较低;日照较少(2分)。‎ ‎(2)(3分)‎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3分)‎ ‎(4)工业发展迅速;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交通便捷。(3分)‎ ‎【解析】画图步骤:‎ ‎①回顾课本上的冷锋剖面示意图 ‎②根据题目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 ‎   ‎ 特别提醒:‎ ‎①冷气团、暖气团的名称,不能写成冷锋和暖锋。‎ ‎②代表冷气团运动的箭头,如上图所示,与暖锋中代表冷气团运动的箭头区分开。‎ ‎③冷气团在锋面下方,暖气团在锋面上方。‎ ‎④要画上地面和锋面。‎

资料: 7.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